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483发布日期:2020-04-17 18:1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冷柜中,其保温效果不佳,具体为柜体内部的温度不够均匀,尤其是柜体内部与柜体内部靠近外侧的部分,容易存在温差;而在长时间使用的话,内部温度有变化,其实际调节的温度不为所设定的温度,对于储存温度要求高的物品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该整体式装置带有分散导风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包括:机壳、安装基座、控温组件、风壳件和导风组件;

所述安装基座安装于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安装基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控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壳件盖于所述容纳腔的表面,使所述控温组件被遮盖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壳件于所述控温组件的输出端位置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安装于所述风壳件,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倾斜导风壳和水平导风壳;

所述倾斜导风壳安装于所述风壳件,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倾斜导风壳设有向上倾斜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底边位于所述出风口靠中心位置,使所述出风口分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水平导风壳水平安装于所述倾斜导风壳。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水平导风壳上水平设有导风口。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基座为发泡板。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接水盘;

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控温组件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接水管;

所述接水管的一端接入所述接水盘内,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机壳的外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组件包括:蒸发器和风机;

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

所述风壳件于所述风机的位置设有所述出风口。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组件包括:隔热海绵;

所述隔热海绵包围于所述蒸发器的外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风壳件于所述出风口设有风罩。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风壳件于所述风机的位置设有排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利用导风组件将出风口分成两部分,其能使控温组件分别对机壳分两部分进行传冷或传热,达到使机壳内的温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不带机壳的整体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安装基座和风壳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机壳1、安装基座2、控温组件3、风壳件4、导风组件5、接水盘6、接水管7;

容纳腔21;出风口41、风罩42、排热口43;

蒸发器31、风机32、隔热海绵33;

倾斜导风壳51、水平导风壳52;倾斜板511;

导风口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送风的整体式装置,包括:机壳1、安装基座2、控温组件3、风壳件4和导风组件5;

所述安装基座2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一侧;所述安装基座2内设有容纳腔21,所述控温组件3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风壳件4盖于所述容纳腔21的表面,使所述控温组件3被遮盖于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风壳件4于所述控温组件3的输出端位置设有出风口41;所述导风组件5安装于所述风壳件4,并位于所述出风口41的位置;

所述导风组件5包括:倾斜导风壳51和水平导风壳52;

所述倾斜导风壳51安装于所述风壳件4,并位于所述出风口41的位置;所述倾斜导风壳51设有向上倾斜的倾斜板511;所述倾斜板511的底边位于所述出风口41靠中心位置,使所述出风口41分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水平导风壳52水平安装于所述倾斜导风壳51。

更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利用导风组件5将出风口41分成两部分,其能使控温组件3分别对机壳1分两部分进行传冷或传热,达到使机壳1内的温度均匀。

本申请在出风口41的位置利用倾斜导风壳51将该口分成两部分,即出风口41分成了两边,出风口41下方的气流可直接送至机壳1内部及水平导风壳52下方的区域;出风口41上方的气流则需经过倾斜板511,再在水平导风壳52的导向作用下,水平经过水平导风壳52上方与机壳1之间的区域,设计水平导风壳52的水平长度可使风道距离更远,这样即可达到对箱体内部及箱体外壳边缘进行控温,箱体温度均匀。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水平导风壳52上水平设有导风口521。

更进一步说明,导风口521将水平导风壳52的上方与下方连通,经过水平导风壳52上方区域的气流可通过导风口521传至水平导风壳52下方的区域,或其下方区域的气流可通过导风口521传至水平导风壳52上方的区域,使气流能传送的过程中有及时的温度调节,如下方热了,上方的冷气流可及时通过导风口521传至下方,使箱体温度均匀。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基座2为发泡板。

发泡板具有隔热作用,防止外界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影响。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接水盘6;

所述接水盘6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并位于所述控温组件3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说明,接水盘6用于接控温组件3的冷热转发产生的水滴,防止水滴直接接触装置,损坏装置。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接水管7;

所述接水管7的一端接入所述接水盘6内,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机壳1的外侧。

更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利用接水管7通入于接水盘6内,其连通装置的外部,当接水盘6内的水达到一体的体积时,只需利用负压将水排出即可。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组件3包括:蒸发器31和风机32;

所述蒸发器31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风机32通过风机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蒸发器31的上方;

所述风壳件4于所述风机32的位置设有所述出风口41。

更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将蒸发器31和风机32通过风机固定板成整体式安装在一起,该装配方式非常方便,保养起来方便;且由于蒸发器31和风机32位于容纳腔21内,并由风壳件4盖住,两者很少与外界接触,因此在有产生水的情况下,亦不容易生锈或氧化,使用寿命高。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组件3包括:隔热海绵33;

所述隔热海绵33包围于所述蒸发器31的外侧。

更进一步说明,隔热海绵33能将蒸发器31与外界隔开,并在海绵的作用下,其温度保护效果好,减少外界温度对其的制冷过程或制热过程的干扰,工作效率高。同时,隔热海绵33能有效防止风壳结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风壳件4于所述出风口41设有风罩42。

更进一步说明,风罩42带有一定的纹路,提供装饰的作用;同时,为安全考虑,防止发生意外,因风罩42的孔口比较小,类似手指的东西都不能进出,可以有效防止防止异物侵入,发生意外。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风壳件4于所述风机32的位置设有排热口43。

更进一步说明,排热口43用于将容纳腔21内部的热量排出,减少容纳腔21内的热量与容纳腔21外的热量相差,使机壳1内部的温度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