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0201发布日期:2018-06-16 00:1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壳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壳式冷凝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隔式冷凝器,目前市场上的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较短,换热时间短导致换热效果不好,水冷管内外壁受热差异大,容易使管子破裂,而且液体节流后气化率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壳式冷凝管,增加了波浪形的档板,增加了壳程,有增加了气体与水冷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水冷管外壁安装了补偿圈,减少了热应力,提高了水冷管的使用寿命,增设了储液罐和过冷器,降低了气化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壳式冷凝管,包括左端盖、右端盖、筒体、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出水管、水冷管、支架、档板,所述左端盖与筒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端盖与筒体之间放置有密封圈,所述油右端盖与筒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端盖与筒体之间放置有密封圈,所述右端盖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左端盖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筒体为空心壳体,所述筒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支架连接于筒体的外壁,所述支架有2块,所述支架与筒体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水冷管固定在筒体内,所述水冷管的左端与左端盖连接,另一侧与右端盖连接,所述水冷管有5~10根,所述档板焊接在筒体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左端盖包括漏斗状部分a和固定架a,所述漏斗状部分a和固定架a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架a开有若干螺栓通孔a,所述螺栓通孔a的数量为4~6个,所述固定架a开有若干固定通孔a,所述固定通孔a数量与水冷管数量相同,均布在固定架a上,所述固定通孔a的直径与水冷管的外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右端盖包括漏斗状部分b和固定架b,所述漏斗状部分b和固定架b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架b开有若干若干螺栓通孔b,所述螺栓通孔b的数量为4~6个,所述固定架b开有若干固定通孔b,所述固定通孔b的数量与水冷管数量相同,均布在固定架b,所述固定通孔b的直径与水冷管的外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开有若干的水冷管固定孔,所述水冷管固定孔数量与水冷管数量相同,所述水冷管固定孔的直径与水冷管的外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管的外壁连接有补偿圈,所述每根水冷管上的补偿圈的数量为3~5个。

作为优选,所述档板数量为3~5块,所述档板呈波浪形,所述档板以上下平行的方式焊接在筒体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远离筒体的一端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接有过冷器。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结构合理,增加了波浪形的档板,增加了壳程,又增加了气体与水冷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水冷管外壁安装了补偿圈,减少了热应力,提高了水冷管的使用寿命,增设了储液罐和过冷器,降低了气化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管壳冷凝器的左端盖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管壳冷凝器的右端盖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管壳冷凝器的密封圈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管壳冷凝器的筒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管壳冷凝器的水冷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左端盖、2-右端盖、3-筒体、4-进气管、5-出气管、6-进水管、7-出水管、8-水冷管、9-支架、10-档板、11-密封圈、12-储液罐、13-过冷器、21-漏斗状部分b、22-固定架b、81-补偿圈、101-漏斗状部分a、102-固定架a、111-水冷管固定孔、112-螺栓通孔a、122-固定通孔a、221-螺栓通孔b、222-固定通孔b。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壳冷凝器包括左端盖1、右端盖2、筒体3、进气管4、出气管5、进水管6、出水管7、水冷管8、支架9、档板10,所述左端盖1与筒体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端盖1与筒体3之间放置有密封圈11,所述油右端盖1与筒体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端盖1与筒体3之间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右端盖2上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左端盖1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筒体3为空心壳体,所述筒体3上连接有进气管4和出气管5,所述支架9连接于筒体3的外壁,所述支架有2块,所述支架9与筒体3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水冷管8固定在筒体3内,所述水冷管8的左端与左端盖1连接,另一侧与右端盖2连接,所述水冷管8有5~10根,所述档板10焊接在筒体3的内壁,所述左端盖1包括漏斗状部分a101和固定架a102,所述漏斗状部分a101和固定架a10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架a102开有若干螺栓通孔a112,所述螺栓通孔a112的数量为4~6个,所述固定架a102开有若干固定通孔a122,所述固定通孔a122数量与水冷管8数量相同,均布在固定架a102上,所述固定通孔a122的直径与水冷管8的外径相等,所述右端盖2包括漏斗状部分b21和固定架b22,所述漏斗状部分b21和固定架b2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架b22开有若干若干螺栓通孔b221,所述螺栓通孔b221的数量为4~6个,所述固定架b22开有若干固定通孔b222,所述固定通孔b222的数量与水冷管8数量相同,均布在固定架b22,所述固定通孔b222的直径与水冷管8的外径相等,所述密封圈11开有若干的水冷管固定孔111,所述水冷管固定孔111数量与水冷管8数量相同,所述水冷管固定孔111的直径与水冷管8的外径相同,所述水冷管8的外壁连接有补偿圈81,所述每根水冷管8上的补偿圈81的数量为3~5个,所述档板10数量为3~5块,所述档板10呈波浪形,所述档板10以上下平行的方式焊接在筒体3的内壁,所述出气管5远离筒体3的一端连接有储液罐12,所述储液罐12连接有过冷器13,所述筒体3、进水管6和出水管7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管壳冷凝器在工作过程中,制冷剂从进气管4进入筒体3内,冷却液从进水管6进入水冷管8,水冷管8固定在筒体3内,水冷管8的左端与左端盖1连接,另一侧与右端盖2连接,水冷管有10根,每根水冷管8上有3个补偿圈81,冷却液通过水冷管8从出水管7排出筒体3,筒体内有3块档板,档板10呈波浪形,档板10以上下平行的方式焊接在筒体3的内壁,制冷剂经过档板10的折流,与水冷管8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出气管5排出筒体3,在水冷管外壁安装了补偿圈,减少了热应力,提高了水冷管的使用寿命,增设了储液罐和过冷器,有利于循环的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