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用冷却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6591发布日期:2021-06-29 23:2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空压机用冷却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空压机用冷却水塔。



背景技术:

空压机,全称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空气压缩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或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空压机上都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系统,现有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66196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冷空压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水冷空压机。它包括机体、贮气罐、输气管和气缸构成,所述机体与所述气缸通过机体座连接,气缸通过输气管与贮气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外层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外设有水箱。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空压机,使用时更高效、更安全。

上述的这种空压机即采用一边将冷却水送至水箱,一边将水箱内的热水排出进行冷却,但现有的冷却设备在直接对水箱排出的水进行冷却时,效率较高,耗能较大,冷却器件的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压机用冷却水塔,具有能够减少冷却期间的冷却负担,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空压机用冷却水塔,包括上侧敞口设置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冷却水箱的下端一侧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冷却水箱的上侧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有多层漏水板,多层漏水板均水平设置,且多层漏水板的底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减少呈锥塔状,漏水板上开设有漏水孔,支撑架上侧竖直固接有依次穿设过各层漏水板中部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端固接有延伸至冷却水箱一侧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接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进水管与空压机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将出水管与空压机水箱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水泵工作,可以将空压机水箱内的热水抽出送至喷水管,热水经喷水管喷出后落至最上侧漏水板的表面,热水将通过自身的重力从漏水板的漏水孔依次落下,热水沿各层漏水板下落的过程中,将充分的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使随外界空气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初步冷却,当热水从漏水板上落下至冷却水箱内后,再通过制冷器对热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水从出水管再次送至空压机的水箱内,进行冷却作用,大大降低了制冷器的工作负担,减少了耗能,且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较佳的,最下侧所述漏水板底面积小于冷却水箱敞口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从最下侧漏水板流下的水能够完全进入冷却水箱内。

较佳的,所述漏水板外周边均朝上固接有围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围挡,能够减少漏水板上热水从楼漏水板周边流下的几率,避免形成水幕帘,从而使热水均从漏水板的漏水孔内流下,减少水流速度,提高热水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率,体高空冷效果。

较佳的,所述冷却水箱的上侧高于最下侧漏水板的围挡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最下侧漏水板流下的水流溅射至冷却水箱外界。

较佳的,各层所述漏水板的漏水孔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水流速度,增大水流流经漏水板的表面,提高冷却效果。

较佳的,所述漏水板至少设置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至少设置三层漏水板,能够延长热水水流与空气的接触率,提高冷却效果。

较佳的,所述漏水板底面设置为多边形。

较佳的,所述漏水板底面设置为圆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用时,将进水管与空压机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将出水管与空压机水箱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水泵工作,可以将空压机水箱内的热水抽出送至喷水管,热水经喷水管喷出后落至最上侧漏水板的表面,热水将通过自身的重力从漏水板的漏水孔依次落下,热水沿各层漏水板下落的过程中,将充分的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使随外界空气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初步冷却,当热水从漏水板上落下至冷却水箱内后,再通过制冷器对热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水从出水管再次送至空压机的水箱内,进行冷却作用,大大降低了制冷器的工作负担,减少了耗能,且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2.通过采用的围挡,能够减少漏水板上热水从楼漏水板周边流下的几率,避免形成水幕帘,从而使热水均从漏水板的漏水孔内流下,减少水流速度,提高热水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率,体高空冷效果。

3.漏水板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可以减少水流速度,增大水流流经漏水板的表面,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箱;11、出水管;12、支撑架;2、制冷器;3、漏水板;31、漏水孔;32、围挡;33、喷水管;34、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空压机用冷却水塔,包括上侧敞口设置的冷却水箱1,冷却水箱1内设置有制冷器2(此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冷却水箱1的下端一侧下端固接有出水管11。

冷却水箱1的内部上侧水平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呈“井”字型,且支撑架12的各端均固接于冷却水箱1的内壁,支撑架12的上侧水平设置有多层漏水板3,漏水板3可以为两层、三层或更多层,漏水板3的底面积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如矩形、三角形等,漏水板3的底面积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等。多层漏水板3沿竖直方向排列,且相邻漏水板3之间彼此间隔,多层漏水板3的底面积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呈锥塔状,各层漏水板3上均密布开设有多个漏水孔31,且多层漏水板3的漏水孔31孔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最下层漏水板3固接于支撑架12上侧,且最下侧漏水板3的底面积小于冷却水箱1上侧的敞口面积。各层漏水板3的周边位置均朝上固接有围挡32,冷却水箱1的上侧高于最下侧漏水板3的围挡32上侧。

支撑架12上侧竖直固接有上端开口的喷水管33,喷水管33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各层漏水板3中部并延伸至最上侧漏水板3的上方,喷水管33的下端固接有延伸至冷却水箱1一侧的进水管331,进水管331上固接有水泵3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进水管331与空压机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将出水管11与空压机水箱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水泵34工作,可以将空压机水箱内的热水抽出送至喷水管33,热水经喷水管33喷出后落至最上侧漏水板3的表面,热水将通过自身的重力从漏水板3的漏水孔31依次落下,热水沿各层漏水板3下落的过程中,将充分的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使随外界空气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初步冷却,当热水从漏水板3上落下至冷却水箱1内后,再通过制冷器2对热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水从出水管11再次送至空压机的水箱内,进行冷却作用,大大降低了制冷器2的工作负担,减少了耗能,且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