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车及其制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藏车及其制热机组。
【背景技术】
[0002]应用于环境温度为_20°C?+40°C条件下的G类冷藏车,厢体内温度需要维持在2°C?8°C。目前,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冷藏车厢体内多采用发动机水余热加热的方式,利用发动机水余热提供热量,使厢体内温度升高至2°C?8°C。
[0003]但是,当冷藏车怠速时,发动机的水温较低,水余热不足以提供热量;而且利用水暖为冷藏车车厢内提供热量时,换热效率较低;同时发动机的水温波动较大,导致厢体内各点温度波动也较大,较难使厢体内达到稳定的预设温度。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同时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车的制热机组,以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同时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热机组的冷藏车,以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种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包括:
[0009]压缩机;
[0010]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除霜控制阀门;
[0011]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管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制热控制阀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管连接。
[0012]优选的,上述制热机组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且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
[0013]优选的,上述制热机组中,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高低压开关。
[0014]优选的,上述制热机组中,所述除霜控制阀门为除霜电磁阀,所述制热控制阀门为制热电磁阀,所述制热机组还包括当制热时,控制所述除霜电磁阀和所述制热电磁阀开启的第一控制器。
[0015]优选的,上述制热机组还包括:
[0016]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风口处并发送温度信号的温度传感器;
[0017]接受温度信号,当所述出口处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0018]优选的,上述制热机组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止逆阀,所述第一止逆阀位于所述除霜控制阀门靠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侧;
[0019]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之间还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002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室内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除霜控制阀门;气液分离器的进管通过第二管路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出管与压缩机的进口连接,且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制热控制阀门,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管连接。
[0021]制热时,打开除霜控制阀门和制热控制阀门,使压缩机的一部分排气通过第一管路进入到室内换热器的除霜盘管,流入到室内换热器的芯体内,此时气态冷媒在室内换热器(此时发挥冷凝器的功能)内液化放热,通过室内风机换热为冷藏车的厢体提供热量;另一部分排气通过第二管路与室内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混合成为湿蒸汽,经过气液分离器回到压缩机。
[0022]本实用新型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在压缩机的排气侧增加了一个热气旁通回路即第二管路,使压缩机排气侧的气态过热冷媒与室内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混合,保证压缩机吸入的冷媒处于一个低压蒸汽的状态,这样压缩机会对冷媒做功更多,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压力会更高,从而使得进入室内换热器加热的冷媒温度更高,冷媒液化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
[0023]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的制热机组能够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冷媒的相变提供热量可以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
[00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车,包括厢体,还包括实现对所述厢体内制热的制热机组,所述制热机组为上述任一种制热机组,由于上述制热机组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感温装置的空调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0025]优选的,所述冷藏车还包括实现对所述厢体内制冷的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
[0026]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制冷控制阀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
[0027]优选的,上述冷藏车中,所述第五管路上还设置有干燥瓶,所述干燥瓶位于所述膨胀阀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且所述干燥瓶与所述膨胀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逆阀。
[0028]优选的,上述冷藏车中,所述制冷控制阀门为制冷电磁阀,所述制冷机组还包括当制冷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的第三控制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和制冷机组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车的制热机组,能够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同时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
[00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包括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15和气液分离器17,室内换热器15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13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第一管路13上设置有除霜控制阀门10 ;气液分离器17的进管通过第二管路14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17的出管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且第二管路14上设置有制热控制阀门11,室内换热器15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7的进管连接。
[003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冷媒(制冷剂)为R404A,R404A由HFC125、HFC_134a和HFC-143混合而成,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在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压缩比比较大,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高,能够提供更多的热量。
[0035]制热时,打开除霜控制阀门10和制热控制阀门11,使压缩机1的一部分排气通过第一管路13进入到室内换热器15的除霜盘管,流入到室内换热器15的芯体内,此时气态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5 (此时发挥冷凝器的功能)内液化放热,通过室内风机换热为冷藏车的厢体提供热量;另一部分排气通过第二管路14与室内换热器15出口的液态冷媒混合成为湿蒸汽,经过气液分离器17回到压缩机1,如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即为制热时的冷媒走向。
[0036]本实用新型冷藏车的制热机组在压缩机1的排气侧增加了一个热气旁通回路即第二管路14,使压缩机1排气侧的气态过热冷媒与室内换热器15出口的液态冷媒混合,保证压缩机1吸入的冷媒处于一个低压蒸汽的状态,这样压缩机1会对冷媒做功更多,从压缩机1排出的冷媒温度、压力会更高,从而使得进入室内换热器15加热的冷媒温度更高,冷媒液化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
[0037]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的制热机组能够提高冷藏车车厢内制热时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冷媒的相变提供热量可以减小厢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准确稳定地控制厢体内的温度。
[0038]此外,本实用新型使压缩机1的部分排气与室内换热器15出口的冷媒混合,能够保证低温环境下系统的正常工作。
[0039]优选的,制热机组还包括油分离器9,油分离器9的进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且第一管路13和第二管路14均与油分离器9的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油分离器9将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
[0040]进一步的,上述制热机组中,油分离器9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7与第一管路13以及第二管路14连接,第三管路7上设置有高低压开关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路13和第二管路14均通过第三管路7与油分离器9连接,通过高低压开关8检测压缩机1排出的气态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