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0812发布日期:2021-05-11 17:0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种气液分离部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气液分配组件与换热件,第一筒体围设于第二筒体外围,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第二筒体内侧具有第一腔,气液分配组件位于第一腔内,第一腔与夹层空间连通,换热件位于夹层空间。相关技术中,气液分离部件和换热器之间需要管路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包括气液分离部件、盖体与第一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部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气液分配组件与换热件,所述第一筒体围设于第二筒体外围,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第二筒体内侧具有第一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腔内,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换热件位于夹层空间,所述换热件具有第一流道;

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筒体外侧,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内部具有孔道,所述孔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孔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的盖体与气液分离部件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安装于盖体,盖体内部具有孔道,孔道与第二流道连通,孔道与第一流道连通,以使得气液分离部件与第一换热器可以通过盖体实现集成,节省了连接管路。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上述的流体控制组件,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流路和冷却液流路,所述压缩机、第二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能够连通于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能够连通于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三流道能够连通于冷却液流路。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部件与第一换热器可以通过盖体实现集成,节省了连接管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流体控制组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流体控制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部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的气液分离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部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换热器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一换热器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如图8所示的第一换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如图8所示的第一换热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如图1所示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如图1所示的另一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如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组件不包括第一换热器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如图1所示的阀件与盖体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粗实线为制冷剂流路,细实线为冷却液流路;

图16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粗实线为制冷剂流路,细实线为冷却液流路;

图17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除湿模式下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粗实线为制冷剂流路,细实线为冷却液流路。

附图中:

100、流体控制组件;

11、第一流道;13、换热件;14、集流管;15、第二扁管;16、换热管;17、连接管;

20、第一换热器;21、第二流道;22、第三流道;23、第一接管;24、第二接管;25、第一集流件;251、第一板;252、第二板;253、第三板;26、第二集流件;261、第四板;262、第五板;263、第六板;27、第一扁管;28、第一入口部;281、第一入口通道;29、第一出口部;291、第一出口通道;292、第一壳体;293、第二壳体;

30、第一筒体;31、第二筒体;32、气液分配组件;321、气体出口;33、夹层空间;34、第一腔;35、盖体部;351、第一子孔道;352、第三子孔道;36、端盖;361、第一通道;362、第二通道;363、第三接口;364、第四接口;37、气液分离部件;

40、本体部;41、第一孔道;42、第二孔道;421、第二子孔道;43、第三孔道;431、第四子孔道;44、第四孔道;45、第五孔道;451、第一接口;46、第六孔道;47、第七孔道;471、第二接口;481、第一表面;482、第二表面;483、侧面;49、盖体;

51、第一阀件;52、第二阀件;53、第三阀件;

60、固定组件;61、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固定槽;64、紧固件;

71、第一板片;72、第二板片;73、边板;74、第三接管;75、第四接管;76、换热芯体;77、第二入口部;771、第二出口通道;78、第二出口部;781、第二出口通道;

1、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2a、第一换热部;2b、第二换热部;3、第三换热器;6、第一泵;7、第二泵;8、第四换热器;9、第五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它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流体控制组件100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14所示,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气液分离部件37、盖体49与第一换热器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气液分离部件37包括第一筒体30、第二筒体31与气液分配组件32,第二筒体31内侧具有第一腔34,气液分配组件32位于第一腔34,第一筒体30围设于第二筒体31外侧,第一筒体30与第二筒体31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33,夹层空间33与第一腔3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49盖设于第一筒体30的上侧,盖体49与第一筒体30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粘接、焊接、紧固连接等。盖体49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筒体30内,第一筒体30与盖体49连接处密封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00可包括具有储液功能的储液器,储液器包括第一筒体30与分子筛,分子筛位于第一筒体30内,盖体49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30长度方向的一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气液分离部件37包括换热件13。换热件13位于第一筒体30与第二筒体31之间的夹层空间33。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13与盖体49固定连接。换热件13具有第一流道11,第一流道11指的是制冷剂从进入换热件13到流出换热件13的流动路径,在热管理系统中,第一流道11可用于流通制冷剂,夹层空间33可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一流道11内流通的制冷剂与夹层空间33内流通的制冷剂能够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换热件13包括第二扁管15与两个集流管14,集流管14沿第一筒体30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扁管15环绕第二筒体31设置,两个集流管14分别固定于第二扁管15环绕方向的两个端部,且集流管14的内腔与第二扁管15内腔连通。第一流道11指的是制冷剂从进入换热件13到流出换热件13的流动路径,第一流道11包括集流管14的内腔与第二扁管15的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换热件13包括换热管16,换热管16螺旋缠绕第二筒体31设置,换热管16具有内腔,第一流道11为换热管16的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20,第一换热器20安装于盖体49,第一换热器20与盖体49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具有第二流道21与第三流道22,第二流道21与第三流道22在第一换热器20中不连通。第二流道21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三流道22用于流通冷却液,第二流道21内流通的制冷剂与第三流道22内流通的冷却液能够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与图11所示,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集流件25、第二集流件26与若干第一扁管27,若干第一扁管27呈两列布置,相邻的两个第一扁管27之间相互间隔,第一集流件25与第二集流件26位于第一扁管27长度方向的相反两端,第一扁管27的内腔连通于第一集流件25的内腔与第二集流件26的内腔之间。第二流道21包括第一集流件25的内腔、第一扁管27的内腔与第二集流件26的内腔。第一集流件25包括第一板251、第二板252与第三板253,第一板251、第二板252与第三板253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第二板252位于第一板251与第三板253之间,第一板251具有流通通道,第二板252与第三板253具有扁管槽,第一集流件25的内腔包括流通通道、第二板252的扁管槽与第三板253的扁管槽。第一扁管27的外壁与第三板253的扁管槽的槽壁的密封设置,第二板252的扁管槽连通于流通通道与第一扁管27的内腔之间。第五板262位于第四板261与第六板263之间,第四板261与第五板262具有扁管槽,第二集流件26的内腔包括第四板261的扁管槽与第五板262的扁管槽。第一扁管27的外壁与第四板261的扁管槽的槽壁的密封设置,第五板262的扁管槽与第一扁管27的内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为双流程换热器,若干根第一扁管27呈两列布置,第二板252的扁管槽、第三板253的扁管槽与第四板261的扁管槽也相应呈两列布置,第五板262的扁管槽呈单列布置,同一行的两根第一扁管27的内腔能够通过第五板262的扁管槽连通。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可为单流程换热器,若干第一扁管27呈单列布置,本申请中,第一换热器20的流程布置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与图11所示,第一换热器20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92与第二壳体293,第一壳体292与第二壳体293密封连接,第一集流件25与第二集流件26密封设置于壳体的相反两端部,第一扁管27位于壳体内侧。第三流道22包括壳体与第一扁管27之间的空间、第一扁管27与第一扁管27之间的空间。第三流道22用于流通冷却液,第三流道22内流通的冷却液能够与第一扁管27内腔内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与图11所示,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接管23与第二接管24,第三流道22与第一接管23的管腔连通,第三流道22与第二接管24的管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与图12所示,第一换热器20还包括第一入口部28与第一出口部29,第一入口部28与第一集流件25固定连接,第一入口部28与盖体49固定连接,第一出口部29与第一集流件25固定连接,第一出口部29与盖体49固定连接。第一入口部28内部具有第一入口通道281,第一入口通道281与第一集流件25的内腔连通,即第一入口通道281与第二流道21连通;第一出口部29内部具有第一出口通道291,第一出口通道291与第一集流件25的内腔连通,即第一出口通道291与第二流道21连通。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一集流件25固定连接,连接管与盖体49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内腔与第二流道2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换热器20可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76,换热芯体76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多张层叠的第一板片71与第二板片72,第一板片71与第二板片72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片71与第二板片72可采用同一形状结构,叠装时,第二板片72相对于第一板片71旋转180°进行叠装。多张层叠的第一板片71与第二板片72形成不相通的第二流道21与第三流道22,第二流道21用于流通制冷剂,所述第三流道22用于流通冷却液。板式换热器还可包括两个边板73,两个边板73沿第一板片71和第二板片72的层叠方向分别设于换热芯体76的相反两侧。板式换热器还可包括第三接管74与第四接管75,第三接管74的管腔与第三流道22连通,第四接管75的管腔与第三流道22连通。本申请中,第一换热器20的类型不以此为限,只要第一换热器20具有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道21与第三流道2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换热器20还包括第二入口部77与第二出口部78,第二入口部77与边板73固定连接,第二出口部78与边板73固定连接,且第二入口部77与第二出口部78位于换热芯体76的同一侧,有利于第一换热器20与盖体49的连接。第二入口部77内部具有第二入口通道771,第二入口通道771与第二流道21连通;第二出口部78内部具有第二出口通道781,第二出口通道781与第二流道21连通。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的边板73与盖体49直接固定连接,而没有通过其它中间元件与盖体49实现固定连接(未图示)。本申请中,第一换热器20的结构以及第一换热器20与盖体49固定连接的方式不以此为限。

盖体49内部具有孔道,孔道与第二流道21连通,孔道与第一流道21连通。如图11所示,孔道包括第一孔道41与第二孔道42,第一孔道41与第二流道21连通,第二孔道42与第一流道11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道41通过第一入口通道281与第二流道2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11所示,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阀件51,第一阀件51安装于盖体49,第一阀件51用于控制第一孔道41与第二孔道42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件51为节流阀,第一阀件51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状态。在节流状态下,通过第一阀件51的制冷剂被节流;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孔道41与第二孔道42不连通;在全通状态下,第一孔道41与第二孔道42完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阀件51为电子膨胀阀。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阀件51为热力膨胀阀。本申请中,第一阀件51的类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12所示,孔道包括第三孔道43,第三孔道43连通于第一腔34与第二流道2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孔道43通过第一出口通道291与第二流道2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与图14所示,孔道包括第四孔道44与第五孔道45,盖体49具有第一接口451,第四孔道44与第二孔道42连通,第五孔道45与第一接口451连通。

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二阀件52,第二阀件52安装于盖体49,第二阀件52用于控制第四孔道44与第五孔道45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件52为截止阀,第二阀件52具有关闭与全通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第四孔道44与第五孔道45不连通;在全通状态下,第二阀件52打开,第四孔道44与第五孔道45完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件52可为闸阀、截止阀、球阀和蝶阀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件52也可为电子膨胀阀,此电子膨胀阀作截止阀用,只具有关闭与全通状态。本申请中,第二阀件52的类型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与图14所示,孔道包括第六孔道46与第七孔道47,盖体49具有第二接口471,第六孔道46与第一接口451连通,第七孔道47与第二接口471连通,第一接口451与第二接口471位于本体部40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3与图14所示,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三阀件53,第三阀件53安装于盖体49,第三阀件53用于控制第六孔道46与第七孔道47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阀件53为节流阀,第三阀件53具有关闭、全通与节流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第六孔道46与第七孔道47不连通;在全通状态下,第三阀件53打开,第六孔道46与第七孔道47完全连通;在节流状态下,通过第三阀件53的制冷剂被节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阀件53为电子膨胀阀。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阀件53为热力膨胀阀。本申请中,第一阀件51的类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11至图14所示,盖体49包括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一体成型,有利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制造。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可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盖体部35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30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盖体部35与所述第一筒体3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第一换热器40、第一阀件50、第二阀件51与第三阀件53安装于本体部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体部40连接于盖体部35的上侧,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的连接处密封设置。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本体部40可连接于盖体部35的侧部,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的具体连接位置,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的制作材料可为铝,有利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轻量化。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的制作材料也可为钢、铁等其它材料,本申请中,本体部40与盖体部35的制作材料不以此为限。

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二孔道42包括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二子孔道421,第三孔道43包括第三子孔道352与第四子孔道431,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三子孔道352位于盖体部35,第二子孔道421与第四子孔道431位于本体部40。

第一子孔道351连通于第一流道11与第二子孔道421之间,第二子孔道421连通于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一孔道41之间。第三子孔道352连通于第一腔34与第四子孔道431之间,第四子孔道431与第二流道2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一子孔道351沿盖体部35厚度方向贯穿盖体部35,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一流道11连通。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子孔道351在盖体部35内部弯曲设置,第一筒体30位于盖体部35的下端,本体部40位于盖体部35的周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三子孔道352平行设置,有利于本体部40的制造。第一子孔道35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子孔道的横截面积。第三子孔道35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四子孔道431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换热件13包括连接管17,集流管14的上端套设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上远离集流管14的一端部插入第一子孔道351内,以实现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一流道11的连通。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集流管14的上端直接插入第一子孔道351以实现第一子孔道351与第一流道11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气液分配组件32的上端直接插入第三子孔道352以实现第三子孔道352与第一腔34的连通。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液分配组件32的上端可套设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可直接插入第三子孔道352,以实现第三子孔道352与第一腔34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与图12所示,气液分配组件37还包括端盖36,端盖36位于第一筒体30的下端,端盖36与第一筒体35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端盖36与第一筒体30连接处密封设置。端盖36具有第一通道361、第二通道362、第三接口363与第四接口364,第一通道361连通于第一流道11与第三接口363之间,第二通道362连通于夹层空间33与第四接口364之间。气液分配组件32具有气体出口321,气体出口321位于气液分配组件32的上部,气体出口321与第一腔34连通。气液两相形态的制冷剂从第三子孔道352流入第一腔34,其中液态制冷剂顺着第二筒体31内壁流向第一腔34的下部,气态制冷剂经过气液分配组件32从气体出口321流出,进入夹层空间33,并与第一流道11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最后从第四接口364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与图13所示,本体部40包括第一表面481、第二表面482与侧面483,第一表面481与第二表面482位于本体部40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侧面483连接于第一表面481与第二表面482之间,第一阀件51、第二阀件52与第三阀件53安装于第一表面481侧,盖体部35位于第二表面482侧,第一换热器20安装于侧面483,第一接口451与第二接口471位于侧面483,此种设置有利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空间合理化利用。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阀件51、第二阀件52与第三阀件53安装于第一表面481侧,盖体部35位于第一表面481侧,第一换热器20安装于第一表面481侧,本申请中,阀件、盖体部35与第一换热器20的位置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一阀件51、第二阀件52与第三阀件53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换热器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阀件51的长度方向平行,此种设置有利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空间合理化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81为本体部40的上表面,第一阀件51、第二阀件52与第三阀件53安装于第一表面481,此种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阀件51、第二阀件52与第三阀件53的耐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件51的长度方向、第二阀件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三阀件53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一阀件5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部40的厚度方向平行。此种设置有利于降低安装难度,另外,也有利于减小阀件与本体部40之间泄露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流体控制组件100还包括固定组件60,固定组件60包括第一固定板61与第二固定板62。第一固定板61呈圆环状,第一固定板61的内径与第一筒体30的外径适配,第一固定板61套设于第一筒体30的外围。第二固定板62呈方框状,第一换热器20部分位于第二固定板62内,第二固定板62具有四个固定槽63,四个固定槽63分布于第二固定板62的四角,第一换热器20下端四个边角分别位于四个第二固定槽63内。第一固定板61与第二固定板62通过紧固件64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61与第一筒体30紧密贴合,以实现第二固定板62上的固定槽63对第一换热器20在第一换热器20长度方向的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的流体控制组件100可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如车辆热管理系统、家用热管理系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至图17所示,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流体控制组件100、第一泵6、第二泵7、第四换热器8以及第五换热器9。第二换热器2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2a与第二换热部2b。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流路和冷却液流路,压缩机1、第一换热部2a与第三换热器3能够连通于制冷剂流路,第一接口451与第一换热部2a连通,第二接口471与第三换热器3连通,第三接口363与第三换热器3连通,第四接口364与压缩机1连通。第一泵6、第二泵7、第四换热器8、第五换热器9以及第二换热部2b能够连通于冷却液流路。第二换热器20包括第二流道21与第三流道22,第二流道21连通于制冷剂流路,第三流道22连通于冷却液流路。

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与除湿模式。本实施例中,图15为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模式,图16为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模式,图17为热管理系统的除湿模式;图中粗实线表示制冷剂流路,细实线表示冷却液流路。

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51处于节流状态,第二阀件52处于关闭状态,第三阀件53处于全通状态,第一泵6关闭,第二泵7打开。制冷模式的工作过程为:被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的第一换热部2a,第一泵6关闭,第一换热部2a与第二换热部2b不进行热交换,从第一换热部2a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接口451进入流体控制组件100,经第三阀件53后从第二接口471流出,进入到第三换热器3,第三换热器3为室外换热器,制冷剂通过第三换热器3向环境放热,制冷剂再经过第三接口363,流向气液分离部件37,流出气液分离部件37的制冷剂经第一阀件51节流降压,节流降压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向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流道21,此时第二泵7打开,第五换热器9、第二泵7与第三流道22连通于冷却液流路,第二流道21内制冷剂与第三流道22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8为室内换热器,第二流道2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第三流道22内冷却液的热量,第三流道22与第四换热器8连通,第四换热器8吸收室内热量,第一换热器20间接吸收室内热量,达到制冷效果,与冷却液流路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再流向气液分离部件37,经气液分离后的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件37中与从第三接口363流入气液分离部件37的一路制冷剂进行逆流换热,之后制冷剂流向压缩机1,至此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件51处于全通状态,第二阀件52处于关闭状态,第三阀件53处于节流状态,第一泵6打开,第二泵7关闭。制冷模式的工作过程为:被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的第一换热部2a,第一泵6打开,第四换热器8、第一泵6以及第二换热部2b连通于冷却液流路,第一换热部2a内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热量给第二换热部2b内的冷却液,第四换热器8为室内换热器,第四换热器8与第二换热部2b连通,第四换热器8内的冷却液向室内环境释放热量,第二换热部2b内的制冷剂间接向室内环境释放热量,以实现制热,接着,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经第一接口451流向流体控制组件100,经第三阀件53节流降压后经第二接口471流向第三换热器3,第三换热器3为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器3吸收环境热量,经第三接口363流向气液分离部件37,流出气液分离部件37的制冷剂经过第一阀件51后,流向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流道21,此时第二泵7关闭,第二流道21内的制冷剂与第三流道22内的冷却液不进行热交换,从第二流道21流出的制冷剂流向气液分离部件37,之后流向压缩机1入口,至此完成一个制热循环。

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除湿模式,在除湿模式下,第一阀件51处于节流状态,第二阀件52处于全通状态,第三阀件53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泵6打开,第二泵7打开。除湿模式工作过程为:被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的第一换热部2a,第一泵6打开,第一换热部2a与第二换热部2b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部2a通过第二换热部2b与第四换热器8间接向室内环境放热,从第一换热部2a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接口451流向第五孔道45,第一阀件51打开,制冷剂流向第四孔道44,再经第一阀件51节流降压后流向第二流道21,此时第二泵7打开,第二流道21内的制冷剂与第三流道22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第二流道21内的制冷剂间接吸收室内环境热量,之后制冷剂流向气液分离部件37,之后流向压缩机1入口循环。在除湿模式下,室内空气先与第五换热器9进行热交换,室内空气放热,使得室内空气中部分气态水蒸气冷凝成液体,之后再与第四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室内空气吸收热量,以此达到制热除湿的效果。当热管理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第三换热器3一直从室外吸收热量,就会出现结霜现象,此时可开启除湿模式,第二阀件52能够旁通第三换热器3,使第三换热器3不继续从室外环境吸收热量,从而有利于第三换热器3的化霜。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申请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