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6688发布日期:2021-06-22 15:2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保温箱。



背景技术:

在冷藏运输或冷冻销售中,由于突发事故的发生,往往出现大范围的停电或是交通堵塞,导致运输或者销售中的冷冻食品往往不能及时可靠的供应。因此需要一种无源、高效保温时间长的便携式冷冻保障装备。传统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冷藏室、冷库,均是采用压缩机制冷设备进行制冷,步进耗电,而且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持续冷源的可实现长时间低温冷藏或冷冻的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藏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包括内侧面和内底面,所述内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倒冷槽,所述内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二倒冷槽;所述第一倒冷槽为长条形,若干个所述条形的第一倒冷槽沿所述内侧面的周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倒冷槽为方形,若干个所述第二倒冷槽在所述内底面呈阵列排布;还包括隔层,所述隔层包括容置部分和设于所述容置部分边缘的支撑边,所述支撑边与所述箱体的接触,以支撑所述容置部分;所述容置部分内设有若干个容置槽。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容置槽中的一部分所述容置槽的尺寸不同、一部分所述容置槽的尺寸相同。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容置槽包括条形容置槽和方形容置槽,所述条形容置槽设于所述容置部分的一侧,且所述条形容置槽的长边与所述容置部分的侧边平行;若干个所述方形容置槽并列设于所述容置部分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容置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边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边缘设有取放槽,所述取放槽的底面连接所述隔层的上表面和所述容置槽的下表面;所述取放槽的径向尺寸小于所在边缘的尺寸的三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接触侧和与所述接触侧相对的存放侧,所述箱体的四角中位于所述存放侧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所述隔层的四角中与所述存放侧相接触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所述箱体的四角中与所述存放侧相接触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和两个第三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位于所述接触侧,所述第二外侧面位于所述存放侧,第三外侧面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外侧面和两个所述第三外侧面上设有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三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面的底部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连接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箱体的外底面;所述把手槽与所述第三侧面的连接部为弧面,所述弧面朝向所述箱盖弯曲。

优选地,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方形的顶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和四周都设有所述倒冷槽,确保所述箱体内的冷气循环,使得所述箱体内的产品受冷均匀,底部的产品不会化冻;

2.通过设置所述隔层,可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为上层部分和下层部分,下层部分由于隔层的与箱体的进一步密封,保温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实现长时间冷冻保存的功能;而上层部分也可实现冷藏的功能;

3.所述隔层的所述容置部的厚度大于用于支撑的支撑边的厚度,因此可以在隔层上存放更多产品,且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隔层,可灵活分配箱体内冷冻产品和冷藏产品的存放空间,以适应更多的运输、销售需求;

4.所述存放侧为搬运时人体会接触的一侧,因此将此侧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保护人员的安全,且接触更为舒适;

5.通过在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把手槽,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示出所述第一倒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示出所述第二倒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的所述隔层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保温箱的所述隔层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101-第一外侧面,102-第三外侧面,2-箱盖,3-隔层,301-容置部分,302-支撑边,4-倒冷槽,401-第一倒冷槽,402-第二倒冷槽,5-容置槽,501-条形容置槽,502-方形容置槽,6-取放槽,7-凸起部,701-第一凸起部,702-第二凸起部,8-把手槽,9-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藏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2,箱体包括内侧面和内底面,内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倒冷槽401,内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二倒冷槽402。第一倒冷槽401为长条形,第一倒冷槽401的长边与箱体的高平行,若干个条形的沿内侧面的周向并列设置,保证箱体内的冷气循环。第二倒冷槽402为方形,若干个第二倒冷槽402在内底面呈阵列排布,通过在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条形的第一倒冷槽401、内底面设置第二倒冷槽402,可以保证箱体内的产品受冷均匀,底部的产品不会化冻。

参见附图5-6,冷藏保温箱还包括隔层3,隔层3包括容置部分301和设于容置部分301边缘的支撑边302,支撑边302与箱体的接触,以支撑容置部分301,容置部分301伸入箱体的内部空间。容置部分301内设有若干个容置槽5,通过隔层3将箱体内的空间分为容置槽5内的上层部分和隔层3以下的下层部分,下层部分由于隔层3的与箱体的进一步密封,保温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实现长时间冷冻保存的功能;而上层部分也可实现冷藏的功能,由此使得整个箱体包含两个冷冻程度不同的两个存放空间,以适应更加灵活的运输和销售方式。

在使用时,在箱体内同时存放冰块和需要保存的产品,冰块作为冷源,可长时间保障箱体内产品的低温保存状态。

经测试获取的数据,在箱体内放置两块冰块,在20度左右的环境温度下,48小时后箱体内的产品的中心温度仍可低至零下8摄氏度。

较佳地,若干个容置槽5中的一部分容置槽5的尺寸不同、一部分容置槽5的尺寸相同,多样的设置容置槽5的尺寸,可适应不同运输、销售类型的产品适应性强。

较佳地,若干个容置槽5包括条形容置槽501和方形容置槽502,条形容置槽501设于容置部分301的一侧,且条形容置槽501的长边与容置部分301的侧边平行。若干个方形容置槽502并列设于容置部分301的另一侧。由于长条形的产品与方形的容置槽5、方形的容置槽5与长条形的容置槽5无法相互兼容,故同时设置条形容置槽501和方形容置槽502,可同时兼容各种尺寸的产品。

较佳地,容置部分301的厚度大于支撑边302的厚度,可以在隔层3上存放更多产品,且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隔层3,可灵活分配箱体内冷冻产品和冷藏产品的存放空间,以适应更多的运输、销售需求。

较佳地,由于容置槽5为凹槽,产品在放进容置槽5后,可能只有上表面露出,二其他面都与容置槽5相贴合,使得在取物时无法对产品施加力以取出,故将容置槽5的边缘设置取放槽6,取放槽6的底面连接隔层3的上表面和容置槽5的下表面,以保证在取物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取放槽6接触到产品的侧面或底面,顺利取出产品。取放槽6的径向尺寸小于所在边缘的尺寸的三分之一、整体大小与人体手指的第一指节的尺寸相适应,以保证在取物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指操作。

较佳地,箱体包括接触侧和与接触侧相对的存放侧,存放侧为搬运时人体会接触的一侧,箱体的四角中位于存放侧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隔层3的四角中与存放侧相接触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箱体的四角中与存放侧相接触的两角设为圆弧过渡,以此保护人员的安全,且接触更为舒适。

较佳地,箱体的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101、第二外侧面和两个第三外侧面102;第一外侧面101位于接触侧,第二外侧面位于存放侧,第三外侧面102分别设于第一外侧面101与第二外侧面之间;第一外侧面101和两个第三外侧面102上设有凸起部7,方便搬运。

较佳地,第一外侧面101上设有第一凸起部701,两个第三外侧面10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702,第一凸起部701分别与两个第二凸起部702相连接,使得箱体的整体结构较为连贯,外观整洁、手感舒适,避免直角凸起带来的不适感。搬运时,存放侧抵靠操作人员的身体,操作人员的手环绕箱体的第三侧面至第一侧面把住第一凸起部701,从而进行搬运。

较佳地,第三侧面的底部设有把手槽8,把手槽8连接第三侧面和箱体的外底面;把手槽8与第三侧面的连接部为弧面,弧面朝向箱盖2弯曲,把手槽8作为另一搬运接触点,时搬运时更加省力。

较佳地,箱盖2的上表面设有方形的顶槽9,一可加大箱盖2的摩擦,在箱体上部堆积另一箱体或是其他物件时,不会滑落;另可作为取盖的施力部,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箱盖2。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