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6496发布日期:2023-03-29 00:4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空调机组主要包括空气源多联机和水源多联机两种。水源多联机,因其具备高能效、占地小、良好经济回期率等优点,其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
3.目前,水源多联机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每台水源多联机出厂前均需补加一定灌注量的润滑油,需油量较多;第二,水源多联机室外机的内部空间尺寸有限,不能选用大容积的油气分离器;第三,水源多联机通常采用水与冷媒交换的板式换热器(简称水冷板换),该板式换热器相比于空气源多联机中的管翅换热器而言,其容积过小,只有管翅换热器的1/5左右。
4.由于水源多联机存在需求油量较大、油气分离器容积有限、水冷板换容积小等特点,导致在水源多联机启动过程中,油气分离器中的油会被压入到水冷板换中,从而对水冷板换形成“油封”,或对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室外机的制热电子膨胀阀等流通直径小的元气件形成“油封”。这些位置出现油封,不仅会造成系统支路的流通堵塞,而且影响有效换热,最终可能会导致制冷过程中,系统高压(即冷凝压力)虚高,从而造成压缩机降频,最终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
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均油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均油控制模式被触发,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所述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至所述储液器之间的管路;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以通过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进行均油,所述目标压力容器件包括储液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包括:将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导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以及由所述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包括:将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导通;将设置于由所述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上的过冷阀和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机组中由所
述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导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包括:将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上的气旁通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导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包括:将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上的回油阀打开,以使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导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包括:将设置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上的制热电子膨胀阀关闭,以使所述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均油控制模式下,检测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对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频率进行调节。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对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频率进行调节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令所述压缩机的频率降低指定频率步长;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第二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不变;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令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增加指定频率步长,第一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对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频率进行调节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温度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令所述压缩机的频率降低指定频率步长;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温度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不变;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令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增加指定频率步长,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频率阈值。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在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结束所述均油控制模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油控制结束条件包括:所述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或者,所述空调机组的蒸发压力小于第三压力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或者,所述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
1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均油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均油控制模式被触发,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所述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至所述储液器之间的管
路;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调机组中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以通过所述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进行均油,所述目标压力容器件包括储液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前所述的空调机组的均油控制装置。
20.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的空调机组的均油控制方法。
21.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空调机组的均油控制方法。
22.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3.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4.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25.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7.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8.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29.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33.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34.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36.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8.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在空调机组启动后,由于压缩机频率升高,排气压力逐渐形成,从而将油气分离器中的润滑油压出,随之进入到水与冷媒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因板式换热器的内容积较小,一旦有一定数量的润滑油涌入板式换热器等具有狭小通道(例如毫米级别)中,就有可能造成狭小通道油封现象。同时,由于压缩机不断排气,存在“短暂”高压堆积,触发系统高压过高的保护性调节流程,进而造成压机频率降、降频,最终会影响舒适性。
40.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能够实现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自均油控制流程,可让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更加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压力容器件中,有效避免后续正式运行后,空调机组系统因“油封”而造成的各类系统问题。
41.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板式换热器3、储液器4、气液分离器5、过冷器6。
42.空调机组中的多个部件之间形成多个管路,包括:一、主管路,为由压缩机1、经由油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3、至储液器4之间的管路;二、位于油分离器2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具体包括,位于油分离器2与储液器4之间的增压支路,位于油分离器2与气液分离器5之间的气旁通支路,位于油分离器2与压缩机1之间的回油支路,位于储液器4至气液分离器5之间的过冷支路。
43.在主管路上,压缩机1的排气管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管相连,油分离器2的出口管经由四通阀109与板式换热器3的一侧相连,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经由制热电子膨胀阀101与储液器4相连。
44.在增压支路上,油分离器2的出口管、经由加压阀102与储液器相连。进一步,在增压支路上还设有毛细管110,毛细管110设置在油分离器2与加压阀102之间。
45.在工程调试过程中,如油分的油已满,为防止正式运行后“油封堵塞管路”,因此,可令增压支路导通,以将含油的制冷剂旁通到储液器中,从而缓解由于油封造成不必要的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过高等保护,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46.在气旁通支路上,油分离器2的出口管,经由气旁通阀105与气液分离器5的入口管(或者说进口管)相连。
47.在工程调试过程中,如油分的油已满,为防止正式运行后“油封堵塞管路”,因此,可令气旁通支路导通,将含油的高温高压气体旁通到气液分离器5的入管中,从而缓解由于油封造成不必要的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过高等保护,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48.在回油支路上,油分离器2的回油管,经由回油电磁阀106,与压缩机1的吸气管相连。此外,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一侧还可设置低压传感器108,以对系统低压(蒸发压力)进行测量,在油分离器2与四通阀109之间还可设置高压传感器107,以对系统高压(冷凝压力)进行测量。
49.在工程调试过程中,如油分的油已满,为防止正式运行后油封堵塞管路,因此,可令回油支路导通,利用回油特性,将油旁通到压缩机机吸气管中,从而缓解由于油封造成不必要的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过高等保护,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50.在过冷支路上,储液器4的出气管经由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03与过冷器6相连,过冷
器6经由过冷电磁阀104与气液分离器5的吸气管相连。此外,在过冷支路上还可设置低压传感器111,以对系统低压(蒸发压力)进行测量。
51.在工程调试过程中,如油分的油已满,为防止正式运行后油封堵塞管路,因此,可令过冷支路导通,从而迅速接通低压,利用形成的较大系统压差加速外机内部冷媒(含油)的流通速度,推动水冷板换已形成的“油封特性”流动消失,最终缓解由于油封造成不必要的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过高等保护,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52.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均油控制方法包括:
53.步骤s210:响应于均油控制模式被触发,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
54.其中,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至储液器之间的管路。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在主管路上,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油分离器的进口管相连,油分离器的出口管经由四通阀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板式换热器经由制热电子膨胀阀与储液器相连。
55.在机组启动后,由于压缩机频率升高,排气压力逐渐形成,直接推动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压出油分离器,并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因板式换热器其内部容积较小、冷媒通道或间隙均为毫米级的尺寸,一旦有一定数量的润滑油涌入板式换热器、制热电子膨胀阀、内机电子膨胀阀等具有狭小通道(毫米级别)的元器件中,就有可能因为油的大粘度、小密度、不相变(相比液态冷媒而言)特性,造成狭小通道“油封”现象。此时,由于压机排气不断排出,就存在“短暂”高压堆积,从而触发系统高压过高的保护性调节,造成压缩机降频,最终影响舒适性。
56.鉴于此,在步骤s210中,将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以截断主管路中的冷媒通道,尽量避免油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上设有制热电子膨胀阀,步骤s210包括:关闭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上的制热电子膨胀阀,以令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通过步骤s210,能够有效避免油分离器中的油进入板式换热器,防止主管路出现油封。
58.步骤s220:控制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以通过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进行均油。
59.其中,目标压力容器件包括储液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步骤s220包括:将设置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导通。
61.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以及由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步骤s220包括:将设置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导通;与此同时,将设置于由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上的过冷阀和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以使空调机组中由所述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导通。
6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
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步骤s220包括:将设置于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上的气旁通阀打开,以使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导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步骤s220包括:将设置于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上的回油阀打开,以使位于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导通。
6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由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位于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以及位于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步骤s220包括:将设置于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增压支路导通;将设置于过冷支路上的过冷阀和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以使过冷支路导通;将设置于旁通支路上的气旁通阀打开,以使旁通支路导通;将设置于回油支路上的回油阀打开,以使回油支路导通。这样一来,能够将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油,均分至容积较大的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中,从而缓解板式换热器的油封问题,保证后续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油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均油控制模式下,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指定频率值。例如,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30hz。通过这一处理,能够使压缩机保持低频运行,以尽量避免因系统高压(冷凝压力)过高而造成油分离器中的油溢出至板式换热器中。
6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自均油控制流程,可让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更加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压力容器件中,有效避免后续正式运行后,空调机组系统因“油封”而造成的各类系统问题,保证后续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67.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均油控制方法包括:
68.步骤s310:对空调机组进行健康状态检测。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0包括:对空调机组各单元间的通讯、元器件是否故障等进行检测。在空调机组各单元间的通讯正常、且元器件没有故障的情况下,确认空调机组通过健康状态检测;否则,确认空调机组未通过健康状态检测。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10之前,还包括:分配及录入样机地址、数量、机型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进行诸如健康状态检测等在内的空调机组调试工作。
71.步骤s320:在空调机组通过健康状态检测的情况下,触发均油控制模式。
7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空调机组未通过健康状态检测的情况下,向维修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故障告警信息,以提醒维修人员对空调机组存在的故障进行维修。
73.步骤s330:进行均油控制。
7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图4所示流程对空调机组进行均油控制。如图4所示,均油控制步骤包括步骤s331和步骤s332。
75.步骤s331:关闭制热电子膨胀阀,打开加压阀、打开气旁通阀、打开回油阀、打开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过冷阀。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机组包括主管路、增压支路、过冷支路、回油支
路、以及气旁通支路。其中,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制热电子膨胀阀至储液器之间的管路;增压支路为由油分离器、经由加压阀至储液器的管路;过冷支路为由储液器、经由过冷器电子膨胀阀、过冷器、过冷电磁阀至气液分离器的管路;回油支路为由油分离器、经由回油阀至压缩机的管路;气旁通支路为由油分离器、经由气旁通阀至气液分离器的管路。在这些实施例中,关闭制热电子膨胀阀,能够防止主管路油封,打开加压阀、气旁通阀、回油阀、过冷电子膨胀阀、以及过冷阀,能够使含油冷媒旁通至容积较大的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中,从而防止主管路油封。
77.步骤s332:根据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节。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32包括:在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令压缩机的频率降低指定频率步长;在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第二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保持压缩机的频率不变;在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令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增加指定频率步长,第一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
7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32包括:在空调机组的冷凝温度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令压缩机的频率降低指定频率步长;在空调机组的冷凝温度于连续第一时间间隔内,均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保持压缩机的频率不变;在空调机组的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令压缩机的频率增加指定频率步长,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均油控制模式下,令压缩机的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频率阈值。
81.例如,在执行步骤s331指定时间间隔(比如1分钟)之后,检测系统冷凝温度;若连续10秒内,系统冷凝温度大于或等于39℃,则将压缩机的频率降低2hz,并保障压缩机的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阈值10hz;若连续10秒内,系统冷凝温度大于28℃、且小于38℃,则保持压缩机的频率不变;若连续10秒内,系统冷凝温度小于或等于28℃,则将压缩机的频率升高2hz,并保障压缩机的频率不大于第二频率阈值35hz。
8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冷凝压力或冷凝温度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节,使得针对含油冷媒的推动力适中,既不会由于系统高压过高而造成停机,导致系统丧失持续推动油流动的动力,也不会由于系统高压过低而导致针对含油冷媒的推动力过小,进而改善了均油效果。
83.步骤s340:判断是否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84.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40包括:判断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在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85.例如,判断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30分钟,若是,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86.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40包括: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压力(即系统低压)小于第三压力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或者,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
87.例如,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即蒸发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是否在连续10分钟
内都小于或等于-10℃;若是,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40包括:判断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压力小于第三压力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若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或者空调机组的蒸发压力小于第三压力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8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40包括:判断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若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或者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间间隔,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90.例如,判断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30分钟,判断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即蒸发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是否在连续10分钟内都小于或等于-10℃;若均油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或者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在连续10分钟内都小于或等于-10℃,确定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
91.在步骤s340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50;否则,继续执行s330。
92.步骤s350:结束均油控制模式。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结束均油控制模式后,恢复到正常待机状态。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正常待机状态下,令压缩机的频率为0hz,打开制热电子膨胀阀,关闭加压阀,关闭气旁通阀,关闭回油阀,关闭过冷电子膨胀阀,关闭过冷阀。
9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先对空调机组进行健康状态检测,在空调机组通过健康状态检测以后再进行均油控制,能够避免由于空调机组故障导致均油控制无法进行的情况出现,有助于提高均油控制的可靠性;通过判断是否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并在满足均油控制结束条件以后再结束均油控制,能够进一步改善均油控制效果。
96.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均油控制装置50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510、第二控制模块520。
97.第一控制模块510,被配置为响应于均油控制模式被触发,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其中,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至储液器之间的管路。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上设有制热电子膨胀阀,第一控制模块510,被配置为关闭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上的制热电子膨胀阀,以令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通过以上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油分离器中的油进入板式换热器,防止主管路出现油封。
99.第二控制模块520,被配置为控制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以通过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进行均油,目标压力容器件包括储液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包括:位于油分离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增压支路;由储液器,经由过冷器至气液分离器的过冷支路;位于油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旁通支路;以及位于油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回油支路。第二控制
模块520,被配置为:将设置于增压支路上的加压阀打开,以使增压支路导通;将设置于过冷支路上的过冷阀和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以使过冷支路导通;将设置于旁通支路上的气旁通阀打开,以使旁通支路导通;将设置于回油支路上的回油阀打开,以使回油支路导通。这样一来,能够将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油,均分至容积较大的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中,从而缓解板式换热器的油封问题,保证后续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10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以上装置实现了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自均油控制流程,可让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更加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压力容器件中,有效避免后续正式运行后,空调机组系统因“油封”而造成的各类系统问题,保证后续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102.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600包括均油控制装置610。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机组600为图1所示的水源多联机,其包括均油控制装置610。其中,均油控制装置610被配置为:响应于均油控制模式被触发,控制空调机组中的主管路中位于板式换热器与储液器之间的通路关闭,主管路为由压缩机、经由油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至储液器之间的管路;控制空调机组中位于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导通,以通过油分离器与目标压力容器件之间的支路进行均油,目标压力容器件包括储液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
10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以上空调机组实现了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自均油控制流程,可让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更加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压力容器件中,有效避免后续正式运行后,空调机组系统因“油封”而造成的各类系统问题,保证后续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105.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均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6.如图7所示,均油控制装置700包括存储器7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710的处理器720。存储器710用于存储执行均油控制方法对应实施例的指令。处理器7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10中的指令,执行本公开中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均油控制方法。
107.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框以及各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108.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处理器执行指令产生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109.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产生一个制造品,包括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指令。
110.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111.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实现了空调机组室外机的自均油控制流程,可让油分离器中处于满溢状态的润滑油更加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压力容器件中,有效避免后续正式运行后,空调机组系统因“油封”而造成的各类系统问题,保证后续
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112.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均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