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水箱中原水与浓水的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6550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净水机水箱中原水与浓水的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机水箱中原水与浓水的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家用净水机生产出来的水可直接供用户饮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捷,在环境问题突出、健康饮食意识逐渐加强的现今,家用净水器快速得到推广,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一般采用多级过滤装置,将自来水过滤后得到纯净水。目前常用的净水机具有RO反渗透膜滤芯,但关于RO反渗透自加水净水机,目前没有在一个水箱中实现原水与浓水分离功能,通常一种做法是采用一个水箱原水与浓水混合,机台在工作时用户可以直观的看见水箱中的水很浑浊,很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心情;另一种做法是采用两个水箱分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机台的体积,有点笨重的感觉,而目前房型大都是小户型为主对于空间的使用很是宝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机水箱中原水与浓水的隔离结构,在水箱内增加可通过一片隔板滑动变更容积的收集浓水水箱,此浓水箱可与水箱一起并用,最大程度的使用水箱空间,可滑动隔板将水箱分为原水和浓水两部分,机器在工作状态原水浓水完全隔离。在新加水时,隔板滑动到一侧,使水箱容积最大,浓水箱容积最小,在工作过程中,RO滤芯产生的浓水由一侧注入,使隔板滑动,浓水箱容积增大,容纳浓水,同时隔板另一侧的原水被吸入滤芯过滤,过滤后供用户使用。本发明解决了净水机中水箱和浓水箱占用机体内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净水机水箱中原水与浓水的隔离结构,所述净水机内设有用于过滤原水的若干过滤器,包括:

水箱,用于盛放原水;

浓水箱,其设置在所述水箱中,所述浓水箱与所述过滤器的浓水排出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浓水箱内活动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浓水箱内的浓水与所述水箱内的原水隔开。

优选的,所述浓水箱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浓水箱与所述水箱一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外周密封且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浓水箱内侧壁上,将所述浓水箱与水箱隔开。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的浓水箱占所述水箱整体的体积为20%至50%之间。

优选的,所述浓水箱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外周开设有至少一条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浓水箱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浓水箱内侧壁上纵向开设有若干条导向滑槽,所述隔板外周上端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上下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浓水箱顶部设有防止所述隔板脱离所述浓水箱的限制部。

优选的,所述净水机为一种台面式净水机。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一个水箱直接分离原水与浓水,减少机台的体积,更便于净水机的摆放,提高用户体验;

2、在水箱内增加通过一片隔板滑动变更容积的收集浓水水箱,最大程度的使用水箱空间。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浓水箱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浓水箱内部俯视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板位于浓水箱底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隔板位于浓水箱中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隔板位于浓水箱顶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水箱100,提手110,浓水箱200,溢流口210,隔板220,圆形凹槽221,导向机构222,密封圈230,浓水240,原水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7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机中可同时存放原水与浓水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100,其安装设置在净水机机体内,且可以方便从机体中取出,便于用户加水,方便的设置方法为,所述水箱为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净水机机体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100也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净水机机体上。所述水箱100的出水口与净水机过滤器进水口连通,经过滤器过滤后提供给用户饮用,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提手110,便于将水箱从机体内取出。

所述水箱100内设有用于存储浓水的浓水箱200,浓水一般为原水经过净水机的过滤器,并由过滤器排出的未经完整过滤的不可直接饮用的水,通常浓水通过水管连接直接排出,由于需要排出浓水,增加设置排水管,会造成安装复杂,用户使用体验不佳,所以本发明,为方便用户,在水箱100内设置用于收集浓水的浓水箱200,使用者在使用时,无需连接水管就可直接使用。所述浓水箱200其设置在所述水箱100中,所述浓水箱200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器的浓水口出口连通,其中所述过滤器包括有若干依次相连的滤芯,优选的应设置具有RO反渗透膜滤芯。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浓水箱200设置为小于水箱100体积的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过滤器产生的浓水从浓水箱底部进入并储存到浓水箱200中;所述浓水箱200上端外周分别设置有溢流口210,其中,所述浓水箱内活动设置有一隔板220,所述隔板220可滑动的用于分离原水与浓水,用来变换两容水区域的容积,隔板220的外周侧壁与浓水箱200内侧壁密封设置,随着浓水容积的增加,所述隔板220滑动至最顶端,将隔板220上方的原水通过溢流口210流入水箱100内,同时水箱内原水逐渐减少,利用一个水箱直接分离原水与浓水,更便于净水机的摆放,提高用户体验,在使用时,所述隔板220位于浓水箱的底端,所述水箱100与所述浓水箱200均存满原水,随着原水不断经过净水机的过滤器过滤,经滤器排出的浓水注入浓水箱200内,直至隔板移动至浓水箱200的最顶端,所述水箱内的原水使用完,使用者需将水箱100自净水机上取下,拿下隔板220并倒掉浓水箱200内的浓水,将隔板220放回浓水箱200的底部,将原水注满水箱及浓水箱,最后放回净水机内。其中,所述浓水可自所述浓水箱200的底部进入所述浓水箱200,也可以通过隔板220顶部开口注入所述浓水箱内。

所述水箱内的浓水箱占所述水箱整体的体积为20%至50%之间,优选的在30%最佳。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参阅5-7所示,水箱100内通过一片隔板220在水箱内上下滑动以变更收集浓水箱的容积,滑动隔板220将水箱分为原水和浓水两部分,原水与浓水完全隔离,不会影响净水机出水水质,在新加水时,隔板220滑动至浓水箱底部,如图5所示,原水250填充隔板220上端水箱的全部容积,此时水箱中盛放原水部分的容积最大,浓水箱容积最小,在工作过程中,如图6所示,过滤器产生的浓水注入并储存在浓水箱中,压力逐渐增加,托动隔板220向上滑动,浓水箱容积逐渐增大,即隔板220下端容纳浓水240的容积随着用户的使用逐渐增加;直到如图7所示,随着浓水240的持续进入,隔板220移动到水箱100最上端,此时,浓水量达到最大极限,隔板220上端空间的原水已经完全进入到净水机内,水箱100内没有原水可继续供净水机制造净水,此时,使用者需将水箱100从净水机内取下,取下隔板220并将水箱100内的浓水倒掉,将隔板220重新安装放入所述水箱100的底部,并加满原水放回净水机内。

由此可知,净水机在工作前浓水箱最小,用于盛放原水的空间最大;工作中,通过隔板220在水箱100中向上移动,浓水箱变大,直到将水箱100上端的原水全部进入到净水机的过滤器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100内由一隔板220分为浓水箱及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位于所述水箱100内的隔板220下方,浓水箱位于所述隔板220的上方,所述水箱100装满水后,将所述隔板220放置于所述原水的上方,所述净水机在使用时,水箱内的原水不断的进入所述净水机内,经过净水机内的过滤器的浓水排出后直接存储于所述隔板220上方的水箱空间内,随着所述隔板220下方的原水不断的进入所述净水机内,水箱内原水箱的体积不断缩小,隔板220随之向下滑动,直至水箱内的原水使用完,此时,使用者需将水箱从净水机上取下,倒掉水箱内的浓水,将隔板220取出,再将原水注入水箱,最后放上隔板220,再将水箱重新安装放入所述净水机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220外周密封活动设置在所述水箱内侧壁上,具体的,在所述隔板220外周开设有圆形凹槽221,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30,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箱内侧壁贴合,隔板可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密封圈230与水箱内侧壁始终保持贴合,避免浓水与原水混合,影响净水器出水的水质。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侧壁上纵向开设有若干条导向滑槽,所述隔板外周上端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机构222,所述导向机构222上下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中,导向机构在导向滑槽中移动,一方面为隔板22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避免隔板220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隔板发生倾斜,使得浓水与原水混合;另一方面,导向机构220活动在导向滑槽中,为隔板的移动减少摩擦阻力,同时也不会影响隔板220与浓水箱内侧壁之间的密封性,所述浓水箱顶部设有防止所述隔板在正常工作状态脱离所述浓水箱的限制部。

由上所述,本发明利用一个水箱直接分离原水与浓水,减少净水机的体积,更便于净水机的摆放,提高用户体验,避免了使用者使用净水机需要安装水管的困扰,增强了净水机的适应性,同时,在水箱内增加通过一片隔板滑动变更容积的收集浓水水箱,此浓水箱可与原水箱一起并用,最大程度的使用水箱空间。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