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97189发布日期:2021-04-16 12:0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制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制冷系统中,对于应用于电池测试的环境试验设备的制冷系统,采用独立的制冷系统和定频压缩机控制独立的间室,定频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不可能在满负荷时高速运转,也不能在轻负荷时低速运转,可能会导致定频压缩机的实际转速与实际负荷不匹配、工况不自适应,使得制冷系统的能耗高。对于采用变频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如并联循环制冷系统,需要对变频压缩机进行可靠控制,以保证制冷系统低功耗运行。
3.目前,现有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通常对变频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调节时控制转速的变化量是固定的,且仅根据温度变化或温度需求对变频压缩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如需要降温时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升高,变频压缩机转速的控制仅与温度相关,控制因素单一,影响变频压缩机控制的可靠性,可能会影响变频压缩机的实际转速与制冷系统中的实际负荷的匹配程度,导致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以实现变频压缩机实际转速与实际负荷匹配,降低能耗。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包括:
6.获取制冷系统中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其中,间室与电磁阀一一对应,变频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所在通路连通相应的间室;
7.根据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8.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9.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10.可选的,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间室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变频压缩机通过第一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一间室的蒸发器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二间室的蒸发器连接;
11.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
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包括:
12.当r1=1且r2=1时,若

t1≥

t11或t1hmv≤thmv或

t2≥

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rpm1;其中,r1=1表示第一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

t1为第一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11为

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

t2为第二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二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21为

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t1hmv为第一间室的加热输出量,t2hmv为第二间室的加热输出量,thmv为预设加热输出量阈值,

rpm1=min[∣r1*int(k1*

t1+1)+r2*int(k2*

t2+1)∣,100],k1和k2均为系数。
[0013]
可选的,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包括:
[0014]
当r1=1且r2=0时,若

t1≥

t11或t1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rpm1;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15]
可选的,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包括:
[0016]
当r1=0且r2=1时,若

t2≥

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rpm1;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17]
可选的,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间室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变频压缩机通过第一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一间室的蒸发器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二间室的蒸发器连接;
[0018]
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包括:
[0019]
当r1=1且r2=1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且t2hmv≥or(t2hmv_l,t2hmv_h),或

t1≤

t12且

t2≤

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rpm2;其中,r1=1表示第一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

t1为第一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12为

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

t2为第二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二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22为

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t1hmv、t1hmv_l和t1hmv_h分别为第一间室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t2hmv、t2hmv_l和t2hmv_h分别为第二间室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

rpm2=min[∣rd1+rd2∣,60],rd1=

r1*int[(k3*

t1*

t1*

t1)

k4*t1hmv

1],rd2=

r2*int[(k3*

t2*

t2*

t2)

k4*t2hmv

1],k3和k4均为系数。
[0020]
可选的,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包括:
[0021]
当r1=1且r2=0时,若t1hmv≥t1hmv≥or(t1hmv_l,t1hmv_h)或

t1≤

t12,则
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rpm2;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22]
可选的,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包括:
[0023]
当r1=0且r2=1时,若t2hmv≥or(t2hmv_l,t2hmv_h)或

t2≤

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rpm2;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24]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包括:
[0025]
数据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系统中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其中,间室与电磁阀一一对应,变频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所在通路连通相应的间室;
[0026]
温度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0027]
转速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0028]
转速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0029]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控制器、至少两个间室以及和至少两个间室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电磁阀,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集成在控制器;变频压缩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变频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所在通路与对应间室的蒸发器连接。
[0030]
可选的,间室包括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和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和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3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根据获取的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根据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或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以在至少一个间室的负荷增加时,通过各间室的温度差或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压缩机转速降速或升速,从而实现变频压缩机实际转速与实际负荷匹配,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
实施例一
[003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进行控制等方面,该方法可以由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具有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功能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9]
步骤110、获取制冷系统中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
[0040]
其中,间室与电磁阀一一对应,变频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所在通路连通相应的间室。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可通过自身设置的与电磁阀电连接的端口、与各间室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端口以及与各间室的加热器电连接的端口,分别获取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以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变频压缩机进行控制。
[0041]
步骤120、根据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0042]
其中,温度单位可以是摄氏度,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如

40℃的差值作为间室的温度差。各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可以相同或不同,预设目标温度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0043]
步骤130、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
[0044]
具体的,以制冷系统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两个间室为例,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分别对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当第一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第一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阈值如0.2℃,或第一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第一预设转速值可以是与第一间室的温度差相关的转速值。
[0045]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和预设加热量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0046]
步骤140、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
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0047]
具体的,以制冷系统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两个间室为例,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分别对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当第二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第二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如

0.2℃,或第二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第二预设转速值可以是与各间室的温度差以及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均相关的转速值。
[0048]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二温度阈值和预设目标参考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0049]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根据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或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以在至少一个间室的负荷增加时,通过各间室的温度差或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压缩机转速降速或升速,从而实现变频压缩机实际转速与实际负荷匹配,降低能耗。
[0050]
实施例二
[005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进行控制等方面,该方法可以由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具有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功能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2]
步骤210、获取制冷系统中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
[0053]
具体的,参考图3,该制冷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10、控制器20、至少两个间室30以及和至少两个间室30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电磁阀40,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集成在控制器20;变频压缩机10与控制器20电连接,变频压缩机10通过电磁阀40所在通路与对应间室30的蒸发器50连接。图3以两个间室30为例,该制冷系统中的变频压缩机10为两个间室30工作,实现并联循环制冷,该制冷系统即为并联循环制冷系统。间室30包括温度传感器70、蒸发器50和加热器80,温度传感器70、蒸发器50和加热器80均与控制器20电连接,第一间室31的加热器81和第二间室32的加热器82分别为第一间室31和第二间室32输出热量,变频压缩机10通过第一电磁阀41所在通路与第一间室31的蒸发器51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42所在通路与第二间室32的蒸发器52连接,变频压缩机10将吸入的气体压缩后通过气体管路传输至冷凝器60进行冷凝,以使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电磁阀41所在通路传输至第一间室31,并通过第二电磁阀42所在通路传输至第二间室32。集成在控制器20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通过自身设置的与第一电磁阀41电连接的端口获取第一电磁阀41的通断状态,并通过自身设置的与第二电磁阀42电连接的端口获取第二电磁阀42的通断状态,还可通过第一间室31的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间室32的温度传感器72分别获取第一间室31的温度和第二间室32的温度,以对变频压缩机10进行控制。
[0054]
步骤220、根据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0055]
其中,温度单位可以是摄氏度,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如

40℃的
差值作为间室的温度差。各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可以相同或不同,预设目标温度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0056]
步骤230、当r1=1且r2=1时,若

t1≥

t11或t1hmv≤thmv或

t2≥

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
[0057]
具体的,r1=1表示第一电磁阀41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42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

t1为第一间室31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31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11为

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

t2为第二间室32的实际温度与第二间室32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t21为

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t1hmv为第一间室31的加热输出量,t2hmv为第二间室32的加热输出量,thmv为预设加热输出量阈值,δrpm1=min[∣r1*int(k1*δt1+1)+r2*int(k2*δt2+1)∣,100],k1和k2均为系数。当r1=1且r2=1时,δrpm1与δt1以及δt2均相关,δrpm1=min[∣int(k1*δt1+1+k2*δt2+1)∣,100]。当r1=1且r2=1时,若δt1为2,δt2为5,k1和k2均为0.6,则δrpm1=min[∣int(6.2)∣,100],int表示取整,即δrpm1为6;若δt1为100,δt2为200,则δrpm1=min[∣int(182)∣,100],即δrpm1为100,单位可以是r/s。即第一电磁阀41和第二电磁阀42均导通时,若δt1≥δt11或t1hmv≤thmv或δt2≥δ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
[0058]
步骤240、当r1=1且r2=0时,若δt1≥δt11或t1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
[0059]
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42为断开状态,即当第一电磁阀41为导通状态,第二电磁阀42为断开状态时,若δt1≥δt11或t1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此时δrpm1=min[∣int(k1*δt1+1)∣,100]。thmv对应的数值如1.0%可以是设定加热量的具体数值的1.0%,设定加热量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0060]
步骤250、当r1=0且r2=1时,若δt2≥δ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
[0061]
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41为断开状态,即当第一电磁阀41为断开状态,第二电磁阀42为导通状态时,若δt2≥δt21或t2hmv≤thmv,此时δrpm1=min[∣int(k2*δt2+1)∣,100],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
[0062]
步骤260、当r1=1且r2=1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且t2hmv≥or(t2hmv_l,t2hmv_h),或δt1≤δt12且δt2≤δ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rpm2。
[0063]
具体的,r1=1表示第一电磁阀41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42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δt1为第一间室31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31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12为δ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δt2为第二间室32的实际温度与第二间室32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22为δ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t1hmv、t1hmv_l和t1hmv_h分别为第一间室31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t2hmv、t2hmv_l和t2hmv_h分别为第二间室32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t1hmv_l的值小于t1hmv_h的值,δrpm2=min[∣rd1+rd2∣,60],rd1=

r1*int[(k3*δt1*δt1*δt1)

k4*t1hmv

1],当r1=0时,rd1=0,rd2=

r2*int[(k3*δt2*δt2*δt2)

k4*t2hmv

1]。当
r1=1且r2=1时,rd1与δt1以及t1hmv相关,rd1=

int[(k3*δt1*δt1*δt1)

k4*t1hmv

1],rd2=

int[(k3*δt2*δt2*δt2)

k4*t2hmv

1],k3和k4均为系数。当r1=1且r2=1时,若δt1为0.2,δt12为

0.2,t1hmv为10%,δt2为0.3,δt22为

0.2,t2hmv为20%,k3和k4分别为1000和20,则rd1=

int(5)=

5,rd2=

int(22)=

22,δrpm1=min[∣

27∣,100],即δrpm1为27,单位可以是r/s。即第一电磁阀41和第二电磁阀42均导通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且t2hmv≥or(t2hmv_l,t2hmv_h),或δt1≤

0.2且δt2≤

0.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rpm2。
[0064]
另外,t1hmv≥or(t1hmv_l,t1hmv_h)表示t1hmv≥t1hmv_l或t1hmv≥t1hmv_h,如当t1_pv≥t_dh(加热偏差区分温度值,范围可为

40℃~+45℃,默认10℃)时,可判断t1hmv是否大于或等于t1hmv_l(t1hmv_l的范围可为0~50%,默认3%);当t1_pv<t_dh时,可判断t1hmv是否大于或等于t1hmv_h(t1hmv_h的范围可为0~50%,默认10%);同样的,t2hmv≥or(t2hmv_l,t2hmv_h)表示t2hmv≥t2hmv_l或t2hmv≥t2hmv_h,如当t2_pv≥t_dh时,可判断t2hmv是否大于或等于t2hmv_l(t2hmv_l的范围可为0~50%,默认3%);当t2_pv<t_dh时,可判断t2hmv是否大于或等于t2hmv_h(t2hmv_h的范围可为0~50%,默认10%)。
[0065]
步骤270、当r1=1且r2=0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或δt1≤δt1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
[0066]
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42为断开状态,即当第一电磁阀41为导通状态,第二电磁阀42为断开状态时,若t1hmv≥δt1hmv或δt1<δt1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此时δrpm2=min[∣

int[(k3*δt1*δt1*δt1)

k4*t1hmv

1]∣,60]。
[0067]
步骤280、当r1=0且r2=1时,若t2hmv≥or(t2hmv_l,t2hmv_h)或δt2≤δ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
[0068]
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41为断开状态,即当第一电磁阀41为断开状态,第二电磁阀42为导通状态时,若t2hmv≥δt2hmv或δt2<δ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10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此时δrpm2=min[∣

int[(k3*δt2*δt2*δt2)

k4*t2hmv

1]∣,60]。
[0069]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根据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或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以在至少一个间室的负荷增加时,通过各间室的温度差或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控制压缩机转速降速或升速,来达到压缩机实际转速与实际负荷匹配,降低能耗。
[0070]
实施例三
[007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数据状态获取模块310、温度差确定模块320、转速第一控制模块330和转速第二控制模块340;其中,数据状态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制冷系统中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其中,间室与电磁阀一一对应,变频压缩机通过电磁阀所在通路连通相应的间室;温度差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各间室的实际温度,确定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相应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转速第一控制模块330用于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差
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低于预设加热量阈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转速第二控制模块340用于当至少一个电磁阀为导通状态时,若导通状态的电磁阀对应的间室的温度差低于预设第二温度差阈值,或对应的间室的加热器的加热输出量高于预设目标参考值,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
[007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间室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变频压缩机通过第一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一间室的蒸发器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二间室的蒸发器连接;转速第一控制模块330包括转速第一控制单元,转速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r1=1且r2=1时,若δt1≥δt11或t1hmv≤thmv或δt2≥δ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其中,r1=1表示第一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δt1为第一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11为δ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δt2为第二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二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21为δ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大值,t1hmv为第一间室的加热输出量,t2hmv为第二间室的加热输出量,thmv为预设加热输出量阈值,δrpm1=min[∣r1*int(k1*δt1+1)+r2*int(k2*δt2+1)∣,100],k1和k2均为系数。
[0073]
优选的,转速第一控制模块330包括转速第二控制单元,转速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r1=1且r2=0时,若δt1≥δt11或t1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74]
优选的,转速第一控制模块330包括转速第三控制单元,转速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当r1=0且r2=1时,若δt2≥δt21或t2hmv≤thmv,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上升第一预设转速值δrpm1;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7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间室包括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变频压缩机通过第一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一间室的蒸发器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所在通路与第二间室的蒸发器连接;转速第二控制模块340包括转速第四控制单元,转速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当r1=1且r2=1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且t2hmv≥or(t2hmv_l,t2hmv_h),或δt1≤δt12且δt2≤δ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其中,r1=1表示第一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2=1表示第二电磁阀为导通状态,r1和r2的取值为0或1,δt1为第一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间室的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12为δt1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δt2为第二间室的实际温度与预设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22为δt2的预设温度差范围的最小值,t1hmv、t1hmv_l和t1hmv_h分别为第一间室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t2hmv、t2hmv_l和t2hmv_h分别为第二间室的加热输出量、低目标参考值和高目标参考值,δrpm2=min[∣rd1+rd2∣,60],t1hmv_l小于t1hmv_h,rd1=

r1*int[(k3*δt1*δt1*δt1)

k4*t1hmv

1],rd2=

r2*int[(k3*δt2*δt2*δt2)

k4*t2hmv

1],k3和k4均为系数。
[0076]
优选的,转速第二控制模块340包括转速第五控制单元,转速第五控制单元用于当r1=1且r2=0时,若t1hmv≥or(t1hmv_l,t1hmv_h)或δt1≤δt1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其中,r2=0表示第二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77]
优选的,转速第二控制模块340包括转速第六控制单元,转速第六控制单元用于当r1=0且r2=1时,若t2hmv≥or(t2hmv_l,t2hmv_h)或δt2≤δt22,则控制变频压缩机的转
速下降第二预设转速值δrpm2;其中,r1=0表示第一电磁阀为断开状态。
[0078]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装置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备相应的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详尽的技术细节详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
[0079]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