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86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冰箱,在开闭冷冻箱的门具备制冰装置和储冰容器。作为这样的制冰装置,提出如下制冰装置:将手柄(22)和制冰盘(70)直接连结,通过转动手柄来使制冰盘扭曲从而进行离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305766号说明书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手柄和制冰盘直接连结来转动从而进行离冰的制冰装置中,需要使制冰盘扭曲直至离冰,从而手柄的转动角度较大,并且随着使制冰盘扭曲而所需要的旋转转矩增加,因此有手柄的操作转矩较大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离冰的操作手柄的转动角度较小、并且能够抑制操作转矩的增加而能够提高制冰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冰箱。

本发明是一种冰箱,其具备冷冻室、和设于上述冷冻室的内部的制冰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上述制冰装置具有:制冰盘,其被支撑为自由旋转;以及离冰手柄,其对上述制冰盘进行转动操作,在通过上述离冰手柄的转动开始时,上述制冰盘较大地旋转,在通过上述离冰手柄的转动结束时,上述制冰盘较小地旋转。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提高制冰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3是示出将设有制冰装置的门打开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设有制冰装置的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制冰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制冰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供水罐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c-c线剖视图。

图10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11示出制冰装置的动作说明图,是操作前的状态。

图12示出制冰装置的动作说明图,是操作中途的状态。

图13示出制冰装置的动作说明图,是操作中途的状态。

图14示出制冰装置的动作说明图,是操作后的状态。

图15是示出制冰装置的离冰手柄的操作转矩特性的图。

图16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四节连杆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中:

1—冰箱,4a、4b—门,4a1—壁部,4p—面板(箱体),8—冷冻室,20—制冰装置,21—壳体,22—供水罐(供水容器),22a—罐主体,22b—盖部,22b2—空气吸入口,22c、22d—轴承部,22e—突出部,22s—供水口,22t—上端,23—制冰盘,23a—制冰部,23b—缘部,23d—扭转螺旋弹簧,24—连结部件,24a—齿轮壳体,24b—齿轮罩,24c—驱动齿轮(齿轮部件),24d—从动齿轮(齿轮部件),24s—上端,25—离冰手柄,25a—操作部,25a1—宽幅部,25b—基端部,25s—前端(上端),26—挖勺,30a、30b—储冰容器,31—旋转限位器,32—抵接边,33a—第一范围,33b—第二范围,33c—第三范围,33d—第四范围,33e—第五范围,33f—第六范围,34—旋转卡定部,35—啮合点,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第三连杆,40—上壳体,41—罐保持部,42—杆导向部,43—物品容纳部,41a1、41b1—轴部(一对轴),41d—底板,41d2—堤状部,41d3—倾斜面,41e—供给孔,43e—底板(顶盖部件),50—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构成为具备冰箱主体2、以及对该冰箱主体2的前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绝热结构的四个门3a、3b、4a、4b。

门3a、3b是配置于冰箱主体2的上部、被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对开式的门。门4a、4b是配置于冰箱主体2的下部、被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对开式的门。门3a、3b相比门4a、4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更长。此外,冰箱1的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四个,能够适当地变更。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如图2所示,冰箱主体2构成为在钢板制的外箱2a与树脂制的内箱2b之间具有实现与外部空气的绝热的聚氨酯发泡绝热材料以及真空绝热材料(未图示)。

并且,冰箱主体2的内部被划分为冷藏室5、冰鲜室6、蔬菜室7、以及冷冻室8。在冰箱1中,在形成于门3a、3b的内侧的冷藏空间,从上方依次配置有冷藏室5、冰鲜室6、蔬菜室7。通过门3a、3b的开门,使用者能够取出储藏于冷藏室5、冰鲜室6、蔬菜室7的各储藏室的储藏物,或者能够将储藏物收纳于各储藏室。并且,通过门4a、4b的开门,使用者能够取出储藏于冷冻室8的储藏室的储藏物,或者能够将储藏物收纳于各储藏室。

冷藏室5以及蔬菜室7是箱内温度保持为约3~5℃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冰鲜室6是室内温度保持为约0℃的储藏室。

冷冻室8是箱内温度保持为约负18℃的冷冻温度带来以冷冻状态对储藏物进行储藏的储藏室,作为冷冻温度带室来构成。

冷藏室5、冰鲜室6、蔬菜室7以及冷冻室8的各储藏室通过以覆盖冰箱主体2的内表面的方式配备的内箱2b而形成为除了前方之外周围被围起。并且,蔬菜室7与冷冻室8之间通过具有绝热性的间隔壁9而分隔开。根据该结构,抑制蔬菜室7与冷冻室8之间的热交换而冷藏温度带室与冷冻温度带室之间被热隔绝。

另外,在蔬菜室7和冷冻室8的后方形成有冷却器室10。冷却器室10收纳有生成冷气的冷却器11、以及对冷却器11所生成的冷气进行输送的送风风扇12。并且,在冷却器室10的下方,形成机械室13来配置压缩机14。

冷却器11是使由压缩机14压缩后的制冷剂气化、并利用此时的气化热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冷却来生成冷气的蒸发器。由冷却器11生成的冷气通过送风风扇12而向冰箱1的各储藏室供给。也就是说,送风风扇12从冷却器室10吸取冷却器11所生成的冷气并将其输送并供给至各储藏室。

并且,在冷却器11的下方具备除霜加热器15和排出管16,构成为当在冷却器11结霜时,除霜加热器15对冷却器11进行加热来除霜。另外,构成为此时霜融化而产生的水经由排出管16排出。

冷却器11的冷气通过送风风扇12而从形成于冷冻室背面面板18的冷气吹出孔18a、18a被送向冷冻室8。并且,经由调节装置17后的冷却器11的冷气通过送风风扇12而从形成于冷藏室背面面板19的多个冷气吹出孔19a分别被送向冷藏室5、冰鲜室6。对冷藏室5和冰鲜室6进行冷却后的冷气通过蔬菜室7,从设于蔬菜室7的背面的返回孔(未图示)返回冷却器室10。

图3是示出将设有制冰装置的门打开后的状态的主视图。此外,图3中,为便于说明,以比实际更大的角度打开了门4a的状态来示出。

如图3所示,在门4a的内侧(在关门时朝向冰箱主体2的内部侧的面),设有制冰装置20、以及对由该制冰装置20制造出的冰进行储藏的储冰容器30a、30b。

制冰装置20是手动式的装置,配置于门4a的最上部。储冰容器30a、30b上下排列地配置于制冰装置20的下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在左侧的门4a设有制冰装置20和储冰容器30a、30b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右侧的门4b设置制冰装置20和储冰容器30a、30b的结构,并且也可以是在左右两侧的门4a、4b分别设置制冰装置20、储冰容器30a、30b的结构。

图4是示出设有制冰装置的门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制冰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制冰装置的主视图。

如图4所示,制冰装置20构成为具备壳体21、供水罐22(供水容器)、制冰盘23、连结部件24以及操作杆25(离冰手柄)等。

另外,制冰装置20安装于面板4p(箱体),该面板4p具备从门4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与门4a的表面相反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4a1、4a1。并且,储冰容器30a、30b也安装于面板4p(箱体)。

并且,在制冰装置20中,在从供水罐22向制冰盘23供水后,关闭门4a,使制冰盘23内的水冻结。之后,通过向近前操作离冰手柄25,使制冰盘23反转,从而在储冰容器30a内储冰。

如图5所示,供水罐22、连结部件24以及离冰手柄25配置于比门4a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的中央靠开口侧。开口侧是指,与安装有转动自如地支撑门4a的铰链(未图示)的一侧(转动轴侧)相反的一侧。并且,离冰手柄25配置于比供水罐22靠开口侧。

制冰装置20从门4a(参照图4)的开口侧朝向铰链侧(也有称作左右方向的情况)依次配置有连结部件24、离冰手柄25、供水罐22。

并且,制冰装置20在供水罐22的铰链侧具备物品容纳部43,并构成为能够将挖取制造出的冰的挖勺26放置于物品容纳部43。由此,能够简单地拿到挖勺26,并且能够收纳挖勺26。

如图6所示,在制冰装置20中,构成为在供水罐22为使用状态(第二姿势)中,离冰手柄25的前端(上端)25s比第二姿势的供水罐22的上端22t更高。由此,能够抑制离冰手柄25的操作被供水罐22妨碍,从而能够提高离冰手柄25的操作性。

并且,在制冰装置20中,物品容纳部43较浅地形成,从而将挖勺26收纳为挖勺26的一部分从物品容纳部43向上方突出。由此,与物品容纳部43较深地形成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取出挖勺26。

图7是示出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所示,壳体21通过组合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来构成。

上壳体40具备:对供水罐22进行保持的罐保持部41;使离冰手柄25向上方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对其进行引导的杆导向部42;以及供用于挖取制造出的冰的挖勺26(参照图4)等物件放置的物品容纳部43。在上壳体40,从开口侧依次配置有杆导向部42、罐保持部41、物品容纳部43。

罐保持部41通过左右的侧板41a、41b、后板41c、以及底板41d而构成为呈上面和近前敞开的凹形状。

在侧板41a、41b,分别朝向侧方突出地形成有将供水罐22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轴部41a1、41b1(一对轴)。

在底板41d,形成有用于从供水罐22向制冰盘23供水的供给孔41e。并且,在底板41d,以遍及侧板41a、41b间的宽度方向的方式从近前侧朝向里侧(也有称作前后方向的情况)而向上方隆起的堤状部41d2。

并且,底板41d形成为堤状部41d2的里侧比近前侧更高。供给孔41e形成于堤状部41d2的里侧的底板41d。里侧的底板41d形成有从外周侧朝向供给孔41e向下形成的筒状的倾斜面41d3。

杆导向部42通过左右的侧板42a、42b、后板42c以及底板41d,从上面朝向近前侧敞开,并在前后方向上(从里侧朝向近前侧)细长地形成。此外,右侧的侧板42b由与罐保持部41的左侧的侧板41a共用的板部构成。

在底板42d,形成有使离冰手柄25从下方朝向上方贯通的贯通孔42d1。并且,底板42d具有贯通孔42d1的近前侧朝向近前侧下降的弯曲面。

物品容纳部43具备前板43a、左右的侧板43b、43c、后板43d、以及底板43e(顶盖部件),并构成为呈上面敞开的凹形状。底板43e形成于比罐保持部41的底板41d更高的位置。此外,左侧的侧板43b由与罐保持部41的右侧的侧板41b共用的板部构成。

下壳体50具有保持上壳体40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框部51。框部51具备前板51a、左右的侧板51b、51c以及后板51d,并构成为大致呈四方筒形状。

在前板51a,形成有将后述的托盘52收纳为能够自由进退的凹状的切口部51a1。托盘52构成为具备:将制冰盘23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框体52a;以及形成于该框体52a的前表面且对上述切口部51a1进行关闭的前罩52b。并且,在前罩52b的下端缘部,形成有能够供使用者放入手来将托盘52拉出的把手部52b1。

在左侧(开口侧)的侧板51b,安装有将制冰盘23和离冰手柄25连结的连结部件24。在右侧(铰链侧)的侧板51c,形成有将托盘52的右端支撑为能够滑动的导轨51c1。

供水罐22具有大致四方箱型的罐主体22a、和对罐主体22a进行开闭的装卸式的盖部22b。并且,在罐主体22a的左右侧面,形成有由上述轴部41a1、41b1支撑的轴承部22c、22d。

制冰盘23具有在前后左右上排列的多个制冰部23a。在制冰部23a的上端,形成有向上方伸出的缘部件23b。并且,在制冰盘23的侧面,形成有与连结部件24连结的连结部23c。

缘部件23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的缘部23b1、23b2、以及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缘部23b3、23b4。缘部23b1沿左右方向以均匀的高度h1形成,缘部23b2沿左右方向以均匀的高度h2(>h1)形成。缘部23b3、23b4的前后方向的里侧被设定为高度h1,且近前侧被设定为高度h2。并且,缘部23b2、缘部23b3的近前侧的一部分、缘部23b4的近前侧的一部分形成为内壁具有连续的面。

并且,在制冰盘23安装扭转螺旋弹簧23d,在使制冰盘23从制冰姿势(初始状态)成为离冰姿势后,利用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来起到使制冰盘23返回初始状态的力。

这样,通过较高地形成制冰盘23的近前侧(关闭门4a时的朝向箱内的一侧),能够防止在对制冰盘23供水后,因关闭门4a时的冲击而制冰盘23内的水溢出。并且,通过将缘部23b3、23b4的近前侧的一部分形成为比里侧更高,能够防止在关闭门4a时,向缘部23b3、23b4侧回流的水从制冰盘23溢出。另外,将缘部23b2的壁面形成为朝向制冰盘23的内侧稍微倾倒(参照图11)也有助于防止水溢出。

连结部件24是在通过离冰手柄25的操作使制冰盘23在制冰姿势与离冰姿势之间转动动作的部件,构成为具备齿轮壳体24a、齿轮罩24b、驱动齿轮24c、从动齿轮24d、以及连结板24e。此外,由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来构成齿轮部件。

齿轮壳体24a具有在将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以啮合的状态容纳的容纳部24a1,与上述的侧板51b一体形成。在该容纳部24a1的上部容纳有驱动齿轮24c,并在下部容纳有从动齿轮24d。

并且,在容纳部24a1,且在与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24a2。并且,在容纳部24a1,且在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24a3。

齿轮罩24b构成为在保持有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的状态下对容纳部24a1的整体进行覆盖。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齿轮罩24b,形成有将驱动齿轮24c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轴突起、和将从动齿轮24d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的轴突起。

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分别是大致形成为螺旋形状的齿轮(以下,有时称作螺旋齿轮),是相互在齿的啮合的节圆的位置处啮合来传递旋转转矩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螺旋齿轮具备:恒定区域,在该区域内,在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旋转时,相互以恒定的减速比旋转;以及变化区域,在该区域内,每当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旋转而齿的啮合移动时,示出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之间的旋转角度的比率的减速比(加速比)变化。

在螺旋齿轮啮合而从离冰手柄25向制冰盘23传递操作转矩、并且使制冰盘23旋转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的一系列离冰操作的范围内,以使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齿的啮合点为止的距离、和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齿的啮合点为止的距离的合计总是相等的方式来设定恒定区域与变化区域的齿的形状。这样,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能够一边变化减速比(加速比)一边相互啮合地旋转。将在下文中详细地说明螺旋齿轮的啮合条件等。

并且,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轴24c1经由贯通孔24a2而与离冰手柄25的基端部25b连结(固定)。

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轴24d1经由贯通孔24a3而与连结板24e的突起部24e2连结(固定)。

连结板24e配置于框部51的内侧,且具有直径比贯通孔24a3的直径大的圆板24e1。在圆板24e1,且在从动齿轮24d侧形成有突起部24e2,并在其相反侧形成有供制冰盘23的连结部23c插入并对其进行保持的导向部24e3。导向部24e3形成为u字状,且被设定为在离冰手柄25朝向上方(初始状态)时,u字的敞开侧的方向朝向近前侧(连结部23c侧)。

离冰手柄25构成为具备:供使用者用手接触来操作的操作部25a;和与驱动齿轮24c连结的圆筒形状的基端部25b。操作部25a具有宽幅部25a1,该宽幅部25a1具有与基端部25b的轴向的宽度w1相比宽度较宽的宽度w2(参照图10)。并且,宽幅部25a1与基端部25b的端面相比更向制冰盘23侧突出。即,宽幅部25a1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与制冰盘23重叠(叠加:lap)。

图8是示出供水罐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c-c线剖视图。

如图8所示,供水罐22大致呈四方箱形状,并在罐主体22a的侧面形成有供水口22s。并且,供水口22s位于盖部22b的下缘22b1的附近。通过在这样的位置设定供水口22s,能够在罐主体22a内放入较多的水,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供水罐22内的容积。此外,供水口22s的开口面积被设定为如下大小:在从供水罐22供水时,水不会猛烈地过多流出而水从罐保持部41溢出的大小。

供水罐22的轴承部22d具有:在上端抵接轴部41b1(参照图7)的圆弧部22d1;以及从该圆弧部22d1朝向图示下方延伸的直线部22d2、22d3。并且,在一个直线部22d2的端部,连续地形成有向远离另一个直线部22d3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部22d4。此外,轴承部22c也形成为与轴承部22d相同的形状(参照图7)。这样,通过设置倾斜部22d4,容易将轴部41b1(参照图7)插入轴承部22d,从而容易将供水罐22载置(放置)于罐保持部41。

在将供水罐22载置(放置)于罐保持部41后,使供水罐22向轴部41b1的周围倾倒,而经由供水孔22s、供给孔41e将供水罐22内的水供给至制冰盘23内的制冰部23a。

如图9所示,在供水口22s形成有突出部22e。该突出部22e由下表面22e1和侧面22e2构成,并以使上面敞开的方式形成为u字状(凹状)。并且,突出部22e以从罐主体22a的前表面22a1(侧面)向侧方(与前表面22a1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通过设置这样的突出部22e,在供水时,即使在缓慢地使供水罐22倾倒时,也能够防止水从供水罐22的前表面22a1沿着向下流下。此外,突出部22e的方向并不限定于与前表面22a1正交的方向,例如也可以使突出部22e朝向上方倾斜。

此外,突出部22e的形状并不限定于u字状,也可以是v字状、圆弧状等凹形状,至少一面侧是被切开的形状即可。并且,在突出部22e中,以由底面侧和左右侧面侧的三个面来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仅由底面侧来形成。

并且,在盖部22b(供水罐22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供水罐22内的空间连通的空气吸入口22b2。该空气吸入口22b2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并在与供水口22s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形成。通过设置该空气吸入口22b2,来在供水时从空气吸入口22b2获取空气,从而不会阻碍从供水口22s供水。并且,在将供水后的供水罐22搬运至壳体21(参照图7)的罐保持部41(参照图7)时,通过用手指封堵空气吸入口22b2进行搬运,能够防止因搬运时的晃动而水从供水口22s漏出。

返回图8,在罐主体22a的左右的侧面22a2,形成有轴承部22c、22d。轴承部22d大致形成为倒u字状,并形成于罐主体22a的下部。并且,轴承部22d在罐主体22a的侧面22a2上位于供水口22s侧。此外,轴承部22c构成为与轴承部22d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然而,若将突出部22e设为如圆筒、四方筒状那样地整体被围起的筒形状,则因表面张力而形成了筒形状且轴向g(参照图9)的长度程度的水的膜(块),因该膜(块)在制冰中冻结,从而有供水口22s堵塞的担忧。因此,如图8以及图9所示,通过将突出部22e设为u字状等筒形状的一面被切开的形状,能够抑制形成上述那样的水的膜,并且即使形成了水的膜,也仅形成供水罐22的前表面22a1的板厚大小的膜,从而能够容易地消除供水口22s的冻结。

图10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在制冰盘23的与连结部件2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侧方突出的轴突起23e。该轴突起23e由形成于托盘52的框体52a的轴承52a1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并且,在轴突起23e与框体52a之间,安装有将制冰盘23施力为能够制冰的姿势(图10所示的状态)的扭转螺旋弹簧23d。由此,即使操作离冰手柄25,而制冰盘23转动至能够离冰的姿势,利用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也能够使之复原至能够制冰的姿势。

离冰手柄25的前端(上端)25s位于比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以及从动齿轮24d)的上端24s靠上方。由此,离冰手柄25的操作不会被齿轮部件妨碍,从而提高离冰手柄25的操作性,能够容易使制冰盘23成为离冰姿势。

图11至图14示出制冰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11是操作前的“制冰状态”,图12和图13是“离冰中途状态”,图14是操作后的“离冰结束状态”。此外,图11至图14中,省略了连结板24e以及壳体21的图示,并以剖视图的方式示出制冰盘23。

如图11所示,制冰装置20在进行离冰操作前的“制冰状态”下,成为制冰盘23的制冰部23a的开口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状态。并且,在沿前后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排列的制冰部23a与制冰部23a的边界,存在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制冰盘23以该旋转中心p为基准而转动。

框体52a中的接近制冰盘23的缘部23b4的靠铰链侧的一部分作为旋转限位器31,该旋转限位器31是在向制冰盘23接近的方向上凸出的突起。并将其中的接近轴突起23e的一端作为旋转卡定部34,该旋转卡定部34当在离冰操作的方向上旋转规定角度β1时,通过与制冰盘23的抵接边32抵接来抑制制冰盘23的向轴突起23e侧的转动。

驱动齿轮24c位于从动齿轮24d的正上方,并构成为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在铅垂方向上重合。并且,离冰手柄25的前端(上端)25s比驱动齿轮24c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

简略地使用图11对形成为螺旋形状的齿轮的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的形状进行说明。

在驱动齿轮24c的设有与从动齿轮24d啮合的齿的范围中,第一范围33a是旋转中心q至与从动齿轮24d的齿啮合的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最大的范围。

第三范围33c是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最小的范围,被夹在第一范围33a与第三范围33c之间的第二范围33b是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从最大变化至最小的范围。第一范围33a、第二范围33b以及第三范围33c整体形成为螺旋形。

在从动齿轮24d的设有与驱动齿轮24c啮合的齿的范围中,第四范围33d是旋转中心p至与驱动齿轮24c的齿啮合的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最小的范围。

第六范围33f是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最大的范围,被夹在第四范围33d与第六范围33f之间的第五范围33e是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从最小变化至最大的范围。第四范围33d、第五范围33e以及第六范围33f整体形成为螺旋形。

以使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相互啮合的方式来决定齿的形状。以使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相互啮合的方式来决定齿的形状。并以使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相互啮合的方式来决定齿的形状。

在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相互啮合的状态、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相互啮合的状态、以及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相互啮合的状态下,从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经由啮合点35直至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为止的距离构成为相等。

以使设于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的齿数与设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的齿数相等的方式来决定齿数。以使设于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的齿数与设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的齿数相等的方式来决定齿数。并以使设于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的齿数与设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的齿数相等的方式来决定齿数。

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的啮合是减速比恒定的“恒定区域”。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的啮合是减速比随着旋转而变化的“变化区域”。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的啮合是减速比恒定的“恒定区域”。

图11中,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相互啮合,制冰盘是水平的“制冰状态”。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是r1,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是r2,并构成为r1>r2。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q间的距离成为(r1+r2),在本实施方式中,r1=28.5,r2=11.3,从而(r1+r2)=39.8,另外为了获得齿的啮合部处的齿隙(缝隙),优选扩大旋转中心pq间的距离而使之为40mm左右。

若驱动齿轮24c旋转第一范围33a的角度,则从动齿轮24d旋转第四范围33d的角度,从而该角度比率(第四范围33d的角度)/(第一范围33a的角度)成为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的减速比(或加速比),这与半径之比r1/r2相等。在图11的制冰状态下,由于r1>r2,所以从动齿轮24d相对于驱动齿轮24c一边加速一边旋转。即,若将图11中的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的减速比(或加速比)设为(1/n),则(1/n)=1/(r2/r1)≈1/(11.3/28.5)=(1/0.39)=2.53,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约2.5倍地被加速。

此处,减速比较大是指(1/n)的分母n较大,此时,与驱动侧的齿轮即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角度相比,被驱动侧的齿轮即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更小,相反地在对驱动齿轮24c施加了一定的扭矩时,传递至从动齿轮24d的扭矩大。

减速比较小是指(1/n)的分母n较小,此时与驱动侧的齿轮即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角度相比,被驱动侧的齿轮即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更大,相反地在对驱动齿轮24c施加了一定的扭矩时,传递至从动齿轮24d的扭矩小。

在n>1的情况下,与驱动侧的齿轮即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角度相比,被驱动侧的齿轮即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更小,是从驱动侧向被驱动侧减速的状态,

在n<1的情况下,相反地,被驱动侧的齿轮即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更大,是从驱动侧向被驱动侧加速的状态。

当然,n=1时,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等速旋转。

此处,由于制冰盘23与从动齿轮24d直接连结,所以使制冰盘23旋转的负荷转矩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转矩相等。由于离冰手柄25与驱动齿轮24c直接连结,所以操作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与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转矩相等。即,当将操作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设为t1、并将为了离冰而使制冰盘23旋转的离冰转矩设为t2时,有如下关系:

t1=t2×[1/(r2/r1)]。

在图11的“制冰状态”下,[1/(r2/r1)]=2.53>1,从而n=0.39<1而加速,并且由于t1>t2,所以操作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t1比使制冰盘23旋转的离冰转矩t2更大。

在进行离冰操作的情况下,使用者将手指放到离冰手柄25的前端,如图12所示地使离冰手柄25朝向近前侧倾倒。由此,连结(固定)于离冰手柄25的驱动齿轮24c向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角度α1。通过使驱动齿轮24c转动,来使从动齿轮24d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角度β1。由于制冰盘23经由连结板24e(参照图7)而与连结(固定)于从动齿轮24d,所以通过使从动齿轮24d转动,来使制冰盘23也一同地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角度β1。此处,如已经说明那样,有β1=α1×(r1/r2)的关系。

从图11至图12的状态为止,制冰盘23克服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随着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而一体地旋转。此时的制冰盘23的旋转转矩最多仅是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m,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t1成为将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m乘以(r1/r2)后的转矩,表示为t1=m×(r1/r2)。

图12的状态示出制冰盘23从制冰位置起旋转角度β1、且抵接边32抵接于旋转卡定部34的“扭曲开始”状态。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β1约是100°左右。

该状态下,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第二范围33b的边界附近、以及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与第五范围33e的边界附近的齿啮合。

图13示出离冰手柄25进一步旋转至角度α2的“离冰中途状态”。从动齿轮24d、以及与从动齿轮24d连结的制冰盘23的连结部23c转动角度β2。另一方面,由于制冰盘23的接近轴突起23e的抵接边32抵接于旋转卡定部34来抑制旋转,所以制冰盘23扭曲角度(β2-β1),使制冰部23a挠曲,从而对制冰部23a内的冰施加使之从制冰盘23脱离的力。

此时,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是啮合的状态,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成为r1”,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成为r2”。此时的减速比是(1/n)=[1/(r2”/r1”)],以伴随旋转而n增加的方式变化。

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r1”、和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r2”每当齿的啮合进展时就变化。即,每当向近前操作离冰手柄25,距离r1”减少,距离r2”增加,从而减速比1/n=[1/(r2”/r1”)]的分母n随着旋转而增加。即,由于随着操作离冰手柄25而使齿轮旋转,减速比的分母n增加,所以从离冰手柄25施加于制冰盘23的离冰转矩如使离冰手柄25向近前旋转那样程度较大。

此处,若以使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旋转而齿的啮合向邻接的齿移动后的、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的减少量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的增加量相等的方式,来设定相互啮合的齿的形状,则从旋转中心q经由啮合点而至旋转中心p为止的距离与啮合点无关而恒定,从而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能够一边相互啮合一边旋转,并且减速比(1/n)能够随着旋转而变化。

图14示出离冰手柄25进一步旋转直至作为最大位移的角度α3的“离冰结束状态”。从动齿轮24d以及与从动齿轮24d连结的制冰盘23的连结部23c转动角度β3。该角度例如是180°至190°,制冰盘23大致成为反转了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接近制冰盘23的轴突起23e的抵接边32抵接于旋转卡定部34而在约100°左右抑制旋转,从而制冰盘23的两端扭曲角度(β3-β1)≈(80~90°),使制冰部23a最大限度地挠曲,进而能够可靠地对制冰部23a内的冰施加能够离冰的扭曲。

即,在制冰盘23扭曲至“离冰结束状态”之前,在制冰部23a中冻结了的冰因制冰盘23的扭曲变形而从制冰盘23脱离并落下。将其称作离冰。

此处,驱动齿轮24c中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最近的第三范围、与从动齿轮24d中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最远的第六范围啮合,若以使从旋转中心q经由啮合点直至旋转中心p为止的距离与制冰状态相同的方式来设定齿的形状,则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一边相互啮合一边旋转。

此处,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是r1’”,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为止的距离是r2’”,此时的减速比是(1/n)=[1/(r2’”/r1’”)]=[1/(21.6/18.2)]≈[1/(1.2)],r1’”是最小值,r2’”是最大值,从而减速比(1/n)的分母n成为最大值的1.2,而施加于制冰盘23的驱动转矩变得最大。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减速比(1/n)的分母n在制冰位置处是0.4,在离冰结束位置处是1.2,从而减速比的变化是(1.2/0.4)即约3倍。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制冰状态”至“扭曲开始”为止,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相互啮合,而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角度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成比例。

从“扭曲开始”至“离冰结束状态”的附近为止,驱动齿轮24c的第二范围33b与从动齿轮24d的第五范围33e相互啮合,而从动齿轮24d相对于驱动齿轮24c一边变速一边旋转,另外在“离冰结束状态”附近,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相互啮合,而驱动齿轮24c的旋转角度与从动齿轮24d的旋转角度成比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制冰状态”起的转动开始时,驱动齿轮24c的第一范围33a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四范围33d相互啮合而减速比是较小的第一减速比,从而制冰盘23较大地转动,另一方面,在“离冰结束状态”附近的转动结束时,驱动齿轮24c的第三范围33c与从动齿轮24d的第六范围33f相互啮合而减速比是较大的第二减速比,从而制冰盘23较小地转动。

此处,使用图15,对在从图11的“制冰状态”经由图12的“扭曲开始状态”、图13的“离冰中途状态”而直至图14的“离冰结束状态”为止,为了使制冰盘23旋转而需要的旋转负荷转矩的特性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从“制冰状态”至“扭曲开始状态”为止的范围内,旋转负荷转矩仅是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并根据弹簧常数而与制冰盘23的扭曲位移成比例地大致线性地增加。

在从“扭曲开始状态”经由“离冰中途状态”而直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根据“扭曲开始状态”之后的旋转角度来使制冰盘23扭曲。因此,制冰盘23的旋转负荷转矩成为扭转螺旋弹簧23d的作用力和用于使制冰盘23扭曲的旋转转矩的合计。该旋转负荷转矩具有随着制冰盘23的扭曲角度变大而增加的趋势。

图15中以图表示出该特性。横轴是离冰手柄25的旋转角度,左端是图11所示的“制冰状态”,右端是图14所示的“离冰结束状态”。

纵轴示出在进行离冰操作时施加于离冰手柄25的转矩,“弹簧力(0)”示出“制冰状态”下的扭转螺旋弹簧23d所产生的旋转转矩。

图15中,实线所示的是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是直齿轮、即具有一定的齿数的齿轮彼此的啮合的情况。“扭曲开始”状态下的手柄旋转角度β1是“扭曲开始(1)”,将此时的手柄操作转矩设为“弹簧力(1)”。

该情况下,由于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之间的减速比1/n0=1/(r20/r10)总是恒定,所以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具有与制冰盘23的旋转负荷转矩相同的趋势。此处,在构成为若使离冰手柄25转动β1=约100°直至“离冰结束状态”则制冰盘23转动角度β3(约190°)的情况下,减速比1/n0=1/(100/190)=1/0.53而变得恒定,在从“制冰状态”至“扭曲开始”状态位置,是对从动齿轮24d进行加速的结构。

在从“制冰状态”至“扭曲开始”状态为止的期间,能够仅对制冰盘23施加扭转螺旋弹簧23d所产生的旋转转矩,从而在“扭曲开始(1)”时的“弹簧力(1)”之前,大致线性地增加。

在从“扭曲开始(1)”状态直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若操作离冰手柄25,则制冰盘23扭曲,从而除了扭转螺旋弹簧23d所产生的旋转转矩之外,施加加上制冰盘23的扭曲转矩后的“离冰转矩(1)”。

由于离冰手柄25的操作力的最大值处于“离冰结束状态”,或者其附近,所以对其进行说明。

若在离冰操作中,在“离冰结束状态”的附近,冰从制冰部23a脱离,则手柄操作转矩在该时刻减少,之后仅施加使扭转螺旋弹簧23d和离冰结束后的制冰盘23旋转所需要的旋转转矩。

这样,从“扭曲开始状态”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由于随着制冰盘23的旋转角度增加而旋转负荷转矩增大,所以为了进行离冰,驱动离冰手柄25的力也具有随着离冰手柄25在从“制冰状态”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约转动100°而增加的趋势,其最大值处于“离冰结束状态”或“离冰结束状态”的附近。

图15中,虚线是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是螺旋齿轮、即减速比(加速比)随着旋转而变化的齿轮彼此的啮合的情况。

从制冰状态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的离冰手柄25的旋转角度与实线所示的直齿轮的情况相同。即,若使离冰手柄25旋转β1(约100°),则制冰盘23转动角度β3(约180°至190°)。

将从“制冰状态”至“扭曲开始”状态为止的离冰手柄25的旋转角度设为“扭曲开始(2)”,并将此时的离冰手柄25操作转矩设为“弹簧力(2)”。

此时的减速比(加速比)是第一减速比1/n=(r2/r1),与直齿轮的情况下的(r20/r10)相比,r2<r20,r1>r10,从而n<n0,相对于离冰手柄25的旋转角度的制冰盘23的旋转角度较大。

因此,变成“扭曲开始(2)”<“扭曲开始(1)”。另一方面,扭转螺旋弹簧23d所产生的扭曲转矩作为离冰手柄25的操作力而放大至(r1/r2),从而“扭曲开始(2)”时的手柄操作转矩成为“弹簧力(2)”,并具有“弹簧力(2)”>“弹簧力(1)”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从“扭曲开始(2)”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减速比(加速比)的分母n随着旋转而增加,从而制冰盘23的旋转角度与手柄旋转角度的比率减少,相反地,制冰盘23的旋转转矩与离冰手柄25的旋转转矩的比率增加。即,“离冰结束状态”下的离冰手柄25的操作转矩“离冰转矩(2)”比“离冰转矩(1)”小。

此外,在成为“离冰结束状态”之前,将制冰盘23内的冰从制冰部23a剥离来进行离冰,从而离冰后的手柄操作转矩减少,仅需要使扭转螺旋弹簧23d和空的制冰盘23扭曲的转矩。

如上所述,离冰操作所需要的最大转矩大致是“离冰结束状态”的附近,从而与驱动齿轮24c和从动齿轮24d是直齿轮的情况相比,螺旋齿轮的一方在进行离冰时施加于离冰手柄25的力的最大值较小即可,能够抑制操作转矩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离冰可靠、使用简便且操作容易的制冰装置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制冰状态”开始离冰操作后的附近,使制冰盘23旋转的负荷转矩轻微,从而缩小减速比(加速比),而以离冰手柄25的较小的旋转角度就使制冰盘23较大地转动,另一方面,在“离冰结束状态”的附近,通过增大减速比而增大施加于制冰盘23的转矩,能够减少离冰所需要的操作转矩的最大值,从而能够提供离冰可靠、使用简便且操作容易的制冰装置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起自“制冰状态”的转动开始直至“离冰结束状态”为止,驱动齿轮24c的旋转中心q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成为不具有拐点的单调减少,从动齿轮24d的旋转中心p至啮合点35为止的距离成为不具有拐点的单调增加。

若像这样构成,则减速比(加速比)(1/n)的分母n随着旋转而单调增加,从而在操作离冰手柄25时传递至制冰盘23的转矩具有随着旋转而单调增加的趋势。在进行离冰操作时,使制冰盘23扭曲的负荷转矩具有随着制冰盘23的旋转而增加的趋势,但能够抑制离冰手柄25的操作力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离冰可靠、使用简便且操作容易的制冰装置20。

并且,通过在使离冰手柄25向近前侧倾倒的情况下使制冰盘23朝向与其相反的里侧倾倒,能够防止离冰被制冰盘23的缘部23b2(参照图16)阻碍。也就是说,通过使用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以及从动齿轮24d),并且将离冰手柄25的操作方向和制冰盘23的转动方向设定为相互朝向反向,能够提高操作性,并且能够防止缘部23b2对离冰产生阻碍。

并且,制冰装置20构成为具备被支撑为能够转动的制冰盘23、使制冰盘23进行离冰的转动式离冰手柄25、以及连结制冰盘23和离冰手柄25的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及从动齿轮24d),操作前(离冰操作前)的离冰手柄25的前端25s位于比齿轮部件的上端24s靠上方(参照图10)。由此,与离冰手柄直接连结于制冰盘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离冰手柄25的操作性。并且,通过设置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以及从动齿轮24d),能够减少离冰手柄25的操作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驱动齿轮24c以及从动齿轮24d设为螺旋齿轮,不增加离冰手柄25的操作量就能够使制冰盘23旋转规定角度,另外由于随着制冰盘23转动而减速比(加速比)变大,所以在进行离冰时施加于离冰手柄25的力的最大值较小即可,能够抑制操作转矩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离冰可靠、使用简便且操作容易的制冰装置20。

并且,制冰装置20构成为具备被支撑为能够转动的制冰盘23、使制冰盘23进行离冰的转动式离冰手柄25、以及连结制冰盘23和离冰手柄25的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及从动齿轮24d),并且离冰手柄25具备与离冰手柄25的基端部25b相比在轴向上宽幅地形成的宽幅部25a1(参照图10)。通过像这样设置宽幅部25a1,能够增加手指所按压的面积,从而能够容易使离冰手柄25倾倒,进而能够提高操作性。并且,通过将宽幅部25a1和制冰盘23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能够在有限的较小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确保制冰盘23的制冰部23a的容量。

并且,制冰装置20具备被支撑为能够转动的制冰盘23、使制冰盘23进行离冰的转动式离冰手柄25、以及连结制冰盘23和离冰手柄25的齿轮部件(驱动齿轮24c及从动齿轮24d),构成为离冰手柄25比制冰盘23更向上方延伸,通过使离冰手柄5向近前倾倒,来使冰从制冰盘23脱离(参照图14)。由此,与将离冰手柄25设于壳体21的侧面相比,能够提高操作性。也就是说,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底部冷冻类型、亦即制冰装置20位于使用者的膝盖高度的程度的位置的情况下,不弯腰就能够从正上方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并且,由于制冰装置20具备驱动齿轮24c与从动齿轮24d啮合而成的齿轮部件,所以以较少的操作量就能够使制冰盘23转动至能够进行离冰的位置(180度以上)。并且,由于能够使制冰盘23向与离冰手柄25的操作方向相反的一侧转动,所以即使为了防止在关门时水从制冰盘23溢出而设置高度较高的(尺寸h2)缘部23b2(参照图11),由于缘部23b2位于上侧,所以缘部23b2也不会妨碍离冰。

并且,在制冰装置20中,离冰手柄25相对于供水罐22而位于门4a的开口侧(参照图4)。由此,在打开门4a后能够立即操作离冰手柄25,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左侧的门4a设有制冰装置2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在右侧的门4b设有制冰装置20的情况也相同,通过相对于供水罐22而配置于门4b的开口侧,能够提高操作性。

并且,制冰装置20具备对制冰盘23的上方进行覆盖的底板43e(顶盖部件),底板43e构成为作为供从后述的储冰容器30a、30b挖取冰的挖勺26放置的空间来使用。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制冰装置20的空的空间,并且在使用时能够立即手拿挖勺26,并且在收纳时能够立即收纳挖勺26。并且,通过设置底板43e,能够防止垃圾等异物侵入制冰盘23。

接下来,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根据图16对减速比(加速比)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变化的其它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连杆36的一端被轴支承为能够绕离冰手柄25的旋转中心q自由旋转,并与离冰手柄25一起转动,第二连杆37的一端被轴支承为能够绕制冰盘23的旋转中心p自由旋转,并与制冰盘23一起转动。第三连杆38的一端能够自由旋转地轴支承于第一连杆36的另一端b,第三连杆38的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地轴支承于第二连杆37的另一端d。

第一连杆36的长度是r1,第二连杆37的长度是r2,第三连杆38的长度是r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r2<r1<r3。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37以及第三连杆38构成所谓四节连杆。

并构成为,若操作离冰手柄25,则经由第一连杆36、第三连杆38、第二连杆37使制冰盘23旋转来进行离冰操作。

图16(a)示出如下配置关系的情况:在制冰状态下,第一连杆36与第三连杆38所成的角φ0是锐角,第二连杆37与第三连杆38所成的角φ1是钝角且接近止点,并且比180度稍小。

若使离冰手柄25微小地转动δθ0,则第一连杆36也转动δθ0,第三连杆38旋转δθ1而制冰盘23也旋转δθ1。

此时,1/n=1/(δθ0/δθ1)是第一连杆36与第三连杆38之间的旋转角度的比率,能够认为是减速比(加速比),由于δθ1>δθ0,所以n<1,从而第三连杆38相对于第一连杆36一边加速一边进行旋转动作。

图16(b)示出如下配置关系的情况:第一连杆36与第三连杆38所成的角φ2是钝角且接近止点,并且第二连杆37与第三连杆38所成的角φ3是锐角。

若使离冰手柄25微小地转动δθ0,则第一连杆36也转动δθ0,第三连杆38旋转δθ2而制冰盘23也旋转δθ2。

此时,由于δθ2<δθ0,所以减速比1/n=1/(δθ0/δθ2)成为n>1,从而第三连杆38相对于第一连杆36一边减速一边进行旋转动作。

即,从图16(a)至图16(b)的状态为止,一边从离冰手柄25至制冰盘23为止的减速比(加速比)1/n的分母n以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化一边进行旋转动作。即,若以恒定的力使离冰手柄25旋转来进行离冰操作,则传递至制冰盘23的转矩增加并且使制冰盘23转动。

此处,由于图16(a)至图16(b)为止的第三连杆38的旋转角度大致为90°,所以若使制冰盘23旋转90°,则在作为能够进行离冰的制冰盘23的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螺旋齿轮而应用四节连杆。由于一边使减速比随着离冰手柄25的转动而以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化一边驱动制冰盘23使之旋转,所以若对离冰手柄25赋予一样的操作转矩,则能够一边增加制冰盘23的转动转矩一边使制冰盘23扭曲。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冰箱1的主视情况下在左侧的门4a设置制冰装置20、储冰容器30a、30b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右侧的门4b设置制冰装置20、储冰容器30a、30b,并且也可以在门4a、4b的双方设置制冰装置20、储冰容器30a、30b。

另外,也可以是在冰箱1的冷冻室8内部设有制冰装置20、储冰容器30a、30b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