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392发布日期:2023-03-04 03:0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特别涉及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属于热源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大型的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进而其具有节省能源,目前,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被安装于室外或楼顶,尤其是大型空气源热泵,其在户外工作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参数限制,同时户外环境也会导致热量的散发,从而影响空气源热泵本身的工作效率,因此,现市场上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也随之推广使用;
3.其中申请号为“cn201920010123.1”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热泵,所述热泵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板,另一端贯穿固定板连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热泵顶部,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反光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导热管。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的效率,且反射件成本低、制作简便、安装便捷且效果明显”,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4.1)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提升反光板调节角度时的流畅性;
5.2)不利于提升反光板调节角度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利于提升反光板调节角度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包括热泵本体,所述热泵本体顶部的一侧设有带动组件,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中部设有稳固组件,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聚光板,所述第一聚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聚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反光板。
8.优选的,所述带动组件包括正反转电机和从动锥齿轮,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一侧,所述正反转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蜗杆的外侧,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稳固组件包括铰接座、两个铰接杆、两个限位垫和两个弹簧,所述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中部,所述铰接座的外侧铰接有两个铰接筒,两个所
述铰接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接筒的内侧,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垫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铰接筒之间。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外侧均与两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聚光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聚光板,所述第二聚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石墨烯层。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聚光板的横截面积。
13.优选的,所述热泵本体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转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通过主动锥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便于了带动蜗杆转动,并且通过蜗杆便于带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便于对第一聚光板顶部的结构进行角度调节,便于适应太阳的东升西落,并且便于对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蜗轮进行润滑,有助于提升在对第一反光板等部件进行调角时的流畅性;
16.2、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通过铰接座的铰接作用便于了两个限位板对第一反光板和第一聚光板进行支撑,并且通过两个弹簧的弹性拉扯力,便于使得两个限位板具有夹紧作用力,有助于使得限位板在对第一反光板进行支撑时,可以更大限度的与第一反光板的表面相贴合,并且通过限位垫便于提升限位板与第一反光板接触的摩擦力,提升第一反光板在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时调角时的稳定性。
17.3、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通过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的反光效果以及两个第一聚光板和第二聚光板的聚光作用有助于提升热泵本体整体使用时的效果,并且通过导热管的导热作用以及设置在导热管上表面的第二聚光板有助于加速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动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热泵本体;2、带动组件;21、正反转电机;22、主动锥齿轮;23、从动锥齿轮;3、稳固组件;31、铰接座;32、铰接筒;33、铰接杆;34、限位板;35、限位垫;36、弹簧;4、支板;5、连接杆;6、蜗轮;7、连接块;8、蜗杆;9、固定板;10、第一聚光板;11、第一反光板;12、第二反光板;13、导热管;14、第二聚光板;15、石墨烯层;16、立板;17、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包括热泵本体1,热泵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有带动组件2,热泵本体1顶端的中部设有稳固组件3,热泵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4,支板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6,蜗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热泵本体1顶端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8,蜗轮6与蜗杆8啮合连接,连接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聚光板10,第一聚光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反光板11,第一聚光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反光板12;
27.两个第一反光板11的外侧均与两个第二反光板12的外侧固定连接;
28.第一聚光板10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13,导热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聚光板14,第二聚光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石墨烯层15;
29.固定板9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聚光板10的横截面积;
30.热泵本体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板16,立板1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块17,固定板9的一侧与转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
31.请参阅图1-5,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还包括有带动组件2,带动组件2包括正反转电机21和从动锥齿轮23,正反转电机21固定设置在热泵本体1顶端的一侧,正反转电机21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3固定设置在蜗杆8的外侧,主动锥齿轮22与从动锥齿轮23啮合连接;
32.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在需要对第一反光板11和第二反光板12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应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通过外部开关控制正反转电机21运作,那么正反转电机21就会带动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3同步转动,那么从动锥齿轮23就会使得蜗杆8带动蜗轮6转动,从而改变第一聚光板10和位于其顶部的第一反光板11和第二反光板12的朝向,不仅使得第一反光板11、第二反光板12、第一聚光板10、导热管13和第二聚光板14等可以适应太阳的东升西落。
33.实施例2:
34.稳固组件3包括铰接座31、两个铰接杆33、两个限位垫35和两个弹簧36,铰接座31固定设置在热泵本体1顶端的中部,铰接座31的外侧铰接有两个铰接筒32,两个铰接杆33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铰接筒32的内侧,两个铰接杆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4,两个限位垫35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限位板34的一侧,两个弹簧36均固定设置在两个铰接筒32之间;
35.具体的,如图1、图3、图4所示,在第一反光板11进行角度调节时,通过铰接座31的铰接作用,两个铰接杆33会分别随着第一反光板11的调节而随之在铰接筒32内部伸缩,且调节角度对第一反光板11进行支撑,并且在铰接杆33随着第一反光板11的调角而伸缩调节时,通过两个弹簧36的弹性连接作用使得两个限位板34之间具有相接近的作用力,便于使得限位垫35可以与第一反光板11之间相贴合,即提升了对第一反光板11支撑的稳定性,使得第一反光板1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升。
36.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式空气源热泵,首先在需要对第一反光板11和第二反光板12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应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通过外部开关控制正
反转电机21运作,那么正反转电机21就会带动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3同步转动,那么从动锥齿轮23就会使得蜗杆8带动蜗轮6转动,从而改变第一聚光板10和位于其顶部的第一反光板11和第二反光板12的朝向,不仅使得第一反光板11、第二反光板12、第一聚光板10、导热管13和第二聚光板14等可以适应太阳的东升西落,并且在第一反光板11进行角度调节时,通过铰接座31的铰接作用,两个铰接杆33会分别随着第一反光板11的调节而随之在铰接筒32内部伸缩,且调节角度对第一反光板11进行支撑,并且在铰接杆33随着第一反光板11的调角而伸缩调节时,通过两个弹簧36的弹性连接作用使得两个限位板34之间具有相接近的作用力,便于使得限位垫35可以与第一反光板11之间相贴合,即提升了对第一反光板11支撑的稳定性,使得第一反光板1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升,其中在第一反光板11和第二反光板12对光进行反光聚集时,在第一聚光板10的顶部设有导热管13,且在导热管13的上方设有第二聚光板14,因此分别通过导热管13、第一聚光板10以及第二聚光板14的吸热以及聚光作用有助于热泵本体1的使用效果,同时在第二聚光板14的表面设有石墨烯层15,通过石墨烯层15可以加速导热效率。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