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管除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内壁自动除垢机。
背景技术:
:
长期使用的水管内壁会生成水垢,水垢包括软垢和硬垢,其中硬垢通常胶结于水管内壁。硬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硬垢如果胶结于热水管内壁,还会由于热胀冷缩和受力不均,极大的增加水管爆裂的危险性。硬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水管用于供给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用水的风险。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与盐酸反应会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钙镁离子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而二氧化碳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除此之外如果水垢长期堆积,将会使水管的管壁缩小,导致水管水流不畅通,影响水管的供水作用。由于管路通常较复杂,转弯位置很多,所以难以像普通水管一样清洗,目前除垢的方法通常为采用化学药剂注入水管中,而这会引入新的污染,如果化学药剂有毒性,则不能用于饮用水管的除垢。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采用物理方法除垢的除垢机。
技术实现要素:
: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自动行走在水管内并自动除垢的除垢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内壁自动除垢机,包括前机体和后机体,所述前机体与后机体铰接连接,在前机体的前部铰接设置有若干个前臂的一端,所述前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轮,在前臂之间设置有前臂弹簧;所述后机体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后大臂的一端,在后大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钢丝刷,在后大臂之间设置有后大臂弹簧。旋转电机能够带动后大臂并进一步带动钢丝刷转动,并通过钢丝刷将水管内壁的水垢清理干净。
所述后大臂与钢丝刷之间还设置有后小臂,所述后小臂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后大臂末端,在钢丝刷设置在后小臂的另一端,后小臂与后大臂之间的角度小于90°,在后小臂与后大臂之间还设置后小臂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内壁自动除垢机使用方便,能够干净彻底的清除水管内壁的水垢,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管壁,2-前机体,3-后机体,4-前臂,5-驱动轮,6-前臂弹簧,7-旋转电机,8-后大臂,9-后小臂,10-钢丝刷,11-后大臂弹簧,12-后小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管内壁自动除垢机,包括前机体2和后机体3,所述前机体2与后机体3铰接连接,这样在水管路内行走时,遇到转弯的时候前机体2和后机体3能够较灵活的通过转弯的水管。在前机体2的前部铰接设置有若干个前臂4的一端,所述前臂4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轮5,所述驱动轮5由定轴电机提供动力,能够将除垢机带动在水管壁1内运动。在前臂4之间设置有前臂弹簧6,前臂弹簧6会让大臂4上的驱动轮5;所述后机体3上设置有旋转电机7,旋转电机7的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后大臂8的一端,在后大臂8的另一端设置有钢丝刷10,在后大臂8之间设置有后大臂弹簧11,用于将钢丝刷10贴紧水管壁1。旋转电机7可以带动后大臂8并进一步带动钢丝刷10转动,并通过钢丝刷10将水管壁1上的水垢清理干净。
所述后大臂9与钢丝刷10之间还设置有后小臂9,所述后小臂9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后大臂8末端,后小臂9与后大臂8之间的角度小于90°,在后小臂9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钢丝刷10,在后小臂9与后大臂8之间还设置后小臂弹簧12。这样不管是以驱动轮5在前方向前运动还是以钢丝刷10在前方向前运动,都会很顺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