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15]图10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16](I)结构上,在图8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将第三吸收器2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I连通调整为第三吸收器2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4、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发生器I连通,将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1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12连通,将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热交换器16、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热交换器16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17](2)流程上,驱动热介质和发生器I产生的冷剂蒸汽向第四发生器17提供驱动热负荷,第三吸收器22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14、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进入发生器1,发生器I的浓溶液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进入第四发生器17,冷剂蒸汽和驱动热介质流经第四发生器17、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5提供,第四发生器17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三发生器12 ;流经第四发生器17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依次流经热交换器16和第二发生器2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后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18]图11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19](I)结构上,在图8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四溶液泵、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将第三吸收器2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I连通调整为第三吸收器2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发生器I连通,将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1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I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12连通,将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热交换器16、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热交换器16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20](2)流程上,发生器I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四发生器17作驱动热介质,第三吸收器22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14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四发生器17,冷剂蒸汽流经第四发生器17、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5提供,第四发生器17的浓溶液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进入发生器1,发生器I的浓溶液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三发生器12 ;流经第四发生器17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之后依次流经热交换器16和第二发生器2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后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21]图12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22](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吸收器3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23](2)流程上,吸收器3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4 ;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新增发生器A、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B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吸收器3 ;冷凝器5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节流阀7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24]图13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25](I)结构上,在图2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吸收器3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26](2)流程上,吸收器3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4 ;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新增发生器A、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B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吸收器3 ;冷凝器5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节流阀7节流进入蒸发器6 ;第三发生器12产生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热交换器16、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27]图14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28](I)结构上,在图5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吸收器3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之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29](2)流程上,吸收器3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4 ;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新增发生器A、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B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吸收器3 ;冷凝器5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节流阀7节流进入蒸发器6 ;第三发生器12产生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第四发生器17、热交换器16、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6 ;第四发生器17产生的冷剂液依次流经第二热交换器21、第二发生器2和新增发生器A并逐步放热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剂液经第三节流阀18节流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30]图15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31](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32](2)流程上,蒸发器6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新增吸收器B,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发生器A,驱动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3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栗O
[0133]图16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34](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I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35](2)流程上,发生器I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新增吸收器B,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发生器A,驱动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5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栗O
[0136]图17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37](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二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管路,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和第二吸收器4与蒸发器6连通。
[0138](2)流程上,冷凝器5的冷剂液流经第二发生器2放热降温之后再经节流阀7节流降压,冷剂液流经第二吸收器4吸热并部分汽化之后进入蒸发器6,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栗O
[0139]图18所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用于制冷是这样实现的:
[0140](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循环泵,取消第二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管路,循环泵E有循环介质管路依次连通第二吸收器4和蒸发器6之后蒸发器6再有循环介质管路与循环泵E连通形并组成循环回路。
[0141](2)流程上,循环热介质流经第二吸收器4吸热,再流经蒸发器6放热之后进入循环泵E,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0142]图19所示的第五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43](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吸收器3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44](I)结构上,吸收器3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4 ;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新增发生器A,余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B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吸收器3,形成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0145]图20所示的第五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46]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第二发生器2增设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剂液和余热介质共同向第二发生器2提供驱动热负荷,形成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0147]图21所示的第五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0148](I)结构上,在图1所示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与新增吸收器B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B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0149](2)流程上,第二发生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新增吸收器B,新增吸收器B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C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发生器A,余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4提供,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D进入新增吸收器B、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形成第五类吸收式热泵。
[0150]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一一本发明所提出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和第五类吸收式热泵,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0151](I)提出了温差利用的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技术,将推动吸收式热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0152](2)能够很好地解决高温冷剂液对余热利用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以TFE-TDE溶液为典型代表的吸收式热泵流程,能够显著提高吸收式热泵的性能指数和余热利用率。
[0153](3)将温差利用程度扩展到低温冷环境或被加热介质温度之下,进一步提高了温差利用水平,并对因冷剂液向环境释放热能所带来的性能指数降低起到抑制和弥补作用。
[0154](4)能够降低对驱动热介质温度要求,或提高余热利用的程度,或能够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资源。
[0155](5)给出多种具体技术方案,能够应对众多不同的实际状况,有较宽的适用范围。
[0156](6)丰富了吸收式热泵的类型,扩展了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采用吸收式热泵来实现温差的充分利用。
【主权项】
1.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I)连通,发生器(I)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I)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I)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第四类吸收式热泵。
2.第四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四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节流阀,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