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水装置及包括该回水装置的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冷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能源的日益短缺,对于制冷技术的制冷效果以及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换热设备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而一般的换热设备主要包括风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以及蒸发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存在运行效率低、系统运行费用高、体积庞大等缺陷,水冷式冷凝器需要配置冷却水塔及冷却水循环系统,耗水量大且需要增加水处理的费用。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紧凑型换热设备,主要依靠水分的蒸发使制冷剂冷凝散热,运行效率较高,其相对于风冷式冷凝器和水冷式冷凝器具有较低的能耗。
图1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蒸发式冷凝器100包括:两侧的进风口101、102,储水部103,水泵104,水管105,喷淋部106,多个冷凝管107、风扇108、出风口109以及脱水器110,其中,外部的空气通过风扇108的吸力由两侧的进风口101、102进入蒸发式冷凝器100的内部,制冷剂由上而下进入各个冷凝管107,水泵104将储水部103中的水抽至喷淋部106,由喷淋部106将水均匀的喷淋到冷凝管107的表面进行换热,而进入蒸发式冷凝器100的内部的空气由下而上的通过各个冷凝管,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部分喷淋到冷凝管上的水受热后落入底部的储水部103中,部分喷淋到冷凝管上的水受热后蒸发为水蒸汽,一部分水蒸汽在脱水器110上凝结成水滴落入储水部103中,高温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冷凝管107后,经过冷却冷凝成液体从下部流出。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在吸入空气时,吹向冷凝管的风量不均匀,影响了冷凝效果。图2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中空气流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外部的空气通过风扇108的吸力由两侧的进风口101、102进入蒸发式冷凝器100的内部,由下而上流向冷凝管107的空气在离进风口较近的两侧的风量较大,而在中间的风量较小。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在大风天气时,上述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会在两侧的进风口形成对流,将落下的水滴吹散,从而导致水的损失。图3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中形成对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大风天气时,空气在两侧的进风口101、102之间形成对流,容易将落下的水滴吹散而导致水的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水装置及包括该回水装置的换热设备,能够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均匀,从而改善了冷凝效果,另外,能够防止空气将凝结的水吹散,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水装置,其用于换热设备,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导水部和储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部将在所述换热设备内落下的水引入所述储水部,并且,所述导水部具有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所述导水部还将吸入所述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所述换热设备的冷凝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回水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具有导风功能的导水部,在引导水的同时,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冷凝部,从而能够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均匀,改善了冷凝效果,另外,该导水部具有的斜面或曲面能够防止空气在换热设备两侧的进风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防止空气将落下的水滴吹散,节约了水资源。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 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中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中形成对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引导空气的示意图;
图9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防止空气对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实施例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回水装置400 包括:导水部401和储水部402,其中,导水部401具有两个斜面403-1、403-2-1、403-1、403-2-2,导水部401将在换热设备(未图示)内落下的水引入储水部402,并且,导水部还可用通过该斜面将吸入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该换热设备的冷凝部。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设置具有导风功能的导水部,在引导水的同时,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冷凝部,从而能够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均匀,改善了冷凝效果,另外,该导水部具有的斜面或曲面能够防止空气在换热设备两侧的进风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防止空气将落下的水滴吹散,节约了水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水装置400可用于换热设备,该换热设备例如是蒸发式冷凝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冷凝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换热设备的类型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可以具有斜面,也可以具有曲面,图4以导水部具有斜面为例进行了说明。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水部401具有两个曲面404-1、404-2,其他结构与图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可以具有一个斜面或曲面,也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斜面或曲面。例如,如果该换热设备两侧各有一个进风口,则可以将导水部401设置为对应于各个进风口各有一个斜面,或者对应于各个进风口各有多个斜面;如果该换热设备仅在一侧具有一个进风口,则可以将导水部401设置为具有一个斜面,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多个斜面。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斜面或曲面的数量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斜面或曲面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该换热设备的冷凝部即可。例如,导水部401具有对称的两个斜面或曲面,该两个斜面或曲面在其顶部相交,当导水部具有对称的两个曲面时,该两个曲面可以构成为“人”字形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斜面或曲面的形状进行限制。
图4和图5示例性的给出了导水部具有对称的两个斜面或曲面的情形。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换热设备仅在一侧具有一个进风口,则导水部401仅具有一个斜面403,其他结构与图4相同,另外,图6中的斜面也可以替换为曲面,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水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导水部401具有4个斜面,对应于换热设备一侧的进风口,各有两个连续的斜面,其他结构与图4相同,另外,图7中的斜面也可以替换为曲面,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斜面或曲面的倾斜程度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可以将斜 面403-1、403-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设置为30度~60度,如图5所示,可以将曲面的两个端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设置为30度~60度。
通过上述范围的角度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冷凝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还可以具有延伸部405,该延伸部405从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延伸部405分别从两个斜面403-1、403-2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如图5所示,延伸部405分别从两个曲面404-1、404-2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如图6所示,延伸部406从斜面403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405可以和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一体成型,也可以和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设置为单独的部件,通过现有的连接方法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和斜面或曲面一起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冷凝部,通过设置延伸部,能够较好的将吸入的空气引向斜面或曲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可将在换热设备内落下的水引入储水部402,例如,如图4所示,可在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1、404-2与延伸部405的连接处设置一开口406,以将由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1、404-2与延伸部405收集的水引入储水部402。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406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如图4所示,开口406的长度为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1、404-2与延伸部405的连接处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开口406的长度也可以略小于整个连接处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开口406的尺寸和位置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还可以包括引水管,如图4所示,引水管407与开口406相连接,用于将从开口406流出的水引入储水部402中;也可以不设置引水管,导水部401收集的水直接由开口406流入储水部402中。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还可以包括在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1、404-2上,和/或延伸部405上设置引水槽,以用于将收集的水引向开口406,例如,如图4所示,在斜面403-1、403-2以及延伸部405的中间设置引水槽408。另外,也可以仅在斜面403-1、403-2上或者仅在延伸部405上设置引水槽408,也可以都不设置引水槽。
在本实施例中,该引水槽可以设置为延伸至整个斜面和延伸部,也可以在部分区域设置。
通过设置引水管和引水槽,能够较好的将导水部收集的水引入储水部,提高引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401还可以包括在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的边缘上,和/或延伸部405的边缘上设置的挡水壁。例如,如图4所示,在延伸部405的边缘上设置挡水壁409。另外,也可以在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的边缘上设置挡水壁,或者在斜面403-1、403-2或曲面404-1、404-2的边缘上,和延伸部405的边缘上都设置挡水壁。
在本实施例中,挡水壁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只要能够防止收集的水溢出即可。
通过设置挡水壁,能够防止导水部收集的水流出到储水部之外,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储水部40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可以将储水部402设计为箱体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储水部402可以具有盖体410,其中,盖体410的形状的尺寸可以与储水部402的开口相适应,另外,盖体410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插入引水管407的孔,从而使得引水管407能够插入储水部的内部。
通过在储水部上设置盖体,能够减少储水部中水的蒸发和污染,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回水装置400在换热设备中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只要使得导水部能够将落下的水引入储水部并且将吸入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该换热设备的冷凝部即可。
图8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引导空气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通过导水部401的斜面的引导,均匀的由下而上的流向换热设备的冷凝部,回水装置400的结构与图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9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水装置防止空气对流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即使在大风天气时,由于斜面的阻挡,无法在回水装置400的两侧之间形成对流,回水装置400的结构与图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设置具有导风功能的导水部,在引导水的同时,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冷凝部,从而能够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均匀,改善了冷凝效果,另外,该导水部具有的斜面或曲面能够防止空气在换热设备两侧的进风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防止空气将落下的水滴吹散,节约了水资源。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设备,该换热设备包括回水装置,该回水装置的结构与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记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换热设备例如是蒸发式冷凝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冷凝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换热设备的类型进行限制。本实施例以蒸发式冷凝器为例进行说明。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换热设备1000包括:外壳1001、设置在外壳两侧的进风口1002和1003、导水部1004、储水部1005、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冷凝部1008、风扇1009、出风口1010、水管1011、喷淋部1012以及脱水器1013,其中,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与冷凝部1008通过管道连接,储水部1005中的水通过水泵(未图示)抽至水管1011中,并通过喷淋部1012将水均匀喷洒到冷凝部1008上。其中,水泵可以设置在外壳1001的内部,另外,水泵的结构、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与冷凝部1008的连接结构以及储水部1005和水管1011的连接结构可使用现有的结构,并根据换热设备的尺寸和布局而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1004和储水部1005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记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02和1003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和开口尺寸,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的顶部所在的位置高于进风口的底部所在的位置,并且,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的底部所在的位置低于进风口1002和1003的顶部所在的位置。这样,可以确保从进风口1002和1003吸入的空气能够吹到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上。
例如,如图10所示,可将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的顶部所在的位置高于进风口的顶部所在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从进风口1002和1003吸入的空气更多的被吹到导水部1004的斜面或曲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或曲面的顶部是指靠近冷凝部1008侧的端部,斜面或曲面的底部是指靠近储水部1005侧的端部。
例如,如图10所示,可将导水部1004的斜面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与进风口1002和1003所在位置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可以将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的高度H设置为大于进风口1002和1003的高度h,这样,可以使得从进风口1002和1003吸入的空气基本上全部被吹到导水部1004的斜面或曲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可以将导水部1004的至少一个斜面或曲面设置在进风口1002和1003之间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位置处,这样,可以使得引向冷凝部的空气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导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将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设置在换热设备1000的内部,这样,可以灵活的应用空间,缩小整个制冷系统的体积。
例如,如图10所示,将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与储水部1005并排的设置在换热设备1000的底部。其中,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与储水部1005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可以将储水部1005设置在压缩机1006与蒸发器1007之间,也可以将储水部1005设置在换热设备底部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导水部1004的尺寸可根据换热设备1000的内部空间而设置,例如,将导水部1004设置为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覆盖整个换热设备的内部,从而能够确保在换热设备内落下的水都能够被导水部1004收集并引入储水部1005内。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1、设置在外壳两侧的进风口1002和1003、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冷凝部1008、风扇1009、出风口1010、水管1011、喷淋部1012以及脱水器1013可使用现有的结构和材料,例如,冷凝部1008包括多个冷凝管,风扇1009和出风口1010均采用四个,均匀分布在换热设备的顶部。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立体结构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换热设备1000的外观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压缩机1006、蒸发器1007与储水部1005并排的设置在换热设备1000的底部,水泵1014将储水部1005中的水抽至水管1011中。导水部1004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斜面设置在进风口1002和1003之间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位置处,从而将吸入的空气均匀的引向冷凝部1008,并且,在大风 天气时,由于导水部1004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斜面的阻挡,能够防止在进风口1002和1003之间形成对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设置具有导风功能的导水部,在引导水的同时,将吸入换热设备的空气引向冷凝部,从而能够使得流向冷凝部的空气的风量均匀,改善了冷凝效果,另外,该导水部具有的斜面或曲面能够防止空气在换热设备两侧的进风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防止空气将落下的水滴吹散,节约了水资源。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