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429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冷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使有大量饮用水被冷却后排出,也可持续维持冷却性能的饮用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饮用更凉爽的啤酒、红酒、纯净水等饮用水,饮用者一般使用冷却装置。

在饮用水冷却装置设置有具有规定收容空间的壳体,在此壳体的内侧设置收容冷却水的水箱。在水箱的一侧配置用于压缩制冷剂并使制冷剂冷凝的压缩机及冷凝器,通过水箱内的制冷剂管供给制冷剂来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此时,通过浸泡在冷却水里的饮用水管来使饮用水循环并使饮用水得到冷却。

以往,在从饮用水冷却装置排出规定量以上的饮用水的情况下,存在对所排出的饮用水所进行的冷却不够顺畅的问题。因此存在需对此做出改善的必要性。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已公开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0021190号(公开日:2011年03月04日,发明名称:饮水机塔装置(dispensertower))。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所排出的饮用水持续维持设定温度的饮用水冷却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部,用于冷却饮用水;第二冷却部,用于调节通过上述第一冷却部冷却的上述饮用水的温度,使上述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以及引导部,用于以使上述饮用水在依次通过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后排出的方式对上述饮用水进行引导。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冷却部包括:第一水箱部,用于储存第一冷却水部,上述引导部经过上述第一水箱部;以及第一热交换部,用于冷却上述第一冷却水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冷却部包括:第二水箱部,用于储存第二冷却水部,上述引导部经过上述第二水箱部;以及第二热交换部,用于调节上述第二冷却水部的温度,使上述第二冷却水部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包括:第一引导冷却部,内置于上述第一水箱部,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与上述第一冷却水部相接触;第二引导冷却部,内置于上述第二水箱部,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与上述第二冷却水部相接触;引导连接部,通过连接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和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向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引导经过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的上述饮用水;供给部,与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相连接,用于向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供给上述饮用水;以及排出部,与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相连接,用于排出上述饮用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和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分别呈双螺旋形状,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和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互相隔开。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导连接部包括:连接管部,上述连接管的端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和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相连接;以及连接组装部,用于使上述连接管部的端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和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相结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导连接部包括:连接感测部,内置于上述连接管部,用于测量上述饮用水的温度;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上述连接感测部的信号;以及连接阀部,安装于上述连接管部,上述连接阀部借助上述连接控制部的控制来调节上述连接管部的开闭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热交换部借助上述连接控制部的控制来调节上述第二冷却水部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通过使在第一冷却部中得到快速冷却的饮用水在第二冷却部中被调节成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从而可始终饮用到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的饮用水。

根据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第一引导冷却部和第二引导冷却部分别呈双螺旋形状,并且第一引导冷却部和第二引导冷却部互相隔开,以此保障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与第一冷却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及第二引导冷却部与第二冷却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热传导率。

根据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连接感测部测量流经连接管部的饮用水的温度,并向连接控制部传送测量结果,可借助连接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连接阀部,从而可开闭连接管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外形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冷却部的图。

图4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二冷却部的图。

图5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形成为一体的状态的图。

图6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引导部的图。

图7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引导冷却部和第二引导冷却部的图。

图8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引导连接部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第一冷却部11:第一水箱部

12:第一热交换部13:第一冷却水部

20:第二冷却部21:第二水箱部

22:第二热交换部23:第二冷却水部

30:引导部31:第一引导冷却部

32:第二引导冷却部33:引导连接部

34:供给部35:排出部

331:连接管部332:连接组装部

333:连接感测部334:连接控制部

335:连接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实施例。在对本发明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有可能夸张示出了附图中所示的线的厚度或结构要素的大小等。并且,后述的用语为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可根据使用人员、应用人员的意图或惯例而有所不同。因此,对这种用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全文内容为基础来定义。

图1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外形的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1包括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引导部30,从而可提供凉爽的啤酒、红酒、纯净水等饮用水。

第一冷却部10对饮用水进行第一次冷却。第二冷却部20调节通过第一冷却部10冷却的上述饮用水的温度,使上述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可内置于壳体部100。

引导部30以使上述饮用水在依次通过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后排出的方式对上述饮用水进行引导。

因此,可使饮用水在经过第一冷却部10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冷却后,在经过第二冷却部20的过程中使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之后排出饮用水。此时,设定温度可在最初设计过程中被设定,或可通过使用人员的选择来进行调节。为了可使使用人员对设定温度进行操作,可在壳体部100安装额外的控制部101,从而可控制第一冷却部10及第二冷却部20的驱动。

图3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冷却部的图。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冷却部10包括第一水箱部11和第一热交换部12。

在第一水箱部11储存第一冷却水部13,引导部30经过上述第一水箱部11。第一热交换部12对第一冷却水部13进行冷却。作为一例,第一冷却水部13可以是含有冰块的冷却水。由于第一热交换部12的第一热交换器121内置于第一水箱部11,因而上述第一热交换部12的第一热交换器121可与第一冷却水部13本身进行热交换。此外,由于第一热交换器121安装于第一水箱部11的外壁,因而上述第一热交换器121可与第一水箱部11进行热交换。借助第一热交换部12,第一冷却水部13被冷却,从而可快速冷却流经引导部30的饮用水,上述引导部30浸泡在第一冷却水部13。另一方面,在第一热交换部12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压缩机等,将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及在附图中的图示。

图4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二冷却部的图。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冷却部20包括第二水箱部21和第二热交换部22。

在第二水箱部21储存第二冷却水部23,引导部30经过上述第二水箱部21。第二热交换部22对第二冷却水部23进行冷却。作为一例,第二冷却水部23可以是冷却水。由于第二热交换部22的第二热交换器221内置于第二水箱部21,因而上述第二热交换部22的第二热交换器221可与第二冷却水部23本身进行热交换。此外,由于第二热交换器221安装于第二水箱部21的外壁,因而上述第二热交换器221可与第二水箱部21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部22可调节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使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由此,可使流经引导部30的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上述引导部30浸泡在第二冷却水部23。另一方面,在第二热交换部22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压缩机等,将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及在附图中的图示。

图5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形成为一体的状态的图。参照图1至图5,第一水箱部11和第二水箱部21可作为单独的部件内设于壳体部100。此外,第一水箱部11和第二水箱部21可形成为一体。在第一水箱部11和第二水箱部21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引导部30可贯通用于划分第一水箱部11和第二水箱部21的隔板。

图6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引导部的图。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引导部30包括第一引导冷却部31、第二引导冷却部32、引导连接部33、供给部34及排出部35。

第一引导冷却部31内置于第一水箱部11,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第一冷却水部13相接触。作为一例,第一引导冷却部31由热传导性材质组成,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可呈使饮用水经过的管状。通过第一引导冷却部31浸泡在第一冷却水部13来使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第一冷却水部13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快速冷却饮用水。

第二引导冷却部32内置于第二水箱部21,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32与第二冷却水部23相接触。作为一例,第二引导冷却部32由热传导性材质组成,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32可呈使饮用水经过的管状。通过第二引导冷却部32浸泡在第二冷却水部23来使上述第二引导冷却水部32与第二冷却水部13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以使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方式对饮用水进行引导。

引导连接部33连接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上述引导连接部33向上述第二引导冷却部32引导经过第一引导冷却部31的饮用水。引导连接部33可位于第一水箱部11和第二水箱部21的上端部。

供给部34与第一引导冷却部31相连接,上述供给部34用于向第一引导冷却部31供给饮用水。作为一例,供给部34可包括:供给储存部341,用于储存饮用水;以及供给管部342,用于连接供给储存部341和第一引导冷却部31。供给储存部341可配置于壳体部100的外侧。供给管部342的一端部可组装在供给储存部341,供给管部342的另一端部可组装在第一引导冷却部31。

排出部35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相连接,上述排出部35排出饮用水。作为一例,排出部35可包括:排出管部351,组装在第二引导冷却部32的端部;以及排出调节部352,通过杠杆操作来开闭排出管部351,从而排出饮用水。

图7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引导冷却部和第二引导冷却部的图。参照图1至图7,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可呈引导饮用水的管状,并且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可分别呈双螺旋形状。如上所述的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与相邻的管相隔开,从而可确保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第一冷却水部13之间的接触面积及第二引导冷却部32与第二冷却水部23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可分别包括:外部线圈部38,被卷绕成下方螺旋形线圈形状;以及内部线圈部39,从外部线圈部38的端部被卷绕成上方螺旋形线圈形状。此时,内部线圈部39配置于外部线圈部38的内侧,在内部线圈部39呈下方螺旋形线圈形状的情况下,外部线圈部38可呈上方螺旋形线圈形状。

图8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中的引导连接部的图。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引导连接部33包括连接管部331和连接组装部332。

连接管部331以呈管状的方式使其两端部开口,上述连接管部331的一端部与第一引导冷却部31相连接,上述连接管部33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相连接。作为一例,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可分别插入于连接管部331的两端部。为了即使在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之间的距离或连接角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顺畅地连接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连接管部331可呈皱纹管形状。

连接组装部332使连接管部331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相结合。作为一例,连接组装部332可以是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通过去除第一引导冷却部31与连接管部331之间的缝隙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与连接管部331之间的缝隙,防止饮用水泄漏。此外,连接组装部332作为螺纹组装的结构,上述连接组装部332能够以包围连接管部331与第一引导冷却部31之间的连接部位或连接管部331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之间的连接部位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引导连接部33还可包括连接感测部333、连接控制部334、连接阀部335。内置于连接管部331的连接感测部333测量饮用水的温度,并向连接控制部334传送测量结果。连接阀部335借助连接控制部334的控制来调节连接管部331的开闭状态。因此,可在连接感测部333所测量的饮用水的温度与设定温度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借助连接阀部335的控制封闭连接管部331。由此,可在使饮用水在第一冷却部10被充分冷却后向第二冷却部20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热交换部22可借助连接控制部223的控制来调节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即,若流经连接管部331的饮用水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通过第二热交换部22对第二冷却水部23进行冷却来降低饮用水的温度。相反,若流经连接管部331的饮用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通过第二热交换部22对第二冷却水部23进行加热来提高饮用水的温度。由此,可使所排出的饮用水始终维持设定温度。

以下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的工作。

通过第一热交换部12来冷却储存于第一水箱部11的第一冷却水部13,并且通过第二热交换部22来调节储存于第二水箱部12的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此时,第一引导冷却部31内置于第一水箱部11,第二引导冷却部32内置于第二水箱部12,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借助引导连接部33相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若使用人员对排出调节部352进行操作,则储存于供给储存部341的饮用水在依次通过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的过程中被冷却,之后向外部排出。

在第一水箱部11储存有含有冰水的第一冷却水部13,使上述第一冷却水部13与第一引导冷却部31相接触,通过第一热交换部12来调节第一冷却水部13的温度。第一热交换部12可冷却第一冷却水部13,以使经过第一引导冷却部31的饮用水得到快速冷却。

在第二水箱部12储存有含有冷却水的第二冷却水部23,使上述第二冷却水部23与第二引导冷却部32相接触,通过第二热交换部22来调节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第二热交换部22可调节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以使经过第二引导冷却部32的饮用水维持设定温度。

因此,流经第一引导冷却部31的饮用水在借助第一冷却部10得到快速冷却后,上述饮用水在流经第二引导冷却部32的过程中维持设定温度,从而可使使用人员始终饮用到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饮用水。

另一方面,由于引导连接部33连接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因此可根据需要使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分离,并对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进行清洗。

内置于引导连接部33的连接感测部333测量流经连接管部331的饮用水的温度。假设设定温度为4摄氏度,若连接感测部333所测量到的饮用水的温度属设定温度的范围(例如,3摄氏度至5摄氏度之间),则驱动第二热交换部22。由此,可通过调节第二冷却水部23的温度,来使经过第二引导冷却部32的饮用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但是,若连接感测部333所测量到的饮用水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的范围(例如,小于3摄氏度,5摄氏度以上),则判断为系统出错及第一冷却部10的异常,从而封闭连接管部331。若封闭连接管部331,则可通过额外的提醒功能向使用人员传达系统异常。此外,在所排出的饮用水过多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管部331在设定时间内处于封闭状态,因此直到第一热交换部12再次冷却第一冷却水部13为止,上述连接管部331使饮用水处于等待状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1,通过使在第一冷却部10得到快速冷却的饮用水在第二冷却部20被调节成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从而可始终饮用到温度达到规定温度的饮用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1,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分别呈双螺旋形状,并且第一引导冷却部31和第二引导冷却部32互相隔开,以此保障上述第一引导冷却部与第一冷却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及第二引导冷却部与第二冷却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热传导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冷却装置1,连接感测部333测量流经连接管部331的饮用水的温度,并向连接控制部334传送测量结果,可借助连接控制部334的控制来驱动连接阀部335,从而可开闭连接管部331。

虽然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该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可对本发明实施多种变形及通过同等的其他实施例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定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