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7628发布日期:2023-06-18 02:3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利用冰箱来储存、保鲜物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冰箱主要有直冷冰箱和风冷冰箱两种。风冷冰箱是通过送风风机促使经蒸发器换热后的冷却气流流入储物间室,从而实现对储物间室制冷的目的。

2、常见风冷冰箱的送风风机通常布置在冷冻间室背部,即背置在箱体的后侧。还有一些多系统风冷冰箱设有多个送风风机,然而,这些送风风机要么均直立背置在箱体的后侧,要么均横向底置在箱体的底部,即多个送风风机的布局是统一的。然而,申请人认识到,送风风机不同的布局方式,其优劣势不同,这种统一的布局方式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设定温度差异较大的多个储物间室的制冷需求,冰箱整体制冷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送风风机且送风风机的布局方式更加合理的冷藏冷冻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增大各间室的储物空间。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

4、箱体,其内限定有冷冻间室、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以及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所述冷冻间室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所述非冷冻间室具有冷藏储物环境、或者选择性地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或冷藏储物环境;

5、第一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所述第一冷却室冷却的第一气流流向所述冷冻间室;以及

6、第二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所述第二冷却室冷却的第二气流流向所述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其中

7、所述第一冷却室和所述第二冷却室沿横向并排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立置在所述冷冻间室的下部后方,所述第二送风风机横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室内的后侧。

8、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9、冷冻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间室的后侧,且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流输送至所述冷冻间室;且

10、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风机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蜗壳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内的第一风扇;且

12、所述第一蜗壳具有朝前开口的吸风口和朝上开口的排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的后侧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内部的冷冻送风风道连通。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或者

14、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一体成型。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蜗壳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且

16、所述第一蜗壳的后侧下部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以形成导水斜面。

17、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18、横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室内的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且

19、所述第一蒸发器向上倾斜的角度、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使得从所述第一蒸发器流出的所述第一气流直接朝向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区域流动。

20、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与限定所述冷冻间室的第一内胆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范围在110~130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

21、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范围在125~135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

22、所述第一蒸发器向上倾斜的角度为范围在20~3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

23、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24、横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室内的第二蒸发器;其中

25、所述第二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后侧,且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

26、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还包括:

27、第二蒸发器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上方,用于将相邻地位于所述第二冷却室上方的非冷冻间室与所述第二冷却室分隔开;以及

28、第二保温泡沫,贴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其中

29、所述第二送风风机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泡沫的吸风口,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以及所述吸风口所在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温泡沫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吸风空间。

30、可选地,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平均距离为范围在18~25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

31、所述吸风口所在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温泡沫之间的距离为范围在32~45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

32、所述第二送风风机向上倾斜的角度为范围在20~3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

33、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还包括:

34、非冷冻风道组件,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输送所述第二气流;

35、所述第二送风风机连接于所述非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且包括容置有第二风扇的第二蜗壳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非冷冻风道组件之间的导风部;所述第二蜗壳具有朝向后上方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部配置成由所述第二蜗壳的出风口从前向后地弯曲向上延伸,且所述导风部的延伸末端朝上,并与所述非冷冻风道组件气密性连接。

36、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包括具有冷藏储物环境的冷藏间室、选择性地具有冷藏储物环境或具有冷冻储物环境的小变温间室和全变温间室;且

37、所述冷冻间室位于所述箱体横向上的第一侧,所述冷藏间室、所述小变温间室和所述全变温间室均位于与所述冷冻间室相邻的所述箱体横向上的第二侧。

38、可选地,所述全变温间室的可调温度区间宽于所述小变温间室的可调温度区间,所述冷藏间室、所述小变温间室和所述全变温间室在所述箱体的第二侧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且

39、所述第一冷却室和所述第二冷却室分别相邻地位于所述冷冻间室和所述全变温间室的下方。

40、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具有冷冻间室和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用于分别为冷冻间室和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提供冷量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均底置在箱体的底部,因此,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均从下往上分别输送至冷冻间室和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

41、对于冷冻间室,设定温度较低,冷量需求较大,需要较大的风路和需要较高的风压。为此,本技术将用于向冷冻间室驱动送风的第一送风风机设置成立置在冷冻间室的下部后方,即将第一送风风机背置,第一送风风机能够从正面水平地吸入第一冷却室产生的第一气流,吸风效率最大化,风量损失最小同时风阻最小,制冷效率最高。

42、对于非冷冻间室,例如冷藏间室或变温间室,温度设定相对较高,冷量需求较小,因此对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风风压要求相对较低。为此,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向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驱动送风的第二送风风机设置成横置在第二冷却室内的后侧,即第二送风风机底置在箱体的底部,既能够满足非冷冻间室对送风风压和送风风量的较低要求,又可以避免第二气流直接从风机甩进非冷冻间室,而是平滑地吹向非冷冻间室,提高了非冷冻间室送风的柔和性,同时还降低了风噪。

43、可见,本实用新型根据冷冻间室和非冷冻间室的不同制冷需求将用于为冷冻间室送风的第一送风风机背置、将用于为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送风的第二送风风机底置,满足了各储物间室的制冷需求、确保了个储物间室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效果和较高的制冷效率,突破了现有设计中双送风风机均统一布局的设计思想,设计更加合理,非常巧妙。

44、另外,第二送风风机横置的布置方式还可以降低其整体高度,多出来的空间可以增加处于第二冷却室上方的非冷冻间室的容积,解决了非冷冻间室的尺寸限制问题。

45、进一步地,第一送风风机竖直地设置在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可以紧贴内胆后部,尽可能地减小了其占用的进深空间,为冷冻间室创造了更大的容量,在将第一蒸发器底置后增加了冷冻间室前后方向尺寸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一部分空间,用户体验感增加。

4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