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黏液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098发布日期:2019-08-03 16:4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鲵黏液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鲵黏液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大鲵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药用动物,在《本草纲目》、《草本拾遗》等药典中均有描述。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等功效。主治神经衰弱,病后体虚,贫血,痢疾等。大鲵的皮肤、肌肉、脏器、骨骼、黏液等均可入药,可见其在中药学中的地位。

大鲵皮肤黏液腺细胞释放的黏糖蛋白与水结合形成黏液,覆盖在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黏液含有黏糖蛋白、低聚糖肽、无机盐以及“蛙皮素”等活性物质,与其它动物体表黏液相比,大鲵体表黏液多糖含量达27.5%。黏液糖蛋白不仅是细胞膜和细胞间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生物体进行信号转导的重要活性物质。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大鲵体表黏液具有抵御环境变化、抗菌、抗疲劳、抗氧化等丰富的生物活性。

由于实验室饲养的大鲵对人工刺激反应的敏感性随饲养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大鲵黏液提取量明显减少,影响科研和生产进度。大鲵是一种喜暗的穴居动物,养殖场为了适应大鲵生长,大多采用仿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池旁均建有由鹅卵石组成的洞穴,最大限度地还原大鲵生长环境。并且,只有在喂食和查看设备和大鲵生长状况时才会加入养殖池,其他时间尽量不要打扰大鲵的正常活动。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大鲵基本保留了大鲵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和激烈反应。对这些大鲵进行刺激得到的黏液在生物活性和提取量上都具有优势。然而,大鲵养殖场一般都建在外界干扰少的郊区或偏远的山区,对提取大鲵黏液的储存和运输是不可避免的工作。温度变化对黏液中的蛋白,特别是抗菌小肽具有显著影响。单纯的冰箱冷冻后直接运输由于时间长短和季节温度变化等并不能很好的保存蛋白质生物活性。因此发明一种用于存储大鲵黏液的装置就十分有必要了,可使大鲵黏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使大鲵黏液性能保持良好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鲵黏液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鲵黏液储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箱盖、搁架和瓶体,所述箱体以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以内空间分隔为上层的冷藏室和下层的制冷室,所述冷藏室一端开口,所述制冷室一侧开口,所述制冷室以内安装有压缩机和蓄电池,所述箱盖铰接于所述冷藏室开口端边沿,所述搁架盖封于所述冷藏室端口处,所述搁架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所述冷藏室以内凹陷的储藏槽,所述瓶体可活动地套合于所述储藏槽内壁以内,每个储藏槽外壁均缠绕有冷凝管,所有冷凝管串联连接之后其两端分别通过进液管、出液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以内填装有制冷剂,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具有电性连接,使所述蓄电池为所述压缩机提供电能。

所述瓶体具有弹性。

所述瓶体内壁表面自由能与大鲵黏液表面自由能之差小于零。

所述瓶体具有瓶嘴,所述瓶嘴通过螺纹副盖合连接有瓶盖。

所述瓶体横截面为圆形,其长径比大于5。

所述储藏槽以内温度为4℃以下。

所述蓄电池输出电能是额定电压为48伏特至60伏特的直流电。

所述箱盖和冷藏室以内均填充有聚合物发泡材料。

所述进液管、出液管设置位置与所述制冷室开口侧接近。

所述箱体上与所述制冷室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盖合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背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大鲵黏液盛装于瓶体以内,瓶体再插装于大鲵黏液储存装置的储藏槽以内,蓄电池为压缩机提供电能,驱使压缩机工作,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液体状制冷剂通过冷凝管流动,吸收储藏槽上的热量,从而重新蒸发为气体,又重新送入压缩机以内,如此循环反复的工作,从而使储藏槽以内的温度环境长期保持在4℃以下的低温环境以内,使大鲵黏液储存在良好的低温环境下,使大鲵黏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保持状态良好,使其使用性能保持良好,同时,在取用大鲵黏液进行试验时,可通过挤压瓶体外壁的方式将来适量的大鲵黏液挤出,方便了取用,并且避免了浪费资源,而当需要转移运输时,可通过箱体上的背带直接背负,方便携带,优选蓄电池一次充满电能时可取使压缩机连续工作6至8小时即可,从而保证在转运大鲵黏液的途中仍然保持大鲵黏液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搁架,4-瓶体,5-隔板,6-压缩机,7-蓄电池,8-冷凝管,9-进液管,10-出液管,11-背带,12-聚合物发泡材料,13-隔热板,14-瓶盖,101-冷藏室,102-制冷室,301-储藏槽,401-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箱盖2、搁架3和瓶体4,箱体1以内设置有隔板5,隔板5将箱体1以内空间分隔为上层的冷藏室101和下层的制冷室102,冷藏室101一端开口,制冷室102一侧开口,制冷室102以内安装有压缩机6和蓄电池7,箱盖2铰接于冷藏室101开口端边沿,搁架3盖封于冷藏室101端口处,搁架3设置有若干个朝向冷藏室101以内凹陷的储藏槽301,储藏槽301内壁作为储藏腔302,瓶体4可活动地套合于储藏腔302以内,每个储藏槽301外壁均缠绕有冷凝管8,所有冷凝管8串联连接之后其两端分别通过进液管9、出液管10与压缩机6的进口和出口连接,压缩机6以内填装有制冷剂,压缩机6与蓄电池7之间具有电性连接,使蓄电池7为压缩机6提供电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大鲵黏液盛装于瓶体以内,瓶体再插装于大鲵黏液储存装置的储藏槽以内,蓄电池为压缩机提供电能,驱使压缩机工作,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液体状制冷剂通过冷凝管流动,吸收储藏槽上的热量,从而重新蒸发为气体,又重新送入压缩机以内,如此循环反复的工作,从而使储藏槽以内的温度环境长期保持在4℃以下的低温环境以内,使大鲵黏液储存在良好的低温环境下,使大鲵黏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保持状态良好,使其使用性能保持良好,同时,在取用大鲵黏液进行试验时,可通过挤压瓶体外壁的方式将来适量的大鲵黏液挤出,方便了取用,并且避免了浪费资源,而当需要转移运输时,可通过箱体上的背带直接背负,方便携带,优选蓄电池一次充满电能时可取使压缩机连续工作6至8小时即可,从而保证在转运大鲵黏液的途中仍然保持大鲵黏液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进一步地,瓶体4具有弹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瓶体4具有弹性,在取用大鲵黏液进行试验时,可通过挤压瓶体外壁的方式将来适量的大鲵黏液挤出,方便了取用,并且需要取用多少大鲵黏液即挤出多少大鲵黏液,便于控制大鲵黏液的取用量,避免了浪费资源。

此外,瓶体4内壁表面自由能与大鲵黏液表面自由能之差小于零。这使得大鲵黏液无法与瓶体内壁粘附在一起,进一步方便了取用。

此外,瓶体4具有瓶嘴401,瓶嘴401通过螺纹副盖合连接有瓶盖14。瓶体4横截面为圆形,其长径比大于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鲵黏液在储存时始终储存在密闭的低温环境中,有利于保持大鲵黏液的生物活性,促使大鲵黏液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储藏腔302以内温度为4℃以下。蓄电池7输出电能是额定电压为48伏特至60伏特的直流电。压缩机优选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压缩机,可减小体积和重量,方便携带,压缩机内制冷剂优选采用R600a即可。

进一步地,箱盖2和冷藏室101以内均填充有聚合物发泡材料12。进液管9、出液管10设置位置与制冷室102开口侧接近。箱体上与制冷室102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盖合安装有隔热板13,隔热板13上设置有背带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箱体外部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与箱体外壁进行热交换会冷凝在箱体外壁上,从而造成箱体“出汗”的现象,背带11设置位置远离制冷室102开口侧之后,并通过隔热板13的隔离,方便用户进行背负携带,避免浸湿衣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