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9929发布日期:2020-06-23 22:3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储液器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储液器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一般安装在冷凝器与节流件之间及/或在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在不影响储液器的容量的前提下,为了使储液器有更好的承压效果,储液器的底面设置通常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而在空调系统内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市面上大多数的储液器通过一个螺丝固定在安装板上,在这种情况下,螺丝紧固件常常因空调系统运行时内部产生的振动而松动甚至脱落,导致储液器与相邻设备管路的连接处出现松动甚至开裂的现象,进而造成空调系统损坏和冷媒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储液器及空调系统,该储液器通过设置支撑部来增加与外部安装板的接触点,能够加强储液器在外部安装板上的稳定性,减少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导致储液器与相邻设备管路的连接处出现松动甚至开裂的现象。

一种储液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面安装有连接部,所述罐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于外部安装板上,所述罐体底面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持于所述外部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部安装板之间为点接触、线接触或者面接触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使罐体具有一轴线,所述罐体的底面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形成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呈环状,并围设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面沿所述罐体的轴线方向凹陷并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罐体的底面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面通过冲压形成所述凹槽;及/或,

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冲压面积占所述罐体的底面面积的1/5~1/2。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相对于所述罐体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凹槽与所述罐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及设置于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筒体,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所述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器,该储液器通过在罐体底面增设支撑部使储液器的底面与外部安装板之间的接触点增加,以使罐体能够稳定抵持于外部安装板上,进而使储液器稳定地抵持于外部安装板上,减少储液器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与相邻管路连接处松动甚至脱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空调系统损坏及泄露的风险,增加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储液器安装于外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储液器安装于外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储液器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储液器100安装于外部安装板2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器100,储液器100用于储存冷媒。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器100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其用于储存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或者分离处于不同气液状态的冷媒。储液器100包括罐体10、进口管20及出口管30,进口管20与出口管30分别插设在罐体10上并与罐体10的内腔相连通。罐体10用以储存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或者分离处于不同气液状态的冷媒,进口管20用以引入冷媒,出口管30用以排出冷媒。空调系统运行时,冷媒通过进口管20进入罐体10,并通过出口管30流出罐体10。

可以理解,储液器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水暖系统中的储液设备。

罐体10大致呈筒状,且以轴线11为中心线。罐体10包括上端盖12、下端盖13及设置于上端盖12及下端盖13之间的筒体14,其中,上端盖12用以供进口管20及出口管30插设安装,下端盖13用以固定于外部安装板200上,筒体14用以连接上端盖12及下端盖13并存储一定量的冷媒。筒体14分别与上端盖12及下端盖13相连,具体地,筒体14与上端盖12及下端盖13通过焊接固定并密封。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筒体14与上端盖12及下端盖13相互固定,例如通过垫片铆接固定,只要能够固定并密封即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罐体10还可以是一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储液功能且允许冷媒流入或流出罐体10的目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12用以插设进口管20及出口管3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口管20及出口管30还可以插设在罐体10的其他位置,例如筒体14的两侧,只要能使冷媒从进口管20进入罐体10并从出口管30流出罐体10即可。

若储液器100安装在压缩机进气管之前,用于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内而引起液击,则罐体10内还可以设置有滤网、回油件等元件,以进一步完善储液器100的气液分离的功能。

在空调系统中,储液器100通过外部安装板200固定于空调系统中;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储液器100通常通过连接部15固定于外部安装板200上以防止储液器100倾倒。一般情况下,为了具有较大的储液空间及较好的承压能力,储液器100的下端盖13通常设置为外凸的圆弧面,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0的底面即为下端盖13的底面,储液器100的下端盖13通过连接部15安装于外部安装板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器100通过连接部15固定于外部安装板200上,其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焊接或者胶粘固定等。优选地,连接部15为螺丝紧固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液器100也可以直接通过罐体10与外部安装板200焊接固定。

当然,若罐体10通过筒体14安装于外部安装板200上,则筒体14的外侧面为罐体10的底面。

而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压缩机的振动会造成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储液器100随之振动,造成连接部15的松动或脱落的现象,进而会导致储液器100进口管20及出口管30的连接处出现泄漏的问题。

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100底面通过支撑部131a抵持外部安装板200以使罐体10能够稳定置于外部安装板200上,能够有效减少储液器100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处出现松动甚至脱离的现象,能够增加储液器100与外部安装板200的连接稳定性,并增加储液器100与空调系统的连接稳定性。

为使罐体稳定地抵持于外部安装板,支撑部131a与外部安装板200之间为点接触、面接触或者面接触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下面详细阐释支撑部131a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支撑部131a为设置在下端盖13的底面并沿罐体10的轴线11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部。凸部的具体设置位置需要保证罐体10与外部安装板200的稳定接触,因此,凸部与外部安装板200的接触点、接触线或接触面至少为两个且沿轴线11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下端盖13的底面即为罐体10的底面。

具体地,凸部呈环状,类似碗底的环状承托结构,且凸部以连接部15为中心环设在下端盖13的底面。优选地,连接部15的中心与轴线11相重合,罐体10能够竖直固定于外部安装板200上,轴线11垂直于外部安装板200的板面。

凸部可以是沿轴线11方向平行延伸的凸部,也可以是相对于轴线11方向倾斜设置,例如喇叭状的凸部,只要能够实现凸部与外部安装板200的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即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部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截面为正方形的凸部,只要能实现与外部安装板200的面接触或者线接触且能够稳定支撑罐体1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与外部安装板200的接触面呈环状,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环状的接触面使得储液器100的罐体10能够通过连接部15更加稳定地置于外部安装板200上,并避免了因空调系统的振动使连接部15与外部安装板200之间出现松动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下端盖13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下端盖13或者外部安装板200上,例如胶粘或者与罐体10或外部安装板200一体加工形成,只要能够实现承托罐体10的目的即可。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储液器100安装于外部安装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储液器100中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0的底面即为下端盖13的底面。下端盖13的底面大致呈圆弧面,下端盖13的底面沿罐体10的轴线11方向凹陷并形成一个凹槽132,该凹槽132的侧壁与下端盖13的底面的连接处形成支撑部131b。

当然,若罐体10通过筒体14与外部安装板200相固定,则对应在筒体14上设置凹槽132,该凹槽132与筒体14的外壁形成支撑部131b,通过支撑部131b实现罐体10与外部安装板200之间的接触。

具体地,下端盖13的底面通过冲压形成凹槽132。进一步地,冲压所形成凹槽132的截面为圆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132的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能实现凹槽132的侧壁与下端盖13的底面连接处所形成的支撑部131b能够使罐体10稳定安置于外部安装板200即可。

优选地,为了使罐体10的储液体积减少在一定范围内,且罐体10能够通过支撑部131b稳定地安装于外部安装板200上,凹槽132的冲压面积占罐体10的底面面积的1/5~1/2。优选地,冲压的凹槽132的深度占罐体10高度的1/20~1/15,以保证储液器100的储液容量。

进一步地,为了使下端盖13底面与凹槽132的侧面过渡平顺,并使罐体10内的流体不容易存在承压集中的问题,凹槽132的侧壁相对于罐体10的底面倾斜设置,凹槽132与罐体1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倒角132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安装于下端盖13的底面上,优选地,连接部15安装于下端盖13底面的中心位置,与罐体10的轴线11相重合,支撑部131a或支撑部131b围设连接部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图未示)、冷凝器(图未示)、蒸发器(图未示)、四通换向阀(图未示)以及上述的储液器100,储液器100通过管路设置于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及/或储液器100设置于冷凝器与节流件之间。储液器100通过设置支撑部131a或支撑部131b以加强与空调系统中的其他管路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液器100及空调系统,储液器100通过在罐体10底面增设支撑部131a或支撑部131b使储液器100的底面与外部安装板200之间的接触点增加,以使罐体10能够稳定抵持于外部安装板200上,进而使储液器100稳定地抵持于外部安装板200上,减少储液器100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与相邻管路连接处松动甚至脱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空调系统损坏及泄露的风险,增加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