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6623发布日期:2021-06-29 23:2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电子束辐照系统带有一套冷却系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客户产品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现有冷却系统由于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设备过热而导致设备急停或水温过高而影响其降温散热效率的现象,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难以保证客户产品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设置有两组水箱,通过该冷却装置,避免因水泵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设备急停,减少客户产品加工中断出现频率,从而降低不合格品的数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包括底板和外壳;

底板:下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水箱,水箱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水箱的右侧面上端安装有第一分流阀,水箱的左侧面上端安装有第一汇流阀,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通第一汇流阀的进水端,且第一汇流阀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道连通第一分流阀的进水端,水箱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抽水泵,且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通安装于水箱的右侧面中部的第二汇流阀的进水端,底板的上表面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底板的上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降温风扇;

外壳:安装于底板的上表面右侧,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汇流阀的出水端,且冷却管道的出水端通过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前端的第二分流阀连通水箱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于位于前侧的水箱的前表面上端中部,且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抽水泵、第一汇流阀、第一分流阀、第二抽水泵、第二汇流阀、第二分流阀和降温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底板的下表面右侧中部,且滤网将降温风扇的下端覆盖。设置的滤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内部,从而避免冷却管道的表面粘结灰尘而影响其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安装于外壳的上端开口处,且连接管道的外环面上端开设有与外部管道对应卡接的环状槽。设置的连接管道能够将冷却冷却管道时所产生的热空气导出,避免热空气堆积而影响设备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共设置有两块,两块散热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水箱的上端,且散热板的上表面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导热槽。设置的散热板能够使冷却液的降温更加迅速,从而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两个水箱的内部外侧面中部,且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水箱内部水温,从而控制第一抽水泵的运行,以保证流经输水管道的水分的初始温度,使冷水机组的使用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具有以下好处:

1、设置有两组水箱,通过该冷却装置,避免因水泵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设备急停,减少客户产品加工中断出现频率,从而降低不合格品的数量。

2、设备的降温效果较好,能够避免设备出现过热的情况,从而达到保证设备连续运转能力,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3、自动化的设备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人工的操作量,从而达到减少人工操作步骤的目的,使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水箱、4第一抽水泵、5第一汇流阀、6输水管道、7第一分流阀、8第二抽水泵、9第二汇流阀、10冷却管道、11第二分流阀、12外壳、13降温风扇、14滤网、15连接管道、16散热板、17温度传感器、18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两组水箱的冷水机组,包括底板1和外壳12;

底板1:下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腿2,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水箱3,水箱3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抽水泵4,水箱3的右侧面上端安装有第一分流阀7,水箱3的左侧面上端安装有第一汇流阀5,第一抽水泵4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通第一汇流阀5的进水端,且第一汇流阀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道6连通第一分流阀7的进水端,水箱3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抽水泵8,且第二抽水泵8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通安装于水箱3的右侧面中部的第二汇流阀9的进水端,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底板1的上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降温风扇13;还包括滤网14,滤网14安装于底板1的下表面右侧中部,且滤网14将降温风扇13的下端覆盖。设置的滤网14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2内部,从而避免冷却管道10的表面粘结灰尘而影响其冷却效果。还包括散热板16,散热板16共设置有两块,两块散热板16分别安装于两个水箱3的上端,且散热板16的上表面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导热槽。设置的散热板16能够使冷却液的降温更加迅速,从而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的冷却效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温度传感器17分别安装于两个水箱3的内部外侧面中部,且温度传感器17与单片机18双向电连接。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7能够准确测量水箱3内部水温,从而控制第一抽水泵4的运行,以保证流经输水管道6的水分的初始温度,使冷水机组的使用更加方便。

外壳12: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且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10,冷却管道10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汇流阀9的出水端,且冷却管道10的出水端通过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前端的第二分流阀11连通水箱3的内部;还包括连接管道15,连接管道15安装于外壳12的上端开口处,且连接管道15的外环面上端开设有与外部管道对应卡接的环状槽。设置的连接管道15能够将冷却冷却管道10时所产生的热空气导出,避免热空气堆积而影响设备的降温效果。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18,单片机18安装于位于前侧的水箱3的前表面上端中部,且单片机1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单片机18的输出端与第一抽水泵4、第一汇流阀5、第一分流阀7、第二抽水泵8、第二汇流阀9、第二分流阀11和降温风扇13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使用时:将输水管道6铺设至外部设备冷却区域的表面,通过单片机18控制指定的第一抽水泵4运行,第一抽水泵4将冷却液通过第一汇流阀5输送至输水管道6内部,输水管道6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对外部设备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液通过第一分流阀7返回水箱3内部,同时第二抽水泵8将冷却液通过第二汇流阀9输送至冷却管道10,冷却液在冷却管道10内流动时降温风扇13对其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液通过第二分流阀11重新返还至水箱3,通过温度传感器17监测水箱3内部的冷却液的温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水箱3进行使用,以保证冷水机组对设备的降温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抽水泵4选用上海臣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的25-10型抽水泵,第一汇流阀5选用上海力典的la61a03-23型汇流阀,第一分流阀7选用天津比利科技的bl-frc1型分流阀,第二抽水泵8选用上海臣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的wqd型抽水泵,第二汇流阀9选用宁波悦尔的dn08-50型汇流阀,第二分流阀11选用浙江永协自控阀门有限公司的zdlm-16c型分流阀,降温风扇13选用昆山诺尚台达的afb1224she型降温风扇,温度传感器17选用泰州焦山仪表的wrn-122型温度传感器,单片机18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单片机18控制第一抽水泵4、第一汇流阀5、第一分流阀7、第二抽水泵8、第二汇流阀9、第二分流阀11、降温风扇13和温度传感器17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