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402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动力、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需求、热需求和动力需求,为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所常见;现实中,人们经常需要利用高温热能来实现制冷、供热或转化为动力,也需要利用动力来进行制冷或利用动力并结合低温热能进行供热。在实现上述目的之过程中,将面临多方面的考虑或条件限制,包括能源的类型、品位和数量,用户需求的类型、品位和数量,环境温度,工作介质的类型,设备的流程、结构和制造成本等等。

以吸收式热泵技术为代表的热能(温差)利用技术,利用高温热负荷驱动实现供热或制冷;但因受到工作介质(溶液和冷剂介质)的性质影响,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利用机械能与热能之间的品位差的压缩式热泵技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其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对热能的高效利用。同时,两种技术还有共同的不足之处——无法在制热或制冷同时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本发明针对利用高温热源进行供热或供冷,并考虑到同时利用动力驱动,以及考虑兼顾动力需求,提出对高温热源与被加热介质之间温差进行有效利用或对高温热源与环境之间温差进行有效利用,单一工质并主要依靠相变进行换热,具有简单流程和结构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所组成;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水轮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水轮机与冷凝器连通,第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节流阀,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所组成;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4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水轮机与冷凝器连通,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4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节流阀,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9.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冷凝器,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0.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4-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冷凝器,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水轮机,膨胀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膨胀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水轮机,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或冷凝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水轮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1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水轮机与冷凝器连通,第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节流阀,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或冷凝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19.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8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水轮机与冷凝器连通,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0.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8项所述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节流阀,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高温热交换器、第二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17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冷凝器,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8-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冷凝器,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17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水轮机,膨胀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8-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膨胀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9.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升压泵、第二蒸发器和新增水轮机,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0.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升压泵、第二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水轮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3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连通,水轮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和水轮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3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3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

3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将高温热交换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调整为高温热交换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高温热交换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9.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3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水轮机,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压缩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0.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3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压缩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2、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水轮机,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分别与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2、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分别与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3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升压泵,将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连通,第二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膨胀机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或第二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第二升压泵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31、33项所述且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冷凝器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水轮机,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冷凝器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项所述且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和回热器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31、33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和回热器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9.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20、31、33项所述且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压缩机连通,将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0.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取消高温热交换器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工作介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压缩机还有工作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与外部连通,新增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取消高温热交换器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高温热交换器还有高温热介质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和新增膨胀机,取消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压缩机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蒸发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膨胀机连接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取消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新增回热器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压缩机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蒸发器和新增回热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膨胀机连接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低温热交换器,取消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低温热交换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膨胀机连接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新增回热器和新增低温热交换器,取消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新增回热器与新增膨胀机连通,新增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和新增回热器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低温热交换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新增膨胀机连接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6、15-20、31-34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压缩机和新增蒸发器,取消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与新增蒸发器连通,新增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连通,新增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新增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动力机,动力机连接压缩机并向压缩机提供动力,形成附加外部动力驱动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56项所述的任一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工作机,膨胀机连接工作机并向工作机提供动力,形成附加对外提供动力负荷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中,1-压缩机,2-膨胀机,3-水轮机,4-高温热交换器,5-冷凝器,6-蒸发器,7-第二水轮机,8-节流阀,9-第二压缩机,10-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1-第二膨胀机,12-第二冷凝器,13-第二蒸发器,14-升压泵,15-第二节流阀,16-第二升压泵,17-回热器;A-新增水轮机,B-新增节流阀,C-新增压缩机,D-新增膨胀机,E-新增高温热交换器,F-新增回热器,G-新增低温热交换器,H-新增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3连通,水轮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水轮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并加热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或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之后进入膨胀机2降压作功;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5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液态,冷凝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水轮机3降压作功,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并加热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或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之后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膨胀机2和水轮机3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4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水轮机7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水轮机7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高温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气态和液态两路,气态循环工质提供给膨胀机2,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水轮机7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水轮机7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所组成;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或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之后进入膨胀机2降压作功;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5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液态,冷凝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并加热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或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之后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膨胀机2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4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蒸发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之后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5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6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冷凝器,将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12连通,第二冷凝器12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冷凝器5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进入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第二膨胀机1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冷凝器12放热冷凝,流经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膨胀机2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12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B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高温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进入冷凝器5,第二路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第二冷凝器12放热并冷凝;第二冷凝器12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水轮机,冷凝器5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A与第二蒸发器13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新增水轮机A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5的冷凝液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水轮机3降压作功之后进入蒸发器6,第二路流经新增水轮机A降压作功之后进入第二蒸发器13;低温热介质流经第二蒸发器13,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或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第二蒸发器13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膨胀机2和新增水轮机A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压缩机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3连通,水轮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水轮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蒸发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气态和液态两路—气态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液态循环工质流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进入冷凝器5的循环工质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冷凝液流经水轮机3降压作功,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膨胀机2和水轮机3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压缩机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压缩机1和升压泵14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蒸发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气态和液态两路——气态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液态循环工质流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进入冷凝器5的循环工质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冷凝液流经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膨胀机2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升压泵14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节流阀,高温热交换器4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节流阀15与冷凝器5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高温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两路,气态循环工质进入膨胀机2降压作功,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节流阀15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冷凝器5,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2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4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和第二升压泵16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成湿饱和蒸汽,气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升压泵16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和第二升压泵16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5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高温热交换器、第二膨胀机和新增水轮机,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水轮机A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和新增水轮机A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成湿饱和蒸汽,气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液态循环工质流经新增水轮机A降压作功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膨胀机11和新增水轮机A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6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升压泵、第二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冷凝器5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B与第二蒸发器13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5的部分冷凝液流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降压之后进入第二蒸发器13,低温热介质流经第二蒸发器13、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湿饱和蒸汽;第二蒸发器13排放的气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蒸发器13排放的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升压泵16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压缩机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3连通,水轮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水轮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冷凝器5排放的液态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路流经水轮机3降压作功之后进入蒸发器6;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膨胀机2提供,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压缩机1提供,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膨胀机2和水轮机3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水轮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升压泵所组成;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水轮机3连通,水轮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水轮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冷凝器5排放的液态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路流经水轮机3降压作功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压缩机1提供,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膨胀机2提供,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膨胀机2和水轮机3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压缩机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压缩机1和升压泵14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冷凝器5排放的液态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路流经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膨胀机2提供,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压缩机1提供,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膨胀机2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升压泵14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膨胀机、高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升压泵所组成;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冷凝器5排放的液态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升压泵14升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路流经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压缩机1提供,循环工质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高温热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并向膨胀机2提供,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2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膨胀机2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将高温热交换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调整为高温热交换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高温热交换器4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2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并吸热成湿饱和蒸汽,气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升压泵16升压之后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排放的气态循环工质进入膨胀机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2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和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将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并吸热,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高温热交换器4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升压泵14提供给高温热交换器4的液态循环工质受热汽化成两相,气态循环工质提供给膨胀机2,液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升压泵16加压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高温热介质流经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加热进入其内的循环工质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循环工质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4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高温热交换器和第二升压泵,冷凝器5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和第二升压泵16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5的部分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升压泵16进入第二高温热交换器10吸热成气态循环工质,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第二升压泵16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5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压缩机1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12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B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路进入第二冷凝器12、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第二冷凝器12的冷凝液流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6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2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分别与第二压缩机9和第二冷凝器12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B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2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路进入第二冷凝器12、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第二冷凝器12的冷凝液流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升压泵,将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膨胀机11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膨胀机2增设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冷凝器12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升压泵16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第二冷凝器12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膨胀机11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第二膨胀机11降压作功之后进入冷凝器5,第二路进入第二冷凝器12、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凝液;第二冷凝器12的冷凝液经第二升压泵16加压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第二膨胀机11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冷凝器5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冷凝器5并放热降温,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和新增节流阀,冷凝器5增设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节流阀B与第二蒸发器13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9连通,第二压缩机9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蒸发器13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第二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5的部分循环工质流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降压,流经第二蒸发器13吸热并汽化,流经第二压缩机9升压升温,之后进入冷凝器5;膨胀机2为第二压缩机9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0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7与冷凝器5连通,将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调整为冷凝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4和回热器17与高温热交换器4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7并放热,之后进入冷凝器5;升压泵1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7并吸热,之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4,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1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7与压缩机1连通,将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7与冷凝器5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19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蒸发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7并吸热,之后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压缩机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7并放热,之后进入冷凝器5放热冷凝,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2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取消高温热交换器4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工作介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压缩机C还有工作介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E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4与外部连通,新增高温热交换器E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D连接压缩机1和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外部工作介质流经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流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E并吸热,之后流经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新增膨胀机D排放的工作介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并放热,之后对外排放;新增膨胀机D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新增压缩机C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3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高温热交换器,取消高温热交换器4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C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高温热交换器E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4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高温热交换器E还有高温热介质与外部连通,新增膨胀机D连接压缩机1和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E并吸热,之后进入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新增膨胀机D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热交换器4并放热,之后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新增膨胀机D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新增压缩机C作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4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和新增膨胀机,取消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压缩机C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蒸发器6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连接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外部低温热介质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低温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并放热,之后进入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并对外排放;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为新增压缩机C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5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取消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外部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新增回热器F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压缩机C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经蒸发器6和新增回热器F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连接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外部低温热介质流经新增回热器F并吸热,之后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低温热介质依次流经蒸发器6和新增回热器F并逐步放热,之后进入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并对外排放;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为新增压缩机C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6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和新增低温热交换器,取消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C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6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连接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蒸发器6并放热,之后进入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新增膨胀机D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并吸热,之后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为新增压缩机C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7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压缩机、新增膨胀机、新增回热器和新增低温热交换器,取消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C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6和新增回热器F与新增膨胀机D连通,新增膨胀机D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和新增回热器F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连接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循环工质依次流经蒸发器6和新增回热器F并逐步放热,之后进入新增膨胀机D降压作功;新增膨胀机D排放的循环工质依次流经新增低温热交换器G和新增回热器F并逐步吸热,之后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膨胀机2和新增膨胀机D为新增压缩机C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压缩机和新增蒸发器,取消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的低温热介质通道,新增压缩机C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6和新增节流阀B与新增蒸发器F连通,新增蒸发器H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压缩机C连通,新增蒸发器H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2连接新增压缩机C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在图18所示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新增压缩机C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蒸发器6放热成冷凝液,之后经新增节流阀B节流进入新增蒸发器H吸热成气态循环工质,新增蒸发器H释放的气态循环工质进入新增压缩机C升压升温;膨胀机2为新增压缩机C提供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1)提出了温差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2)热能(温差)驱动,实现供热/制冷,或可选择同时对外提供动力。

(3)流程合理,能够实现热能(温差)的充分和高效利用。

(4)必要时,借助外部动力实现供热/制冷,方式灵活,适应性好。

(5)以压缩机、膨胀机和热交换器为压缩式热泵主要组成部件,结构简单。

(6)单一工质完成双向热力循环,运行成本低。

(7)工质适应范围广,能够很好地适应供热/制冷需求,工质与工作参数的匹配灵活。

(8)给出多种具体技术方案,能够应对众多不同的实际状况,有较宽的适用范围。

(9)扩展了热泵技术,丰富了压缩式热泵的类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温差的高效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