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202发布日期:2018-08-24 17: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菊花茶生产领域,具体指有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在制作菊花茶时,需要将菊花浸泡后的提取液与含有茶粉的混合液一起加热后混合,混合后的液体经过冷却后再进行包装。通常冷却的方法是将混合后的液体倒入相应的冷却罐,再将冷却罐放入冷水池中浸泡来降温。但这样做需要人工反复将冷却罐放入或取出,不仅费力,而且连续往冷水池内放入冷却罐,还容易使冷水池内的水温升高,导致冷却效率下降。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包含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中间呈下凹状,所述传送带上按等间隔设有若干表面呈内凹状的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上装置有相应的冷却罐,所述圆形底盘在对应冷却罐的四周设有一环形护板;所述冷却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设有一水循环散热机构;所述水循环散热机构包含蛇形的散热管,对应散热管的风机和抽水泵,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和抽水泵相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到进水口;所述冷却槽的上方设有用于补水的进水管;所述出水口设有相应的阀门。

所述圆形底盘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连接在传送带。

所述散热管与抽水泵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传送带。工作时,由于传送带的中间呈下凹状,因此操作人员只需将装有混合液体的冷却罐装置到传送带的一端,就能够通过传送带将冷却罐送入冷却槽底部进行冷却,并在冷却完成后将冷却罐运输至传送带的另一端,从而省去人工反复放入或取出的过程。并且由于冷却槽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设有一水循环散热机构,不仅能够使冷却槽内的水实现循环使用,而且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对水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冷却槽内的水温过高导致冷却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节省人力,而且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罐装置在圆形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冷却装置,包含有冷却槽1,所述冷却槽1内设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的中间呈下凹状,所述传送带2上按等间隔设有十二个表面呈内凹状的圆形底盘3,所述圆形底盘3上装置有相应的冷却罐4,所述圆形底盘3在对应冷却罐4的四周设有一环形护板5;所述冷却槽1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和进水口6之间设有一水循环散热机构;所述水循环散热机构包含蛇形的散热管8,对应散热管8的风机9和抽水泵10,所述散热管8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7和抽水泵10相连接,所述抽水泵10的出水端连接到进水口6;所述冷却槽1的上方设有用于补水的进水管11;所述出水口7设有相应的阀门12。

所述圆形底盘3底部设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底端连接在传送带2。

所述散热管8与抽水泵10之间通过法兰盘14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有冷却槽1,冷却槽1内设有传送带2。工作时,由于传送带2的中间呈下凹状,因此操作人员只需将装有混合液体的冷却罐4装置到传送带2的一端,就能够通过传送带2将冷却罐4送入冷却槽1底部进行冷却,并在冷却完成后将冷却罐4运输至传送带2的另一端,从而省去人工反复放入或取出的过程。并且由于冷却槽1的出水口7和进水口6之间设有一水循环散热机构,不仅能够使冷却槽1内的水实现循环使用,而且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对水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冷却槽1内的水温过高导致冷却效率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