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0655发布日期:2023-03-21 22:5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涉及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在制冷装置中,与hfc制冷剂相比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下文中有时简称为gwp)低的氢氟烯烃(hfo制冷剂)受到关注,例如,1,2-二氟乙烯(hfo-1132)也作为gwp低的制冷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6312号公报)中进行了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4.这种hfo制冷剂虽然gwp低,但由于稳定性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被称为歧化反应的自分解反应。歧化反应是指,由于同一种类的2个以上的分子相互反应等原因而转变为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物质的化学反应。并且,如此产生的hfo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有时会传播。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传播。
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7.本技术的发明人为了抑制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传播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新发现了,制冷剂的歧化反应容易在制冷剂流速慢的部位传播,在制冷剂的流速快的部位可抑制歧化反应的传播。本技术的发明人基于上述见解进一步反复研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提供以下各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8.第1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是组合物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该压缩机中,在规定的高压条件下在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组合物包含选自由乙烯系的氟代烯烃、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和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9.根据在该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能够在制冷剂的流速快的排出管中抑制制冷剂的歧化的传播。
1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压缩机,可以是在规定的高压条件下在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5m/s以上的压缩机,也可以是流速为10m/s以上的压缩机。排出管中的制冷剂的流速越快,则越能更有效地抑制歧化的传播。
11.第2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为第1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其中,组合物包含选自由1,2-二氟乙烯(hfo-1132)、1,1-二氟乙烯(hfo-1132a)、1,1,2-三氟乙烯(hfo-1123)、单氟乙烯(hfo-1141)和全卤烯烃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2.需要说明的是,1,2-二氟乙烯可以为反式-1,2-二氟乙烯[(e)-hfo-1132],也可以为顺式-1,2-二氟乙烯[(z)-hfo-1132],还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0013]
第3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为第2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其中,组合物包含1,2-二氟乙烯(hfo-1132)和/或1,1,2-三氟乙烯(hfo-1123)。
[0014]
第4观点的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为第1观点至第3观点中的任一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其中,规定的高压条件是在压缩机的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为1mpa以上的条件。
[0015]
关于该在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的用途,通过使在压缩机的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为1mpa以上,即便在容易产生制冷剂的歧化的状况下,也能抑制所产生的歧化的传播。
[0016]
第5观点的压缩机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制冷剂包含选自由乙烯系的氟代烯烃、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和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压缩机中,在规定的高压条件下在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
[0017]
该压缩机能够在制冷剂的流速快的排出管中抑制制冷剂的歧化的传播。
[0018]
第6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具有第5观点的压缩机。
[0019]
该制冷循环装置中,能够抑制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歧化的传播。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性构成图。
[0021]
图2是制冷循环装置的框图。
[0022]
图3是示出压缩机的示意性构成的侧视截面图。
[0023]
图4是示出压缩机的气缸室周边的俯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举例对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它们中的制冷剂的用途进行具体说明,但这些记载不限定本发明内容。
[0025]
(1)制冷循环装置1
[0026]
制冷循环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而对对象空间的热负荷进行处理的装置,例如为调节对象空间的空气的空调装置等。
[0027]
图1中示出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性构成图。图2中示出制冷循环装置的框图。
[0028]
制冷循环装置1主要具有:室外单元20;室内单元30;连接室外单元20和室内单元30的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和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未图示的遥控器;和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器7。
[0029]
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进行下述制冷循环:封入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被压缩,被冷却或冷凝,被减压,被加热或蒸发后,再次被压缩。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回路10填充有用于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
[0030]
(2)制冷剂
[0031]
作为填充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为包含选自由乙烯系的氟代烯烃、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和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制冷剂。需要说明的是,关于iso817中定义的燃烧速度,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
的1.2cm/s低于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的1.5cm/s,从这点出发是优选的。另外,关于iso817中定义的lfl(lower flammability limit:燃烧下限),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的65000vol.ppm 6.5%高于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的62000vol.ppm 6.2%,从这点出发是优选的。其中,作为该制冷剂,可以包含选自由1,2-二氟乙烯(hfo-1132)、1,1-二氟乙烯(hfo-1132a)、1,1,2-三氟乙烯(hfo-1123)、单氟乙烯(hfo-1141)和全卤烯烃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该制冷剂,特别优选包含1,2-二氟乙烯(hfo-1132)和/或1,1,2-三氟乙烯(hfo-1123)。
[0032]
此处,作为乙烯系的氟代烯烃,可以举出例如1,2-二氟乙烯(hfo-1132)、1,1-二氟乙烯(hfo-1132a)、1,1,2-三氟乙烯(hfo-1123)、单氟乙烯(hfo-1141)、全卤烯烃等。另外,作为全卤烯烃,可以举出例如三氟氯乙烯(cfo-1113)、四氟乙烯(fo-1114)等。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剂回路10中与上述制冷剂一起填充有制冷机油。
[0034]
(3)室外单元20
[0035]
室外单元20通过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和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与室内单元30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0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膨胀阀24、室外风扇25、接收器41、气体侧关闭阀28和液体侧关闭阀29。
[0036]
压缩机21是将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压缩至高压的设备。此处,作为压缩机21,可以使用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元件被压缩机马达所旋转驱动的密闭式结构的压缩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旋转压缩机。压缩机马达用于改变容量,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运转频率。
[0037]
四通切换阀22进行制冷剂回路10的流路的切换。具体而言,四通切换阀22能够切换:在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同时连接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气体侧关闭阀28的状态;和在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气体侧关闭阀28的同时连接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
[0038]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的散热器或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
[0039]
室外膨胀阀24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出口至液体侧关闭阀29之间。室外膨胀阀24是能够调节阀开度的电动膨胀阀。
[0040]
室外风扇25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外单元20内,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用于排出到外部的空气流。室外风扇25由室外风扇马达旋转驱动。
[0041]
接收器41设置于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口之一之间,是能够将制冷剂回路10中的剩余制冷剂作为液体制冷剂贮存的制冷剂容器。
[0042]
液体侧关闭阀29是配置于室外单元20中的与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的连接部分的手动阀。
[0043]
气体侧关闭阀28是配置于室外单元20中的与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连接部分的手动阀。
[0044]
室外单元20具有室外单元控制部27,该室外单元控制部27控制构成室外单元20的各部的动作。室外单元控制部27具有包括cpu、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室外单元控制部27经由通信线与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连接,进行控制信号等的收发。
[0045]
在室外单元20设置有排出压力传感器61、排出温度传感器62、吸入压力传感器63、
吸入温度传感器64、室外热交换温度传感器65、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66等。这些各传感器与室外单元控制部27电连接,向室外单元控制部27发送检测信号。排出压力传感器61检测在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四通切换阀22的连接口之一的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排出温度传感器62检测在排出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吸入压力传感器63检测在连接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接收器41的吸入配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吸入温度传感器64检测在吸入配管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室外热交换温度传感器65检测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连接有四通切换阀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液体侧的出口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66检测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前的室外的空气温度。
[0046]
(4)室内单元30
[0047]
室内单元30例如设置于作为对象空间的室内的壁面或天花板等。室内单元30经由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和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与室外单元20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0048]
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和室内风扇32。
[0049]
室内热交换器31中,液体侧与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连接,气体侧端与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3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
[0050]
室内风扇32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单元30内,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用于排出到外部的空气流。室内风扇32由室内风扇马达旋转驱动。
[0051]
另外,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单元控制部34,该室内单元控制部34控制构成室内单元30的各部的动作。室内单元控制部34具有包括cpu、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室内单元控制部34经由通信线与室外单元控制部27连接,进行控制信号等的收发。
[0052]
在室内单元30设有室内液体侧热交换温度传感器71、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72等。这些各传感器与室内单元控制部34电连接,向室内单元控制部34发送检测信号。室内液体侧热交换温度传感器71检测在室内热交换器31的液体制冷剂侧的出口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前的室内的空气温度。
[0053]
(5)控制器7
[0054]
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室外单元控制部27与室内单元控制部34经由通信线连接,由此构成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器7。
[0055]
控制器7主要具有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rom、ram等存储器。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控制器7的各种处理、控制通过室外单元控制部27和/或室内单元控制部34所包含的各部一体地发挥功能来实现。
[0056]
(6)运转模式
[0057]
制冷循环装置1至少能够执行制冷运转模式和制热运转模式。
[0058]
控制器7基于从遥控器等收到的指示,判断是制冷运转模式还是制热运转模式,并执行。
[0059]
在制冷运转模式中,压缩机21例如对运转频率进行容量控制,以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达到目标蒸发温度。
[0060]
从压缩机2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冷凝。流过
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通过室外膨胀阀24时被减压。
[0061]
在室外膨胀阀24被减压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关闭阀29在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中流动,被送到室内单元30。之后,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蒸发,流向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流过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制冷剂经过气体侧关闭阀28、四通切换阀22、接收器41,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0062]
在制热运转模式中,压缩机21例如对运转频率进行容量控制,以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达到目标冷凝温度。
[0063]
从压缩机2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在四通切换阀22、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中流通后,流入室内单元30的室内热交换器31的气体侧端,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冷凝或放热。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冷凝或放热的制冷剂流过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流入室外单元20。
[0064]
通过室外单元20的液体侧关闭阀29的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24被减压。在室外膨胀阀24被减压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经过四通切换阀22和接收器41,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0065]
(7)压缩机21的详细构成
[0066]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为单缸型的旋转压缩机,是具备外壳81和配置于外壳81内的驱动机构82和压缩机构88的旋转压缩机。该压缩机21在外壳81内在驱动机构82的下侧配置压缩机构88。
[0067]
(7-1)驱动机构
[0068]
驱动机构82收纳于外壳81的内部空间的上部,驱动压缩机构88。驱动机构82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83和安装于马达83的作为驱动轴的曲轴84。
[0069]
马达83是用于使曲轴84旋转驱动的马达,主要具有转子85和定子86。转子85在其内部空间插嵌有曲轴84,与曲轴84一起旋转。转子85由层积的电磁钢板和埋设于转子主体的磁铁构成。定子86隔着规定的空间配置于转子85的径向外侧。定子86在周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分开配置有多个。定子86由层积的电磁钢板和卷绕在具有齿86b的定子主体86c上的线圈86a构成,其在周向上设有多个。马达83通过使电流流过线圈86a而在定子86产生的电磁力,使转子85与曲轴84一起旋转。通过与设置于外壳81的上端的端子部98连接的未图示的配线,向该定子86的线圈86a供给电力。
[0070]
曲轴84插嵌在转子85上,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曲轴84的偏心部的曲柄销84a插穿在压缩机构88的活塞89的辊89a(后述)中,以能够传递来自转子85的旋转力的状态嵌入辊89a。曲轴84随着转子85的旋转而旋转,使曲柄销84a偏心旋转,使压缩机构88的活塞89的辊89a公转。即,曲轴84具有将马达83的驱动力传递至压缩机构88的功能。
[0071]
(7-2)压缩机构
[0072]
压缩机构88收纳在外壳81内的下部侧。压缩机构88对经由吸入管99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构88为旋转型的压缩机构,主要由前封头91、气缸92、活塞89和后封头93构成。另外,在压缩机构88的压缩室s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从形成于前封头91的前封头排出孔91c经被前封头91和消声器94包围的消声器空间s2,向配置有马达83且排出管95的下端所处的空间排出。
[0073]
(7-2-1)气缸
[0074]
气缸92为金属制的铸造部件。气缸92具有圆筒状的中央部92a、从中央部92a向径向外侧的一方延伸的第1外延部92b、和从中央部92a向与第1外延部92b相反侧延伸的第2外延部92c。在第1外延部92b形成有吸入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的吸入孔92e。中央部92a的内周面92a1的内侧的圆柱状空间成为从吸入孔92e吸入的制冷剂流入的气缸室92d。吸入孔92e从气缸室92d向第1外延部92b的外周面延伸,在第1外延部92b的外周面开口。在该吸入孔92e中插入吸入管99的前端部。另外,在气缸室92d内收纳有用于压缩流入气缸室92d内的制冷剂的活塞89等。
[0075]
由气缸92的圆筒状的中央部92a形成的气缸室92d中,其下端即第1端开口,另外,其上端即第2端也开口。作为中央部92a的下端的第1端被后述的后封头93堵塞。另外,作为中央部92a的上端的第2端被后述的前封头91堵塞。
[0076]
另外,在气缸92形成有配置后述的衬套89c和叶片89b的叶片摆动空间92f。叶片摆动空间92f跨越中央部92a和第1外延部92b而形成,活塞89的叶片89b藉由衬套89c可摆动地支撑于气缸92。在俯视观察时,叶片摆动空间92f形成为使吸入孔92e的附近从气缸室92d向外周侧延伸。
[0077]
(7-2-2)前封头
[0078]
如图3所示,前封头91具有:堵塞作为气缸92的上端的第2端的开口的前封头圆板部91b;和从前封头圆板部91b的中央的前封头开口的周边向上方向延伸的上轴承部91a。上轴承部91a为圆筒状,作为曲轴84的轴承发挥功能。
[0079]
在前封头圆板部91b,在图4所示的平面位置形成有前封头排出孔91c。从前封头排出孔91c断续地排出在气缸92的气缸室92d中容积变化的压缩室s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在前封头圆板部91b设有开闭前封头排出孔91c的出口的排出阀。该排出阀在压缩室s1的压力高于消声器空间s2的压力时通过压力差打开,从前封头排出孔91c向消声器空间s2排出制冷剂。
[0080]
(7-2-3)消声器
[0081]
如图3所示,消声器94安装于前封头91的前封头圆板部91b的周边部的上表面。消声器94与前封头圆板部91b的上表面和上轴承部91a的外周面一起形成消声器空间s2,以降低伴随制冷剂排出的噪音。如上所述,消声器空间s2和压缩室s1在排出阀打开时藉由前封头排出孔91c连通。
[0082]
另外,在消声器94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上轴承部91a的中央消声器开口;和使制冷剂从消声器空间s2向上方的马达83的收纳空间流动的消声器排出孔。
[0083]
需要说明的是,消声器空间s2、马达83的收纳空间、排出管95所处的马达83的上方空间、在压缩机构88的下方存积润滑油的空间等全部连接,形成压力相等的高压空间。
[0084]
(7-2-4)后封头
[0085]
后封头93具有:堵塞作为气缸92的下端的第1端的开口的后封头圆板部93b;和作为从后封头圆板部93b的中央开口的周边部向下方延伸的轴承的下轴承部93a。如图4所示,前封头圆板部91b、后封头圆板部93b和气缸92的中央部92a形成气缸室92d。上轴承部91a和下轴承部93a为圆筒形状的凸缘部,对曲轴84进行轴支撑。
[0086]
(7-2-5)活塞
[0087]
活塞89配置于气缸室92d,安装于作为曲轴84的偏心部的曲柄销84a。活塞89是辊
89a与叶片89b一体化的部件。活塞89的叶片89b配置在形成于气缸92的叶片摆动空间92f,如上所述,藉由衬套89c可摆动地支撑于气缸92。另外,叶片89b能够与衬套89c滑动,在运转中摆动,并且反复进行从曲轴84离开或接近曲轴84的动作。
[0088]
如图4所示,活塞89的辊89a和叶片89b以分隔气缸室92d的形式形成了容积因活塞89的公转而变化的压缩室s1。压缩室s1是由气缸92的中央部92a的内周面92a1、后封头圆板部93b的上表面、前封头圆板部91b的下表面和活塞89包围的空间。随着活塞89的公转,压缩室s1的容积变化,从吸入孔92e吸入的低压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从前封头排出孔91c向消声器空间s2排出。
[0089]
(7-3)动作
[0090]
在上述压缩机21中,通过利用曲柄销84a的偏心旋转而公转的压缩机构88的活塞89的运动,压缩室s1的容积发生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活塞89公转的期间,低压的制冷剂从吸入孔92e被吸入压缩室s1。面对吸入孔92e的压缩室s1在吸入制冷剂时,其容积逐渐变大。进而,当活塞89公转时,压缩室s1与吸入孔92e的连通状态被解除,压缩室s1中的制冷剂压缩开始。之后,与前封头排出孔91c成为连通状态的压缩室s1的容积变得相当小,制冷剂的压力也变高。然后,通过活塞89进一步公转,成为高压的制冷剂从前封头排出孔91c推开排出阀,向消声器空间s2排出。导入消声器空间s2的制冷剂从消声器94的消声器排出孔向消声器空间s2的上方的空间排出。被排出到消声器空间s2的外部的制冷剂通过马达83的转子85与定子86之间的空间,冷却马达83后,从排出管95排出。
[0091]
(8)压缩机的控制
[0092]
压缩机21在制冷运转模式和制热运转模式等运转时,通过控制器7分别将规定的目标蒸发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作为目标值,对运转频率进行容量控制。
[0093]
此处,控制器7进行压缩机的控制,以即使在压缩机21的内部或排出管95中发生制冷剂的歧化反应,也能抑制该歧化反应向制冷剂回路10中比排出管95靠前的部位传播。
[0094]
在该控制中,控制器7控制运转频率,以使得在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达到1mpa以上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流经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此处,为了必须使流经排出管95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使上述容量控制中的运转频率增大的控制。
[0095]
此处,控制器7可以使用排出压力传感器61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作为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另外,在控制器7中,对于在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例如,利用吸入压力传感器63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吸入温度传感器64检测出的制冷剂温度、压缩机21的规定的活塞排气量和体积效率,通过公知的关系式求出制冷剂的体积流量即循环量,将该制冷剂的循环量除以排出管95的配管直径,由此可以求出。
[0096]
(9)实施方式的特征
[0097]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使用有可能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该制冷剂的歧化反应在满足规定的高温条件、高压条件和点火能量条件的环境下,以一定的概率发生。而且,发生的歧化反应有时会从其产生部位向周围传播。
[0098]
与此相对,发明人使用1,2-二氟乙烯(hfo-1132)作为制冷剂,准备与点火源相连的规定的流路,改变制冷剂的流速,进行用超慢速相机观察在点火源产生的歧化反应传播的情况的试验。根据该试验结果,确认了与制冷剂的流速慢于1m/s的情况相比,在制冷剂的
流速为1m/s以上的情况下可抑制歧化反应的传播,进而确认了制冷剂的流速越快,抑制歧化反应的传播的效果越优异。
[0099]
并且,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的压缩机21和具备该压缩机21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构成为在规定的高压条件下在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和制冷循环装置1中,虽然使用了不稳定的制冷剂,但即使在压缩机21的内部或排出管95中发生制冷剂的歧化反应,也能够在排出管95中抑制其传播。
[0100]
(10)其他实施方式
[0101]
(10-1)其他实施方式a
[0102]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为1mpa以上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运转频率以使在排出管95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0103]
与此相对,在更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的状况即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为3mpa以上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或者为5mpa以上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控制运转频率以使在排出管95中流通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
[0104]
(10-2)其他实施方式b
[0105]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构成为在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1m/s以上来抑制歧化反应传播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0106]
与此相对,该流速不限于1m/s,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为3m/s以上,也可以构成为5m/s以上,进而还可以构成为10m/s以上。这样,在压缩机21的排出管95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速越高,越能更有效地抑制歧化反应的传播。
[0107]
(10-3)其他实施方式c
[0108]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旋转式的压缩机作为压缩机2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0109]
与此相对,作为通过提高排出管95的流速来抑制歧化反应传播的压缩机,不限于旋转压缩机,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涡旋压缩机或摆动压缩机。
[0110]
(附记)
[0111]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方式、详细情况进行各种变更。
[0112]
符号说明
[0113]
1 制冷循环装置
[0114]
10 制冷剂回路
[0115]
21 压缩机
[0116]
95 排出管
[0117]
现有技术文献
[0118]
专利文献
[011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6312号公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