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231发布日期:2018-06-12 19:4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柜结构。



背景技术:

冷柜箱体主要由内箱、外箱部件组成,还需要包含安装压缩机、冷凝器、底脚的相关结构。传统冷柜外箱板分为前板、后板、左板、右板;还有脚轮安装机架、底部承重架、压缩机仓机架等,需要较多的板材厚度规格,需要钣金冲切、折弯、冲压、攻丝、焊接、喷涂等复杂工序。零部件数量多而繁杂,造成耗工耗时;由于结构过于繁杂自动化实现难度大,所以多年来冷柜的制造工艺都比较落后,不能向冰箱一样有较高的自动化生产程度。

为此,需要从产品结构的根本上进行改良,目前已有一些其企业的产品把外箱板材采用彩涂板而不需要喷涂,外箱板也有采用前围板加后板取代原来的前后左右板,但箱体整体结构的优化仍然不够,还是需要较多的配件及加工工序,自动化程度没有质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柜结构,其箱体零部件数量少、自动加工的部件多、工序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柜结构,包括内箱、外箱,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设置保温层,所述内箱包括蒸发管、内箱围板、内箱底板,所述蒸发管缠绕在内箱围板上并自动折弯成内箱形状,所述内箱围板下部与内箱底板相接,所述外箱包括冷凝管、外箱后板、外箱前板、外箱底板,所述冷凝管采用粘贴排布在外箱后板、外箱前板的内侧并自动折弯成外箱形状,所述外箱后板、外箱前板下部与外箱底板相接,所述外箱后板、外箱前板分别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连接外箱底板,再用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内箱、外箱上端通过柜口框的卡扣连接,所述外箱后板、外箱前板插接在外箱底板上的插槽中连接而形成密闭的箱体。

上述的一种冷柜结构,所述外箱底板底部设有脚轮板、压缩机底板固定块。

上述的一种冷柜结构,所述保温层内侧是蒸发管,保温层外侧是冷凝管。

上述的一种冷柜结构,所述保温层为发泡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减少,不需要底座支架、压缩机仓支架等;工艺简单、环保,无支架冲压、折弯、焊接、喷涂等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内外箱自动冲切、折弯、缠绕粘贴蒸发管、冷凝管;内外箱连接件扣接、插接结构,无螺钉、胶带等繁杂工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左侧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箱底板及外箱插槽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箱底板底部配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箱、外箱上端柜口框的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冷柜结构,包括内箱、外箱,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设置保温层8,所述内箱包括蒸发管1、内箱围板2、内箱底板3,所述蒸发管1缠绕在内箱围板2上并自动折弯成内箱形状,所述内箱围板2下部与内箱底板3相接,所述外箱包括冷凝管4、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外箱底板7,所述冷凝管4采用粘贴排布在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的内侧并自动折弯成外箱形状,所述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下部与外箱底板7相接,所述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分别设有散热窗9,所述散热窗9连接外箱底板7,再用密封圈10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所述内箱、外箱上端通过柜口框16的卡扣连接,所述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插接在外箱底板7上的插槽12中连接而形成密闭的箱体,如图5、7所示。所述外箱底板7底部设有脚轮板13、压缩机底板固定块14,如图6所示。所述保温层8内侧是蒸发管1,保温层8外侧是冷凝管4。所述保温层8为发泡剂。

本实用新型的内箱是需要冷藏或冷冻的物品的储存空间,外箱是箱体外壳部分。如图1所示,蒸发管1缠绕在内箱围板2上并自动折弯成内箱形状,即成为内箱组件并具有蒸发器功能。如图2所示,冷凝管4采用粘贴排布在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的内侧并自动折弯成外箱形状,形成外箱体并具有冷凝器功能。把保温层8(发泡剂)灌注到内外箱之间的空间里,进行化学作用后形成保温层形成整个箱体。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分别设有散热窗9,所述散热窗9连接外箱底板7,再用密封圈10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内箱、外箱上端通过柜口框16的卡扣连接,所述外箱后板5、外箱前板6插接在外箱底板7上的插槽12中连接而形成密闭的箱体,如图5、7所示。

综合所述,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减少,不需要底座支架、压缩机仓支架等;工艺简单、环保,无支架冲压、折弯、焊接、喷涂等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内外箱自动冲切、折弯、缠绕粘贴蒸发管、冷凝管;内外箱连接件扣接、插接结构,无螺钉、胶带等繁杂工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