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2.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与高温接触的零件受到强烈的加热,而这些多余的热量如果不能快速的散发出来,高温不但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甚至很可能就会毁坏正在工作的设备,散热器作为附在发热设备上的一层良好的导热介质,成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散热器主要是通过和发热体表面接触,吸收热量,然后再将热量发散到设备外部。
3.我国散热器行业发展已逾二十年,但是现在的散热器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只有单一功率的散热功能,面对低温环境时,容易散热过多导致工作元件冰结,损坏设备,面对高温环境时,散热能力不足,散热效果差,同时,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存在积灰问题,由于其散热需求,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导致设备容易积灰,降低散热效率,实用性差。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散热器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4.现在的散热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5.1、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只有单一功率的散热功能,面对低温环境时,容易散热过多导致工作元件冰结,损坏设备,面对高温环境时,散热能力不足,散热效果差。
6.2、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存在积灰问题,由于其散热需求,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导致设备容易积灰,降低散热效率,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7.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一方面采用二级散热,增加了散热更强的电制冷结构,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利用可调节的通风结构,实现了散热效果的主动调节,另一方面增加了防尘结构,减少积灰,避免散热效果的减弱,同时减少散热器内悬浮物的数量,避免凝结水汽。
8.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散热翅片、涵道、入风风扇、出风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二散热翅片,所述导热片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外侧设置有涵道,所述涵道包围散热翅片,所述涵道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所述涵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涵道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穿出涵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覆盖半导体制冷片。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器的设置,采用二级散热,增加了散热更强的电制冷结构,提高了散热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连接设置有正反开关。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正反开关的设置,使得制冷片能够反向制热,提高了设备对严寒环境的适应力,避免设备结冰破损的危险。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底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吸水网、水槽和吸水材料,所述吸水网设置于涵道内,所述吸水网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环绕散热翅片,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吸水材料。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水层的设置,能够避免散热器水汽凝结,对散热器水蚀的情况。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槽贯通涵道,所述水槽底面宽度大于水槽顶部宽度,所述水槽一端设置有下水口。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槽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水汽超过吸水材料吸水极限导致的积水情况,减少散热器内水汽对设备的侵蚀。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热片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设置于密封圈上。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圈的设置,对设备进行了保护,减少水汽对设备的侵蚀。
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所述活动栅格包括支架、驱动电机、输出齿轮、驱动齿条、联动杆、栅板固定杆和活动栅板,所述支架设置于涵道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栅板固定杆,所述栅板固定杆设置有多个,所述栅板固定杆与支架铰接,所述栅板固定杆上设置有活动栅板;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条与支架滑动接触,所述驱动齿条上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滑动设置于驱动齿条上,所述联动杆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栅板上;所述联动杆与活动栅板配合。
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栅格的设置,其通过可调节的通风结构,实现了散热效果的主动调节,保证在应对不同温度的外部环境时,都能够是设备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风风扇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远离活动栅格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于涵道内。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尘罩的设置,增加了防尘结构,减少积灰,避免散热效果的减弱,同时减少散热器内悬浮物的数量,避免凝结水汽。
2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采用二级散热,增加了散热更强的电制冷结构,提高了散热效果。
2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采用可转换的制冷/制热结构,使得散热器能够应对极热和极寒环境,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范围。
2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利用可调节的通风结构,实现了散热效果的主动调节,调节精度大,实用性高。
27.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增加了防尘结构,减少积灰,避免散热效果的减弱,同时减少散热器内悬浮物的数量,避免凝结水汽。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栅格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栅格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中:导热片
‑
1、散热翅片
‑
2、涵道
‑
3、入风风扇
‑
4、出风风扇
‑
5、半导体制冷片
‑
6、正反开关
‑
61、第二散热翅片
‑
7、防水层
‑
8、吸水网
‑
81、水槽
‑
82、吸水材料
‑
83、下水口
‑
84、密封圈
‑
9、活动栅格
‑
10、支架
‑
101、驱动电机
‑
102、输出齿轮
‑
103、驱动齿条
‑
104、联动杆
‑
105、栅板固定杆
‑
106、活动栅板
‑
107。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7.实施例1
38.如图1
‑
7所示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1、散热翅片2、涵道3、入风风扇4、出风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6和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导热片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外侧设置有涵道3,所述涵道3包围散热翅片2,所述涵道3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4,所述涵道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5;涵道3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穿出涵道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第二散热翅片7覆盖半导体制冷片6。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连接设置有正反开关61。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底部设置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包括吸水网81、水槽82和吸水材料83,所述吸水网81设置于涵道3内,所述吸水网81底部设置有水槽82,所述水槽82环绕散热翅片2,所述水槽82底部设置有吸水材料83。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槽82贯通涵道3,所述水槽82底面宽度大于水槽82顶部宽度,所述水槽82一端设置有下水口84。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热片1外侧设置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设置于密封圈9上。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4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10,所述活动栅格10包括支架101、驱动电机102、输出齿轮103、驱动齿条104、联动杆105、栅板固定杆106和活动栅板107,所述支架101设置于涵道3内,所述支架101上设置有栅板固定杆106,所述栅板固定杆106设置有多个,所述栅板固定杆106与支架101铰接,所述栅板固定杆106上设置有活动栅板107;所述支架101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2,所述驱动电机102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齿轮103,所述输出齿轮103连接设置有驱动齿条104,所述驱动齿条104与输出齿轮103啮合,所述驱动齿条104与支架101滑动接触,所述驱动齿条104上设置有联动杆105,所述联动杆105一端滑动设置于驱动齿条104上,所述联动杆105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栅板107上;所述联动杆105与活动栅板107配合。
4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风扇5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10。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4远离活动栅格10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11,所述防尘罩11设置于涵道3内。
46.实施例2
47.如图1所示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1、散热翅片2、涵道3、入风风扇4、出风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6和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导热片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外侧设置有涵道3,所述涵道3包围散热翅片2,所述涵道3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4,所述涵道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5;涵道3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穿出涵道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第二散热翅片7覆盖半导体制冷片6。
48.实施例3
49.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1、散热翅片2、涵道3、入风风扇4、出风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6和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导热片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外侧设置有涵道3,所述涵道3包围散热翅片2,所述涵道3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4,所述涵道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5;涵道3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穿出涵道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第二散热翅片7覆盖半导体制冷片6。
5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连接设置有正反开关61。
51.实施例4
52.如图1、3、4和5所示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1、散热翅片2、涵道3、入风风扇4、出风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6和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导热片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外侧设置有涵道3,所述涵道3包围散热翅片2,所述涵道3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4,所述涵道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5;涵道3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穿出涵道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第二散热翅片7覆盖半导体制冷片6。
5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底部设置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包括吸水网81、水槽82和吸水材料83,所述吸水网81设置于涵道3内,所述吸水网81底部设置有水槽82,所述水槽82环绕散热翅片2,所述水槽82底部设置有吸水材料83。
5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槽82贯通涵道3,所述水槽82底面宽度大于水槽82顶部宽度,所述水槽82一端设置有下水口84。
55.实施例5
56.如图1、6和7所示的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散热器,包括:导热片1、散热翅片2、涵道3、入风风扇4、出风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6和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导热片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外侧设置有涵道3,所述涵道3包围散热翅片2,所述涵道3一端设置有入风风扇4,所述涵道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风扇5;涵道3内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穿出涵道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7,所述第二散热翅片7覆盖半导体制冷片6。
5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4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10,所述活动栅格10包括支架101、驱动电机102、输出齿轮103、驱动齿条104、联动杆105、栅板固定杆106和活动栅板107,所述支架101设置于涵道3内,所述支架101上设置有栅板固定杆106,所述栅板固定杆106设置有多个,所述栅板固定杆106与支架101铰接,所述栅板固定杆106上设置有活动栅板107;所述支架101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2,所述驱动电机102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齿轮103,所述
输出齿轮103连接设置有驱动齿条104,所述驱动齿条104与输出齿轮103啮合,所述驱动齿条104与支架101滑动接触,所述驱动齿条104上设置有联动杆105,所述联动杆105一端滑动设置于驱动齿条104上,所述联动杆105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栅板107上;所述联动杆105与活动栅板107配合。
5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风扇5一侧设置有活动栅格10。
5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入风风扇4远离活动栅格10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11,所述防尘罩11设置于涵道3内。
6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