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9254发布日期:2021-02-20 16:2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捕集平台供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成为制约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控制和减少碳排放,使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并变废为宝,使燃煤发电的重要研究方向。
[0003]
新建的碳捕集平台各工艺系统及设备都需要用到一定量的冷却水,而电厂在建设初期并未预留这一部分的冷却水用量,且电厂机组循环水一般采用海水直流供水系统,海水的水质不满足碳捕集平台各工艺设备要求,而电厂现有工业水供水量也无法满足碳捕集平台用水需求。在不造成电厂取水量增加和工业水制水规模增大的前提下,碳捕集平台新增的用水量必须控制在电厂现有供水能力和制水规模范围内。基于此,需要利用碳捕集平台现有的水源,开发一套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造成电厂取水量增加和工业水制水规模增大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够用于碳捕集平台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
[0006]
所述冷却塔的集水池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排水口,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入水口;
[0007]
所述冷却塔集水池还连接有用于补给水源的电厂工业水。
[000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塔的集水池与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之间通过压力回水管连接,所述压力回水管上设有第一蝶阀。
[000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与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压力供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设在压力供水管上;
[0010]
位于所述冷却塔与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压力供水管上设有第一闸阀。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沿水流方向,位于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之间的压力供水管上依次设有水力控制阀、第二蝶阀和自动排气阀组。
[00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塔设置三个;
[0013]
各所述冷却塔的集水池均连接有一压力回水管,各压力回水管均连接一压力回水总管,压力回水总管与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连接,各压力回水管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蝶阀;
[0014]
各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均连接有一压力供水管,各所述压力供水管均连接一压力供水总管,所述压力供水总管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
[0015]
各压力供水管上均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闸阀、所述循环水泵、所述水力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蝶阀,所述自动排气阀组设在压力供水总管上。
[0016]
作为优选方案,沿水流方向,所述冷却塔集水池与电厂工业水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闸阀、第一流量计、第一电动流量调节蝶阀和浮球液位控制阀。
[001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塔还通过排水管连接有排水池。
[001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氯离子浓度计。
[0019]
作为优选方案,沿水流方向,所述氯离子浓度计与所述排水池之间的所述排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三闸阀、第二电动流量调节蝶阀和第二流量计。
[002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塔还通过溢水管与排水池连接。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冷却塔的集水池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自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排出的热水进入冷却塔中进行冷却之后,通过循环水泵加压进入到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入水口进行再次的循环利用,保证供水水质,同时,冷却塔集水池还连接有电厂工业水,在冷却塔的水量不足时用于补给水源。
[0023]
本实用新型对碳捕集平台冷却水加以循环利用,仅需少量电厂工业水补给即可满足碳捕集平台的用水量需求,不需要大量增加电厂工业水的用量,循环利用碳捕集平台冷却水能够节约用水量,解决了碳捕集平台冷却水水源问题;且设备可靠、运行经济可控。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循环水泵;2、冷却塔;21、压力回水管;22、压力供水管;23、补水管;24、排水管;25、溢水管;3、氯离子浓度计;4、第二闸阀;5、第一流量计;6、第一电动流量调节蝶阀;7、浮球液位控制阀;8、第一蝶阀;9、第三闸阀;10、第二电动流量调节蝶阀;11、第二流量计;12、第一闸阀;14、第二蝶阀;13、水力控制阀;15、自动排气阀组;16、排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有冷却塔2,冷却塔2的入水口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冷却塔2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1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使自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排出的热水进入冷却塔2中进行冷却之后,通过循环水泵1加压进入到碳捕
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入水口进行再次的循环利用,保证供水水质,同时,冷却塔2集水池还连接有电厂工业给水管网,在冷却塔2中的水量不足时用于补给水源。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将碳捕集平台的冷却水用户排出的水进行冷却降温再利用,能够使碳捕集平台的冷却水循环使用,即使有一些水量不足,也仅仅需要较少量的电厂工业水即可弥补水量不足,不需要大量增加电厂工业水的用量,循环利用碳捕集平台冷却水能够节约用水量,解决了碳捕集平台冷却水水源问题;且设备可靠、运行经济可控。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2的入水口与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之间通过压力回水管21连接,压力回水管21上设有第一蝶阀8,冷却塔2具有冷却塔集水池,第一蝶阀8用于控制进入到冷却塔集水池内的水流量。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与冷却塔2的出水口通过压力供水管22连接,循环水泵1设在压力供水管22上;循环水泵1用于对冷却塔2内排出的冷却水加压,以便于将冷却水排入到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内;位于冷却塔2与循环水泵1之间的压力供水管22上设有第一闸阀12,第一闸阀12用于控制进入到循环水泵1内的水流量和流速。
[0031]
进一步的,沿冷却塔2到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水流方向,位于循环水泵1与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之间的压力供水管21上依次还设有水力控制阀13、第二蝶阀14和自动排气阀组15。水力控制阀13是水压控制的阀门,水力控制阀13由一个主阀及其附设的导管、导阀、针阀、球阀和压力表等组成,根据使用目的、功能及场所的不同可演变成遥控浮球阀、减压阀、缓闭止回阀、流量控制阀、泄压阀、水力电动控制阀、水泵控制阀等。第二蝶阀14用于控制冷却塔2的供水情况;自动排气阀组15包括有多个自动排气阀,以控制压力供水管22内的气压,确保冷却水供水的平稳和速度。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2具体并列设置为三个,各冷却塔2的入水口均连接有一压力回水管21,各压力回水管21均连接一压力回水总管,压力回水总管与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排水口连接,各压力回水管21上均设有第一蝶阀8;各冷却塔2的出水口均连接有一压力供水管22,各压力供水管22均连接一压力供水总管,压力供水总管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入水口;各压力供水管22上均依次连接有第一闸阀12、循环水泵1、水力控制阀13和第二蝶阀14,自动排气阀组15设在压力供水总管上。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电厂工业水向冷却塔2的集水池的水流方向,冷却塔2的集水池与电厂工业水之间通过补水管23连接,补水管23上依次连接有第二闸阀4、第一流量计5、第一电动流量调节蝶阀6和浮球液位控制阀7。浮球液位控制阀7能够自动控制冷却塔集水池水位,保证了碳捕集平台设备冷却水的安全供应及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一流量计5能够实时监测系统使用电厂工业水的用水量。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2还通过排水管24连接有排水池16。排水管24上设有氯离子浓度计3,用于实时监测冷却塔2内的循环水的水质,保证循环水用户的用水的水质要求。
[0035]
进一步的,沿冷却塔2向排水池16的水流方向,氯离子浓度计3与排水池16之间的排水管24上依次设有第三闸阀9、第二电动流量调节蝶阀10和第二流量计11。第三闸阀9和第一电动流量调节蝶阀10用于调节排水量,第二流量计11用于监测排水量。同时,冷却塔2还通过溢水管25与排水池16连接,用于冷却塔2的溢水作用。
[0036]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更换冷却塔2的排水管24上线氯离子浓度计3,如采用在在线取样口等也可以实现监测冷却塔2内的循环水的水质的目的。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供水流程为:冷却塔的集水池

循环水泵1

压力供水管22

碳捕集平台各冷却水用户换热器

压力回水管21

冷却塔2

冷却塔的集水池。利用电厂工业水作为冷却塔2补给水源,蓄积在冷却塔集水池内,经过循环水泵1加压供给各冷却水用户进行热交换;然后热水经压力回水管进入冷却塔2冷却后回到冷却塔集水池。补水管23上设浮球液位控制阀7和第一电动流量调节蝶阀6,自动控制冷却塔集水池水位。冷却塔的排水管24路上设置在线的氯离子浓度计3,监测水中氯离子浓度,并通过调节冷却塔的排水管24上的第二电动流量调节蝶阀10来控制排水量,进而控制循环水水质。冷却塔2的补水管23和排水管24上设置在线的第一流量计5和第二流量计11,监控系统用水量和排水量。
[0038]
本申请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控制简单,可通过多个自动控制的阀门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也可现场人工手动调节手动的阀门,对碳捕集平台的设备冷却水加以循环利用,仅需少量的工业水补给,节约了工业水耗量,保证了碳捕集平台设备冷却水的安全供应。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