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3903发布日期:2020-03-27 19:56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冻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冻站一般将冰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水处理设备等集中在冷冻机房内,在建筑内部设有专门的设备用房。不仅占用面积大,施工周期长,而且设备多依赖人工控制,设备之间的控制关联性差,机房整体cop偏小。因此,需要一种工作稳定,集中、高效、便利,安装位置灵活,减少占地面积的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集中、高效、便利,安装位置灵活,减少占地面积的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安装位置灵活,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高效冷冻站,包括:

冷冻箱体,保温层,连接装置,冷冻装置;

所述冷冻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内;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冻箱体上包括墙板、顶板、冷冻箱底板;所述墙板、顶板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所述冷冻箱体内设有温控装置;所述冷冻箱体内设有固定式冷媒浓度监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冷冻装置集中安装在冷冻箱体,冷冻箱体面层有涂层与加敷保温材料,使得冷冻箱体内的热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冷冻箱体内温度,并与排风口控制装置进行通过设置程序,计算机控制系统反馈信号进行联锁控制,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能适应室外极端天气,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岩棉保温块、保温板;所述岩棉保温块呈阵列布置;所述岩棉保温块上设有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支架的作用,保证岩棉保温块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通过岩棉保温块和保温板的作用,使得冷冻箱体内的热损失降到最低。

进一步的,所述岩棉保温块的上端设有冷冻箱底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冷冻箱底板上端。通过冷冻箱底板的作用,既能锁住冷冻箱体内的温度,也能保证岩棉保温块的稳定性,保证其正常锁温。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箱底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l型;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冷冻箱底板上呈对称布置。通过定位块的作用,保证保温板安装的稳定性,l型的设计也保证了定位块自身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定位块的中间;所述保温板上设有聚氨酯涂料。通过聚氨酯涂料的设计,保证定位板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顶板上设有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作用,保证连接过程中没有缝隙。

一种高效冷冻站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冷水机控制系统,冷冻水泵控制系统,冷却水泵控制系统,冷却塔控制系统,管道控制系统,温控系统;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于所述冷水机控制系统,冷冻水泵控制系统,冷却水泵控制系统,冷却塔控制系统,管道控制系统,温控系统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各相关设备进行参数优化,统一设置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即将设备运行的报警信息、实时参数和历史数据(药剂浓度、水质参数、系统运行状况等)具备rs485通讯接口,无偿提供协议;具有多点数字量和模拟量(4-20ma)输入输出功能,支持modbus通讯协议,可作为从站与dcs或plc及bms系统等集中控制系统联网。并能将机组运行参数安全发送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数据分析产生机组健康报告,实现机房无人化云端控制,机房整体cop高。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包括数据记录系统。通过数据控制系统记录冷冻站的运行参数,并将其参数导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实施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包括通讯系统。通过通讯系统使得在冷冻站内工作人员可以与外界人员实施联系,保证通讯的稳定及工作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保温层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连接装置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的部件名称:

1、冷冻箱体;2、保温层;3、连接装置;4、冷冻装置;5、冷冻箱体的内壁;6、温控装置;7、固定式冷媒浓度监测器;8、密封胶;9、岩棉保温块;10、保温板;11、固定支架;12、冷冻箱底板;13、定位块;14、聚氨酯涂料;15、墙板;16、顶板;17、计算机控制系统;18、冷水机控制系统;19、冷冻水泵控制系统;20、冷却水泵控制系统;21、冷却塔控制系统;22、管道控制系统;23、温控系统;24、数据记录系统;25、通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集中、高效、便利,安装位置灵活,减少占地面积的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安装位置灵活,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高效冷冻站及其控制系统,包括:

冷冻箱体1,保温层2,连接装置3,冷冻装置4;

所述冷冻装置4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1内;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的内壁5上,所述冷冻箱体1上包括墙板15、顶板16、冷冻箱底板12;所述墙板15、顶板16通过所述连接装置4连接固定;所述冷冻箱体1内设有温控装置6;所述冷冻箱体1内设有固定式冷媒浓度监测器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冷冻装置4集中安装在冷冻箱体1,冷冻箱体1面层有涂层与加敷保温材料,使得冷冻箱体1内的热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采用集成的温控装置6,实时监测冷冻箱体1内温度,并与排风口控制装置8进行通过设置程序,控制系统单元反馈信号进行联锁控制,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能适应室外极端天气,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2包括岩棉保温块9、保温板10;所述岩棉保温块9呈阵列布置;所述岩棉保温块9上设有固定支架11。通过固定支架11的作用,保证岩棉保温块9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通过岩棉保温块9和保温板10的作用,使得冷冻箱体1内的热损失降到最低。

进一步的,所述岩棉保温块9的上端设有冷冻箱底板12;所述保温板10设置在所述冷冻箱底板12上端。通过冷冻箱底板12的作用,既能锁住冷冻箱体1内的温度,也能保证岩棉保温块9的稳定性,保证其正常锁温。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箱底板上12设有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呈l型;所述定位块13在所述冷冻箱底板12上呈对称布置。通过定位块13的作用,保证保温板10安装的稳定性,l型的设计也保证了定位块13自身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10设置在所述定位块13的中间;所述保温板10上设有聚氨酯涂料14。通过聚氨酯涂料14的设计,保证定位板13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15、顶板16上设有密封胶21。通过密封胶21的作用,保证连接过程中没有缝隙。

如图4所示,一种高效冷冻站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17,冷水机控制系统18,冷冻水泵控制系统19,冷却水泵控制系统20,冷却塔控制系统21,管道控制系统22,温控系统23;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7分别于所述冷水机控制系统18,冷冻水泵控制系统19,冷却水泵控制系统20,冷却塔控制系统21,管道控制系统22,温控系统23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17,对各相关设备进行参数优化,统一设置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即将设备运行的报警信息、实时参数和历史数据(药剂浓度、水质参数、系统运行状况等)具备rs485通讯接口,无偿提供协议;具有多点数字量和模拟量(4-20ma)输入输出功能,支持modbus通讯协议,可作为从站与dcs或plc及bms系统等集中控制系统联网。并能将机组运行参数安全发送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数据分析产生机组健康报告,实现机房无人化云端控制,机房整体cop高。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7内包括数据记录系统24。通过数据控制系统24记录冷冻站的运行参数,并将其参数导入计算机控制系统17内,实施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7内包括通讯系统25。通过通讯系统25使得在冷冻站内工作人员可以与外界人员实施联系,保证通讯的稳定及工作的安全。通讯系统内增设有智能门禁及安防系统,可设置产品维护、访问权限,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将冷冻装置4集中安装在冷冻箱体1,冷冻箱体1面层有涂层与加敷保温材料,使得冷冻箱体1内的热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采用集成的温控装置6,实时监测冷冻箱体1内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17反馈信号进行联锁控制,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并且统一设有自控系统,实时监测冰水进出水流量、温度、压力等信息,自动调节电动阀开启比例。机组运行参数安全发送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数据分析产生机组健康报告,实现冷冻箱体1的无人化云端控制,冷冻箱体1整体cop高,冷冻箱体1内增配有安装固定式冷媒浓度监测器7,实时监测冷冻箱体1的环境,确保操作及检修人员安全,水泵集装箱内安装有水位开关,并与控制系统联锁,提前预警,防止水路系统出现大量泄漏导致更多的设备损失。配有智能门禁及安防系统,可设置产品维护、访问权限,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