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及其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755发布日期:2018-07-20 21: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上设有显示组件,以用于显示其储物空间内的储藏温度或其他信息。在一些高端的产品中,为了追求特殊的显示效果和精美的外观效果,通常将显示组件的导光板外露出至少一部分,因此,导光板必须在门体发泡之前安装至门体的玻璃面板后侧。

然而,导光板与显示组件的盒体之间、以及显示组件与门体边框之间通常通过紧固螺钉刚性连接,导光板与玻璃面板之间通常通过胶黏的方式连接。在门体发泡过程中,门体的各组件之间均有可能产生变形,且由于胶水或胶带的厚度差异、粘合力差异、发泡压力等原因,很容易导致导光板与玻璃面板之间产生间隙,影响冷藏冷冻装置的整体视觉效果。同时,当触摸膜贴附在导光板上时,会使得触摸膜与玻璃面板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导致触摸失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以克服门体因发泡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导致的触摸不灵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的目的是简化导光板与后盖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降低弹性件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包括:

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前部的前面板;

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后部的门衬;

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外框的门框架;以及

位于所述门衬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具有固定在所述门框架上的后盖、设置于所述后盖前侧且贴设于所述前面板后向表面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表面的触摸膜;其中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用于促使所述导光板具有向前移动的运动趋势的弹性件;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后盖之间通过悬浮连接件相连,所述悬浮连接件与所述后盖紧固连接,并配置成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之后使得所述导光板具有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

可选地,所述悬浮连接件为悬浮螺钉,所述悬浮螺钉包括从前往后地依次相连的限位帽、光杆部和连接部,其中

所述连接部从前往后地穿过所述导光板,并与所述后盖紧固连接;

所述光杆部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光板中;

所述限位帽外露于所述导光板的前侧,以限制所述导光板朝前移动,且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之后,所述限位帽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允许所述导光板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

可选地,所述悬浮螺钉配置成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之前使得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前抵接于所述限位帽,且使得所述导光板的前向表面较所述后盖的前端部更加靠前;且

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过程中,在所述前面板的挤压作用下,所述导光板向后脱离所述限位帽,直至所述后盖的前端部和所述导光板均与所述前面板的后向表面贴合,从而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限位帽之间形成允许所述导光板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

可选地,所述后盖包括:

主体部,其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前侧开口;以及

边沿部,由所述前侧开口的至少部分边缘沿平行于所述前面板的方向朝外延伸;其中

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之前,所述导光板的前向表面较所述边沿部更加靠前;在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前面板组装之后,所述边沿部与所述前面板的后向表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门框架包括上饰条、下饰条、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上饰条和所述第一侧边框相邻接的拐角处;且

所述边沿部分布在所述主体部的下部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一侧边框的内侧边缘,所述主体部的邻近所述第一侧边框的外侧壁贴设于所述第一侧边框,所述后盖的上端与所述上饰条连接,从而将所述导光板与填充在所述后盖、所述门框架、所述门衬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发泡层相隔离。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悬浮螺钉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光滑,所述悬浮螺钉的光杆部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所述后盖具有与所述悬浮螺钉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悬浮螺钉的连接部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后侧形成有向前凹陷的凹形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凹形槽的前侧并与所述凹形槽连通;且

所述后盖的与所述凹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插入所述凹形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在所述凸柱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凹形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后盖、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凹形槽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凸柱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储物空间,且具有前侧开口;以及

上述任一所述的门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前侧,以用于打开和/或关闭所述箱体的前侧开口。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通过在其导光板和后盖之间设置用于促使导光板具有向前移动趋势的弹性件,并使得导光板和后盖通过悬浮连接件相连,悬浮连接件与后盖紧固连接,且在门体组装后使得导光板具有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由此,当门体的前面板由于发泡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时,由于导光板具有向前移动的空间余量,因此导光板可以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朝前移动,从而紧贴前面板,避免导光板与前面板之间产生间隙。可见,本发明在门体变形时也能够保证导光板与前面板之间的紧密贴合,克服了门体因发泡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导致的触摸不灵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将悬浮连接件选择为特殊设计的悬浮螺钉,简化了导光板与后盖之间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本发明通过悬浮螺钉和弹性件的配合,以简单却富有创造性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门体组装后在悬浮螺钉的限位帽与导光板之间形成上述空间余量这一意想不到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将弹性件设置在导光板的凹形槽内,可以省去专门用于固定弹性件的固定结构,简化了导光板和后盖的结构,降低了弹性件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4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分解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冷藏冷冻装置通常具有箱体和门体。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1包括用于形成门体1前部的前面板10、用于形成门体1后部的门衬20、用于形成门体1外框的门框架30以及位于门衬20和前面板10之间的显示组件40。前面板10可以为整体透明的玻璃面板,也可以为具有透视窗口的其他材质的面板。门框架30具体可以包括上饰条31、下饰条32、第一侧边框33和第二侧边框34。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所称的前、后以及前后方向均是指安装有门体1的冷藏冷冻装置处于正常放置状态、且门体1关闭时门体1的前后方向,该前后方向即为门体1的进深方向,也是门体1的厚度方向。

显示组件40具有固定在门框架30上的后盖41、设置于后盖41前侧且贴设于前面板10后向表面的导光板42以及设置于导光板42表面的触摸膜43。具体地,导光板42可以为亚克力导光板,以提高其结构强度、提升其装饰效果。触摸膜43可以贴附、胶黏或其他合适的方式设置在导光板42的前向表面或后向表面。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图4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为了便于观察,图5中隐去了剖面线,并且图4和图5中示出的是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导光板和后盖的相对位置和状态。导光板42与后盖41之间设有用于促使导光板42具有向前移动的运动趋势的弹性件44。也就是说,弹性件44用于为导光板42提供朝前的弹性作用力,以使其具有向前移动的运动趋势。具体地,弹性件44提供的弹性作用力可以促使导光板42和后盖41相互远离,但由于后盖41是固定在门框架30上的,因此仅有导光板42具有向前移动的运动趋势。

导光板42与后盖41之间通过悬浮连接件相连,悬浮连接件与后盖41紧固连接,并配置成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使得导光板42具有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也就是说,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悬浮连接件与后盖41是紧固连接、相对不动的,但悬浮连接件与导光板42之间却是相对可动的,悬浮连接件与导光板42之间具有允许导光板42向前移动的空间余量。换句话说,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悬浮连接件对导光板42的前侧并没有完全限制,在导光板42受到的朝后的作用力消失或发生改变时,导光板42在弹性件44的弹性力作用下仍然可以在上述空间余量的范围内朝前移动。

由此,当门体1的前面板10由于发泡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时,由于导光板42具有向前移动的空间余量,因此导光板20可以在弹性件44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地朝前移动,从而保持紧贴前面板10的状态,避免导光板42与前面板10之间产生间隙。可见,本发明在门体20变形时也能够保证导光板42与前面板10之间的紧密贴合,克服了门体20因发泡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导致的触摸不灵的问题。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分解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浮连接件为悬浮螺钉45,悬浮螺钉45包括从前往后地依次相连的限位帽451、光杆部452和连接部453。连接部451从前往后地穿过导光板42,并与后盖41紧固连接。光杆部452可滑动地穿设于导光板42中。限位帽453外露于导光板42的前侧,以限制导光板42朝前移动,且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限位帽453与导光板42之间形成允许导光板42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也就是说,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限位帽453与导光板42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形成上述空间余量。此时限位帽453对导光板42并没有限位作用,导光板42是通过其前向表面与前面板10之间的贴合、以及其后向表面与后盖41之间的抵接保持不动的。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另一个剖视图,图7中示出的是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前导光板和后盖的相对位置和状态。进一步地,悬浮螺钉45配置成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前使得导光板42在弹性件44的弹力作用下向前抵接于限位帽453,且使得导光板42的前向表面较后盖41的前端部更加靠前。参见图7,虚线m与导光板42的前向表面平齐,虚线n与后盖41的前端部平齐。虚线m位于虚线n的前方。具体地,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前,显示组件40与前面板10没有相互作用,各自独立。此时,弹性件44对导光板42产生的远离后盖41的弹力作用(即朝前的弹性利用)促使导光板42抵接于位于导光板42前侧的限位帽453。并且,通过悬浮螺钉45的连接部453和光杆部452的长度设计、以及连接部453与后盖41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使得导光板42的前向表面向前凸出于后盖41的前端部。

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过程中,由于导光板42向前凸出,因此会受到前面板10的挤压。在前面板10的挤压作用下,导光板42向后脱离限位帽453,弹性件44被进一步压缩,直至后盖41的前端部和导光板42均与前面板10的后向表面贴合,从而在导光板42和限位帽453之间形成允许导光板42朝前移动的空间余量。

可见,本发明将悬浮连接件选择为特殊设计的悬浮螺钉45,简化了导光板42与后盖41之间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本发明通过悬浮螺钉45和弹性件44的配合,以简单却富有创造性的、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门体20组装后在悬浮螺钉45的限位帽451与导光板42之间形成上述空间余量这一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悬浮连接件还可以是能够与弹性件相配合地促使导光板具有上述空间余量的其他独立的部件或若干个独立部件组合形成的组件。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图8中隐去了门衬、发泡层和门框架的上饰条。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后盖41可包括主体部411和边沿部412。主体部411内限定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具有前侧开口。边沿部412由该前侧开口的至少部分边缘沿平行于前面板10的方向朝外延伸。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前,导光板42的前向表面较边沿部412更加靠前,在显示组件40和前面板10组装之后,边沿部412与前面板10的后向表面贴合。也就是说,边沿部412形成了后盖41的至少部分前端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40设置于上饰条31和第一侧边框33相邻接的拐角处。边沿部412分布在主体部411的下部边缘和远离第一侧边框33的内侧边缘,主体部411的邻近第一侧边框33的外侧壁贴设于第一侧边框33,后盖41的上端与上饰条31连接,从而将导光板42与填充在后盖41、门框架30、门衬20和前面板10之间的发泡层(图中未示出)相隔离。由此,可避免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发泡压力对导光板42产生影响,从而避免导光板42变形甚至损坏。

具体地,后盖41与上饰条31之间、以及后盖41与第一侧边框33之间均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紧固相连。后盖41上的螺钉孔可开设在边沿部412上。第一侧边框33的内侧中部还可设有限位板331,限位板33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平行于前面板10,限位板331的上端距上饰条31一定的距离,后盖41后侧的卡扣413卡设在限位板331的上端,主体部411的后背板朝后抵接于限位板331,从而对显示组件40进行初步定位。

进一步地,导光板41的邻近第一侧边框33的外侧表面外露,并与第一侧边框33的侧向表面保持平齐,从而保证了门体1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和精美的外观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42具有与悬浮螺钉45配合的第一连接孔421,第一连接孔421的孔壁光滑,悬浮螺钉45的光杆部452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插入第一连接孔421内。

后盖41具有与悬浮螺钉45配合的第二连接孔414,第二连接孔414与悬浮螺钉45的连接部453螺纹连接。连接部453具有外螺纹,连接部453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孔421的直径,以便于连接部453顺畅地穿过第一连接孔421与第二连接孔414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42的后侧形成有向前凹陷的凹形槽422,第一连接孔421位于凹形槽422的前侧并与凹形槽422连通。后盖41的与凹形槽422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凸柱415,凸柱415插入凹形槽422内,第二连接孔414形成在凸柱415中,并与第一连接孔421相对应,以便于悬浮螺钉45同时与第一连接孔421和第二连接孔414相配合。

导光板42与后盖41之间的这种凹凸配合关系能够减小显示组件40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而增加与显示组件40前后相对的区域的发泡层厚度,保证了门体1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

进一步地,导光板42还具有位于第一连接孔421前侧的锥形腔424,锥形腔424向后凹陷,限位帽451的用于与导光板42配合的表面为锥形面,以便与锥形腔424形状相配。由此,可避免45悬浮螺钉凸出于导光板42刮伤操作人员或产生其他不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后盖41的主体部411内可形成有台阶4111,凸柱415设置于台阶4111上,并从台阶4111向上凸出延伸。导光部42具有边缘连接部423,第一连接孔421和凹形槽422均形成在边缘连接部423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4设置于凹形槽422内,弹性件44的一端抵接于后盖41、另一端抵接于凹形槽422的底壁。弹性件44在凹形槽422内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其被压缩后产生的弹性作用力能够促使导光板42和后盖41相互远离。

本发明将弹性件44设置在导光板20的凹形槽422内,可以省去专门用于固定弹性件44的固定结构,简化了导光板20和后盖42的结构,降低了弹性件44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4可以为弹簧,该弹簧套设在凸柱415的外部,从而可避免弹簧弹出凹形槽422,提高了弹簧安装的稳定性。弹簧具体可以为压簧、螺旋弹簧或其他合适的弹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且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部件,例如弹性环、弹性片。弹性件44也可以设置于导光板20与后盖41之间的其他合适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40还可包括显示板46、背光源47以及用于将显示板46和背光源47固定在后盖41的容纳腔中的支架4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3包括箱体2和门体1。箱体2内限定有储物空间,且具有前侧开口;门体1设置于箱体2的前侧,以用于打开和/或关闭箱体2的前侧开口。

由于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3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门体1,因此,其触摸灵敏度高,使用可靠性强,且外观装饰效果美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3和门体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