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52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蓄能器。



背景技术:

喷气增焓系统,是由喷气增焓压缩机、喷气增焓技术、高效过冷却器组成的新型系统,这三个技术的组合可提供高效的性能。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高效的喷气增焓压缩机、高效过冷却器及电子膨胀阀形成的经济器、高效换热器共同构成了高效节能的喷气系统。

喷气增焓压缩机是最新一代涡旋压缩机专利技术,喷气增焓技术是指以喷气增焓压缩机为基础,优化了中压段冷媒喷射技术。原理是过中间压力吸气孔吸入一部分中间压力的气体,与经过部分压缩的冷媒混合再压缩,实现以单台压缩机实现两级压缩,增加了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加大了主循环回路的焓差,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

高效过冷却器在整个系统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对主循环回路冷媒进行节流前过冷,增大焓差;另一方面,对辅助回路(这路冷媒将由压缩机中部导入直接参与压缩)中经过电子膨胀阀降压后的低压低温冷媒进行适当的预热,以达到合适的中压,提供给压缩机进行二次压缩。

然而,传统的喷气增焓热泵系统,在除霜时,四通阀反向,除霜的时候机组制冷,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降低,影响客户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新型的蓄能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蓄能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至少两排换热管组,每排换热管组由多段换热管接通,每排换热管组两端设有入口和出口,外壳内每段换热管套接有多个复合相变材料板,每个复合相变材料板由两个对称的复合相变材料块拼接组成,且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上开设有至少一条与换热管的外壁配合的弧形凹槽,当两复合相变材料块拼接后,两弧形凹槽组成的圆形通道包裹在对应的换热管外壁,该结构的蓄能器能吸收和储存流进四通换向阀高温高压流体中的能量,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方便,利用蓄热器储蓄的能量吸收和储存的能量,实现了在除霜的同时机组进行制热,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舒适度,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方便人们使用。

优选的,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上开设有两条与两换热管的外壁配合的弧形凹槽,增加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能吸收的热源,提高复合相变材料块的蓄能效率。

优选的,相邻复合相变材料板的侧面为紧贴连接,紧贴连接避免由于出现缝隙使空气从缝隙中穿过带走部分热量,降低复合相变材料板的蓄热效率。

优选的,外壳由四周的侧板和两端的端板架组成,侧板和端板架将多个复合相变材料板限位固定。

优选的,外壳内安装有两排换热管组,两排换热管组之间的外壳内固定有多条发热板,每个发热板与相邻的复合相变材料块紧贴配合,发热板在换热管组提供的热量不足时能适当加热补充。

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的侧面开设有与发热板配合的限位凹槽,方便发热板,使发热板与复合相变材料块能紧密配合。

优选的,限位凹槽上安装有石墨蓄平板,当石墨蓄平板的限位凹槽没有安装发热板时,采用石墨蓄平板能填补复合相变材料板之间安装后出现的空隙,使蓄能器达到最佳蓄能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蓄能器,结构简单、装配快捷合理,蓄能器能吸收和储存流进四通换向阀高温高压流体中的能量,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方便,利用蓄热器储蓄的能量吸收和储存的能量,实现了在除霜的同时机组进行制热,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舒适度,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除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蓄能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至少两排换热管组2,每排换热管组2由多段换热管201接通,每排换热管组2两端设有入口3和出口4,外壳1内每段换热管201套接有多个复合相变材料板5,每个复合相变材料板5由两个对称的复合相变材料块501拼接组成,且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501上开设有至少一条与换热管201的外壁配合的弧形凹槽502,当两复合相变材料块501拼接后,两弧形凹槽502组成的圆形通道503包裹在对应的换热管201外壁,该结构的蓄能器能吸收和储存流进四通换向阀高温高压流体中的能量,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方便,利用蓄热器储蓄的能量吸收和储存的能量,实现了在除霜的同时机组进行制热,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舒适度,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方便人们使用。

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501上开设有两条与两换热管201的外壁配合的弧形凹槽502,增加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501能吸收的热源,提高复合相变材料块501的蓄能效率。

相邻复合相变材料板5的侧面为紧贴连接,紧贴连接避免由于出现缝隙使空气从缝隙中穿过带走部分热量,降低复合相变材料板5的蓄热效率。

外壳1由四周的侧板101和两端的端板架102组成,侧板101和端板架102将多个复合相变材料板5限位固定。

外壳内安装有两排换热管组2,两排换热管组2之间的外壳1内固定有多条发热板6,每个发热板6与相邻的复合相变材料块501紧贴配合,发热板6在换热管组2提供的热量不足时能适当加热补充。

每个复合相变材料块501的侧面开设有与发热板6配合的限位凹槽504,方便发热板6,使发热板6与复合相变材料块501能紧密配合。

限位凹槽504上安装有石墨蓄平板7,当石墨蓄平板7的限位凹槽504没有安装发热板6时,采用石墨蓄平板7能填补复合相变材料板5之间安装后出现的空隙,使蓄能器达到最佳蓄能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除霜流程如图4所示:

在除霜工况下,如图4所示,喷气增焓压缩机8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流体经过四通换向阀9的D端口和C端口传输到水侧换热器10进行换热,传输的同时,发热板6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开启,蓄能器11通过换热管组2-1吸收和储存流进四通换向阀9的高温高压流体中的能量,水侧换热器10换热后的流体传输到第一过滤器12的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经过经济器13的Q4-Q3传输到第一三通阀14的顶端口,第一三通阀14将传输进来的流体分别从其右端口和底端口流出,同时第三电磁阀15、第一电磁阀16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7开启,从第一三通阀14右端口流出的流体经过经济器13的Q2-Q1传输到喷气增焓压缩机8的喷气口,从第一三通阀14底端口流出的流体传输到第二过滤器18的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传输到空气侧换热器19进行换热,空气侧换热器19换热后的流体传输到第二三通阀20的右端口,此时第二电磁阀21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22开启,流进第二三通阀20内部的流体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传输到气液分离器23的内部,在传输的同时发热板6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开启,蓄能器11通过换热管组2-2吸收和储存流进气液分离器23中流体的能量,气液分离器23分离后的流体再传输到喷气增焓压缩机8的回气口,完成一个除霜循环。

综上所述,利用蓄能器11储蓄的能量及电加热产生的能量,可在系统除霜的时候,通过四通阀4换向,消耗蓄能器11内的能量及电加热产生的能量除霜,除霜的时候,水侧换热器10的出水温度不变,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