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3202发布日期:2021-10-30 10: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2.工业上,高温液体的冷却通常在用的方法有:自然冷却和盘管冷却。其中自然冷却是以长时间的空气冷却,效率很低;而盘管冷却,由于盘管较为复杂的盘绕结构,常需要借助泵送设备,以提高输送动力,另外,单纯的依靠盘管管壁的热交换作用,冷却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输送动力的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包括滑板、换热管、冷流管、热流体出口、冷流体出口、冷却器外壳、隔板、冷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入口,所述冷却器外壳为中空腔结构设置,所述隔板固定设于冷却器外壳内,将冷却器外壳分割成散热腔、冷流体分液腔和冷流体集液腔,所述冷流体分液腔和冷流体集液腔位于冷却器外壳一端,所述散热腔位于冷却器外壳一端,所述散热腔内侧壁可滑动卡接设有导液板,所述滑板上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冷流管设有若干组,所述冷流管一端可滑动贯穿通孔设置,所述冷流管另一端贯冷流体分液腔或冷流体集液腔设置,所述冷流体入口与冷流体分液腔固定相连,所述冷流体出口与冷流体集液腔固定相连,所述冷流管贯穿导液板设置,所述导液板将散热腔分隔成s型导液结构,所述热流体入口固定设于散热腔远离滑板一端,所述热流体出口固定设于散热腔靠近滑板一端,所述换热管固定设于散热腔外侧壁,热流体通过热流体入口进入冷却器外壳内,通过导液板呈s型运动至热流体出口,冷流体通过冷流体入口口进入冷却器外壳内并通过冷流体分液腔进入冷流管内,冷流体在散热腔内与热流体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冷流体集液腔和冷流体出口排出,换热管将热流体传导至冷却器外壳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冷流管与滑板滑动连接,避免换热管因为和冷却器外壳因温度不同,引起热膨胀时消除热应力。
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侧固定设有膨胀节,用以调节冷流管和冷却器外壳之间的应力。
6.进一步地,所述冷流管远离隔板一端管径逐渐增大,所述通孔半径与冷流管管径相配合,使冷流管在热膨胀过程中滑板位置自动进行调节,且避免滑板在运动过程中脱出。
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壳、导液芯、储液芯和冷凝液,所述管壳一端为热端,所述热端与所述管壳另一端为冷端,所述热端与散热腔外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管壳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导液芯固定设于管壳内侧壁,所述导液芯内设有贯通的毛细管,所述管壳热端固定设有储液芯,所述冷凝液设于储液芯内,当换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储液芯中的冷凝液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冷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毛细管流回热端,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换热管的热端传至冷端。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冷流体在散热腔内与热流体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冷流体集液腔和冷流体出口排出,换热管将热流体传导至冷却器外壳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冷流管与滑板滑动连接,避免冷流管因为和冷却器外壳因温度不同,引起热膨胀时消除热应力;当换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储液芯中的冷凝液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冷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毛细管流回热端,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换热管的热端传至冷端,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的整体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的清洗装置的结构图。
11.其中,1、滑板,2、导液板,3、换热管,4、冷流管,5、热流体出口,6、冷流体出口,7、冷却器外壳,8、隔板,9、冷流体入口,10、热流体入口,11、管壳,12、导液芯,13、储液芯,14、冷凝液,15、热端,16、通孔,17、膨胀节,18、毛细管,19、冷端,20、散热腔,21、冷流体分液腔,22、冷流体集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

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冷却器,包括滑板1、换热管3、冷流管4、热流体出口5、冷流体出口6、冷却器外壳7、隔板8、冷流体入口9和热流体入口10,所述冷却器外壳7为中空腔结构设置,所述隔板8固定设于冷却器外壳7内,将冷却器外壳7分割成散热腔20、冷流体分液腔21和冷流体集液腔22,所述冷流体分液腔21和冷流体集液腔22位于冷却器外壳7 一端,所述散热腔20位于冷却器外壳7一端,所述散热腔20内侧壁可滑动卡接设有导液板2,所述滑板1上设有贯通的通孔16,所述冷流管4设有若干组,所述冷流管4一端可滑动贯穿通孔16设置,所述冷流管4另一端贯冷流体分液腔21或冷流体集液腔22设置,所述冷流体入口9与冷流体分液腔21固定相连,所述冷流体出口6与冷流体集液腔22固定相连,所述冷流管4贯穿导液板2设置,所述导液板2将散热腔20分隔成s型导液结构,所述热流体入口10固定设于散热腔20远离滑板1一端,所述热流体出口5固定设于散热腔20靠近滑板1一端,所述换热管3固定设于散热腔20外侧壁。
15.所述散热腔20侧固定设有膨胀节17。
16.所述冷流管4远离隔板8一端管径逐渐增大,所述通孔16半径与冷流管4 管径相配
合。
17.所述换热管3包括管壳11、导液芯12、储液芯13和冷凝液14,所述管壳 11一端为热端15,所述热端15与所述管壳11另一端为冷端19,所述热端15 与散热腔20外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管壳11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导液芯 12固定设于管壳11内侧壁,所述导液芯12内设有贯通的毛细管18,所述管壳 11热端15固定设有储液芯13,所述冷凝液14设于储液芯13内。
18.具体使用时,热流体通过热流体入10口进入冷却器外壳7内,通过导液板 2呈s型运动至热流体出口5,冷流体通过冷流体入口9口进入冷却器外壳7内并通过冷流体分液腔21进入冷流管4内,冷流体在散热腔20内与热流体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冷流体集液腔22和冷流体出口6排出,换热管3将热流体传导至冷却器外壳7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冷流管4与滑板1滑动连接,避免冷流管4 因为和冷却器外壳7因温度不同,引起热膨胀时消除热应力。散热腔20侧固定设有膨胀节17,用以调节冷流管4和冷却器外壳7之间的应力。冷流管4远离隔板8一端管径逐渐增大,通孔16半径与冷流管4管径相配合,使冷流管4在热膨胀过程中滑板1位置自动进行调节,且避免滑板1在运动过程中脱出。当换热管3的热端15受热时储液芯13中的冷凝液14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冷端19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毛细管18流回热端15,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换热管3的热端15传至冷端19,进行散热。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