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
1.本技术要求于2022年10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1296140.9、发明名称为“散热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3.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通过蒸发器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随着待散热设备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空调系统的散热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
6.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包括: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一侧用于与待散热设备相对;第二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的另一侧相对。
7.本发明提供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其中,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用于与待散热设备相对,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散热组件运行的过程中,第一蒸发器内的冷媒能够与待散热设备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第一蒸发器的散热作用。
8.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的另一侧相对,也就是说,在第二散热组件运行的过程中,第二蒸发器能够与第一蒸发器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在待散热设备的温度较高,第一蒸发器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蒸发器对待散热设备进行补充散热,从而提高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的散热效果,以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9.具体地,第一散热组件可以为热管散热组件,也即,第一蒸发器可以为热管蒸发器,从而可以利用室外的环境温度,来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散热,进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可以为压缩机散热组件,也即,第二散热组件通过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实现冷媒的热量交换,进而保证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热交换效果。也就是说,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只开启第一散热组件,既能够保证待散热设备的散热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当室外的环境温度较高时,第一散热组件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则可以开启第二散热组件,也即利用压缩机散热组件来提高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的散热效果,保证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10.本发明提供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通过将第一散热组件的第一蒸发器的一侧与带散热设备相对,可以通过第一蒸发器直接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的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相对设置,从而可以在第一蒸发器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
的散热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开启第二散热组件,以使得第二蒸发器能够辅助第一蒸发器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进而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保证待散热设备稳定运行。
1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蒸发器为热管蒸发器,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蒸发器相连通;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膨胀阀,第一膨胀阀的入口与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热管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
1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蒸发器为热管蒸发器,相应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与热管蒸发器相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一冷凝器放置于室外环境中,利用室外的低温空气与第一冷凝器内的冷媒进行换热,也即对冷媒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进入热管蒸发器中,利用热管蒸发器的特征,与待散热设备进行热交换,对待散热设备进行冷却之后,冷媒蒸发为气态,重新进入室外的第一冷凝器中,再次与室外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散热循环。
14.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蒸发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通,以实现第一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的传递。
15.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一膨胀阀,其中,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膨胀阀的入口相连通,相应地,第一膨胀阀的出口与第一蒸发器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一膨胀阀之后,转换为雾状,然后进入第一蒸发器,从而提高了液态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一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检测件,设置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用于检测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温度;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检测件和第一膨胀阀相连接,用于根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温度差控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
1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一控制器,其中,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温度,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检测件相连接,从而可以获取第一检测件所检测到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温度。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还与第一膨胀阀相连接,也即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控制第一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温度差控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温度差大于3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增加开度,相反,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温度差小于3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减小开度。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器,设置于第一膨胀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用于对流入第一膨胀阀的冷媒过滤。
1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膨胀阀与第一冷凝器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过滤器,也就是说,从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液态冷媒,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在第一过滤器的过滤之后,在进入第一膨胀阀,从而保证了进入第一膨胀阀内的冷媒的洁净度,避免冷媒中的杂质堵塞第一膨胀阀,同时也避免冷媒中的杂质进入热管蒸发器中对热管蒸发器造成堵塞,保
证了第一散热组件的稳定运行。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入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三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膨胀阀的出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
21.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其中,压缩机的入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散热组件通过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以提高冷媒在第二冷凝器中的换热效率,进而保证了第二散热组件中的冷媒在第二蒸发器中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22.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相连通,以实现压缩机与第二冷凝器之间冷媒的传递。
23.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四管道和第二膨胀阀,其中,第四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膨胀阀的入口相连通,相应地,第二膨胀阀的出口与第二蒸发器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膨胀阀之后,转换为雾状,然后进入第二蒸发器,从而提高了液态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同一个控制器。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件,设置于第三管道上,用于检测第三管道的过热度;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检测件和第二膨胀阀相连接,用于根据第三管道的过热度控制第二膨胀阀的开度。
2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件和第二控制器,其中,第二检测件设置于第三管道上,用于检测第三管道的过热度。进一步的,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检测件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控制器能够接收到第二检测件所检测到的第三管道的过热度。
26.进一步的,第二控制器还与第二膨胀阀相连接,也即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控制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三管道的过热度控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当第三管道的过热度大于6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增加开度,相反,当第三管道的过热度小于6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减小开度。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蒸发器包括:散热管,散热管的一端与第二膨胀阀的出口相连通,散热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散热管呈s形延伸;多个翅片,多个翅片与散热管相连接,且多个翅片间隔分布。
2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蒸发器可以包括散热管和多个翅片,其中,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膨胀阀和压缩机相连通,并且,散热管可以呈s形延伸,从而提高冷媒在散热管中的流动距离,进而提高冷媒的利用率。
29.进一步的,多个翅片与散热管相连接,并且,多个翅片间隔分布。通过多个翅片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蒸发器的散热效率。具体地,散热片可以采用金属铜进行制作,多个散热片相互平行设置。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
第一蒸发器和多个第二蒸发器一一对应设置。
31.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多个第一蒸发器和多个第二蒸发器的设置,可以使得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也即实现了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多联控制功能。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还包括承载板,用于与待散热设备相连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均设置于承载板上;承载板的数量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承载板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一一对应设置。
33.在该技术方案中,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还包括承载板,通过承载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承载,以保证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同时,还可以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膨胀阀、第一过滤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二膨胀阀以及第二过滤设置于承载板上,以实现通过承载板对多个部件的集成,提高了散热设备的整体性。
34.进一步的,承载板的数量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数量相同,以保证每个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均能够安装于相应地承载板上。
3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7.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0.100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2第一散热组件,104第一蒸发器,106第二散热组件,108第一管道,110第二管道,112第一膨胀阀,114第一过滤器,116第三管道,118第二膨胀阀,120第二过滤器,122承载板,124第二蒸发器,126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3.下面结合图1和图2,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组进行详细地说明。
44.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包括第一散热组件102和第二散热组件106,其中,第一散热组件102包括第一蒸发器104,第一蒸发器104的一侧用于与
待散热设备相对;第二散热组件106包括第二蒸发器124,第二蒸发器124与第一蒸发器104的另一侧相对。
45.本发明提供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包括第一散热组件102和第二散热组件106,其中,第一散热组件102包括第一蒸发器104,第一蒸发器104用于与待散热设备相对,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散热组件102运行的过程中,第一蒸发器104内的冷媒能够与待散热设备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第一蒸发器104的散热作用。
46.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106包括第二蒸发器124,第二蒸发器124与第一蒸发器104的另一侧相对,也就是说,在第二散热组件106运行的过程中,第二蒸发器124能够与第一蒸发器104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在待散热设备的温度较高,第一蒸发器104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蒸发器124对待散热设备进行补充散热,从而提高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的散热效果,以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47.具体地,第一散热组件102可以为热管散热组件,也即,第一蒸发器104可以为热管蒸发器,从而可以利用室外的环境温度,来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散热,进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106可以为压缩机散热组件,也即,第二散热组件106通过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实现冷媒的热量交换,进而保证第二蒸发器124内的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热交换效果。也就是说,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只开启第一散热组件102,既能够保证待散热设备的散热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当室外的环境温度较高时,第一散热组件102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则可以开启第二散热组件106,也即利用压缩机散热组件来提高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的散热效果,保证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48.本发明提供的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通过将第一散热组件102的第一蒸发器104的一侧与带散热设备相对,可以通过第一蒸发器104直接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组件106的第二蒸发器124与第一蒸发器104相对设置,从而可以在第一蒸发器104无法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开启第二散热组件106,以使得第二蒸发器124能够辅助第一蒸发器104对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进而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保证待散热设备稳定运行。
4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104为热管蒸发器,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管道108,第一管道108的一端与第一蒸发器104相连通;第一冷凝器(图中未示出),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一管道108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管道110,第二管道110的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膨胀阀112,第一膨胀阀112的入口与第二管道110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膨胀阀112的出口与热管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
5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104为热管蒸发器,相应地,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与热管蒸发器相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一冷凝器放置于室外环境中,利用室外的低温空气与第一冷凝器内的冷媒进行换热,也即对冷媒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进入热管蒸发器中,利用热管蒸发器的特征,与待散热设备进行热交换,对待散热设备进行冷却之后,冷媒蒸发为气态,重新进入室外的第一冷凝器中,再次与室外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散热循环。
51.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管道108,第一管道108的第一端与第一蒸发器104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通,以实现第一蒸发器104与第一冷凝器之间的
冷媒的传递。
52.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二管道110和第一膨胀阀112,其中,第二管道110的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110的另一端与第一膨胀阀112的入口相连通,相应地,第一膨胀阀112的出口与第一蒸发器104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一膨胀阀112之后,转换为雾状,然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04,从而提高了液态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一散热组件102的散热效果。
53.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检测件设置于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上,用于检测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的温度;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检测件和第一膨胀阀112相连接,用于根据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之间的温度差控制第一膨胀阀112的开度。
5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一控制器,其中,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的温度,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检测件相连接,从而可以获取第一检测件所检测到的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的温度。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还与第一膨胀阀112相连接,也即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膨胀阀112的开度,以实现对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控制第一散热组件102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管道108和第二管道110之间的温度差控制第一膨胀阀112的开度,当第一管道108与第二管道110之间的温度差大于3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112增加开度,相反,当第一管道108与第二管道110之间的温度差小于3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112减小开度。
55.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组件102还包括:第一过滤器114,设置于第一膨胀阀112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用于对流入第一膨胀阀112的冷媒过滤。
56.具体地,在第一膨胀阀112与第一冷凝器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4,也就是说,从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液态冷媒,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114,在第一过滤器114的过滤之后,在进入第一膨胀阀112,从而保证了进入第一膨胀阀112内的冷媒的洁净度,避免冷媒中的杂质堵塞第一膨胀阀112,同时也避免冷媒中的杂质进入热管蒸发器中对热管蒸发器造成堵塞,保证了第一散热组件102的稳定运行。
57.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压缩机的入口与第二蒸发器12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第三管道116,第三管道116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三管道116的另一端相连通;还包括第二膨胀阀118,第二膨胀阀118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膨胀阀118的出口与第二蒸发器124的入口相连通。
58.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其中,压缩机的入口与第二蒸发器124的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散热组件106通过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以提高冷媒在第二冷凝器中的换热效率,进而保证了第二散热组件106中的冷媒在第二蒸发器124中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二散热组件106的散热效率。
59.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第三管道116,第三管道116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道116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相连通,以实现压缩机与第二冷凝器之间冷媒的传递。
60.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第四管道126和第二膨胀阀118,其中,第四管道126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第四管道126的另一端与第二膨胀阀118的入口相连通,相应地,第二膨胀阀118的出口与第二蒸发器124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膨胀阀118之后,转换为雾状,然后进入第二蒸发器124,从而提高了液态冷媒与待散热设备之间的换热效率,也即提高了第二散热组件106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同一个控制器。
6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第二检测件和第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检测件设置于第三管道116上,用于检测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检测件和第二膨胀阀118相连接,用于根据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控制第二膨胀阀118的开度。
62.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组件106还包括第二检测件和第二控制器,其中,第二检测件设置于第三管道116上,用于检测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进一步的,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检测件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控制器能够接收到第二检测件所检测到的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
63.进一步的,第二控制器还与第二膨胀阀118相连接,也即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膨胀阀118的开度,以实现对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控制第二散热组件106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控制第一膨胀阀112的开度,当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大于6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112增加开度,相反,当第三管道116的过热度小于6摄氏度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膨胀阀112减小开度。
64.进一步地,在第二膨胀阀118与第二冷凝器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过滤器120,也就是说,从第二冷凝器中流出的液态冷媒,首先经过第二过滤器120,在第二过滤器120的过滤之后,在进入第二膨胀阀118,从而保证了进入第二膨胀阀118内的冷媒的洁净度,避免冷媒中的杂质堵塞第二膨胀阀118,同时也避免冷媒中的杂质进入热管蒸发器中对热管蒸发器造成堵塞,保证了第二散热组件106的稳定运行。
65.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蒸发器124包括散热管和多个翅片,其中,散热管的一端与第二膨胀阀118的出口相连通,散热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散热管呈s形延伸;多个翅片与散热管相连接,且多个翅片间隔分布。
66.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124可以包括散热管和多个翅片,其中,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膨胀阀118和压缩机相连通,并且,散热管可以呈s形延伸,从而提高冷媒在散热管中的流动距离,进而提高冷媒的利用率。
67.进一步的,多个翅片与散热管相连接,并且,多个翅片间隔分布。通过多个翅片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蒸发器124的散热效率。具体地,散热片可以采用金属铜进行制作,多个散热片相互平行设置。
6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蒸发器104和多个第二蒸发器124一一对应设置。
69.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和第二蒸发器124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多个第一蒸发器104和多个第二蒸发器124的设置,可以使得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也即实现了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多联控制功能。
70.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承载板122,用于与待散热设备相连接,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均设置于承载板上;承载板122的数量与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的数量相同,多个承载板122与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一一对应设置。
71.在该实施例中,双系统热管多联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承载板122,通过承载板122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的承载,以保证第一蒸发器104与第二蒸发器124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同时,还可以将第一管道108、第二管道110、第一膨胀阀112、第一过滤器114、第三管道116、第四管道126、第二膨胀阀118以及第二过滤设置于承载板122上,以实现通过承载板122对多个部件的集成,提高了散热设备的整体性。
72.进一步的,承载板122的数量与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的数量相同,以保证每个第一蒸发器104和第二蒸发器124均能够安装于相应地承载板122上。
7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5.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7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