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40035发布日期:2023-01-24 21: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国家的双碳政策背景下,节能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传统老旧数据机房采用的直膨式空调,在冬、夏以及过渡性季节均采用压缩机驱动制冷剂来完成冷却的制冷方式,能效低下,造成了能源浪费;在北方地区,冬季乃至过渡性季节,室外温度远低于室内温度,因此室外空气便成为了免费的天然冷源,泵则可以高效地利用这种自然冷源。通过利用这种天然冷源,来降低压缩机的工作时间,以此实现节能的目的。
3.泵系统(也称为制冷剂泵系统,制冷剂一般为r410a)是一种以泵代替压缩机来驱动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在夏季,数据中心专用空调开启制冷压缩机正常制冷,当室外温度低于控制器预先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自动由压缩机制冷切换为制冷剂泵制冷:室外风冷冷凝部冷却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制冷剂泵输送到蒸发部内,吸收室内的热量后,制冷剂由液态转变为气态,进入风冷冷凝部,再次冷却成液体,周而复始。由于制冷剂泵功率远小于制冷压缩机功率,在相同制冷量的前提下,制冷剂泵的能效比高于制冷压缩机,从而在达到降温的同时起到节能效果。
4.通过泵的流体应为液体,若通过泵的流体中存在气体,就会产生气穴现象,而泵(也称为氟泵)叶轮表面受到气穴现象的冲击和侵蚀产生剥落和损坏的现象,即出现了汽蚀现象,此外,还会使泵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泵系统在运行前,需保证没有气体进入泵。同样地,压缩机在工作时也需要避免液体的吸入以免发生液击。
5.针对当前的氟泵和压缩机的复合空调系统,为了防止在工作模式切换时氟泵和压缩机分别发生“汽蚀”和“液击”的问题,需要在氟泵和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侧设置额外的电磁阀,还可能需要在压缩机的入口侧设置气液分离器,由此使得整个空调系统结构复杂,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控制难度。
6.此外,普通的空调由于管路较短,大部分润滑油随制冷剂顺利地流回压缩机,因此不用考虑回油问题,多联制冷系统由于管路长、落差大、弯头多,系统存油的地方多,回油困难。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润滑油越积越多,压缩机会因为缺油而损坏。为了降低回油阻力,减少管路中存油的地方,多联制冷系统在设计时连接管路的长度和直径都受到限制,且安装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避免泵的汽蚀和压缩机的液击,无需借用外部冷源;此外,可避免压缩机回油不畅,整个系统结构简单,系统运行更为可靠,管路铺设简单,工程应用更为方便。
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技术方案一,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制冷模块和循环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接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储液器、第一泵单元、第一节流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通过所述第一储液器内储存的液体;所述循环模块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接的换热器、第二储液器和第二泵单元,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形成所述室外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泵单元的输出端形成所述室外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换热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于室外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第二节流器和第二蒸发器。
10.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循环模块还包括第三节流器,所述第三节流器串接于换热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节流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
11.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三节流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分为换热段和与换热段的两端衔接的两个非换热段,所述换热段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所述换热段的入口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输出端。
12.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三节流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分为换热段和与换热段的两端衔接的两个非换热段,所述换热段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所述换热段的入口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输入端。
13.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一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设有伸入所述第一储液器内的冷却段,所述第一储液器为储液罐,所述冷却段镜像对称且其每一侧沿着所述储液罐的高度方向布设有若干弯曲段。
14.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管路并联在压缩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泵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15.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吸气电磁阀,所述吸气电磁阀通过管路串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管路串接于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单向阀和吸气电磁阀之间。
1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第二泵单元包括两个并联支路,每个并联支路上通过管路串接有第二泵和第二单向阀,两个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形成所述室外单元的输出端。
17.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室外单元至少为一个,各室外单元的输入端并联,各室外单元的输出端并联;所述室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制冷端,各制冷端并联于室外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且每个制冷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二节流器和第二蒸发器。
18.技术方案十,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采用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多联制冷系统,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适于对换热器和/或冷凝器进行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温度tin和室外温度tout的差值

t,根据

t与第一设定值t1、第二设定值t2和第三设定值t3的关系确定工作模式;


t≥t1,则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若t2≤

t<t1,判断是否满足喷淋条件,若满足喷淋条件,则使喷淋器对换热器和/或冷凝器喷淋,并判断

t是否大于或等于t1,结果为是时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若不满足喷淋条件,则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t3≤

t<t2,则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若

t<t3,则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若当前为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判断是否满足喷淋条件,若满足喷淋条件,则喷淋器对换热器和/或冷凝器喷淋;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压缩机关闭,所述第一泵单元开启并与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所述第二泵单元开启并与换热器和第二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泵单元均开启并与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所述第二泵单元开启并与换热器和第二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泵单元关闭,所述压缩机开启并与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所述第二泵单元开启并与换热器和第二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
19.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20.1、技术方案一中,制冷模块中由于第一节流器的存在,第一蒸发器的输出端的气体温度低于第一储液器内液体的温度,第一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内储存的液体,可与第一储液器的液体换热从而增加了第一储液器内液体的过冷度,保证了第一泵单元的启动或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中,第一泵单元吸入的是液态制冷剂,而不是汽态液冷剂,防止了第一泵单元发生汽蚀,从而保护了第一泵单元,且第一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内储存的液体后温度升高,能够对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防止压缩机因吸入液态的冷媒从而发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循环模块中,第二蒸发器产生的气体先由换热器降温,接着通过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成液态,由于第一蒸发器为制冷模块的制冷核心,第一蒸发器充当了循环模块中冷凝器的作用,通过第一蒸发器后气体冷凝成液体且液体温度较低,并具有一定的过冷度,也即使得第二储液器内的液体具有一定的过冷度,从而保证了第二泵单元的工作过程中吸入的是液态制冷剂,而不是汽态制冷剂,防止了第二泵单元发生汽蚀,从而保护了第二泵单元;由于压缩机设置于制冷模块,制冷模块整体位于室外,压缩机的管路短且落差小,回油较为顺畅;因此,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内储存的液体即可增大第一储液器内液体的过冷度和控制压缩机入口气体的过热度,无需借用外部冷源,整个系统结构简单;通过使换热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可实现室内制冷效果,且增大了第二储液器内液体的过冷度;此外,使得压缩机回油顺畅,整个系统运行更为可靠,管路铺设简单,工程应用更为方便。
21.2、技术方案二中,第三节流器的设置,可调节循环模块中通过第一蒸发器的管路的气体的流量,使得循环模块中通过第一蒸发器的管路的气体可充分被第一蒸发器冷却,提高了冷凝效率,保证了第二储液器内液体的过冷度,避免了第二泵单元的汽蚀。
22.3、技术方案三中,换热器流出的气体经过非换热段、换热段和非换热段进入第二储液器,换热段通过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换热段的入口靠近第一蒸发器的输出端,使得第一蒸发器内的冷却气流流动方向与换热段内的气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更高。
23.4、技术方案四中,换热器流出的气体经过非换热段、换热段和非换热段进入第二
储液器,换热段通过第一蒸发器并由第一蒸发器冷却,换热段的入口靠近第一蒸发器的输入端,由于第一蒸发器输入端的温度往往较低,换热段的气体进入第一蒸发器后可快速冷却成液体;此外,这种设计在管路连接时更为方便,且整体管路长度更短。
24.5、技术方案五中,冷却段的结构设置换热面积大,有利于降低第一储液器内液体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第一储液器内液体的过冷度。
25.6、技术方案六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设置,有利于使制冷系统运行于不同的制冷模式,更为节能环保。
26.7、技术方案七中,第一单向阀和吸气电磁阀的设置,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27.8、技术方案八中,两个第二泵的设置使得即便一个第二泵损坏,也不会对循环模块的运行造成影响,使得整个制冷系统运行更为稳定可靠。
28.9、技术方案九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用于实现一个室外单元对应多个制冷端以减小室外机的数量及占地面积,也可实现多个室外单元对应一个制冷端,或多个室外单元对应多个制冷端,简化了室内、外连接管路。
29.10、技术方案十中,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优势;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内外温差(

t=tin-tout)与三个设定值的关系确定工作模式,更为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了制冷系统始终能达到制冷需求,保证了室内工况的稳定运行;其中,喷淋条件一般指当前地区的水源是否充足,水源充足即代表可进行喷淋。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3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4.室外单元100;制冷模块10;压缩机11;冷凝器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泵单元14;第一节流器15;第一蒸发器16;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8;第一单向阀191;吸气电磁阀192;第一支路01;第二支路02;冷却段03;换热器21;第三节流器22;第二储液器23;第二泵单元24;第二泵241;第二单向阀242;换热段04;非换热段05;室内单元200;制冷端201;第二节流器2011;第二蒸发器2012。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7.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38.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39.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40.参见图1-2,图1-2示出了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包括室外单元100和室内单元200,图1-2中,设置有两个室外单元100和一室内单元200。
41.室外单元100包括制冷模块10和循环模块。
42.制冷模块10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泵单元14、第一节流器15、第一蒸发器16、第一控制阀17、第一单向阀191和吸气电磁阀192,压缩机11、冷凝器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泵单元14、第一节流器15和第一蒸发器16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第一控制阀17通过管路并联在压缩机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从而形成第一支路01,第二控制阀18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泵单元1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从而形成第二支路02。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均为单向阀,第一节流器15为电子膨胀阀。吸气电磁阀192通过管路串接于压缩机11的输入端,第一单向阀191通过管路串接于压缩机11的输出端;第一控制阀17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单向阀191和吸气电磁阀192之间。其中,第一泵单元14为一氟泵。
43.本实施例避免汽蚀现象和液击现象的发生主要通过管路设计,具体为第一蒸发器16与压缩机11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13内储存的液体;本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16与压缩机11之间的管路设有伸入第一储液器13内的冷却段03,第一储液器13为储液罐,冷却段03镜像对称且其每一侧沿着储液罐的高度方向布设有若干弯曲段,本实施例中,冷却段03的每一侧成锯齿状。冷却段03的结构设置换热面积大,有利于降低第一储液器13内液体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第一储液器13内液体的过冷度。
44.循环模块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接的换热器21、第三节流器22、第二储液器23和第二泵单元24,换热器21的输入端形成室外单元100的输入端,第二泵单元24的输出端形成室外单元100的输出端;换热器21和第二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第一蒸发器16并由第一蒸发器16冷却,本实施例中,第三节流器22和第二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第一蒸发器16并由第一蒸发器16冷却。其中,换热器21为风冷换热器21,其可利用室外环境中的自然风对其冷却,风冷换热器21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第二储液器23为储液罐,其可进一步实现气液分离。
45.具体地,换热器21和第二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分为换热段04和与换热段04的两端衔接的两个非换热段05,换热段04通过第一蒸发器16并由第一蒸发器16冷却,在一种实施
方式中,换热段04的入口靠近第一蒸发器16的输出端(参见图2),此时第一蒸发器16内的冷却气流流动方向与换热段04内的气液的流动方向相反,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更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段04的入口靠近第一蒸发器16的输入端(参见图1),由于第一蒸发器16输入端的温度往往较低,换热段04的气体进入第一蒸发器16后可快速冷却成液体,且这种设计在管路连接时更为方便,且整体管路长度更短。
46.第二泵单元24包括两个并联支路,每个并联支路上通过管路串接有第二泵241和第二单向阀242,两个第二单向阀242的输出端形成室外单元100的输出端。两个第二泵241的设置使得即便一个第二泵241损坏,也不会对循环模块的运行造成影响,使得整个制冷系统运行更为稳定可靠。
47.室内单元200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于室外单元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第二节流器2011和第二蒸发器2012,具体地,室内单元200包括至少一个制冷端201,本实施例中,室内单元200包括3个制冷端201,各制冷端201并联于室外单元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且每个制冷端201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二节流器2011和第二蒸发器2012。本实施例中,各室外单元100的输入端并联,各室外单元100的输出端并联,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可实现一个室外单元100对应多个制冷端201以减小了室外机的数量及占地面积,也可实现多个室外单元100对应一个制冷端201,或多个室外单元100对应多个制冷端201,上述设置简化了室内、外连接管路。
48.实际应用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喷淋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制冷模块10和循环模块电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喷淋器适于对冷凝器12和/换热器21进行喷淋,喷淋器可采用喷淋泵实现喷淋,此部分适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49.基于上述氟泵多联制系统,本发明的氟泵多联制可运行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
50.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一单向阀191和吸气电磁阀192关闭,第一控制阀17开启,第二控制阀18关闭,第一节流器15开启,压缩机11关闭,第一泵开启并与冷凝器12和第一蒸发器16形成制冷循环,具体为,制冷剂从第一蒸发器16出来后通过第一支路01进入冷凝器12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储液器13、第一泵、第一节流器15流向第一蒸发器16,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一蒸发器16吸热蒸发并进入压缩机11,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第二泵单元24中的一个并联支路上的第二泵241和第二单向阀242开启并与换热器21和第二蒸发器2012形成制冷循环,具体为,第二蒸发器2012产生的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21换热后降温,进入第三节流器2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6冷却成液体,随后进入第二储液器23,并由其中一个第二泵241输送至室内单元200的各第二蒸发器2012。
51.在第二工作模式,第一单向阀191、吸气电磁阀192、压缩机11、第一泵均开启并与冷凝器12和第一蒸发器16形成制冷循环,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关闭,具体为,制冷剂从压缩机11出来后,进入冷凝器12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储液器13、第一泵、第一节流器15流向第一蒸发器16,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一蒸发器16吸热蒸发并进入压缩机11,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第二泵单元24中的一个并联支路上的第二泵241和第二单向阀242开启并与换热器21和第二蒸发器2012形成制冷循环,具体为,第二蒸发器2012产生的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21换热后降温,进入第三节流器2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6冷却成液体,随后进入第二储液器23,并由其中一个第二泵241输送至室内单元200的各第二蒸发器
2012。
52.在第三工作模式,第一泵关闭、第二控制阀18开启、第一控制阀17关闭,压缩机11开启、第一单向阀191开启、吸气电磁阀192开启与冷凝器12和第一蒸发器16形成制冷循环,具体为,压缩机11将从第一蒸发器16循环过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送到冷凝器12冷凝成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二支路02、第一节流器15流向第一蒸发器16,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一蒸发器16吸热蒸发并进入压缩机11,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第二泵单元24中的一个并联支路上的开启并与换热器21和第二蒸发器2012形成制冷循环,具体为,第二蒸发器2012产生的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21换热后降温,进入第二节流器2011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6冷却成液体,随后进入第二储液器23,并由其中一个第二泵241输送至室内单元200的各第二蒸发器2012。
53.可知,制冷模块10中由于第一节流器15的存在,第一蒸发器16的输出端的气体温度低于第一储液器13内液体的温度,第一蒸发器16与压缩机11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13内储存的液体,可与第一储液器13的液体换热从而增加了第一储液器13内液体的过冷度,保证了第一泵单元14的启动或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中,第一泵单元14吸入的是液态制冷剂,而不是汽态液冷剂,防止了第一泵单元14发生汽蚀,从而保护了第一泵单元14,且第一蒸发器16与压缩机11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13内储存的液体后温度升高,能够对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防止压缩机11因吸入液态的冷媒从而发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循环模块中,第二蒸发器2012产生的气体先由换热器21降温,接着通过第一蒸发器16并由第一蒸发器16冷却成液态,由于第一蒸发器16为制冷模块10的制冷核心,第一蒸发器16充当了循环模块中冷凝器的作用,通过第一蒸发器16气体冷凝成液体且液体温度较低,并具有一定的过冷度,也即使得第二储液器23内的液体具有一定的过冷度,从而保证了第二泵单元24的工作过程中吸入的是液态制冷剂,而不是汽态制冷剂,防止了第二泵单元24发生汽蚀,从而保护了第二泵单元24;第三节流器22的设置,可调节循环模块中通过第一蒸发器16的管路的气体的流量,使得循环模块中通过第一蒸发器16的管路的气体可充分被第一蒸发器16冷却,保证了第二储液器23内液体的过冷度,避免了第二泵单元24的汽蚀;由于压缩机11设置于制冷模块10,制冷模块10整体位于室外,压缩机11的管路短且落差小,回油较为顺畅;因此,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蒸发器16与压缩机11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液器13内储存的液体即可增大第一储液器13内液体的过冷度和控制压缩机11入口气体的过热度,无需借用外部冷源,整个系统结构简单;通过使换热器21和第二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至少部分通过第一蒸发器16并由第一蒸发器16冷却,可实现室内制冷效果,且增大了第二储液器23内液体的过冷度;此外使得压缩机11回油顺畅,整个系统运行更为可靠,管路铺设简单,工程应用更为方便。
54.实施例2
55.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采用实施例1中的氟泵多联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56.获取室内温度tin和室外温度tout的差值

t,

t=tin-tout,根据

t与第一设定值t1、第二设定值t2和第三设定值t3的关系确定工作模式;
57.若

t≥t1,则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若t2≤

t<t1,判断是否满足喷淋条件(喷淋条件一般指当前地区的水源是否充足,水源充足即代表可进行喷淋),若满足喷淋条件,
则使喷淋器对换热器21和/或冷凝器12喷淋,并判断

t是否大于或等于t1,结果为是时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若不满足喷淋条件,则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t3≤

t<t2,则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若

t<t3,则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
58.若当前为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判断是否满足喷淋条件,若满足喷淋条件,则喷淋器对换热器21和/或冷凝器12喷淋。
59.具体实施中,可设置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60.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其采用实施例1的制冷系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优势;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内外温差与三个设定值的关系确定工作模式,更为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了制冷系统始终能达到制冷需求,保证了室内工况的稳定运行。
61.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