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7905发布日期:2022-07-01 21:0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更多工况的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是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将废热热能转换为机械功,并通过传动机构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膨胀机输出的机械功传递至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从而实现热驱动制冷循环系统工作;或者将膨胀机输出的机械功传递给其他装置用作其他用途。
3.然而,在冷藏车未启动的状态下,则无法产生废热,从而无法使冷媒充分蒸发,进而无法使膨胀机正常稳定工作,导致压缩机也无法正常稳定工作,最终使制冷循环系统无法有效制冷。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更多工况的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及冷藏车。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朗肯循环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及冷媒泵,其中,所述朗肯循环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冷媒泵和膨胀机之间以对冷媒加热的加热装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诱导加热装置,所述电磁诱导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控制器、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相连接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于第一蒸发器和膨胀机之间的管路外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燃烧加热装置或热辐射装置。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朗肯循环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及冷媒泵,其中,所述朗肯循环系统还包括给所述第一蒸发器提供热量的至少两种加热方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方式为废热加热、电加热、燃烧加热、地热加热或余热加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朗肯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加热装置和膨胀机之间以检测冷媒温度和/或压力的检测装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为设置于第一蒸发器和膨胀机之间以检测第一蒸发器出口处或膨胀机入口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媒泵为变频冷媒泵。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如上所述
的朗肯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及第二蒸发器,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还包括连接膨胀机和压缩机的传动机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冷媒泵和第一蒸发器之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接于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于膨胀机和冷凝器之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换热器和节流机构之间的过冷却度控制器。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车,包括冷藏箱,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朗肯-制冷循环系统,朗肯循环系统的第一蒸发器与冷藏车的废热源热传导连接,制冷系统的蒸发器通过供冷组件给所述冷藏箱供冷。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朗肯循环系统通过在冷媒泵和膨胀机之间之间设置电加热装置,以在无废热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加热装置继续对朗肯循环提供能量,从而可使膨胀机持续有效地输出机械功,而且即使在无废热源时,依然可以使朗肯循环正常工作,进而适应更多工况。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朗肯-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膨胀机和压缩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膨胀机和压缩机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立体分解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膨胀机和压缩机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7.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朗肯循环系统的实施例,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蒸发器11、膨胀机12、冷凝器13及冷媒泵14,其中,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还包括连接于冷媒泵14和膨胀机12之间以对冷媒加热的加热装置15。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主要用于将废热热能(废热)转换为机械功,可通过传动装置将膨胀机12与其他装置相连,例如发电机、压缩机21等等,从而将膨胀机12的机械功转化为其他装置的动力源,从而可以获得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以满足相应需求。
29.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冷媒泵14和第一蒸发器11相连从而形成循环,通过第一蒸发器11对废热热能吸收将冷媒蒸发,然后进入膨胀机12做功,冷媒从膨胀机12流出
至冷凝器13进行放热,再通过冷媒泵14对冷媒加压驱动进入第一蒸发器11,从而形成完整的循环。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5为电磁诱导加热装置,因此,所述加热装置15不仅便于获取且安装方便。具体的,所述电磁诱导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控制器、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相连接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于第一蒸发器11和膨胀机12之间的管路外侧。当然通过电加热的方式也不局限于所述电磁诱导加热装置。
31.当电磁诱导加热装置工作时,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管路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
3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的加热装置15,例如:所述加热装置15为燃烧加热装置或热辐射装置,所述燃烧加热装置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生物燃料等其他可燃烧的物质来产生热量的装置。所述热辐射装置为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高温侧的热量传递给冷媒从而发生热交换对冷媒加热,例如:通过废热、余热、生物热、温泉热等其他热源与冷媒发生热交换从而加热冷媒。
3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5也可以为其他装置,只需可以对第一蒸发器11和膨胀机12之间管路内的冷媒进行加热即可。
34.不仅如此,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还包括给所述第一蒸发器11提供热量的至少两种加热方式,具体的,所述加热方式可以为废热加热、电加热、燃烧加热、地热加热或余热加热等其他加热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加热方式,只要能够为第一蒸发器11提供热量即可。
35.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还包括设置于加热装置15和膨胀机12之间以检测冷媒温度和/或压力的检测装置16。通过所述检测装置16可以检测冷媒是否充分蒸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6为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1和膨胀机12之间以检测第一蒸发器11出口或膨胀机12入口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冷媒从第一蒸发器11出来时或进入膨胀机12前的温度来判断冷媒是否充分蒸发。从而可及时有效地根据冷媒状态判断是否对其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进而降低未充分蒸发的冷媒进入膨胀机12,造成膨胀机12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进而保证膨胀机12的稳定工作。
3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朗肯循环系统1的管路通常为铜材质,铜的导热性能较好,因此,铜表面的温度即可代表冷媒的温度,从而,所述温度传感器只需测试管路表面的温度即可,因此,温度传感器安装十分方便,只需设置于管路上,测试管路表面温度即可。
3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电磁诱导加热装置上,即与电磁诱导加热装置一体设置。所述检测装置16也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只是压力传感器需要设置于管路内部,相对温度传感器设置难度更高。
38.当朗肯循环在初期工作阶段时,废热源的能量不够稳定,也可以通过所述加热装置15对冷媒加热从而保证充分蒸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蒸发器11后侧的管路上设置阀门,待第一蒸发器11吸收足够多的热量使冷媒充分蒸发时,再打开阀门,同样可以使膨胀机12稳定工作。
39.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4、节流机构23及第二蒸发器24。
40.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还包括过冷却度控制器22,所述过冷却度控制器22
可进一步调节制冷循环冷媒的过冷却度以满足需求。
4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换热器4的存在,所述过冷却度控制器22与一般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实现功能稍有不同,一般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将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转换为液态冷媒,其中发生了相变,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压缩机21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先经过第一换热器4,已经将一部分热量热耦合给朗肯循环中的冷媒,且朗肯循环的冷媒流量大于制冷循环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得制冷循环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4已经发生了气态到液态的相变过程,因此,过冷却度控制器22是进一步调节制冷循环冷媒的过冷却度,并没有发生相变过程。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朗肯循环系统1采用的冷媒和制冷循环采用的冷媒并不相同。朗肯循环系统1中的冷媒可以为:r245fa、r134a、r123和r1233zd等冷媒,制冷循环系统2中的冷媒可以为:r134a、r404a、r448a、r455a和r32等冷媒。
43.这是由于系统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例如,制冷循环系统2的冷媒蒸发温度较低,一般为零下几十度左右,如果把该冷媒用于朗肯循环中,那么该冷媒在常温时已经是蒸发状态,再加上废热热能加热,会使压力急剧增大,容易导致朗肯循环的管路破裂。另外,为避免管路破裂,若使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则成本又会增大。反之,朗肯循环系统1的冷媒蒸发温度相对较高,一般在零度甚至零上,如果把该冷媒用于制冷循环中,则不易蒸发,从而导致无法制冷。
44.为充分利用朗肯循环和制冷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所述冷媒泵14和第一蒸发器11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热传导连接,所述膨胀机12和冷凝器13之间的管路与第二蒸发器24和压缩机21之间的管路热传导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膨胀机12和冷凝器13之间的管路与第二蒸发器24和压缩机21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二换热器3热传导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热管连接。
45.所述第一换热器4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1和所述节流机构23之间,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冷媒泵14和第一蒸发器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1和所述过冷却度控制器22之间。
46.所述第二换热器3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接于第二蒸发器24和压缩机21之间,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于膨胀机12和冷凝器13之间。其中,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流体通道中的冷媒均为制冷循环系统2中的冷媒,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流体通道中的冷媒均为朗肯循环系统1中的冷媒。
47.首先,第一换热器4用于对从压缩机21流出的冷媒进行降温,即冷媒在第一换热器4是放热过程,第一换热器4可将冷媒释放的热量收集,在朗肯循环系统1中,该热量可用于对从冷媒泵14流出的中温中压冷媒进行加热。如此,既可以提高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了冷媒进入第一蒸发器11的内部能量,在低品位热源不稳定时,可弥补一部分不足的热量,在制冷循环系统2中,还可以降低冷媒进入过冷却度控制器22的温度,减小过冷却度控制器22的热负荷。
48.其次,第二换热器3用于对从膨胀机12流出的冷媒进行降温,即冷媒在第二换热器3也是放热过程,第二换热器3可将冷媒释放的热量收集,在朗肯循环过程中,既可以降低膨
胀机12出口处冷媒的温度,减小冷凝器13的热负荷。在制冷循环系统2中,该热量可用于对从第二蒸发器24流出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加热,使得该冷媒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即进一步使得冷媒充分蒸发成气态,降低压缩机21发生液击的风险,加强压缩机21的可靠性。
49.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3充分提高了朗肯循环系统1和制冷循环系统2运行的可靠性,两个系统产生的废热可以相互利用,提高了废热利用率,既减少了冷凝器13和过冷却度控制器22本身的热负荷,又减少了部分废热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吸收热负荷所需额外装置的能源消耗。
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废热回收装置(未图示),所述废热回收装置为连接于膨胀机12和冷凝器13之间的管路与冷媒泵14和第一蒸发器11之间管路的换热器。即该换热器连接了膨胀机12和冷凝器13之间的管路及冷媒泵14和第一蒸发器11之间管路,该换热器主要用于对从膨胀机12流出的冷媒进行降温。
51.在朗肯循环过程中,既可以降低膨胀机12出口处冷媒的温度,减小冷凝器13的热负荷,同时,该热量可用于对从冷媒泵14流出的中温中压冷媒进行加热。如此,既可以提高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了冷媒进入第一蒸发器11的内部能量,在低品位热源不稳定时,可弥补一部分不足的热量。
52.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连接膨胀机12和压缩机21的传动机构25。所述传动机构25包括连接所述膨胀机12和压缩机21的驱动轴251。因此,所述膨胀机12产生的机械功可直接作为压缩机21的动力源,使得能量效率最大化,降低能量损耗,提高制冷效果。而且膨胀机12与压缩机21直接采用驱动轴251相连,可以使朗肯-制冷循环系统更加紧凑,即更加小型化,降低整体系统所占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251为分体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53.为保证在无废热热能供给朗肯循环时,也就是制冷循环失去了动力来源时,还可使制冷循环系统2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朗肯-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传动机构25上以驱动压缩机21的电力驱动机构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6是指通过电能产生机械能的设备。
5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6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轴251上的第一离合器261、与第一离合器261相配合的驱动电机262、连接第一离合器261和驱动电机262的连接结构263。所述连接结构263可以为相互配合的两个齿轮,第一离合器261与驱动轴251上的齿轮相固定,当然两齿轮之间也可以用链条连接。因此,通过电力驱动机构26与外部电源相连可直接使压缩机21工作,从而使制冷循环系统2正常工作,当然,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6也可以自带电源模块(未图示)。
55.为便于第一离合器261正常工作,所述电力驱动机构26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261相固定的配合结构264,所述配合结构264可通过链条或皮带等结构与驱动电机262相连。为保证朗肯循环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时,避免第一离合器261干扰,可将配合结构264固定至相应位置,因此,当第一离合器261不工作时则不会干扰驱动轴251。
5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251包括可相互连接和分离的主驱动轴2511和副驱动轴2512,所述主驱动轴2511连接所述膨胀机12,所述副驱动轴2512连接所述压缩机21,所述副驱动轴2512可以为压缩机21自身的转轴,也可以为连接压缩机21转轴的其他结构。所述传动机构25还包括用以将主驱动轴2511和副驱动轴2512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252。
57.当需要制冷循环系统2工作时,可控制所述连接装置252将主驱动轴2511和副驱动轴2512固定至一起,当膨胀机12做功时,压缩机21也随之工作,当无需制冷循环系统2工作时,则控制连接装置252松开,膨胀机12可单独做功而不影响压缩机21。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252包括与主驱动轴2511和副驱动轴2512其中一者相固定的联轴器2521、与另一者相配合且固定于联轴器2521上的第二离合器2522。即当联轴器2521固定于主驱动轴2511时,第二离合器2522用于固定副驱动轴2512,当联轴器2521固定于副驱动轴2512时,第二离合器2522用于固定主驱动轴2511。
5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251也可以为直接连接膨胀机12和压缩机21的一体结构,即膨胀机12和压缩机21始终同时工作或停止工作,如此则无需设置所述连接装置252。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器261设置于所述副驱动轴2512上,当朗肯循环系统1无法为制冷循环系统2提供动力时,可控制连接装置252解除主驱动轴2511和副驱动轴2512之间的固定,使两者处于分离状态,然后控制第一离合器261固定所述副驱动轴2512,通过驱动电机262带动第一离合器261和副驱动轴2512旋转,最终使压缩机21正常工作。
61.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其他实施例的连接装置252,所述连接装置252包括设置于主驱动轴2511上的第一齿轮2523、设置于副驱动轴2512上与第一齿轮2523相配合的第二齿轮2524,所述第一齿轮2523与第二齿轮2524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二离合器2522与第一齿轮2523相固定,所述第一齿轮2523通过第二离合器2522带动主驱动轴2511旋转。
62.所述第一齿轮2523和第二齿轮2524可以直接相互配合,也可以通过链条等结构连接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252,其中,当第一齿轮2523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524时,相当于加速效果,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252,当第二齿轮2524直径小于第一齿轮2523时,相当于减速效果。
63.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装置252,当然也可以选择变速器,则可以自由调节速度,从而调节压缩机21的转速,进而调节制冷效率。而且当压缩机21的副驱动轴2512扭矩较大时,可以通过减速来防止压缩机21受损。
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器261和第二离合器2522均为电磁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261为通电结合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2522为断电结合离合器,即第一离合器261通电时,才会固定至副驱动轴2512,第二离合器2522断电时才会固定至主驱动轴2511。因此,所述第一离合器261和第二离合器2522可共用外部电源,也可以通过电力驱动机构26的电源模块统一供电。因此,控制十分简单。当然,第一离合器261和第二离合器2522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电源供电,即非统一供电。
65.具体工作过程:当朗肯循环正常工作时,无需供电,膨胀机12可直接驱动压缩机21工作,当朗肯循环无法正常工作时,对第一离合器261、第二离合器2522和电力驱动机构26通电,此时,第一离合器261固定至副驱动轴2512,第二离合器2522解除与主驱动轴2511的固定,从而驱动电机262可驱动压缩机21转动,而膨胀机12不会转动。
66.本实用新型当朗肯循环系统1在无废热源的情况下,除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5继续蒸发冷媒,使朗肯循环持续工作。即,膨胀机12持续有效地输出动力。此处的加热装置15作为一种代表性加热方式,还可以由其它加热方式替代,从而即使在无废热源
时,依然可以使朗肯循环正常工作,保持输出动力。
67.实用新型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冷藏车通过通过设置风门控制制冷系统2供给冷藏箱的冷量,而风门等均为电子部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差。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媒泵14采用变频冷媒泵,根据制冷量的需求,通过冷媒泵14调节冷媒流量以调整膨胀机12的输出功率,进而控制压缩机21的工作功率,以达到调节制冷量的目的。
68.具体地,该变频冷媒泵14的使用,可根据实际运行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了朗肯循环系统-制冷系统的实用性。通过调整朗肯循环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提供给膨胀机12的高温高压冷媒的量,实时调节膨胀机12的转速,进而调节压缩机21的转速,最终实现调节制冷效果。
69.另外,所述冷媒泵14还可以根据当前废热热能的能量来判断该能量具体能蒸发多少冷媒,从而根据所蒸发的冷媒量来调节冷媒泵14的转速,使得整个系统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当前循环的废热热能,保证在该废热热能条件下,最大化使冷媒量蒸发,从而使膨胀机12在该条件下稳定产生最大的机械功。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冷媒流量过大导致的冷媒无法充分蒸发,进而影响膨胀机12的稳定工作。
70.并且当冷媒流量过大时,为保证进入膨胀机12的冷媒充分蒸发,虽然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15对冷媒进一步加热,但该方式需要额外消耗电能,使得成本增加,因此,通过设置变频冷媒泵14可保证在后续循环过程中(非初期工作阶段),废热热能较为稳定的时候,可无需再使用所述电加热装置15,从而节省电能,降低成本。
71.本实用新型的朗肯-制冷循环系统还可应用于冷链运输设备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统应用于冷藏车(未图示)上,所述冷藏车包括冷藏车车体、设置于冷藏车车体上的冷藏箱5,其中,所述冷藏车还包括对冷藏箱5进行供冷且如上所述的朗肯-制冷循环系统2、连接冷藏车废热源和第一蒸发器11的热传导机构。
72.所述冷藏车包括发动机、为发动机降温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供冷却液流动的管路,所述热传导机构连接该管路和第一蒸发器11,所述热传导机构可以为传热管,即间接连接,也可以为将该管路直接与第一蒸发器11相连的结构,即直接连接。其中,所述冷却液为不冻液。
73.当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因此可通过朗肯-制冷循环系统2收集废热,并将废热转化为制冷循环的动力,为冷藏箱5提供冷量,即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动力耦合。既可持续对冷藏箱5供冷,保证冷藏效果,还可减少废热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无需使用冷藏车本身的电能,降低能耗。当然也可以从排气管取热。例如:可以将100℃的废热源温度转换为-18℃的载冷剂温度,从而使得载冷剂可以对冷藏箱5供冷。而一般30kw以上的朗肯循环冷媒具有的能量和3kw冷冻能力的冷冻循环能量互补。
74.具体过程为:第一,高温不冻液在第一蒸发器11中和冷媒换热以后,冷媒蒸汽进入膨胀机12推动涡漩盘高速旋转,由于高速旋转的涡漩盘和压缩机21主轴同轴,膨胀机12带动压缩机21工作。
75.第二,压缩机21压缩冷媒以后,冷媒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排出,高温高压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4以后,和朗肯循环低温冷媒进行换热,即制冷循环中的冷媒经冷凝以后变为液体放热为朗肯循环的低温冷媒预加热,从而使朗肯循环的冷媒以比较高的温度进入第一蒸发器11中。
76.第三,制冷循环的冷媒进入第二蒸发器24,在第二蒸发器24中和载冷剂换热以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并与膨胀机12出口的冷媒进行换热,保证制冷循环进入压缩机21的冷媒具有一定过热度以后再进入压缩机21。对于在第二换热器3中冷却不充分的朗肯循环的冷媒,继续进入冷凝器13进行冷却,冷却到饱和液体状态以后,由冷媒泵14将液体冷媒输送进入第一蒸发器11,并从高温不冻液中继续吸取热量,完成循环。
7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藏车还包括与冷藏箱5配合设置的蓄冷装置6,所述第二蒸发器24与蓄冷装置6相连以对其充冷。因此,当冷藏箱5内的温度较为适宜无需制冷时,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统2依然可以将冷量充入蓄冷装置6内,即存储在蓄冷装置6内,当冷藏箱5内的温度升高时,可通过蓄冷装置6对冷藏箱5释放冷量降低温度,同时,所述朗肯-制冷循环系统2可继续对蓄冷装置6充冷以补充冷量,如此,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可有效延长冷藏时间,保证物品食材的品质。
78.当冷藏车工作时,可以通过吸收废热为朗肯循环系统1提供能量,当冷藏车停止工作时,可以通过市电或者备用电源继续对所述电加热装置15供电,从而保证朗肯循环系统持1续工作,进而保证制冷循环系统2的正常工作以保证冷藏箱5内温度保持在较低水准,保证运输产品的新鲜度。
79.而通常冷藏车工作状态占据绝大部分,因此,所述第一蒸发器11也可以成为常时蒸发器,相对而言,冷藏车停止的时间更短,从而所述电加热装置15工作时间比第一蒸发器11的工作时间要短很多,且电加热装置15和第一蒸发器11都是为冷媒提供能量的,因此,电加热装置15也可以理解为非常时蒸发器。
80.当然,当冷藏车启动时或在刚启动后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废热不足以驱动膨胀机12工作,此时,也可以通过所述电加热装置15对冷媒加热,从而保证前期朗肯循环的正常工作,待冷藏车产生的废热足够时,则可关闭电加热装置15。并且由于冷藏车产生足够废热的时间相对较短,所述电加热装置15所需开启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不会浪费过多的电能。
81.因此,当冷藏车启动时,其所产生的废热就已经被朗肯循环所利用,从而最大化利用废热,且极大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正是设置了所述电加热装置15,才可帮助有效利用前期较少的废热,不至于浪费。
8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当冷藏车运输的时间较短时,所述朗肯循环也可用于发电对冷藏车上的设备进行供电,从而也可降低能耗。
8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朗肯循环系统1通过在冷媒泵14和膨胀机12之间之间设置电加热装置15,以在无废热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加热装置15继续对朗肯循环提供能量,从而可使膨胀机12持续有效地输出机械功,而且即使在无废热源时,依然可以使朗肯循环正常工作,进而适应更多工况。
8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