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式空气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8029发布日期:2023-10-06 00:2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式空气热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热源泵,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式空气热泵。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能源的开发的利用,空气热源泵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使用,空气热源泵在安装和固定的时候对场地没有限制,换热的效率更高,另外空气热源泵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不仅可以节约人们的使用成本,更是顺应了世界节能的主题目。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2122345286.5公开了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该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通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杆的设置,能够实现手动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面积,方便了放置不同大小的热空气热源泵,通过底座、操作杆和液压升降组件的设置,手动操作操作杆,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升高或降低,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方便了空气热源泵安装现场对安装装置的不同高度的需求;该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通过螺纹通孔﹑螺纹柱和固定板的设置,手动拧动螺纹柱,能够促使固定板靠近空气热源泵,以便实现对空气热源泵实现紧固的目的。

3、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在对空气泵进行夹持后,如若需要空气泵平移则需要分别转动两侧螺纹柱并且调整好方向才能使得空气泵向一侧平移,使用极为不便且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在对空气泵进行夹持后,如若需要空气泵平移则需要分别转动两侧螺纹柱并且调整好方向才能使得空气泵向一侧平移,使用极为不便且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调节的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式空气热泵,该空气泵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持装置,两侧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该组件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调节式空气热泵,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持装置,两侧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

4、具体地,通过底板的上端用于安装空气泵,通过夹持装置能够在对空气泵进行夹持,通过调节装置可调节夹持装置带动空气泵向一侧平移。

5、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滑槽内侧两端设置有对称的通孔,第一滑槽内侧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底板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穿透第一滑槽的第二螺纹孔。

6、具体地,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用于安装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滑槽和通孔用于安装夹持装置,通过背板可与建筑物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两根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两侧第一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同,且两侧第一螺纹杆转动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齿轮,两侧第一螺纹杆的相反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把手,两侧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对称的第一滑块,两侧第一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夹持板。

8、具体地,通过转动两侧第一把手带动两侧第一滑块单独旋转能够单独调节某一侧第一夹持板的移动,通过两侧第一齿轮配合调节装置可实现两侧第一螺纹杆同方向转动或者反方向转动,通过两侧第一夹持板向内移动可对空气泵进行夹持。

9、进一步地,两侧所述的第一夹持板的相对面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二滑槽,两侧的两个第二滑槽的相反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弹簧,两侧的两个弹簧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二滑块,每个第二滑块与每个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两侧的两个第二滑块伸出第二滑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侧的两个连接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对称的连接件,两侧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二夹持板,两侧第二夹持板与两侧第一夹持板之间活动安装有对称的弹簧伸缩杆。

10、具体地,通过两侧第二夹持板在夹持的过程中接触空气泵,随着夹持力度加大两侧第二夹持板上的两个连接杆转动使得两侧第二滑块向两侧移动并压缩弹簧,能够缓冲夹持力避免空气泵外壁损坏。

11、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三把手,所述的第二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第二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齿轮,两侧第二齿轮相互齿接,所述的第三把手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

12、具体地,通过两侧第二齿轮与两侧第一齿轮齿接能够使得两侧第一螺纹杆转动方向相同,通过第三齿轮与两侧第一齿轮齿接能够使得两侧第一螺纹杆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控制两侧第一夹持板同时内外移动还是向同一侧移动。

13、进一步地,两侧所述的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且两侧第一螺纹杆的相反端穿出通孔,两侧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把手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部靠近第二螺纹孔的一侧,所述的第三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泵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水侧换热器、电磁阀、储液器、过滤器、电子膨胀阀1、电子膨胀阀2、空气侧换热器、高压压力开关、气液分离器、低压压力开关、毛细铜管、三速风机,水侧换热器一侧与储液器连接,另一侧连接有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储液器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有并联的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有空气侧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上连接有三速风机,三速风机与四通换向阀第二接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第三接口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上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上连接有低压压力开关,低压压力开关与四通换向阀第四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上连接有毛细网管,毛细网管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过滤器和储液器连接。

16、具体控制流程如下:

17、1、高环温制热运行:35℃≤制热环境温度<45℃;

18、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制取热水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经储液器;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19、此时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开;电磁阀根据排气温度间歇式打开,排温大于105℃开低于95℃关。

20、2、普通环境温度制热运行:20℃≤制热环境温度<35℃;

21、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制取热水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经储液器;电子膨胀阀1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22、此时电子膨胀阀1开,电磁阀根据排气温度间歇式打开,排温大于105℃开低于95℃关。

23、3、低环境温度制热运行:制热环境温度<20℃;

24、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制取热水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经储液器;电子膨胀阀2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25、此时电子膨胀阀2开,电磁阀关闭。

26、4、高环境温度制冷运行:制冷环境温度≥35℃;

27、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节流降压后,经储液器;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28、此时电子膨胀阀1和电子膨胀阀2开,电磁阀关闭,风机风速采用高速档。

29、5、普通环境温度制冷运行:20℃≤制冷环境温度<35℃;

30、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电子膨胀阀1节流降压后,经储液器;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31、此时电子膨胀阀1开,电磁阀关闭,风机风速采用中速档。

32、6、低环境温度制冷运行:制冷环境温度<20℃;

33、压缩机正常运行,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水侧换热器换热变成高压中温液体制冷剂,电子膨胀阀2节流降压后,经储液器;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流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34、此时电子膨胀阀2开,电磁阀关闭,风机风速采用低速档。

35、有益效果

3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7、(1)本发明中,在使用时将空气泵放置在底板上方的中心处,在夹持时转动第三把手使得第三螺纹杆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向上移动,直至第三齿轮与两侧第一齿轮齿接,然后转动一侧第一把手带动一侧第一螺纹杆和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三齿轮的齿接电动另一侧第一齿轮和第一螺纹杆转动,此时两侧第一螺纹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使得两侧第一夹持板同时向内移动对空气泵进行夹持,在夹持后需要空气泵平移时,将第三齿轮复位转动第二螺纹杆使得第二把手在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向前移动使得两侧第二齿轮与两侧第一齿轮齿接,此时通过两侧第二齿轮可使得两侧第一螺纹杆的转动方向相同,可带动空气泵向一侧移动。

38、(2)本发明中,过两侧第二夹持板在夹持的过程中接触空气泵,随着夹持力度加大两侧第二夹持板上的两个连接杆转动使得两侧第二滑块向两侧移动并压缩弹簧,且两侧第二夹持板压缩两侧弹簧伸缩杆,能够缓冲夹持力避免空气泵外壁损坏。

39、(3)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空气热源泵系统作为系统热源,并实现了温度的智能控制且降低能耗的作用;采用双电子膨胀阀精确控制,最大可能的利用压缩机热量,防止热量的浪费;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的开关实现多种功能的转换,适应不同季节的供暖应用需求;采用三速风机实现制冷全年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