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户对于冰箱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仅设置冷藏室、冷冻室和变温室的冰箱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存储空间多样化的需求。
[0003]
近年来,冰箱领域出现了一种复合门体技术。众所周知,传统的冰箱门体用于开闭箱体的制冷间室,最多在冷藏门体的内衬处设置瓶座用于放置瓶装物。而复合门体的冰箱则对门体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使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开闭制冷间室。并且,主门限定出前侧敞开的门体间室,副门用于开闭门体间室。主门转动过程中,副门保持关闭状态。门体间室可供放置存储物,且取放时仅需打开副门,无打开主门。不仅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而且避免频繁打开主门引起冷量过多损耗。
[0004]
但是,复合门冰箱在运行过程中,门体间室的内壁常常出现凝露现象,影响了用户体验,阻碍了复合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门体间室内壁凝露也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门体间室内壁凝露的冰箱。
[000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减少因除凝露对门体间室正常制冷的影响。
[0007]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的前侧敞开以限定出第一间室,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开闭第一间室且限定有第二间室,副门用于开闭第二间室,并且
[0008]
主门的后壁开设送风口和回风口,两者均连通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后壁为中空状,其内部限定有连通第一间室的除露风道,后壁前表面向后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二间室和除露风道的除露孔;冰箱配置成:
[0009]
可处于使第一间室空气经送风口进入第二间室,再经回风口返回第一间室的供冷循环模式;或
[0010]
处于使第一间室空气进入除露风道,以使部分气流经除露孔流至后壁前表面处,以除去其表面凝露的除露模式。
[0011]
可选地,除露风道具有连通第一间室的进口和出口;且冰箱配置成在处于供冷循环模式时,使进口和出口分别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处于除露模式时,使进口和出口均处于打开状态。
[0012]
可选地,进口穿透送风口的侧壁以连通送风口。
[0013]
可选地,出口穿透回风口的侧壁以连通回风口。
[0014]
可选地,送风口和回风口分别位于后壁的顶部和底部。
[0015]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风门,其安装于送风口处,并配置成可受控地运动至关闭进口且导通送风口的供冷状态,或运动至打开进口且关闭送风口的除露状态。
[0016]
可选地,风门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进口前边缘处,以便转动至供冷状态或除露状态。
[0017]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风机,其安装于送风口处,用于促使第一间室的空气流向送风口。
[0018]
可选地,在从送风口至回风口的方向上,除露孔的排列密度逐渐减小。
[0019]
可选地,除露孔为长度方向平行于除露风道气流方向的长条状孔。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为复合门冰箱,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开闭箱体限定的第一间室,副门用于开闭主门限定的第二间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主门进行特别设计,能有效去除第二间室的内壁的凝露。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特别使主门后壁为中空状,限定出除霜风道,并使后壁前表面向后开设有多个除露孔。第二空间需要正常制冷时,冰箱运行供冷循环模式,使第一间室空气正常经送风口进入第二间室,对第二间室进行制冷。当第二间室后壁面(也就是主门后壁的前表面)产生凝露需要除露时,冰箱运行除露模式,使第一间室空气进入主门后壁内部的除露风道,以使部分气流经除露孔流至后壁前表面处。除露风道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必然低于主门后壁前表面处的原有气流(凝露附近空气相对湿度必然很高),故引入除露风道的低湿度空气能够促进凝露的蒸发。
[0021]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在运行除露模式时,并未采用对后壁进行电加热或者引入热空气等传统方式,而是利用第一间室的冷风进行除露,除露进程基本不会对第二间室的正常制冷产生影响,结构设计非常巧妙。
[002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在使除露风道进口和出口,在除露风道和第一间室之间形成了风路循环,避免用于除露的气流淤积在除露风道和除露孔附近无法流通,而影响除露效果。
[002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使除露风道的进口连通送风口,使出口连通回风口,这样一方面简化了进出风控制,可利用一个风门控制送风口和进口的开闭,结构非常巧妙;另一方面也简化了主门后壁的开孔结构,主门后壁后表面仅需直接开设送风口和回风口即可。
[0024]
进一步地,由于认识到越接近送风口,主门后壁产生的凝露越多,越接近回风口,凝露越少。故本实用新型对除露孔的排列密度进行设计,在从送风口至回风口的方向上,使除露孔的排列密度逐渐减小,以匹配主门后壁不同位置凝露程度的变化趋势,避免开设过多无意义的开孔。
[0025]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6]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在处于供冷循环模式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29]
图3是图1所示冰箱在处于除露模式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0]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在处于供冷循环模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冰箱在处于除露模式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各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风向。
[003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0和门体200。其中,箱体100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以门体200所在侧作为冰箱的前侧,前后方向已经在图中示出)敞开以限定出第一间室101。门体200包括主门210和副门220,主门210用于开闭第一间室101且限定有第二间室201,副门220用于开闭第二间室201。
[0034]
可使主门210在箱体100前侧可转动地安装于箱体100,主门210前侧敞开以限定出前述的第二间室201,使副门220在主门210前侧可转动地安装于主门210。主门210打开时,用户从第一间室101存取物品。主门210关闭,副门220打开时,用户可从第二间室201存取物品。
[0035]
冰箱可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或其他方式进行制冷。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冰箱内部的各间室可划分为冷藏室、冷冻室和变温室。例如冷藏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控制在-22℃至-14℃。变温室可在-18℃至8℃之间调节,以实现变温效果。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储物间室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室,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间室101优选为冷藏室。
[003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箱为复合门冰箱,现有的复合门冰箱常常出现门体间室(本实用新型为第二间室201)内壁凝露问题。发明人认识到,由于主门210的后壁211临近第一间室101,与第一间室101内的空气可通过热传导进行传热,故该后壁211前表面的温度相比第二间室201的其他壁面的温度要更低,更容易产生凝露。
[0037]
基于上述认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主门210进行特别设计,针对性地对第二间室201的后壁211的前表面进行除露。具体地,主门210的后壁211开设送风口212和回风口214,两者均连通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201。并且,主门210的后壁211为中空状,其内部限定有连通第一间室101的除露风道215。即,后壁211的中空空间构成除露风道215。后壁211的前表面向后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二间室201和除露风道215的除露孔2154。冰箱配置成:可处于使第一间室101空气经送风口212进入第二间室201,再经回风口214返回第一间室101的供冷循环模式,以利用第一间室101的冷气对第二间室201进行制冷,如图1和图2。或者,冰箱处于使第一间室101空气进入除露风道215,以使部分气流经除露孔2154流至后壁211前表面处,以除去其表面凝露的除露模式,如图3和图4。
[003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冰箱在通常状态下处于前述的供冷循环模式。但是当因为开关门操作引入湿空气或者放入高湿存储物后,主门210的后壁211前表面出现较多凝露时候,可控制冰箱运行前述的除露模式,使第一间室101空气进入主门210的后壁211内部的除露风道215,以使部分气流经除露孔2154流至后壁211前表面处。由于除露风道215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必然低于主门210后壁211前表面处的原有气流的相对湿度(凝露附近空气相对湿度必然很高),故引入除露风道215的低湿度空气能够促进凝露的蒸发,完成除露过程。当完成除露后,可控制冰箱切换至供冷循环模式。
[0039]
供冷循环模式和除露模式的切换时机可由冰箱自动控制,例如定时切换或者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切换冰箱运行模式。也可人工控制,例如用户发现需要除露或者需要停止除露时可手动切换冰箱运行模式。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在运行除露模式时,也并未采用对后壁211进行电加热或者引入热空气等传统方式,依然是利用第一间室101的冷风进行除露,除露进程基本不会对第二间室201的正常制冷产生影响,结构设计非常巧妙。
[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可使除露风道215具有连通第一间室101的进口2151和出口2152,以便在除露风道215和第一间室101之间形成风路循环,避免用于除露的气流淤积在除露风道215和除露孔2154附近无法流通,而影响除露效果。此外,冰箱还配置成在处于供冷循环模式时,使进口2151和出口2152分别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处于除露模式时,使进口2151和出口2152均处于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在供冷循环模式时,仅需关闭除露风道215的进口2151。在处于除露模式时,打开除露风道215的进口2151。由于已经通过控制除露风道215的进口2151和出口2152的开闭来控制除露风道215的导通和封闭,故无需对除露风道215的出口2152进行控制。在两种模式下,除露风道215的出口2152处于常开状态,不需进行控制,以简化冰箱结构和控制。
[00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可使除露风道215的进口2151穿透送风口212的侧壁以连通送风口212。即,除露风道215借用送风口212与第一间室101实现连通,无需再在后壁211另外开口。也可使除露风道215的出口2152穿透回风口214的侧壁以连通回风口214。即,除露风道215借用回风口214与第一间室101实现连通,无需再在后壁211另外开口。这种设计结构非常巧妙,简化了主门210后壁211的开孔结构,使主门210后壁211后表面仅需直接开设送风口212和回风口214即可。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使送风口212和回风口214分别位于后壁211的顶部和底部。冰箱处于供冷循环模式时,冷空气从送风口212流入第二间室201后,因密度相对较大具有下沉作用,将向下流动并依次对第二间室201各高度区域进行制冷,空气温度逐渐升高后再从第二间室201底部的回风口214流回第一间室101。这样形成了更加通畅的风路循环,提升了第二间室201的制冷效果。在冰箱处于除露模式时,冷空气从除露风道215的顶部进入除露风道215,也更利于向下流动,使除露风道215流通性更好,利于加快除露进程。
[0044]
如图2和图4所示,冰箱还可包括风门216,风门216安装于送风口212处,并配置成可受控地运动至关闭进口2151且导通送风口212的供冷状态(如图2),或运动至打开进口2151且关闭送风口212的除露状态(如图4)。本实施例有效利用了进口2151与送风口212相连通的优势,利用一个风门216同时控制送风口212和进口2151,简化了进出风控制,设计非
常巧妙。
[0045]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可使风门216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进口2151前边缘处,以便转动至供冷状态(如图2)或除露状态(如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设置复杂的运动机构和控制逻辑,仅控制一个风门216的转动,就能完成冰箱运行模式的切换,结构和控制都极大简化。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冰箱还包括风机230,风机230位于送风口212处,以用于促使第一间室101的空气流向送风口212,以加快供冷循环速度。当然,对于进口2151与送风口212连通的方案而言,风机230还用于促使第一间室101的空气流向除露风道215。
[0047]
发明人认识到,越接近送风口212,主门210后壁211产生的凝露越多,越接近回风口214,凝露越少。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特别对除露孔2154的排列密度进行设计,在从送风口212至回风口214的方向上,使除露孔2154的排列密度逐渐减小,以匹配主门210后壁211不同位置凝露程度的变化趋势,减少过多无意义的开孔。可使主门210后壁211的开孔区域遍布整个后壁211前表面,以实现充分除露,也可使其遍布后壁211前表面的一部分区域。除露孔2154的开孔率可为30%~80%。除露孔2154可为矩阵式排布或其他排布。除露孔2154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优选地,使除露孔2154为长度方向平行于除露风道215气流方向的长条状孔,这种结构利于破坏露珠的完整性,加快露珠的分散和蒸发。
[0048]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