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870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吸管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吸管尖,尤指一种用于清洗反应管的吸管尖。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洗反应管之自动化多利用一工作平台,其上配置均具有XY定位机构及Z轴移动机构之二滑臂而实现。其中,其中一个滑臂上装设有提供洗涤液的转接头,另一个滑臂上装设有吸取废液的转接头,两者均套上一般的吸管尖以加入洗涤液及吸取废液。加入洗涤液和吸取废液之动作原则上需分开进行,以达到对该反应管无污染的要求。以一次加入洗涤液动作及一次吸取废液动作视为一次清洗循环,一般而言,反应管的清洗需要三个清洗循环。由于前述无污染的要求,至少吸取废液的转接头每次需使用新的吸管尖,以确保不会有额外的污染物进入含有待吸取废液的反应管内。据此,反应管的清洗将包含多次的滑臂移动及多次吸管尖的更换操作,造成较长的清洗时间及消耗较多的吸管尖。因此,目前的反应管清洗机制无论于时间成本或耗材成本上均难以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管尖,以单一构件提供两种流路,使得该吸管尖应用于一反应管的清洗程序中时,可经由该吸管尖同时加入洗涤液及吸取废液,进而能减少滑臂的移动时间及吸管尖的耗材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吸管尖包含一管体,该管体包含一连接端部、一内侧流道及围绕该内侧流道的一外侧流道。该内侧流道具有一第一开口部及相对于该第一开口部的一第二开口部,该外侧流道具有一第三开口部及相对于该第三开口部的一第四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及该第三开口部设置于该连接端部,该第二开口部及该第四开口部相距一距离设置。由此,根据本发明的该吸管尖得以单一构件即能提供两种流路,且该第二开口部及该第四开口部相隔设 置,故该两种流路于不会相互干扰。当应用于一反应管的清洗程序中,该吸管尖经由该连接端部耦接至可提供洗涤液及吸取废液的转接头,将该吸管尖插入该反应管一次,即可实施多次清洗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反应管的清洗程序(即包含三个清洗循环),根据本发明的吸管尖仅需使用一个,故能降低耗材成本,且于清洗程序中不需更换吸管尖,亦能节省时间成本,同时还能确保不会有额外的污染物进入含有待吸取废液的反应管内。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口部突出于该第四开口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外侧流道于该第四开口部处具有一延伸方向,该第四开口部包含多个通孔,相对于该延伸方向朝外设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外侧流道具有一外侧壁面及一外端壁面,该外端壁面与该外侧壁面相连形成一锐角。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外侧流道具有一外侧壁面及与该外侧壁面相连的一外端壁面,该外端壁面为一内凹锥状面,该多个通孔位于该外侧壁面且接近该外端壁面。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挡止部,设置于该第二开口部与该第四开口部之间。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挡止部具有一内凹锥状面,围绕该内侧流道并朝向该第二开口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四开口部突出于该第二开口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连接端部包含一内环壁及围绕该内环壁的一外环壁,该内环壁内侧形成该第一开口部,该内环壁与该外环壁之间形成该第三开口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管体为一同轴结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距离为5mm~100mm。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该吸管尖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该吸管尖沿线X-X之剖视图。

图4为图2中该吸管尖沿线Y-Y之剖视图。

图5为图1中该吸管尖适用于一转接头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吸管尖插入一反应管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4、5 吸管尖

10 管体

10a 内管 10b 外管

10c 肋板 102 连接端部

1022 内环壁 1024 外环壁

1024a 喇叭口 104 内侧流道

1042 第一开口部 1044 第二开口部

106 外侧流道 106a 外侧壁面

106b 外端壁面 106c 锐角

106d 内端壁面 1062 第三开口部

1064 第四开口部 1064a 通孔

2 转接头

2a 连接埠

22 废液流道

22a 废液入口 22b 废液出口

24 洗涤液流道

24a 洗涤液入口 24b 洗涤液出口

26 O形环

3 反应管

42 挡止部

42a 内凹锥状面

D1 延伸方向 L1 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1至图5,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1的示意图,图2为吸管尖1的俯视图,图3为吸管尖1沿图2中线X-X的剖视图,图4为吸管尖1沿图2中线Y-Y的剖视图,图5为吸管尖1适用于一转接头2的剖视图。吸管尖1包含一管体10。管体10包含一连接端部102、一内侧流道104及围绕内侧流道104的一外侧流道106。内侧流道104具有一第一开口部1042及相对于第一开口部1042的一第二开口部1044。外侧流道106具有一第三开口部1062及相对于第三开口部1062的一第四开口部1064。第一开口部1042及第三开口部1062部设置于连接端部102,第二开口部1044及第四开口部1064相距一距离L1设置。转接头2具有一废液入口22a、与废液入口22a连通之一废液出口22b、一洗涤液入口24a及与洗涤液入口24a连通之一洗涤液出口24b。在使用时,吸管尖1以连接端部102与转接头2耦接,使得内侧流道104的第一开口部1042与废液入口22a耦接且外侧流道106的第三开口部1062与洗涤液出口24b耦接。由此,内侧流道104便与转接头2内的废液流道22连通,外侧流道106与转接头2内的洗涤液流道24连通。其中,距离L1的设定原则上得以其适用的使用环境(例如反应管的清洗)而定,一般而言,距离L1小于反应管的深度;例如,配合不同的应用环境,距离L1可为5mm~100mm。

此外,内侧流道104及外侧流道106各自形成一流路;其中,配合转接头2的流路,内侧流道104的流路(以实心箭头表示于剖视图中)位于管体10的中心部,外侧流道106的流路(以空心箭头表示于剖视图中)则位于管体10的外围部。利用第二开口部1044及第四开口部1064错开设置,可大幅降低此两流路的相互干扰。请并参阅图6,图6为吸管尖1插入一反应管3的剖 视图。在使用时,洗涤液经由洗涤液入口24a、洗涤液流道24、洗涤液出口24b、第三开口部1062、外侧流道106及第四开口部1064进入反应管3;废液(包含反应管3内原有液体及进入反应管3内的洗涤液)经由第二开口部1044、内侧流道104、第一开口部1042、废液入口22a、废液流道22及废液出口22b而使回收。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内侧流道104与废液流道22连通的使用状态,第二开口部1044突出于第四开口部1064,即以图6的图面方位而言,第二开口部1044相对位于下方,此配置有助于有效吸取废液(包含反应管3内原有液体及自第四开口部1064流入反应管3内的洗涤液);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0为一同轴结构,故外侧流道106呈圆筒状。外侧流道106于第四开口部1064处具有一延伸方向D1(以线实线箭头表示于图4中),第四开口部1064包含多个通孔1064a,相对于延伸方向D1朝外设置,使得洗涤液相对于延伸方向D1大致以径向流出而能沿着反应管3内壁面向下流动。此外,于本实施例中,通孔1064a相对于延伸方向D1于径向等圆周角分布,有助于洗涤液均匀流入反应管3中,提升对反应管3的清洗效果。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外侧流道106具有一外侧壁面106a及与外侧壁面106a相连的一外端壁面106b,外端壁面106b为一内凹锥状面,该多个通孔1064a位于外侧壁面106a且接近外端壁面106b。通过此内凹锥状面的设计,若有液体自下方朝向第四开口部1064飞溅,可被外端壁面106b挡住;同时,附着于外端壁面106b之液体受于外端壁面106b的几何形状(即外端壁面106b与外侧壁面106a相连形成一锐角106c),当附着的液体重力增加时,将流动至外端壁面106b的边缘处(即外侧壁面106a与外端壁面106b的连接处)并落下,而不会向上延伸至第四开口部1064而可能污染洗涤液。在实作上,可基于对洗涤液与外侧壁面106a间附着力的考虑,而再将通孔1064a稍远离外侧壁面106a与外端壁面106b连接处设置,以进一步避免流动至外端壁面106b边缘处的液体对洗涤液污染的可能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外侧流道106具有相对外端壁面106b的一内端壁面106d,内端壁面106d亦呈锥状,以对流经第四开口部1064的洗涤液提供相对于延伸方向D1的一斜面,使得洗涤液自第四开口部1064流出后,减缓洗涤液撞击反应管3内壁面的力量,使得 洗涤液能更平顺地沿反应管3内壁面向下流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内端壁面106d与延伸方向D1垂直。

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外端壁面106b呈内凹锥状为具有防止飞溅的液体污染洗涤液,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原则上,洗涤液自通孔1064a流出外侧流道106,防止附着于外端壁面106b的液体接近通孔1064a即可有效抑制对洗涤液的污染;据此,于实作上,可于接近通孔1064a的部分外端壁面106b与外侧壁面106a连接形成锐角,其余部分外端壁面106b可以与外侧壁面106a连接形成直角或钝角。

再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防止飞溅液体污染洗涤液系利用外侧流道106的外端壁面106b,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4的剖视图。吸管尖4与吸管尖1结构大致相同,故吸管尖4沿用吸管尖1的元件符号,关于吸管尖4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吸管尖1中相同命名元件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吸管尖4与吸管尖1不同之处在于吸管尖4包含一挡止部42设置于第二开口部1044与第四开口部1064之间,亦具有防止位于下方的废液向上飞溅而污染了自第四开口部1064流出的洗涤液。进一步地,挡止部42具有一内凹锥状面42a,围绕内侧流道104的侧壁并朝向第二开口部1044,此内凹锥状面42a即与前述呈内凹锥状的外端壁面106b的功用相同,不另赘述。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吸管尖1中,呈内凹锥状的外端壁面106b逻辑上即相当于挡止部42。

请参阅第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部102包含一内环壁1022及围绕内环壁1022的一外环壁1024,内环壁1022内侧形成第一开口部1042,内环壁1022与外环壁1024之间形成第三开口部1062。转接头2具有一突出的连接埠2a,废液入口22a位于中间部分,洗涤液出口24b位于外围部分。当连接端部102与转接头2耦接时,外环壁1024紧密套于转接头2的连接埠2a上(例如于两者之间设置数个O形环26),第一开口部1042紧抵废液入口22a(于实作上,可利用其他结构使两者更为密合),通过外环壁1024紧明于连接埠2a上且第一开口部1042紧抵废液入口22a而实现第三开口部1062与洗涤液出口24b的耦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外环壁1024具有一喇叭口1024a,以利于连接埠2a插入连接端部102中。

在前各述实施例中,管体10采同轴结构实作,大致上由一内管10a及围 绕内管10a的一外管10b(或谓内管10a穿过外管10b),内管10a内侧形成的通道即作为内侧流道104,外管10b与内管10a间(即内管10a的外侧表面至外管10b的内侧表面间)形成的通道即作为外侧流道106。整体而言,内侧流道104与外侧流道106均以同一轴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向即相当于前述延伸方向D1。此外,为提升外管10b与内管10a间的相互支撑,管体10包含多个肋板10c、10d,在不同的高度处相对连接于外管10b与内管10a之间。但本发明均不以此为限。例如,外管10b与内管10a偏心设置,同样能形成大致位于中间的内侧流道及围绕此内侧流道的外侧流道。另外,例如以一管束实作管体,以其截面而言,以位于中间部分的管子实作内侧流道,以位于外围部分的管子实作外侧流道;其中,该管束的一端以结构整合的方式或是另以一构件与之连接以形成内侧流道之第一开口部及外侧流道之第三开口部,使之能与转接头2耦接。另外,例如管体10仍采同轴结构实作,但其非沿直线路径延伸。

另外,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均以第二开口部1044突出于第四开口部1064为前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吸管尖5的剖视图。吸管尖5与吸管尖1结构逻辑大致相同,故吸管尖5沿用吸管尖1的元件符号,关于吸管尖5的其他结构说明,请参阅吸管尖1中相同命名元件的相关结构说明,不另赘述。吸管尖5与吸管尖1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吸管尖5中,第四开口部1064突出于第二开口部1044。因此,于此实施例中,内侧流道104用于供洗涤液流通,外侧流道106则供废液流通;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吸管尖5于使用时,内侧流道104与外侧流道106内的流路即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中吸管尖1所示者。对应地,前述转接头2(参阅图5)则将流道22改为洗涤液流道,流道24改为废液流道,例如通过清洗转接头2及调换管线(即连接至转接头的管线)而实现。此时,吸管尖5的连接端部102与转接头2的连接埠2a仍可维持如前述吸管尖1与转接头2的结构连接关系。在实作上,亦可变更吸管尖5的连接端部102的结构设计,使得吸管尖5的内侧流道104仍与流道22连通,外侧流道106则仍与流道24连通,可免除变更转接头2流道设定所需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