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7906发布日期:2022-05-26 01:4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标签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


背景技术:

2.ctp技术是将电子印前处理系统或彩色桌面系统中编辑的数字或页面直接转移到印版的制版技术,它的特点是在材料方面,省去了感光胶片及其冲洗化学品,在工艺方面,省去了胶片曝光冲洗、修版、晒版等环节,在设备方面,省去了暗室及胶片曝光冲洗设备,在效益方面,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和空间,在质量方面,影像转移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
3.在标签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ctp制版机,但是ctp制版机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电子元件会有发热的情况发生,目前使用的ctp制版机在对其内部的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时,散热的效果并不好,容易造成机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因发热造成损坏,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解决了现有的制版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包括底座和制版机本体,所述底座底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制版机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且所述制版机本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之间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吹风机和吸风机,所述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框,且两个所述安装框内分别安装有吹风机和吸风机,两个所述安装框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储液槽,且所述储液槽和制版机本体之间设有冷凝装置,所述底座底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收纳槽,且所述收纳槽内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且所述安装盒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装置。
7.通过上述的方案,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轮驱动制版机本体移动,达到改变制版机本体位置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当设备移动到相应的工作地点后,可通过支撑装置运转,达到支撑固定设备的效果,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且该设备通过吸风机将外界冷空气导入制版机本体内部,同时通过吹风机将制版机本体内部热量导出,通过吹风机和吸风机配合,促使制版机本体内部空气冷热交换,达到散热的效果,且两个安装框相反的一侧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便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效率,促使制版机本体内部空气进行冷热交换,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且通过冷凝装置的装置,起到进一步散热的作用,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的配合,促使设备具有高效的散热效果,延长了制版机本体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8.优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盘管和冷凝泵,所述冷凝盘管固定安装于制版机
本体底端内壁,且所述冷凝盘管两端均贯穿制版机本体,且所述冷凝盘管贯穿制版机本体一端延伸至储液槽内,所述冷凝泵固定安装于储液槽底端内壁,且所述冷凝盘管贯穿储液槽其中一端与冷凝泵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9.通过上述的方案,散热装置运行时,同时通过冷凝泵将储液槽中冷凝液导入冷凝盘管中,利用冷凝水将制版机本体内部热量带走,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气缸和支撑板,两个所述收纳槽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气缸,且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1.通过上述的方案,当设备移动至相应的工作地点后,通过气缸驱动同组支撑板下移,促使移动轮与地面脱离接触,达到固定支撑设备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搅拌板,所述支撑柱转动安装于储液槽内,且所述搅拌板在支撑柱侧壁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搅拌板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靠近步进电机一端贯穿安装盒,且所述支撑柱贯穿安装盒一端与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
13.通过上述的方案,当冷凝液带着热量再次进入储液槽内后,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支撑柱转动,支撑柱驱动搅拌板转动,达到搅拌冷凝液的效果,促使带走热量的冷凝液和原有的冷凝液交融,提高散热效率。
14.优选的,所述搅拌板表面均固定开设有结构相同且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
15.通过上述的方案,搅拌板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搅拌板转动时,冷凝液在通孔中流出,提高搅拌速率。
16.优选的,所述制版机本体侧壁覆盖有导热层,且所述制版机本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导热板。
17.通过上述的方案,制版机本体表面设有导热层,起到导热的作用,且通过导热板的设置,加速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利用吸风机将外界冷空气导入制版机本体内部,同时通过吹风机将制版机本体内部热量导出,加速制版机本体内部空气的流通,达到散热的效果,有助于延长制版机本体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20.2、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通过冷凝泵将储液槽中的冷凝水导入冷凝盘管中,通过冷凝液将制版机本体内部的热量带出,可达到降温散热的效果,通过搅拌装置的设置,起到搅拌冷凝液的作用,加速携带热量的冷凝液与原有的冷凝液混合,提高了降温效率,且该设备壳通过移动轮移动设备,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
21.综上所述,该设备结构新颖,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促使制版机本体内部空气进行冷热交换,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且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利用冷凝液带走热量,起到进一步降温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俯剖图;
24.图3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25.图4为本技术冷凝装置的爆炸图;
26.图5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爆炸图。
27.图中标号:1、底座;2、制版机本体;3、安装框;4、导热板;5、冷凝盘管;6、支撑板;7、安装盒;8、吹风机;9、安装口;10、导热层;11、吸风机;12、步进电机;13、气缸;14、储液槽;15、冷凝泵;16、搅拌板;17、支撑柱;18、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参照图1和图3,全自动不干胶标签制版机,包括底座1和制版机本体2,底座1底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轮驱动制版机本体2移动,达到改变制版机本体2位置的效果,底座1底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收纳槽18,且收纳槽18内均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气缸13和支撑板6,两个收纳槽18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气缸13,且两个气缸13活塞杆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当设备移动至相应的工作地点后,通过气缸13驱动同组支撑板6下移,促使移动轮与地面脱离接触,达到固定支撑设备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制版机本体2侧壁覆盖有导热层10,且制版机本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导热板4,制版机本体2表面设有导热层10,起到导热的作用,且通过导热板4的设置,加速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
30.参照图1-3,制版机本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且制版机本体2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9,两个安装口9之间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3、吹风机8和吸风机11,安装口9内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框3,且两个安装框3内分别安装有吹风机8和吸风机11,两个安装框3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设备使用时,通过吸风机11将外界冷空气导入制版机本体2内部,同时通过吹风机8将制版机本体2内部热量导出,通过吹风机8和吸风机11配合,促使制版机本体2内部空气冷热交换,达到散热的效果,且两个安装框3相反的一侧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便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效率。
31.参照图2-4,底座1内开设有储液槽14,且储液槽14和制版机本体2之间设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盘管5和冷凝泵15,冷凝盘管5固定安装于制版机本体2底端内壁,且冷凝盘管5两端均贯穿制版机本体2,且冷凝盘管5贯穿制版机本体2一端延伸至储液槽14内,冷凝泵15固定安装于储液槽14底端内壁,且冷凝盘管5贯穿储液槽14其中一端与冷凝泵15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散热装置运行时,同时通过冷凝泵15将储液槽14中冷凝液导入冷凝盘管5中,利用冷凝水将制版机本体2内部热量带走,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32.参照图3和图5,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7,且安装盒7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17和搅拌板16,支撑柱17转动安装有储液槽14内,且所述搅拌板16在支撑柱17侧壁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搅拌板16与支撑柱17固定连接,支撑柱17靠近步进电机12一端贯穿安装盒7,且支撑柱17贯穿安装盒7一端与步进电机12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搅拌板16表面均固定开设有结构相同且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当冷凝液带着热量再次进入储液槽14内后,通过步进电机12驱动支撑柱17转动,支撑柱17驱动搅拌板16转动,达到搅拌冷凝液的效果,促使带走热量的冷凝液和
原有的冷凝液交融,提高散热效率,搅拌板16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搅拌板16转动时,冷凝液在通孔中流出,提高搅拌速率。
33.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轮驱动制版机本体2移动,达到改变制版机本体2位置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当设备移动到相应的工作地点后,可通过支撑装置运转,达到支撑固定设备的效果,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且该设备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促使制版机本体2内部空气进行冷热交换,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且通过冷凝装置的装置,起到进一步散热的作用,通过散热装置和冷凝装置的配合,促使设备具有高效的散热效果,延长了制版机本体2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