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4203发布日期:2021-02-20 16:5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翅片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多采用在铝管的两侧焊接翅板,翅板的吸热和传热能力较小,且翅板与铝管的接触面较小,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单个蒸发器只能产生单个同等温度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翅片蒸发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翅片蒸发器,包括管板组件,所述管板组件包括铝管和翅片,所述铝管为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铝管的一端经管板组件的外侧回折至另一端所在侧,铝管的两端管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铜铝接头和第二铜铝接头,且铝管的两端与第一铜铝接头和第二铜铝接头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热缩管,所述翅片为中心设孔的长方形金属薄板,翅片阵列分布在铝管的直线段的外部并与铝管焊接固定,所述管板组件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左挡板,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右挡板。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铝接头的末端管口处设置有扩口,所述第二铜铝接头的末端管口处设置有缩口。
[0007]
优选的,所述翅片在铝管上半部分上分布的间距小于翅片在铝管下半部分上分布的间距。
[0008]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穿孔,所述铝管的两侧弧形折弯处分别嵌入穿孔内,并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焊接固定。
[0009]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套设在铝管直线段与圆弧段的转折处外部,并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焊接固定。
[0010]
优选的,所述铝管的直径为8毫米,壁厚为0.75毫米。
[0011]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铝管上设置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翅片,有效增大了翅片的传热面积,提升了铝管内的冷凝液体的气化吸热的效率,从而提升了制冷效果,同时翅片在铝管上采用两种排列密度的结构,可同时产生两种制冷区域。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铝管、2翅片、3右侧板、4左侧板、5第一铜铝接头、6第二铜铝接头、7左挡板、8右挡板、9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
参照图1-3,一种翅片蒸发器,包括管板组件,管板组件包括铝管1和翅片2,铝管1为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铝管1的直径为8毫米,壁厚为 0.75毫米,铝管1的一端经管板组件的外侧回折至另一端所在侧,铝管1的两端管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铜铝接头5和第二铜铝接头6,且铝管1的两端与第一铜铝接头5和第二铜铝接头6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热缩管9。
[0018]
第一铜铝接头5的末端管口处设置有扩口,第二铜铝接头6的末端管口处设置有缩口。
[0019]
翅片2为中心设孔的长方形金属薄板,翅片2阵列分布在铝管1的直线段的外部并与铝管1焊接固定,翅片2在铝管1上半部分上分布的间距小于翅片2在铝管1下半部分上分布的间距。
[0020]
管板组件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3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穿孔,铝管1的两侧弧形折弯处分别嵌入穿孔内,并分别与左侧板4和右侧板3焊接固定,左侧板4和右侧板3 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套设在铝管1直线段与圆弧段的转折处外部,并分别与左侧板4和右侧板3焊接固定,左侧板4的外侧面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左挡板7,右侧板3的外侧面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右挡板8。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