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头组件及其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606发布日期:2018-06-05 23:3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分液头组件及其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液头组件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使用的分液头结构中,常常存在分液不均的情况,且对于可座式安装及吊式安装的机组,理论上分液方式与安装方式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实际应用时同一套样机的两种安装方式的分液方式仍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冷媒的特殊物理特性,使得冷媒在进入分液头之前处于气液两相混合的状态,如果气液两相在进入分液头之前没有混合均匀,在重力作用下将会造成下部分分流支路液态冷媒较多而上部分分流支路液态冷媒少,从而造成分液不均的现象。这增加了系统设计阶段感温包的位置确定的风险,如确定不好将会使得内机在结霜较厚时仍不能进行化霜,从而导致机组的能力急剧下降并使得冷媒蒸发不完全,从而导致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进而损坏压缩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液均匀的分液头组件。

一种分液头组件,包括:分液头,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以及进液管,与所述进液端连接;至少两个扰流环套设于所述进液管内,所述至少两个扰流环彼此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进液端同轴且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扰流环沿其轴向的长度均为10mm至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扰流环的内径均为所述进液管内径的0.5倍至0.6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扰流环沿其轴向的长度均为L1,相邻两个所述扰流环的间隔距离为L2,L1≤L2≤2×L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扰流环的间隔距离均为L2,离所述进液端最近的所述扰流环到所述进液端的距离为L3,L2≤L3≤2×L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头内设有多个分流支路,所述多个分流支路的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进液端上,所述多个分流支路的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端上;所述分液头内进一步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进液端的中部,所述分流支路的进液口环绕所述储液腔的进液口设置;所述储液腔分别与所述多个分流支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分别通过多个均流毛细管与所述多个分流支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储液腔的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分别与所述多个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分流支路和/或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的进液口设置有过滤网。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分液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以及空调器,气液两相的冷媒在所述进液管内的流动经过缩小-增大-缩小-增大后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从而保证所述分液头的分液情况均匀,且不受所述分液头安装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以及空调器,混合均匀的所述冷媒到达所述进液端时,处于中部的所述冷媒可直接进入所述储液腔中,而处于周边的所述冷媒可直接进入所述多个分流支路中,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冷媒在流经所述进液端时不会产生扰动,摒除了由于扰动对各分流支路的分液造成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保证所述冷媒分液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以及空调器,所述储液腔内存储的冷媒通过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流入各个分流支路中,这样设置可以达到平衡各个分流支路的分液压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分液头的分液均匀性,另外,当各个分流支路存在堵塞的情况时,可通过所述均流毛细管进行分液,保证被堵塞的分流支路仍有液体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扰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分液头;

102-进液端;104-出液端;

110-分流支路;120-储液腔;130-均流毛细管;140-过滤网;150-凹槽;

20-进液管;

210-扰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头组件,包括分液头10以及进液管20。所述分液头1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端102和出液端104。所述进液管20与所述进液端102连接。至少两个扰流环210套设于所述进液管20内。所述至少两个扰流环210彼此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进液端102同轴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气液两相的冷媒在所述进液管20内的流动经过缩小-增大-缩小-增大后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从而保证所述分液头10的分液情况均匀,且不受所述分液头10安装方式的限制。

所述扰流环210为环形结构。所述扰流环210可与所述进液管20一体成型,也可作为单独零部件压入所述进液管20内。所述扰流环210的外径可与所述进液管20的内径基本相同,所述扰流环210的内径可小于所述进液管20的内径。优选地,所述扰流环210沿其轴向的长度为10mm至15mm。优选地,所述扰流环210的内径为所述进液管20的内径的0.5倍至0.6倍。该范围对所述冷媒的混合效果最充分,能够保证所述冷媒充分均匀地混合。

所述多个扰流环210沿其轴向的长度可均为L1。相邻两个所述扰流环210 的间隔距离可均为L2。离所述进液端102最近的所述扰流环210到所述进液端 102的距离可为L3。优选地,L1≤L2≤2×L1,此时,可保证所述多个扰流环 210对所述冷媒扰流的均匀性。优选地,L2≤L3≤2×L2,此时,可保证所述冷媒混合的稳定性,即可保证所述冷媒在到达所述进液端102时使仍均匀地混合。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扰流环210沿其轴向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此时,可使得10mm≤L2≤30mm和/或10mm≤L3≤60mm。

所述分液头10内可设有多个分流支路110。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的进液口可均设置于所述进液端102上,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的出液口可均设置于所述出液端104上。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可围绕所述分液头10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的中轴线与所述分液头10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可均相同。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的出液口可分别与多个分流毛细管(图未示) 连接。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靠近所述出液端104的一端的内径可与所述多个分流毛细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分流支路110靠近所述进液端102的一端的内径可小于所述分流毛细管的内径,以保证所述冷媒进入所述分流毛细管时不会发生再次节流,进一步保证分液的均匀性。

所述分液头10内可进一步设置有储液腔120。所述储液腔120的进液口可设置于所述进液端102的中部。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的进液口可围绕所述储液腔120的进液口进行设置。此时,混合均匀的所述冷媒到达所述进液端102 时,处于中部的所述冷媒可直接进入所述储液腔120中,而处于周边的所述冷媒可直接进入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中,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冷媒在流经所述进液端102时不会产生扰动,摒除了由于扰动对各分流支路110的分液造成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保证所述冷媒分液的均匀性。

所述储液腔120可分别与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连通,所述储液腔120内存储的冷媒可进一步分配到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中。当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 的进液口被堵塞时,可保证各个分流支路110中仍有冷媒输出。所述储液腔120 可分别通过多个均流毛细管130与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连通,所述储液腔120 内存储的冷媒可通过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130流入各个分流支路110中,这样设置可以达到平衡各个分流支路110的分液压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分液头10的分液均匀性,另外,当各个分流支路110存在堵塞的情况时,可通过所述均流毛细管130进行分液,保证被堵塞的分流支路110仍有液体通过。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130可围绕所述分液头10的中轴线均匀设置,即所述多个毛细管130与所述分液头10的夹角可均相同,例如所述多个毛细管130可均垂直于所述分液头10的中轴线设置。

所述储液腔120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储液腔120 的进液口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可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130可分别与所述多个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可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保证各出液口的压力均衡,达到分液更为均匀的效果,同时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的扩容设计可减少扰动的同时增加第一腔体的压力,保证了均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和/或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130的进液口可设置有过滤网140,用于防止所述多个分流支路110和/或所述多个均流毛细管130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分液头10的出液端104未设置出液口的部分可设置有凹槽 150。所述凹槽150可以为圆锥形。通过设置所述凹槽150,可以减轻分液头10 的重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头组件,可以对气液两相的冷媒进行充分混合,并保证各个分液支路分液的均匀性,使得其分液情况不受安装方式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