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8464发布日期:2022-01-22 13:0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提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氢气,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即在1标准大气压和0℃,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还原性较强,常作为还原剂参与化学反应,工业上一般从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而不采用高耗能的电解水的方法,制得的氢气大量用于石化行业的裂化反应和生产氨气,氢气分子可以进入许多金属的晶格中,造成“氢脆”现象,使得氢气的存储罐和管道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如蒙耐尔合金),设计也更加复杂。
3.现有技术是重整产的氢气通过增压机增压后通过水冷器进行冷却,冷却温度在三十五到四十摄氏度之间,在分液罐中的氢气和烯烃无法有效分离,使氢气进入psa装置时携带液体和烯烃,造成psa装置的工作异常、降低了psa吸附剂使用寿命,造成了psa吸附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包括氢气自催化装置,所述氢气自催化装置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机分液罐的入液口连通,所述氢气反应气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机分液罐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增压机分液罐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一级空冷器的入液口连通,所述一级空冷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分液罐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增压机分液罐、一级空冷器和第一分液罐的出液口均通过连接管与冷却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液罐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二级空冷器的入液口连通,所述二级空冷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分液罐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液罐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再接触空冷器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再接触空冷器的出液口与再接触后空冷器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再接触后空冷器的出液口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液化气吸收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再接触后空冷器的出液口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制冷系统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再接触罐的入口连通,所述再接触罐的出口和再接触后空冷器的出液口均与脱氯罐的入液口连通,所述脱氯罐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psa装置、催化剂再生装置和预加氢装置的入液口连通。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增压机分液罐的入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连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再接触空冷器的入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分离底泵的出液口连通。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再接触后空冷器的出液口上设置有三通接头。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氢气自催化装置上设置有液位可视窗。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冷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冷却装置和再接触罐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器。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将氢气自催化装置的氢气通过增压机分液罐、一级空冷器和第一分液罐后,通过增加再接触空冷器、再接触后空冷器,使得氢气在通过了再接触空冷器和再接触后空冷器换热后,通过制冷系统中的制冷介质丙烷冷却后,在再接触罐内换热至-5摄氏度后,从再接触罐分离出来到脱氯罐,最后从脱氯罐分散到psa装置、催化剂再生装置和预加氢装置中,有效的解决了重整氢气进入psa装置还携带有液体和烯烃的问题,延长了psa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节约了psa吸附剂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氢气自催化装置;2、氢气反应气液分离装置;3、气液分离器;4、冷却装置;5、气液分离底泵;6、液化气吸收装置;7、制冷系统;8、psa装置;9、催化剂再生装置;10、预加氢装置;201、增压机分液罐;202、一级空冷器;203、第一分液罐;204、二级空冷器;205、第二分液罐;206、再接触空冷器;207、再接触后空冷器;209、脱氯罐;208、再接触罐。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
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提高重整自产氢气纯度的装置,包括氢气自催化装置1,氢气自催化装置1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机分液罐201的入液口连通,氢气反应气液分离装置2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机分液罐201的入液口连通,增压机分液罐201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一级空冷器202的入液口连通,一级空冷器202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分液罐203的入液口连通,增压机分液罐201、一级空冷器202和第一分液罐203的出液口均通过连接管与冷却装置4的入液口连通,第一分液罐203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二级空冷器204的入液口连通,二级空冷器204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分液罐205的入液口连通,第二分液罐205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再接触空冷器206的入液口连通,再接触空冷器206的出液口与再接触后空冷器207的入液口连通,再接触后空冷器207的出液口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液化气吸收装置6的入口连通,再接触后空冷器207的出液口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系统7的入口连通,制冷系统7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再接触罐208的入口连通,再接触罐208的出口和再接触后空冷器207的出液口均与脱氯罐209的入液口连通,脱氯罐209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psa装置8、催化剂再生装置9和预加氢装置10的入液口连通。
26.增压机分液罐201的入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分离器3的出液口连通,通过气液分离器3对增压机分液罐201的气体和液体进行一个分离操作,再接触空冷器206的入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分离底泵5的出液口连通,通过气液分离底泵5,可以将分离效率大大提高,再接触后空冷器207的出液口上设置有三通接头,通过三通接头可以实现分流的作用,氢气自催化装置1上设置有液位可视窗,方便观察罐内的情况,冷却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垫,防止装置因误碰而移动,冷却装置4和再接触罐208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器,通过温度检测很方便将装置内的温度检测出来。
27.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氢气自催化装置1的氢气通过增压机分液罐201、一级空冷器202和第一分液罐203后,通过增加再接触空冷器206、再接触后空冷器207,使得氢气在通过了再接触空冷器206和再接触后空冷器207换热后,通过制冷系统7中的制冷介质丙烷冷却后,在再接触罐208内换热至负五摄氏度后,从再接触罐208分离出来到脱氯罐209,最后从脱氯罐209分散到psa装置8、催化剂再生装置9和预加氢装置10中,有效的解决了重整氢气进入psa装置8还携带有液体和烯烃的问题。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