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储物容器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8403发布日期:2020-11-06 12:2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储物容器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的储物容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湿度是冰箱内物品保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调控冰箱内间室的湿度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风冷冰箱中,由于冷风的对流作用,冰箱内的湿度较低,一般在30%-60%。这种干燥的低温环境虽然适合储存干货等低水分的物品,但若将水果、蔬菜等水分充足的物品放入间室内,则水分很容易散失,显然不利于保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风冷冰箱在冷藏间室底部设置储物抽屉,储存于储物抽屉内的食物能够与冰箱间室内的风冷气流隔离,从而保证抽屉内部保持高湿的储藏环境。然而,当含有高水分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等)存放于上述储物抽屉内部时,由于空气不流通,抽屉内部会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状态。若抽屉内部的湿度得不到控制,会导致抽屉内部出现凝露甚至滴水等现象,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方便控制储物容器内的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延长电解控湿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的储物容器,包括:

盒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盒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口;

筒体,设置于安装口处,筒体具有连通盒体内外部的贯通口;

电解控湿组件,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和夹持于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的质子交换膜,其中电解控湿组件沿筒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贯通口内,将贯通口分隔成第一贯通部和第二贯通部,且阳极板背朝质子交换膜的一面朝向第一贯通部,阴极板背朝质子交换膜的一面朝向第二贯通部;和

调节机构,配置成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外部的连通状态。

可选地,调节机构配置成:

在除湿状态下,将第一贯通部与盒体内部连通而与盒体外部不连通,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外部连通而与盒体内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阳极板与储物空间接触,阴极板暴露于外部空气中;

在加湿状态下,将第一贯通部与盒体外部连通而与盒体内部不连通,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部连通而与盒体外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阳极板暴露于外部空气中,阴极板与储物空间接触。

可选地,筒体内间隔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电解控湿组件的两端;

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其中第一调节单元与第一滑槽配合,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外部的连通或不连通;第二调节单元与第二滑槽配合,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部的连通或不连通。

可选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滑板,配置成:第一调节单元的滑板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外部连通或不连通;和/或

第一调节单元包括折叠板,配置成:第一调节单元的折叠板在第一滑槽内活动来折叠或铺开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外部连通或不连通。

可选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滑板,配置成:第二调节单元的滑板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部连通或不连通;和/或

第二调节单元包括折叠板,配置成:第二调节单元的折叠板在第二滑槽内活动来折叠或铺开来调节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部连通或不连通。

可选地,盒体的顶壁上开设安装口;

筒体竖直地设置于安装口处;

电解控湿组件竖直地设置于贯通口内,将贯通口分隔成前后排列或者左右排列的第一贯通部和第二贯通部。

可选地,筒体内相对的两侧沿上下方向分别开设有凹槽;

电解控湿组件外相对的两侧沿上下方向分别形成有凸起;

凸起与凹槽适配,来使电解控湿组件固定于贯通口内。

可选地,筒体包括:

本体部,自安装口朝向盒体内部延伸形成,本体部内侧形成凹槽;

第一固定框,设置于本体部上方,与本体部的上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滑槽;和

第二固定框,设置于本体部下方,与本体部的下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二滑槽。

可选地,盒体的前侧开设有开口;

储物容器还包括:抽屉,抽屉经开口可抽拉地设置于盒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具有前述的冰箱的储物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通过在盒体的表面开设安装口,在安装口处设置具有连通盒体内外部的贯通口的筒体,将电解控湿组件设置于贯通口内,将贯通口分隔成第一贯通部和第二贯通部,利用调节机构来变换第一贯通部、第二贯通部与盒体内外部的连通状态,从而使得阳极板、阴极板接触或不接触盒体内部或外部,以便对储物空间除湿或加湿,能够有效调节储物容器内的湿度,确保储物空间始终处于适宜湿度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食物的保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利用调节机构来使阳极板、阴极板接触或不接触盒体内部或外部进而来实现除湿/加湿的转换,电解控湿组件的使用寿命增长,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通过在筒体内间隔开设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为滑板和/或折叠板,结构简单,容易组装,且方便控制。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储物容器的部分部件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储物容器的部分部件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储物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储物容器的部分部件爆炸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冰箱100本身为参考的方位,“前”、“后”、“左”、“右”为如图2所指示的方向。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储物容器200的部分部件剖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一般性包括:箱体110和储物容器200。在箱体110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储物间室的数量以及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例如,图1示出了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的情况,其中第一储物间室是转动打开式门体111,设置于箱体110的前表面,以供封闭该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是设置的抽拉储物装置112和113,可抽拉地设置于储物间室内。储物间室按照用途不同可以配置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变温间室或者保鲜间室。各个储物间室可以由分隔板分割为多个储物区域,利用搁物架或者抽屉储存物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可以为典型的法式冰箱,上下依次设置的三个间室分别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冷冻间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各个门体面板上可以设置有把手,以便于用户打开和关闭冰箱100的储物间室。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在第一储物间室内设置有储物容器2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包括:盒体201、筒体202、电解控湿组件203和调节机构205。盒体201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210,盒体20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口(图中未示出)。筒体202设置于安装口处,筒体202具有连通盒体201内外部的贯通口220。电解控湿组件203包括阳极板231、阴极板232和夹持于阳极板231和阴极板232之间的质子交换膜233。阳极板231用于电解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阴极板232用于利用氢离子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质子交换膜233用于将氢离子由阳极板231一侧运输到阴极板232一侧。电解控湿组件203沿筒体202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贯通口220内,将贯通口220分隔成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且阳极板231背朝质子交换膜233的一面朝向第一贯通部221,阴极板232背朝质子交换膜233的一面朝向第二贯通部222。调节机构205配置成调节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外部的连通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通过在盒体201的表面开设安装口,在安装口处设置具有连通盒体201内外部的贯通口220的筒体202,将电解控湿组件203设置于贯通口220内,将贯通口220分隔成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利用调节机构205来变换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外部的连通状态,从而使得阳极板231、阴极板232接触或不接触盒体201内部或外部,以便对储物空间210除湿或加湿,能够有效调节储物空间210内的湿度,确保储物空间210始终处于适宜湿度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食物的保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利用调节机构205来使阳极板231、阴极板232接触或不接触盒体201内部或外部进而来实现除湿/加湿的转换,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使用寿命增长,成本降低。

下面对电解控湿组件203的各部件的功能等进行简述。阴极板232和阳极板231可以为碳电极板或铂电极板,一般使用表面有铂镀层的碳电极。阳极板231和阴极板232的边缘均设置有一个接线端,分别为阳极板接线端和阴极板接线端,用于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阳极板231和阴极板232的化学反应式分别为:

阳极板231:2h2o→o2+4h++4e-

阴极板232:o2+4h++4e-→2h2o

质子交换膜233包括质子导电聚合物、多孔膜以及至少一种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分散在质子导电聚合物中,且质子导电聚合物被吸入并填充在多孔膜的孔中。优选地,质子导电聚合物为聚苯乙烯磺酸(pssa)或羧甲基纤维素(cmc);多孔膜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氟化乙烯丙烯(fep)或聚烯烃薄膜或聚全氟乙丙烯或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或聚合物纤维;活性成分为适用于电渗流动的硅胶,分散的硅胶浓度不超过质子交换膜233质量的5%。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05配置成:在除湿状态下,将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内部连通而与盒体201外部不连通,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而与盒体201内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阳极板231与储物空间210接触,阴极板232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在加湿状态下,将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外部连通而与盒体201内部不连通,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而与盒体201外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阳极板231暴露于外部空气中,阴极板232与储物空间210接触。在除湿状态下,阳极板231将储物容器200内部的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以此消耗储物空间210内部的水分;氢离子进入质子交换膜233内,并朝向阴极板232运动;阴极板232一侧利用质子交换膜233提供的氢离子和储物空间210外部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实现除湿。在加湿状态下,阳极板231将储物空间210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氢离子进入质子交换膜233内,并朝向阴极板232运动;阴极板232一侧利用质子交换膜233提供的氢离子和储物空间210内部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实现加湿。在电解控湿组件203不工作时,调节机构205可以配置成将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均与盒体201内部和外部不连通,保证整个储物容器200的密封,同时保护电解控湿组件203免受外界物品的影响。

参见图2、图3和图4,盒体201包括顶壁211、底壁212、左侧壁213、右侧壁214和后壁215,前侧形成开口240。安装口可以是开设在盒体201的顶壁211、左侧壁213、右侧壁214、或后壁215上,优选在盒体201的顶壁211上开设。考虑到盒体201的储物空间210的开闭可以是通过设置在开口240处的门体(图中未示出)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在盒体201内设置一抽屉204来实现。当将安装口设置在盒体201的顶壁211时,对这两种情形都可适用。筒体202可以与盒体201的顶壁211倾斜设置或者竖直设置,同样电解控湿组件203在贯通口220内也可以是倾斜设置或者竖直设置,优选将筒体202竖直地设置于安装口处,同样电解控湿组件203竖直地设置于贯通口220内,将贯通口220分隔成前后排列或者左右排列的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竖直设置的筒体202和电解控湿组件203容易组装,通用性强。如图2和图5所示,电解控湿组件203竖直地设置于贯通口220内,将贯通口220分隔成前后排列的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202内相对的两侧沿上下方向分别开设有凹槽260;电解控湿组件203外部相对的两侧沿上下方向分别形成有凸起230;凸起230与凹槽260适配,来使电解控湿组件203固定于贯通口220内。筒体202和电解控湿组件203的固定采用凹槽260和凸起230配合来固定,稳定性强,且工艺简单,容易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202内间隔开设有第一滑槽261和第二滑槽262,第一滑槽261和第二滑槽262分别位于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下两端。调节机构205包括第一调节单元251和第二调节单元252。第一调节单元251与第一滑槽261配合,来调节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的连通或不连通。第二调节单元252与第二滑槽262配合,来调节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的连通或不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通过在筒体202内部间隔开设第一滑槽261和第二滑槽262,对应第一滑槽262和第二滑槽26处分别设置第一调节单元251和第二调节单元252,方便操控。

筒体202可以是与盒体201依靠结构件或者粘接剂配合固定的结构。筒体202还可以是将本体部270与盒体201一体成型,再配套第一固定框271和第二固定框272来共同构成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202包括:本体部270、第一固定框271和第二固定框272。本体部270自安装口朝向盒体201内部延伸形成,本体部270内侧形成凹槽260。第一固定框271设置于本体部270上方,与本体部270的上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滑槽261。第二固定框272设置于本体部270下方,与本体部270的下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二滑槽262。优选在安装口朝向盒体201内部延伸形成本体部270,再配套第一固定框271和第二固定框272来共同构成筒体202,这样方便整个储物容器200的加工。筒体202的上表面可以超出或者平行于盒体201的顶壁211的上表面,筒体202的下表面可以超过或者平行于盒体201的顶壁211的下表面。本体部270一般为长方体形状。第一固定框271和第二固定框272是刚性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框271具有方形边框(图中未标号)和中心杆273,中心杆273对应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固定框272具有方形边框(图中未标号)和中心杆274,中心杆274对应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容器200还包括:抽屉204,包括抽屉本体部241和前端板242,抽屉204经开口240可抽拉地设置于盒体201内。当抽屉本体部241全部位于储物空间210内时,前端板242封闭开口240。为了方便抽屉204的抽拉,可以将抽屉本体部241设置成整体高度低于筒体202的下表面,尤其是后壁板的高度低于筒体202的下表面,或者也可以在抽屉本体部241的后壁板对应于筒体202的位置处开设缺口。

现参考图2-图6,对第一调节单元251和第二调节单元252进行说明。第一调节单元251可以包括滑板253和/或折叠板254,第二调节单元252可以包括滑板253和/或折叠板25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单元251包括滑板253,配置成:第一调节单元251的滑板253在第一滑槽261内滑动以使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或不连通。第一调节单元251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滑板253。

当第一调节单元251为一个滑板253时,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与第一滑槽261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框271的中心杆273之间具有间隙),滑板253穿过间隙可以在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之间滑动。参考图2,在除湿状态下,滑板253向前滑动,封闭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阴极板232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在加湿状态下,滑板253向后滑动,打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阳极板231暴露于外部空气中。优选地,滑板253可以是由上下叠合的两个板构成,通过调整两个板的相对位置,来使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全部打开或者全部封闭。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阳极板231、阴极板232在工作时整个暴露于储物空间210外部,增大了空气与阳极板231、阴极板232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解控湿组件203的反应速率,从而提升了整个电解控湿组件203的性能;而在电解控湿组件203不工作时,可以将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全部封闭,避免外界物品影响到电解控湿组件203。

当第一调节单元251为多个滑板253时,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与第一滑槽261之间不具有间隙,第一滑槽261被分隔成位于第一贯通部221的第一槽部和位于第二贯通部222的第二槽部,在第一槽部处和第二槽部处分别设置有滑板253,每侧的滑板253均由上下叠合的两个板构成,通过调整两个板的相对位置,来使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封闭或者部分打开。

类似地,第二调节单元252包括滑板253,配置成:第二调节单元252的滑板253在第二滑槽262内滑动以使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或不连通。第二调节单元252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滑板253。当第二调节单元252为一个滑板253时,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槽262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框272的中心杆274之间具有间隙),滑板253穿过间隙可以在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之间滑动。同样参考图2,在除湿状态下,滑板253向后滑动,打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阳极板231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在加湿状态下,滑板253向前滑动,封闭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阴极板232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优选地,滑板253可以是由上下叠合的两个板构成,通过调整两个板的相对位置,来使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全部打开或者全部封闭。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阳极板231、阴极板232在工作时整个与储物空间210接触,增大了储物空间210内的空气与阳极板231、阴极板232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解控湿组件203的反应速率,从而提升了整个电解控湿组件203的性能;而在电解控湿组件203不工作时,可以将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全部封闭,避免抽屉204内的物品影响到电解控湿组件203。当第二调节单元252为多个滑板253时,也就是说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槽262之间不具有间隙,第二滑槽262被分隔成位于第一贯通部221的第三槽部和位于第二贯通部222的第四槽部,在第三槽部处和第四槽部处分别设置有滑板253,每侧的滑板253均由上下叠合的两个板构成,通过调整两个板的相对位置,来使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封闭或者部分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单元251包括折叠板254,配置成:第一调节单元251的折叠板254在第一滑槽261内活动来折叠或铺开以使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或不连通。折叠板254为软性材料制成。第一调节单元251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折叠板254。

当第一调节单元251为一个折叠板254时,折叠板254可以固定在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框271的中心杆273之间。在除湿状态下,折叠板254向前铺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阴极板232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在加湿状态下,折叠板254向后铺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封闭,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外部连通,阳极板231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又或者,当第一调节单元251为一个折叠板254时,可以将折叠板254的中心部分固定在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框271的中心杆273之间,为方便描述,将折叠板254分成位于第一贯通部221的第一折叠部和位于第二贯通部222的第二折叠部。在电解控湿组件203不工作时,第一折叠部向前铺开,第二折叠部向后铺开,整个贯通口220均不暴露于外部空气。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二折叠部折叠回缩,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阴极板232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当需要进行加湿时,第一折叠部折叠回缩,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打开,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阳极板231暴露于外部空气中。

当第一调节单元251为多个折叠板254时,例如为两个折叠板254。在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分别设置一个折叠板254。通过单独控制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所对应折叠板254的折叠或铺开,来实现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的打开或封闭。

类似地,第二调节单元252包括折叠板254,配置成:第二调节单元252的折叠板254在第二滑槽262内活动来折叠或铺开以使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或不连通。折叠板254为软性材料制成。第二调节单元252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折叠板254。当第二调节单元252为一个折叠板254时,折叠板254可以固定在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框272的中心杆274之间。在除湿状态下,折叠板254向后铺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封闭,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打开,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内部连通,阳极板231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在加湿状态下,折叠板254向前铺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阴极板232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又或者,当第二调节单元252为一个折叠板254时,可以将折叠板254的中心部分固定在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框272的中心杆274之间,为方便描述,将折叠板254分成位于第一贯通部221的第三折叠部和位于第二贯通部222的第四折叠部。在电解控湿组件203不工作时,第三折叠部向前铺开,第四折叠部向后铺开,整个贯通口220均不与盒体201内部连通。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三折叠部折叠回缩,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打开,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阳极板231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当需要进行加湿时,第四折叠部折叠回缩,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阴极板232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当第二调节单元252为多个折叠板254时,例如为两个折叠板254。在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分别设置一个折叠板254。通过单独控制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各自对应的折叠板254的折叠或铺开,来实现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的打开或封闭。

第一调节单元251和第二调节单元252可相同可不同。例如,第一调节单元251为滑板253,第二调节单元252同样为滑板253,如图4所示。又例如,第一调节单元251为滑板253,第二调节单元252为折叠板254。再例如,第一调节单元251为折叠板254,第二调节单元252为滑板253,如图6所示。此外,第一调节单元251、第二调节单元252在第一贯通部221的结构和在第二贯通部222的结构可相同可不同。例如,第一调节单元251在第一贯通部221处为滑板253,在第二贯通部222处为折叠板254。第一调节单元251、第二调节单元252可以采用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电动控制,优选采用电动控制。对第一调节单元251、第二调节单元252的具体电动控制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可实现电动控制的方法,在此不进行限定。

以图2所示的储物容器2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的控湿部分进行简述。通常,在储物容器200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储物容器200内的当前湿度。当检测的湿度值大于目标湿度值时,需要除湿,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调节单元251的滑板253向前移动,封闭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阴极板232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调节单元252的滑板253向后滑动,打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阳极板231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电解控湿组件203开启,进行除湿。当检测的湿度值小于目标湿度值时,需要加湿,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节单元251的滑板253向后滑动,打开第一贯通部221的上开口,封闭第二贯通部222的上开口,第一贯通部221与盒体201外部连通,使阳极板231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调节单元252的滑板253向前滑动,封闭第一贯通部221的下开口,打开第二贯通部222的下开口,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部连通,使阴极板232与储物空间210内部接触,电解控湿组件203开启,进行加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通过在盒体201的表面开设安装口,在安装口处设置具有连通盒体201内外部的贯通口220的筒体202,将电解控湿组件203设置于贯通口220内,将贯通口220分隔成第一贯通部221和第二贯通部222,利用调节机构205来变换第一贯通部221、第二贯通部222与盒体201内外部的连通状态,从而使得阳极板231、阴极板232接触或不接触盒体201内部或外部,以便对储物空间210除湿或加湿,能够有效调节储物空间210内的湿度,确保储物空间210始终处于适宜湿度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食物的保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利用调节机构205来使阳极板231、阴极板232接触或不接触盒体201内部或外部进而来实现除湿/加湿的转换,电解控湿组件203的使用寿命增长,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100的储物容器200通过在筒体202内间隔开设第一滑槽261和第二滑槽262,第一调节单元251和第二调节单元252为滑板和/或折叠板,结构简单,容易组装,且方便控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