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及运行方法

文档序号:28799989发布日期:2022-02-08 19: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用于为目标空间提供所需冷热负荷;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吸收式模块和压缩式模块;所述吸收式模块被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能驱动而执行吸收式循环,所述压缩式模块被电能驱动而执行压缩式循环,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由吸收式循环和压缩式循环至少之一承担;所述吸收式模块和压缩式模块均包含有蓄存装置;所述蓄存装置用于在有太阳能但目标空间无冷热负荷需求时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其中;所述蓄存装置还用于在单一的吸收式循环或者吸收式循环与压缩式循环共同作用的供应量高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其中;所述蓄存装置还用于在单一的吸收式循环或者吸收式循环与压缩式循环共同作用的供应量低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或者太阳能无力驱动吸收式循环时将存储在其中的能量释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当单一的吸收式循环刚好满足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所述蓄存装置不蓄存能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当单一的吸收式循环无法满足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所述蓄存装置无需蓄能或释能时,由压缩式循环运行来补充不足的冷热负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蓄能装置释放的能量低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由压缩式循环运行来补充不足的冷热负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当无太阳能且所述蓄存装置中存储的能量释放结束时,由单一的压缩式循环单独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所述吸收式模块包括:发生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蓄存罐、溶液泵、第一节流阀;所述压缩式模块:冷凝器、蒸发器、制冷剂蓄存罐、第二节流阀;太阳能集热器通过集热循环管路与发生器连接,水泵设在集热循环管路上;发生器通过溶液循环管路与吸收器连接,溶液热交换器设在溶液循环管路上;溶液循环管路包括浓溶液管路和稀溶液管路;发生器的第一出口端通过浓溶液管路与吸收器的第一入口端连通,吸收器的出口端通过稀溶液管路与发生器的入口端连通;溶液蓄存罐和第一节流阀设在浓溶液管路上,溶液泵设在稀溶液管路上;溶液蓄存罐位于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之间,第一节流阀位于溶液蓄存罐与吸收器之间,溶液泵位于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之间;冷凝器的入口端通过制冷剂蒸气管路与发生器的第二出口端连通,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液态制冷剂管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通,制冷剂蓄存罐和第二节流阀设在液态制冷剂管路上,制冷剂蓄存罐位于冷凝器与第二节流阀之间;
蒸发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气态制冷剂管路与吸收器的第二入口端连通,第一气态制冷剂管路与制冷剂蒸气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气态制冷剂管路,压缩机设在第二气态制冷剂管路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循环运行过程如下:太阳能集热器接收太阳能辐射,对发生器中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后放热,形成液态制冷剂;与此同时,发生器中的溶液浓度增大变为浓溶液,进入溶液蓄存罐中;其中一部分浓溶液存储在溶液蓄存罐中,另一部分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存储在制冷剂蓄存罐中,另一部分排出,经第二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完成蒸发吸热制冷,重新变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进入吸收器,对吸收器中的浓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稀溶液在溶液泵的作用下被送回发生器;吸收式循环运行过程如下:蒸发器排出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放热形成液态制冷剂;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存储在制冷剂蓄存罐中,另一部分排出,经第二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完成蒸发吸热制冷,重新变为气态制冷剂,并再次被吸入压缩机。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太阳能辐射但目标空间无冷热负荷需求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蓄能模式,蓄存装置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量大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即:单一吸收式循环即可满足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有多余的太阳能可用于蓄存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蓄能-吸收式热泵模式,太阳能在驱动吸收式循环来单独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后仍有剩余,蓄存装置将多余的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量大致等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即:单一吸收式循环即可满足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但没有多余的太阳能用于蓄存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热泵模式,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循环单独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后没有剩余。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量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蓄存装置中存储有能量时,即:单一吸收式循环无法满足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但有蓄存能量可用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释能-吸收式热泵模式,由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循环与蓄存装置释放的能量共同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单一吸收式循环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蓄存装置的蓄存量已达饱和或无过多能量可供蓄存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模式,由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循环与电能驱动压缩式循环共同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单一吸收式循环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蓄存装置中存储的能量已耗尽而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模式的供应量又大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蓄能-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模式,由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循环与电能驱动压缩式循环共同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蓄存装置将多余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单一吸收式循环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且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模式的供应量也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而蓄存装置中存储有能量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释能-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模式,由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循环、电能驱动压缩式循环以及蓄存装置释放的能量共同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而又没有太阳能辐射且蓄存装置中存储的能量大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释能模式,由蓄存装置释放的能量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而又没有太阳能辐射且蓄存装置中存储的能量小于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时,所述热泵运行吸收式释能-压缩式热泵模式,由太阳能驱动压缩式循环和蓄存装置释放的能量共同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空间有冷热负荷需求而又没有太阳能辐射且蓄存装置中存储的能量耗尽时,由电能驱动压缩式循环单独承担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及运行方法,所述热泵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吸收式模块和压缩式模块;吸收式模块被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能驱动而执行吸收式循环,压缩式模块被电能驱动而执行压缩式循环,目标空间的冷热负荷由吸收式循环和压缩式循环至少之一承担;根据太阳能集热模块提供的热量与目标空间所需冷热负荷之间的关系,所述热泵运行在不同的模式。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泵技术的节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济性和稳定性。济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香港城市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