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993发布日期:2019-11-12 2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OG液化单元、循环换热网络和LN2循环再生单元,BOG液化单元和LN2循环再生单元通过循环换热网络连接循环换热及再生;其中:

所述的BOG液化单元,包括LNG储罐(LNG)、压力开关阀(P-1)和LNG返回泵(P-LNG);LNG储罐(LNG)通过压力开关阀(P-1)与循环换热网络入口连通,并且通过LNG返回泵(P-LNG)与循环换热网络出口连通;LNG储罐(LNG)内过热BOG通过压力开关阀(P-1)进入循环换热网络,经过循环换热网络的已完全冷凝后液化的液化天然气经过与循环换热网络出口连接的LNG返回泵(P-LNG)返回至LNG储罐(LNG)内继续储存;

所述循环换热网络,包括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多通道冷凝器(3)、以及相应连接的管道,所述的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均为多股流换热器,其中,多通道预冷器(1)连接压力开关阀(P-1),接收LNG储罐的过热BOG,多通道预冷器(1)与多通道过冷器(2)连通组成BOG预冷循环回路,多通道预冷器(1)与多通道冷凝器(3)连通构成BOG冷凝液化循环回路,同时,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分别接收LN2循环再生单元的两股液氮作为冷源,进入BOG预冷循环回路和BOG冷凝液化循环回路与BOG换热,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的液氮出口换热后的液氮过热蒸汽回流至LN2循环再生单元,多通道冷凝器(3)冷凝液化后的LNG出口连接LNG返回泵(P-LNG);

所述的LN2循环再生单元,包括液氮储罐(LN2)、LN2液体泵(P-LN2)、膨胀机(4)、J-T节流阀(J-T)以及连接的低温管道,所述的液氮储罐(LN2)连接LN2液体泵(P-LN2),LN2液体泵(P-LN2)连接分配器,经分配器分配后的两股液氮分别进入到循环换热网络的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换热后流出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的两股液氮过热蒸汽汇集进入膨胀机(4),膨胀机(4)通过J-T节流阀(J-T)连接液氮储罐(LN2),使经过膨胀机(4)再生的液氮返回液氮储罐(L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换热网络的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为板翅式、板式、缠绕管式或壳管式多股流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换热网络是将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三部分封装集成在同一个换热器内部构成的循环换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中的换热通道内均采用翅片结构,考虑到液氮液体粘度较大,换热通道宜选用平直翅片或开孔翅片,而氮气及BOG的过热、过冷蒸气的换热通道宜选用锯齿型或波纹型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预冷器(1)、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的布置方式采用冷热流体单层、双层或组合方式进行配置,即在两个相邻的热通道之间夹有一个冷通道或在两个相邻的冷通道之间夹有一个热通道,并重复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预冷器(1)为单个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其换热通道内选用工业板翅换热器翅片,换热器两侧设置真空隔热层(K),用于隔绝换热器与外界的热量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储罐用BOG自循环再液化回收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过冷器(2)和多通道冷凝器(3)组合为一体结构的换热器,过冷器和冷凝器两侧均分别设置真空隔热层(K),用于隔绝换热器与外界以及换热器之间的热量传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