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门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5180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冷库门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冷库门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冷库地面混凝土在门洞口跑冷,通常采用热导率仅为混凝土7% 不到,又有足够强度的硬木或工程塑料取代冷库门下的混凝土用作隔断冷桥,还使设置隔断冷桥的地面不会出现结露结霜或结冰现象。传统的冷库地坪的结构是在混凝土地面层以下设有保温层,地面层与周围墙壁不连接,墙壁内另外做有保温层。而在冷库门口位置,所述混凝土地面层在冷库门下位置用冷桥隔断即隔热条隔离。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62054.9“冷库门”所说的“隔热条块下部伸到混凝土层以下,两端突出隔热门洞的左右边框”,这使内外地面传热得到隔断。这一冷库门槛保温构造在以前使用人力运输的时期不曾有什么问题出现,但在采用叉车运输冻品后就出现了隔断处隔热条块和冷库门槛处地面层边缘被叉车压坏现象,导致冷气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叉车进冷库时压坏冷库门槛边缘的地面层与隔热条导致冷气泄漏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冷库门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冷库门隔热装置,包括冷库门洞,以及打开或关闭冷库门洞的冷库门,冷库的内地面层与外地面之间设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上端设有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硬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后端延伸至部分内地面层与外地面,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用弹性隔热材料制成的缓冲板。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减速条纹。

还包括设在内地面层下方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下端均设有防潮层。

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夹芯板构成,所述保温层外层包裹有铝合金。

所述冷库门四周设有密封胶条。

所述冷库门为两侧平移式门体,所述冷库门配有滚轮传动机构,所述滚轮传动机构配有动力装置。

所述冷库门的正前方设有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拉绳开关。

内地面层靠近所述冷库门附近铺设有钢板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板覆盖在隔热条上并延伸至内地面层与外地面一段距离,并在支撑板下方设有缓冲板,当叉车从支撑板开过时,硬质支撑板不易被叉车压坏,而缓冲板又能对门槛区的地坪和隔热条起到保护作用,保证门槛区的地坪和隔热条不被损坏,保证冷库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库内部部分示意图。

隔热条1、支撑板2、缓冲板3、减速条纹4、保温层5、防潮层6、冷库门7、拉绳开关8、钢板层9、密封胶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库门隔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库的内地面层与外地面之间的隔热条1,所述隔热条1上端设有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硬质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前后端延伸至部分内地面层与外地面,所述支撑板2下方设有用弹性隔热材料制成的缓冲板3。支撑板2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板也可以为硅酸铝纤维复合板,还可以是其他材料,缓冲板3为橡胶板,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缓冲板3缓冲板3将支撑板2覆盖在隔热条1上并延伸至内地面层与外地面一段距离,并在支撑板2下方设有缓冲板3,支撑板2与缓冲板3两端均有一定的坡度,方便叉车往上开,当叉车从支撑板开过时,硬质支撑板2不易被叉车压坏,而缓冲板3又能对门槛区的地坪和隔热条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门槛区的地坪和隔热条1不被损坏,保证冷库的隔热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减速条纹4。叉车经过支撑板2时,保持低速进冷库,防止车速过快与冷库擦碰。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在内地面层下方的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上下端均设有防潮层6。可以对冷库内地面层起到很好地保温效果,可有效防止内地面层冻胀。

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5为聚氨酯夹芯板构成,所述保温层5外层包裹有铝合金。不仅可以提高保温层5的密封性和隔热效果,还能增强保温层5机械强度。

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冷库门7,所述冷库门7四周设有密封胶条10。保证冷库门7的密封性和隔热效果。

实施例中,所述冷库门7为两侧平移式门体,所述冷库门配有滚轮传动机构,所述滚轮传动机构配有动力装置;所述冷库门7的正前方设有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拉绳开关8。叉车驾驶员可以之间坐在叉车上拉动拉绳开关8,冷库门7就会自动打开或关闭,无需驾驶员下车,既对叉车驾驶员省时省力,又减少冷库与外界热交换时间。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地面层靠近所述冷库门7附近铺设有钢板层9。由于冷库门7因经常打开会造成的地面凝霜,如果结在内地面层上会导致车辆和行人打滑,机械铲除又容易损坏内地面层,而霜结在钢板层9上可被轻易扫除。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