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8017发布日期:2022-02-19 23: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对于医护人员及需要防护的其他人员,医用防护服对于预防空气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由于需要严密的防护效果,防护服通常采用具有良好气密性及水密性的材料制成。这种防护特性,导致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产生强烈的憋闷感。如处于室外或高温场所工作时,经常会因为这种严重的憋闷感产生中暑或晕厥。
3.为保障医护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升防护服的使用舒适度,一种便携、无损防护服调温装置对抗疫人员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个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包括内组件模块、外组件模块和外置电源组件,所述内组件模块包括内固定架、内置风扇、内置电源组件和内置散热金属块,所述外组件模块包括外固定架、外散热金属块、外置散热风扇、隔热棉、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线。
5.进一步的,所述内固定架为平板结构,平板上上开设有排气孔和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中设置有两组用于固定内置风扇和内置散热金属块的固定孔,所述方形通孔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内置风扇框。
6.进一步的,所述内置散热金属块通过一组固定孔固定在方形通孔中,并与内固定架表面相平,所述内置风扇通过另一组固定孔固定在所述内置风扇框中。
7.进一步的,所述内置电源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置风扇框的一侧,所述内置电源组件与内置风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内置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盒和第一开关。
8.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内固定架的三个边上设置有向与所述内置风扇框相反一侧延伸的圆柱。
9.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架为平板结构,平板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散热金属块通过外框卡固在通孔中,所述外框外侧固定连接外置散热风扇。
10.进一步的,所述外散热金属块位于外置散热风扇的一侧表面呈锯齿状,另一侧表面紧密贴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隔热棉围绕在半导体制冷片四周,并覆盖外散热金属块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架的三个边上设置有向与所述外框相反一侧延伸的c型槽。
12.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连接于外置电源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外置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盒和第二开关。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结构简单,在不破坏防护服密闭性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使防护服内部空气进行局部流通,并进行
温度调节的调温装置。
15.内组件模块和外组件模块采用扣接的方式固定于防护服上,不损坏防护服本体保证了防护服的防护特性;半导体制冷片,有效减少了制冷设备的体积及重量,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活动灵活性,同时有效地降低防护服内部温度;内置散热风扇使得防护服内部空气产生对流,使工作人员拥有舒适的温度体感,同时有减轻憋闷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总装配效果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内组件模块效果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内固定架一侧效果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内固定架另一侧效果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外组件模块效果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外固定架一侧效果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外固定架另一侧效果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卡扣效果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外置电源组件效果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导热分解示意图;
27.图中,内组件模块1、外组件模块2、外置电源组件3、内固定架11、内置风扇12、内置电源组件13、内置散热金属块14、外固定架21、外散热金属块22、外置散热风扇23、隔热棉24、半导体制冷片25、导线26、排气孔111、方形通孔112、固定孔113、内置风扇框114、第一开关131、圆柱115、通孔211、外框212、c型槽213、第二开关31。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一:参照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包括内组件模块1、外组件模块2和外置电源组件3,所述内组件模块1包括内固定架11、内置风扇12、内置电源组件13和内置散热金属块14,所述外组件模块2包括外固定架21、外散热金属块22、外置散热风扇23、隔热棉24、半导体制冷片25和导线26。
32.进一步的,所述内固定架11为平板结构,平板上上开设有排气孔111和方形通孔112,所述方形通孔112中设置有两组用于固定内置风扇12和内置散热金属块14的固定孔113,所述方形通孔112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内置风扇框114。
33.进一步的,所述内置散热金属块14通过一组固定孔113固定在方形通孔112中,并与内固定架11表面相平,所述内置风扇12通过另一组固定孔113固定在所述内置风扇框114中。
34.进一步的,所述内置电源组件13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置风扇框114的一侧,所述内置电源组件13与内置风扇12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内置电源组件13包括电池盒和第一开关131。
35.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内固定架11的三个边上设置有向与所述内置风扇框114相反一侧延伸的圆柱115。
36.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架21为平板结构,平板中间开设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一侧设置有外框212,所述外散热金属块22通过外框212卡固在通孔211中,所述外框212外侧固定连接外置散热风扇23。
37.进一步的,所述外散热金属块22位于外置散热风扇23的一侧表面呈锯齿状,另一侧表面紧密贴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5,所述隔热棉24围绕在半导体制冷片25四周,并覆盖外散热金属块22表面。
38.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架21的三个边上设置有向与所述外框212相反一侧延伸的c型槽213。
39.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5通过导线26连接于外置电源组件3。
40.进一步的,所述外置电源组件3包括电池盒和第二开关31。
41.具体为,使用时将内组件模块1紧贴防护服内侧,在防护服外侧将外组件模块2的c型槽213对齐内组件模块1的圆柱115,然后推进使得圆柱115卡固在c型槽213中,在此过程中,内组件模块1与防护服内侧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11排出,从而实现内组件模块1和外组件模块2紧密的夹紧在防护服。
42.此时,内组件模块1的内置散热金属块14,通过防护服紧贴着外组件模块2的半导体制冷片25,半导体制冷片25的表面涂满导热硅胶。
43.隔热棉24有效阻止外散热金属块22的热量向内置散热金属块14传导。
44.打开第一开关131,启动内置风扇12将防护服内的气体吹向内置散热金属块14,进行热交换后,从内置风扇12和内置散热金属块14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实现热交换和气体的流动。
45.打开第二开关31,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5和外散热金属块22,半导体制冷片25的制冷面涂抹硅胶紧贴防护服,用于与内置散热金属块14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传导给外散
热金属块22,并由外置散热风扇23进行散热。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无损式防护服调温装置,结构简单,在不破坏防护服密闭性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使防护服内部空气进行局部流通,并进行温度调节的调温装置。
47.内组件模块和外组件模块采用扣接的方式固定于防护服上,不损坏防护服本体保证了防护服的防护特性;半导体制冷片,有效减少了制冷设备的体积及重量,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活动灵活性,同时有效地降低防护服内部温度;内置散热风扇使得防护服内部空气产生对流,使工作人员拥有舒适的温度体感,同时有减轻憋闷感。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