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1579发布日期:2023-03-31 14:3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2.聚醚,是销售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油。它是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均聚或共聚制得的线型聚合物,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聚醚(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加工中需要对聚醚进行换热,一般的换热器通过制冷剂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但是不方便对内部流体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
7.罐体;
8.换热机构,设置在罐体上;
9.换热机构包括:
10.第一隔绝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一侧;
11.制冷箱,固定连接在第一隔绝板的一侧;
12.冷却管,依次固定贯穿制冷箱和第一隔绝板;
13.第一螺旋管,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且第一螺旋管的一端与冷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
14.第二隔绝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另一侧;
15.加热箱,固定连接在第二隔绝板的一侧;
16.加热管,依次固定贯穿加热箱和第二隔绝板;
17.第二螺旋管,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且第二螺旋管与加热管的一端连通设置。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19.搅拌机构,设置在罐体上;
20.搅拌机构包括:
21.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顶部;
22.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
23.转杆,一端与电机的联轴器固定连接,且转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贯穿罐体的顶部;
24.搅拌杆,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隔绝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且搅拌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二隔绝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25.搅拌叶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壁上;
26.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底部;
27.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搅拌杆的外壁上,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29.注液管,连通设置在罐体的顶部;
30.出液管,连通设置在罐体的底部;
31.支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底部。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正面设置有温度仪,且温度仪的测温探头处于罐体的内部,通过设置温度仪,是为了便于观察罐体内部的温度。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棉,通过设置保温棉,是为了使罐体内部的温度更加稳定。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套设在第二螺旋管的外部,通过将第一螺旋管套设在第二螺旋管的外部,是为了能更好的进行换热。
35.(三)有益效果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7.(一)、该一种换热器,通过设置制冷箱能对冷却管中的冷却液进行制冷,通过第一螺旋管中的冷却液对罐体内部的流体进行制冷换热,通过设置加热箱能对加热管中的高储能致热液进行加热,通过第二螺旋管中的高储能致热液对罐体内部的流体进行加热换热,从而提高换热器的实用性。
38.(二)、该一种换热器,通过设置电机能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对罐体内部的流体进行搅拌,从而使罐体内部的流体温度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3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剖视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剖面正视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剖视图。
44.图中:1、罐体;2、换热机构;201、第一隔绝板;202、制冷箱;203、冷却管;204、第一螺旋管;205、第二隔绝板;206、加热箱;207、加热管;208、第二螺旋管;3、搅拌机构;301、安装板;302、电机;303、转杆;304、搅拌杆;305、搅拌叶片;306、第一锥形齿轮;307、第二锥形齿轮;4、注液管;5、出液管;6、支腿;7、温度仪。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6.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实施例1
5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罐体1,换热机构2设置在罐体1上,换热机构2包括:第一隔绝板201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一侧,制冷箱202固定连接在第一隔绝板201的一侧,冷却管203依次固定贯穿制冷箱202和第一隔绝板201,第一螺旋管204设置在罐体1的内壁,且第一螺旋管204的一端与冷却管203的一端连通设置,第二隔绝板205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另一侧,加热箱206固定连接在第二隔绝板205的一侧,加热管207依次固定贯穿加热箱206和第二隔绝板205,第二螺旋管208设置在罐体1的内壁,且第二螺旋管208与加热管207的一端连通设置,注液管4连通设置在罐体1的顶部,出液管5连通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支腿6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底部,罐体1的正面设置有温度仪7,且温度仪7的测温探头处于罐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温度仪7,是为了便于观察罐体1内部的温度,第一隔绝板201和第二隔绝板205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棉,通过设置保温棉,是为了使罐体1内部的温度更加稳定,第一螺旋管204套设在第二螺旋管208的外部,通过将第一螺旋管204套设在第二螺旋管208的外部,是为了能更好的进行换热。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制冷箱202能对冷却管203中的冷却液进行制冷,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管204能增大冷却液与罐体1内部的流体的反应面积,从而通过第一螺旋管204中的冷却液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制冷换热,通过设置加热箱206能对加热管207中的高储能致热液进行加热,通过设置第二螺旋管208能增大高储能致热液与罐体1内部的流体的反应面积,从而通过第二螺旋管208中的高储能致热液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加热换热。
52.实施例2
53.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搅拌机构3设置在罐体1上,搅拌机构3包括:安装板301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顶部,电机30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01上,转杆303一端与电机302的联轴器固定连接,且转杆30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贯穿罐体1的顶部,搅拌杆304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隔绝板20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搅拌杆30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二隔绝板205的一侧转动连接,搅拌叶片305固定连接在搅拌杆304的外壁上,第一锥形齿轮306固定连接在转杆303的底部,第二
锥形齿轮307固定套设在搅拌杆304的外壁上,且第二锥形齿轮307与第一锥形齿轮306啮合连接。
5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机302能带动搅拌杆304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305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搅拌,从而使罐体1内部的流体温度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55.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56.如图1-4所示,当需要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制冷时,通过启动制冷箱202中的制冷机对冷却管203中的冷却液进行制冷,从而使第一螺旋管204中的冷却液温度降低,从而通过冷却液带走罐体1内部流体多余的温度,再根据温度仪7上的指数进行调节,当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关闭制冷箱202中的制冷机,停止制冷即可,当需要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加热使,通过启动加热箱206中的加热机对加热管207中的高储能致热液进行加热,从而通过高储能致热液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加热,再根据温度仪7上的指数进行调节,当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关闭加热箱206中的加热机,停止加热即可,在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换热时,通过启动电机302带动转杆30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0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06转动会通过第二锥形齿轮307带动搅拌杆304转动,搅拌杆304转动会带动搅拌叶片305对罐体1内部的流体进行搅拌,从而使罐体1内部的流体温度更加均匀。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