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1279发布日期:2022-08-27 03:1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冰箱产品,为了方便用户移动,箱体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滚轮。
3.冰箱的压缩机仓一般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底部处,亦即,位于后侧的滚轮一般会安装在压缩机仓底板处,对于重量较大的冰箱,容易造成压缩机仓底板变形。
4.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冰箱将滚轮设置在压缩机仓底板上,导致压缩机仓底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7.箱体,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内胆的内部限定有制冷腔室;
8.箱门,其与所述箱体可开合连接,用于开闭所述制冷腔室;
9.滚轮模块,其对称地装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壁的底部处;
10.所述滚轮模块包括滚轮件和第一加强件;
11.所述滚轮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共同形成一体化模块结构;
12.所述第一加强件用于与所述外壳的侧壁装配,贴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壁。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14.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室,所述压缩机室包括第一室侧板、第二室侧板、室底板、室顶板和室前板,所述第一室侧板由局部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所述第二室侧板由局部所述第二侧板形成;
15.所述滚轮模块还包括第二加强件;
16.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互相垂直;
17.所述第一加强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或所述第二室侧板装配,所述第二加强件的顶部用于与所述室顶板装配。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依次包括第一底边、第一后边、第一顶边和第一前边;
19.所述第一室侧板的底边设置有朝内弯折的底翻边,所述第一室侧板的后侧边设置有朝内弯折的后侧翻边;
20.所述滚轮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边上,所述第一底边与所述底翻边装配,所述第一后边与所述后侧翻边装配,所述第一前边与所述室前板装配。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件包括轴承和转轮;
22.所述第一底边的截面形状为u形,包括底边底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边底壁两侧的底边第一侧壁和底边第二侧壁;
23.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底边第二侧壁上对应地设置有轴孔,所述底边底壁上与所述轴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镂空孔,所述底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底翻边装配;
24.所述转轮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轴孔处,使所述转轮位于所述镂空孔处。
2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边的截面形状为u形,包括后边底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后边底壁两侧的后边第一侧壁和后边第二侧壁;
26.所述后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后侧翻边装配,所述后边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相贴,所述后边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
2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边的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顶边底壁和顶边侧壁;
28.所述顶边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相贴,所述顶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室顶板装配;
29.所述第一前边的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前边底壁和前边侧壁;
30.所述前边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相贴,所述前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室前板装配;
31.所述顶边侧壁、所述前边侧壁、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后边第一侧壁依次连接成闭环结构。
3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室还包括后挡边;
33.所述后挡边设置于所述室底板的后侧,所述后挡边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室底板的边缘,所述后侧翻边上对应地设置有避让所述后挡边的端部的缺口,使所述后挡边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后边底壁装配。
3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翻边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后边底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重合。
3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角板、第一边侧板和第二边侧板;
36.所述角板的一个转角为直角,所述第一边侧板和所述第二边侧板分别垂直地设置于所述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上;
37.所述第一边侧板用于与所述后边第二侧壁装配,所述第二边侧板用于与所述室顶板装配。
3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侧板及所述第二室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按照预定规律排布成散热孔阵,所述散热孔阵位于所述顶边侧壁、所述前边侧壁、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后边第一侧壁形成的闭环结构区域内。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将滚轮与侧板加强铁形成一体化模块,设置在外壳侧壁处,从而避免滚轮直接安装在压缩机室底板上造成底板变形,大大减低了压缩机室底板承受的压力。并且,滚轮加强铁一体化模块的加强铁贴设于外壳侧壁上,能够对冰箱侧板起加强支撑作用,从而解决冰箱侧板的变形问题,达到更好的箱体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压缩机室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45.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46.图5是滚轮模块装配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47.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
48.图7是滚轮模块与外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9.图8是图7中d处放大图;
50.图9是滚轮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1.图10是滚轮模块与室底板及后挡边的结构示意图一;
52.图11是滚轮模块与室底板及后挡边的结构示意图二;
53.图中,100、箱体;101、压缩机室;110、外壳;111、第一室侧板;1111、底翻边;1112、后侧翻边;1113、散热孔;1114、缺口;1115、第一通孔;112、第二室侧板;113、室底板;114、室顶板;115、室前板;116、后挡边;210、压缩机;300、滚轮模块;310、滚轮件;311、轴承;312、转轮;320、第一加强件;321、第一底边;3211、轴孔;3212、镂空孔;322、第一后边;3221、第二通孔;323、第一顶边;324、第一前边;330、第二加强件;331、角板;332、第一边侧板;333、第二边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冰箱,主要包括箱体100、箱门、制冷循环系统和滚轮模块300。
59.所述箱体100包括外壳110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110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冰箱部件以及形成发泡层。所述内胆的内部限定有制冷腔室。所述外壳1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外壳110的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室101,所述压缩机室101包括第一室侧板111、第二室侧板112、室底板113、室顶板114和室前板115。其中,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由局部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所述第二室侧板112由局部所述第二侧板形成。
60.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100可开合连接,用于开闭所述制冷腔室。因本技术的改进之处不涉及箱门,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示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附图中已将箱门隐去。
61.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一般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210、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等部件结构,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具体的,压缩过程为:插上电冰箱电源线后,在冰箱有制冷需求的情况下,所述压缩机210开始工作,来自所述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所述压缩机210吸入,在所述压缩机210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所述冷凝器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所述冷凝器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气,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所述干燥过滤器滤除水分和杂质后流入所述毛细管,通过所述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进入所述蒸发器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降低了所述蒸发器及其周围的温度,使所述制冷腔室实现制冷,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所述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再次回到所述压缩机210中,重复以上过程,通过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进行能量转换,将电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从而实现冰箱的制冷循环。当所述蒸发器设于制冷腔室的腔壁上时,即为直冷冰箱;当所述蒸发器设于冰箱的风道内时,即为风冷冰箱。上述关于冰箱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及运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
62.所述滚轮模块300对称地装配于所述外壳110的两侧壁的底部处,即分别对称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与所述第二室侧板112处。以下,以所述滚轮模块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为例进行说明。
63.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的底边设置有朝内弯折的底翻边1111,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的后侧边设置有朝内弯折的后侧翻边1112。
64.所述滚轮模块300包括滚轮件310、第一加强件320和第二加强件330。所述滚轮件310包括轴承311和转轮312。
65.所述第一加强件320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320依次包括第一底边321、第一后边322、第一顶边323和第一前边324。
66.所述第一底边321的截面形状为u形,包括底边底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边底壁两侧的底边第一侧壁和底边第二侧壁。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底边第二侧壁上对应地设置有轴孔3211,所述底边底壁上与所述轴孔32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镂空孔3212,所述底边底壁
用于与所述底翻边1111装配。所述转轮312通过所述轴承311安装于所述轴孔3211处,使所述转轮312位于所述镂空孔3212处。
67.所述第一后边322的截面形状为u形,包括后边底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后边底壁两侧的后边第一侧壁和后边第二侧壁。所述后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后侧翻边1112装配,所述后边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相贴,所述后边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二加强件330连接。
68.所述第一顶边323的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顶边底壁和顶边侧壁。所述顶边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相贴,所述顶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室顶板114装配。
69.所述第一前边324的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前边底壁和前边侧壁。所述前边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相贴,所述前边底壁用于与所述室前板115装配。
70.所述顶边侧壁、所述前边侧壁、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后边第一侧壁依次连接成闭环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111相贴,起到支撑箱体侧板的作用。
71.所述第二加强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件320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320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加强件320用于与所述第一室侧板或所述第二室侧板装配,所述第二加强件330的顶部用于与所述室顶板114装配。具体的,所述第二加强件330包括角板331、第一边侧板332和第二边侧板333。所述角板331的一个转角为直角,所述第一边侧板332和所述第二边侧板333分别垂直地设置于所述角板331的两条直角边上。所述第一边侧板332用于与所述后边第二侧壁装配,所述第二边侧板333用于与所述室顶板114装配。
7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室101还包括后挡边116。所述后挡边116设置于所述室底板113的后侧,所述后挡边116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室底板113的边缘,所述后侧翻边1112上对应地设置有避让所述后挡边116的端部的缺口1114,使所述后挡边116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后边底壁装配。本实施例中,设置后挡边116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两侧滚轮模块300的安装稳固性。
7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翻边1112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115,所述后边底壁设置有第二通孔3221,所述第二通孔322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5位置重合。
7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侧板111及所述第二室侧板11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1113,所述散热孔1113按照预定规律排布成散热孔阵,所述散热孔阵位于所述顶边侧壁、所述前边侧壁、所述底边第一侧壁和所述后边第一侧壁形成的闭环结构区域内。
75.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76.第一,本技术将滚轮与侧板加强铁形成一体化模块,将滚轮加强铁一体化模块设置在外壳侧壁处,从而避免滚轮直接安装在压缩机室底板上造成底板变形,大大减低了压缩机室底板承受的压力。
77.第二,滚轮加强铁一体化模块的加强铁贴设于外壳侧壁上,能够对冰箱侧板起加强支撑作用,从而解决冰箱侧板的变形问题,达到更好的箱体保护作用。
78.第三,对滚轮加强铁一体化模块的加强铁结构进行巧妙设计,使其能够同时对压缩机室的侧壁和顶壁起到支撑作用,加强了对压缩机室的保护作用。
79.第四,滚轮加强铁一体化模块与箱体侧板的散热孔配合,使加强铁不影响压缩机室的散热。
8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