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5497发布日期:2022-03-26 12:5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低温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高低温箱用于对一些设备或器件进行高低温实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高低温箱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使得高低温箱的振动较大,因此针对于需要高度静态环境下进行高低温测试的元器件,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3.例如对mems(微机电系统)等对振动极为敏感的传感器进行批量测试和标定的过程中,对环境振动产生了极高的要求,而市面上大多数采用压缩机制冷的高低温箱的振动是非常明显的,根本无法满足实验要求;
4.目前市面上有静态的高低温箱,容积比较小,基本上都是基于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与tec(半导体制冷器)实现的静态温控,同时成本较高,故需要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静态温控方案。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热箱,所述热箱的顶部设有制热片,所述热箱的底部设有冷箱,所述冷箱的内底部设有干冰,所述热箱和冷箱之间形成有温控空间,所述温控空间内设有功能板,所述功能板用于监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端,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制热片的加热温度。
7.优选的是,所述热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冷箱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温控空间,所述功能板连接于所述热箱的底部和冷箱的顶部之间。
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功能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功能板密封设置在所述温控空间内。
9.优选的是,所述热箱的底部和冷箱的顶部接触的部分设有隔热片。
10.优选的是,所述热箱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冷箱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隔热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对应。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热箱和所述冷箱通
过螺栓连接,并将所述隔热片的密封台压紧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
12.优选的是,所述冷箱的底部侧面设有干冰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有防止干冰和放置腔的侧壁直接接触的隔离装置。
13.优选的是,所述隔离装置包括:两个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自恢复机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横板,所述横板随所述竖板的横向移动进行伸缩,所述横板与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之间也设有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两个所述竖板和两个横板形成的空间为干冰储存区。
14.优选的是,所述横板包括支撑板体,所述支撑板体通过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与所述放置腔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插孔和多个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均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竖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折叠板,多个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折叠板设置,且所述折叠板远离所述支撑板体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竖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15.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竖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竖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其设置的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的所述伸缩杆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限位滑动;
16.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竖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孔口处分别设有挡环,所述第三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挡环的内径,所述挡环可使所述伸缩杆穿过;
17.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包括两个中心点相互铰接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竖板靠近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板体靠近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滑槽,所述放置腔的多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18.优选的是,所述功能板上设有传感器,所述控制端依据所述传感器实时反馈的温度对制热片的加热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端每次接收传感器的温度数据时进行实时更新,并依照温度更新值执行温控逻辑;
19.所述温控逻辑包括温区跃迁控制逻辑和温区恒温控制逻辑,在由高温向低温变换或从低温向高温变换时,执行温区跃迁控制逻辑进行温度变换,温度跃迁完成后,执行温区恒温控制逻辑,使温度在当前温区实现恒温控制。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通过采用制热片进行制热,采用干冰进行制冷,使得整个温控装置的成本降低,并且配合控制端和功能板对制热片进行加热控制,实现自动化控温,相比于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高低温箱,静音效果显著,相比于ptc和tec实现的静态温控的高低温箱,容积更大。
22.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热箱和冷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冷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隔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支撑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竖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伸缩杆、折叠板和竖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伸缩杆插入至支撑板体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位于上方的横板与放置腔之间的弹性自恢复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中竖板与放置腔之间的弹性自恢复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9.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温控逻辑示意图;
40.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温区跃迁控制逻辑的示意图;
41.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温区恒温控制逻辑示意图;
42.图19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脉宽调制的温控模型示意图;
43.图20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的低温段的温控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4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6.如图1-图2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所述保温箱体1内设有热箱2,所述热箱2的顶部设有制热片3,所述热箱2的底部设有冷箱4,所述冷箱4的内底部设有干冰,所述热箱2和冷箱4之间形成有温控空间,所述温控空间内设有功能板5,所述功能板5用于监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端,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制热片3的加热温度。
4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制热片3采用ptc加热,热箱2通过其顶部设有的制热片
3通电后进行制热,使得热箱2温度升高,并将温度传递至温控空间中,同时冷箱4采用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进行制冷,使得冷温传递至温控空间,由于干冰制冷是不可控的,所以通过功能板5对温控空间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通过控制端依据监测的温度对制热片3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温控装置整体的温度进行调整以及控制;由此,在高低温箱内放入此自动化静态全温控装置能够实现高低温箱的温度调节以及温控功能,并且能够节约成本,使得高低温箱的有效容积更大;
48.热箱2和冷箱4均采用高导热材料,可以由铜或铝制成,保温箱体1的材料要求需具备一定的刚性,易于成型加工,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便于与铝制结构贴合;具备一定的耐磨性,使得工程长期损耗小,长期保温效果稳定;成本低,便于大批量应用,可作为耗材使用;
49.保温箱体1的材料分析如下:
[0050][0051][0052]
综上分析,选定xps挤塑聚苯板作为保温箱体1的保温材料。
[005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制热片3进行制热,采用干冰进行制冷,使得整个温控装置的成本降低,并且配合控制端和功能板5对制热片3进行加热控制,实现自动化控温,相比于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高低温箱,静音效果显著,相比于ptc和tec实现的静态温控的高低温箱,容积更大。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箱2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210,所述冷箱4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410,所述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410形成温控空间,所述功能板5连接于所述热箱2的底部和冷箱4的顶部之间。
[005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热箱2的第一凹槽210和冷箱4的第二凹槽410形成温控空间,热箱2和冷箱4在安装完成后,温控空间保持一定的密封性,而功能板5设置于温控空间中,使得功能板5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对温控空间的测温,从而实现该自动化静态温控装置的温度控制更加精确,在热箱2的一侧设有引线孔230,使得与功能板5连接的导线能够穿过引线孔230,为保证密封性,应在引线孔230处设置密封结构。
[005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10内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台211,所述第二凹槽410
内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台411,所述第一安装台211上设有限位柱212,所述第二安装台41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212对应的限位孔412,所述功能板5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412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功能板5密封设置在所述温控空间内。
[005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二安装台411的顶面低于第二凹槽410的顶面设置,形成用于安装功能板5的安装槽,在安装时,将功能板5放置在第二安装台411上且限位于安装槽内,将功能板5上的安装孔、第二安装台411上的限位孔412以及第一安装台211上的限位柱212对准,将功能板5限位安装在温控空间内。
[005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箱2的底部和冷箱4的顶部接触的部分设有隔热片6。
[005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隔热片6中间为镂空设置,在安装时,将功能板5放置在第二安装台411上后,将隔热片6放置在功能板5上,隔热片6的中间使得功能板5露出,隔热片6的一周可将功能板5进行密封,并且使得热箱2的底面和冷箱4的顶面不会直接接触,防止两个箱体之间直接进行热传递,减缓干冰的升华速率。
[006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箱2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0的外侧设有第一密封槽220,所述冷箱4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410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420,所述隔热片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密封台610,所述密封台610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20和第二密封槽420对应。
[006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隔热片6顶面和底面的密封台610分别安装于第一密封槽220和第二密封槽420,使得功能板5不直接与外界接触,增加密封性,同时,实现隔热片6的安装定位。
[006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220和第二密封槽420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热箱2和所述冷箱4通过螺栓连接,并将所述隔热片6的密封台610压紧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槽220和第二密封槽420内。
[006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第一密封槽220和第二密封槽420内设置密封圈,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因为在一段时间的验证过程中,在温控时,功能板5也就是pcb板会出现冷凝的问题,即在功能板5表面在低温段会产生一层霜,在高温段霜融化会造成断路,因此,解决方案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功能板5进行三防处理;热箱2和冷箱4的连接处实现良好的密封,使得功能板5被密封在温控空间中,防止在温度变化时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在功能板5上而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6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箱4的底部侧面设有干冰放置腔430,所述放置腔430内设有防止干冰和放置腔430的侧壁直接接触的隔离装置7。
[006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干冰升华是吸热的过程,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为了使得干冰的升华速度能够降低,更高效的利用干冰的升华作用,使干冰与放置腔430的内侧壁之间不直接接触,进而可防止冷箱4的温度高而使得干冰的升华速度加快,隔离装置7可以是在放置腔430的内侧壁设置一层薄膜,以控制其升华速度,也可以是另外设置的隔离结构,防止干冰损耗过快,提升其利用率。
[006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7包括:两个竖板710,所述竖板710与所述放置腔430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自恢复机构720,两个所述竖板710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横板730,所述横板730随所述竖板710的横向移动进行伸缩,所述横板730与所述放置腔430的侧壁之间也设有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720,两个所述竖板710和两个横板730形成的空间为干冰储
存区。
[006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未放入干冰时,在弹性自恢复机构720的作用下,干冰储存区的容积最小,即两个竖板710之间的距离最小,两个横板730之间的距离最小,在放入干冰时,用外力将两个横板730向左右两侧分离,将两个竖板710向上下两侧分离,将干冰放入,由此,干冰的表面会与竖板710和横板730的表面贴合,通过横板730和竖板710,使得干冰与放置腔430的侧壁脱离直接接触,并且通过横板730和竖板710与干冰的紧密贴合,使得干冰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减小其表面空气流通速度,可进一步减缓其升华的速度,并且随着干冰的升华,其体积逐渐减小,体积减小的同时,质量也在减小,因此,在弹性自恢复机构720的作用下,会带动竖板710和横板730随着干冰的体积变化而移动,使得竖板710和横板730始终与干冰的表面贴合,由于干冰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在设置位于干冰下方的弹性自恢复机构720时,其弹性的设置要大于另外三个,使得四个方向上的弹性自恢复机构720能够同时运动。
[006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弹性自恢复机构720、竖板710以及横板730的作用下,使得干冰能够与放置腔430的侧壁进行隔离,防止干冰损耗过快,同时随着干冰的体积变化,竖板710和横板730在弹性自恢复机构720的作用下,可以随时与干冰的表面保持贴合状态,使得干冰与空气接触面积降低,表面空气流通缓慢,进一步降低干冰的升华速度,使得干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进一步降低成本。
[006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板730包括支撑板体731,所述支撑板体731通过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720与所述放置腔430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体73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插孔7311和多个第二插孔7312,所述第一插孔7311和所述第二插孔7312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插孔7311和所述第二插孔7312内均滑动设有伸缩杆732,所述伸缩杆73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竖板71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体731的两侧分别设有折叠板733,多个所述伸缩杆732穿过所述折叠板733设置,且所述折叠板733远离所述支撑板体731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732靠近所述竖板710的端部固定连接;
[0070]
所述伸缩杆732靠近所述竖板710的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一挡片7321和第二挡片7322,所述竖板710上设有多个贯穿其设置的第一滑槽711,位于所述第一挡片7321和第二挡片7322之间的所述伸缩杆732在所述第一滑槽711内限位滑动;
[0071]
所述伸缩杆732远离所述竖板710的一端设有第三挡片7323,所述第一插孔7311和第二插孔7312的孔口处分别设有挡环7313,所述第三挡片7323的直径大于所述挡环7313的内径,所述挡环7313可使所述伸缩杆732穿过;
[0072]
所述弹性自恢复机构720包括两个中心点相互铰接的铰接杆721,所述铰接杆72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722,所述铰接杆72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723,所述竖板710靠近所述放置腔43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722对应的第二滑槽712,所述支撑板体731靠近所述放置腔43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722对应的第三滑槽7314,所述放置腔430的多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723对应的第四滑槽431,所述第四滑槽43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滑块723之间连接有弹簧724。
[007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增加弹性力,可以在第一滑块722与第二滑槽712或第三滑槽7314的侧壁之间也设置弹簧724,保证弹性回复力,而滑块均采用t形滑块,滑槽均采用t形滑槽,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横板730上设置的支撑板体731起到主要支撑干冰
的作用,同时通过多个伸缩杆732以及折叠板733实现横板730的横向伸缩,当干冰体积减小时,竖板710的移动以及横板730的收缩过程为,在弹簧72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两个第二滑块723在第四滑槽431内相对移动,带动两个铰接杆721移动,使得两个第一滑块722在第二滑槽712内移动,向靠近干冰的一侧推动竖板710,使得竖板710随干冰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保持贴合,两个竖板710移动后,通过第一挡片7321和第二挡片7322的限位,带动伸缩杆732进行收缩或移动,竖板710和支撑板体731之间的距离减小的同时折叠板733进行折叠,折叠板733设置有多个弯折,多个弯折在伸缩杆732上滑动,伸缩杆732在竖板710和支撑板体731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伸缩杆732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自身的多段式伸缩,或是收缩至支撑板体731的插孔内,并且第一插孔7311和第二插孔7312错位设置,使得在设置支撑板体731的尺寸时可以任意,尽量增加折叠板733的伸缩量,增加竖板710横向移动的行程,而通过设置的第三挡片7323和挡环7313,使得伸缩杆732又不会从插孔内脱出,从而实现横板730的自由伸缩;当干冰体积减小时,两个横板730之间的距离缩短的过程为,同样在弹性自恢复机构720作用下,由于干冰的体积和质量均减小,使得在弹簧724的作用下,将两个支撑板体731向相对的一侧推动,两个支撑板体731带动伸缩杆732和折叠板733同时移动,而伸缩杆732的端部通过第一挡片7321和第二挡片7322,在第一滑槽711内限位滑动,由此,可以实现竖板710和横板730的移动,并且相互不会影响,而在设置弹簧724时,可以将位于干冰下方的弹性自恢复机构720的弹簧724的弹力增大,以满足其能够推动支撑板体731的需求。
[007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设置的两个相互铰接的铰接杆721配合弹簧724的作用作为弹性自恢复力,可以尽量增加竖板710的移动形成,使得干冰储存区的空间尽量增大,减小竖板710以及横板730与放置腔430侧壁之间的间距,节约放置腔430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在弹簧724的作用下,使得竖板710和横板730能够依据干冰的体积和质量变化进行移动,保证干冰与竖板710和横板730为贴合状态,进一步降低干冰的升华速度;支撑板体731、折叠板733以及伸缩杆732等结构组成横板730的设置,使得横板730保证支撑力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横向伸缩,保证竖板710与干冰贴合的时间,尽量减少干冰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得干冰与放置腔430侧壁之间的距离随着体积的减小而增加,减缓干冰吸热速率,达到更好的隔离效果。
[007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板5上设有传感器,所述控制端依据所述传感器实时反馈的温度对制热片3的加热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端每次接收传感器的温度数据时进行实时更新,并依照温度更新值执行温控逻辑;
[0076]
所述温控逻辑包括温区跃迁控制逻辑和温区恒温控制逻辑,在由高温向低温变换或从低温向高温变换时,执行温区跃迁控制逻辑进行温度变换,温度跃迁完成后,执行温区恒温控制逻辑,使温度在当前温区实现恒温控制。
[007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功能板5上设置的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具备温度采集功能,控制端为上位机,上位机设计为温区全覆盖,定义了十六个温区,如下:
[0078]
温区索引温区范围0-40~-311-30~-212-20~-11
3-10~140~9510~19620~29730~39840~49950~591060~691170~791280~891390~9914100~10915110~119
[0079]
如图16所示,温补校准操作是由低温区向高温区逐区间进行;
[0080]
如图17所示,温区跃迁控制逻辑:图中a:温度跃迁状态下,温度由高温相临区穿过th温区上限及上冲线最终到达中线范围内,此时认为温度跃迁完成,温控转为当前温区的恒温控制;图中b:温度跃迁状态下,温度由低温相临区穿过tl温区下限及下冲线最终到达中线范围内,此时认为温度跃迁完成,温控转为当前温区的恒温控制;
[0081]
如图18所示,温区恒温控制逻辑:图中c:温区恒温状态下,温度触及上冲线,则切断控制制热片3的继电器,停止加热,温度触及下冲线,则接通继电器,使制热片3开始加热;
[0082]
温度控制采用脉宽调制的温控,如图19所示为温控模型,通过调节每次加热周期的等效功率,使得温度惯性不至于太大,控制水平在目标温度中线上下浮动2℃;
[0083]
如图20所示,低温区的温度控制很大程度依赖于保温结构的保温效果,以使温度在温区内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便进行校准;
[0084]
低温段的温度变化特性:温度下降速度并不会很快,仍然是缓慢降低的过程,最终会稳定在某一个温度上,此时低温达到热平衡状态,因为,温度不可能无限制的不断下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会为零,同时保温箱体1也不会是绝对隔热密封的;在达到短暂的热平衡之后,温度基本稳定,当前保温效果下,达到的热平衡温度约为-20度,这是需要消耗干冰为代价的,最后这个平衡会打破,温度会缓慢上升,直至自然达到室温,此过程中,因为有保温箱体1包裹,因此温度上升会比较缓慢,实测的速度为0.01℃/s;
[0085]
低温段的温控逻辑如下:
[0086]
图20中a段:低温区的上冲线,实质上已失效,由于没有主动可控制冷,当处于当前温区的保温状态时,当温度高于上冲线时,能作的只是切断制热,而低温区制热基本上是不介入的;
[0087]
b段:中线上线应尽量上移接近温区上线,使得温度一旦从高温度进入温区,则立即开始校准;随后温度可能会继续缓慢下降,在温区中缓慢下降,这个过程会维持一段时间;
[0088]
c段:温区跃迁过程中,如果当前温度达到了中线范围内,则认为已温控到位,开始进行校准;
[0089]
d段:中线下线应尽量下移接近温区下线,使得温度一旦从更低温度进入温区,则立即开始校准,随后温度可能会继续缓慢上升,在温区中缓慢上升,这个过程会维持一段时间;
[0090]
e段:下冲线应尽量下移接近温区下线,甚至低于中线下线,使得从低温度今日当前温区后,加热均不开启,从低温度上穿中线下线,进入温区,说明低温热平衡已打破,温度处于缓慢上升的过程,此时加热不可打开,否则会加剧升温,最终导致失温。
[009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92]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93]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