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43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也会经常使用到清洗装置,主要的电力设备如容器、一些电力工具等。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多或少这些工具上都有一些污垢,如果不及时清洗势必造成对其他工具的污染。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所述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管道装置、位于所述管道装置下方的喷洒装置及位于所述喷洒装置左侧的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斜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握持环、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集中环、收容于所述集中环内的分隔框、设置于所述分隔框上的第一过滤网,所述堵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堵塞块及位于所述堵塞块上方的握持杆,所述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第一支架,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储存框、收容于所述储存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储存框右侧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右侧的喷洒斗、收容于所述喷洒斗内的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右侧的封闭板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右侧的活塞、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右侧的第三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左侧的第二弯曲杆。

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框竖直放置,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呈环状,所述集中环的下表面及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框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分隔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分隔框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分隔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堵塞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呈圆台状,所述堵塞块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堵塞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喷洒框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喷洒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喷洒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喷洒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洒框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喷洒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喷洒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喷洒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喷洒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喷洒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右端与所述喷洒斗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与所述喷洒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的右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与所述喷洒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电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喷洒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活塞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活塞与所述喷洒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电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五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对电力设备进行喷洗,喷洗效率高且快速,可以大大降低电力设备清洗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并且喷洗后使用抹布擦干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方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3上的堵塞装置4、位于所述框体装置3下方的管道装置5、位于所述管道装置5下方的喷洒装置6及位于所述喷洒装置6左侧的电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左侧的第一斜杆2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右侧的第一横杆23、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3右侧的第二支撑杆2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4上的第二横杆25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4右侧的第二斜杆26。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25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26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2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2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3包括框体31、位于所述框体31右侧的握持环32、收容于所述框体31内的集中环33、收容于所述集中环33内的分隔框34、设置于所述分隔框34上的第一过滤网35。所述框体3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框体31竖直放置,所述框体3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呈圆形且与所述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握持环32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32的两端与所述框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33呈环状,所述集中环33的下表面及外表面与所述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33的内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集中环33可以将清洗液集中到其中间。所述分隔框34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分隔框34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框3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上方,所述分隔框34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通孔341,所述第二通孔34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35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41内且与所述分隔框34固定连接,从而对进入到所述分隔框34内的清洗液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所述堵塞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块4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上方的第一弹簧42、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2上方的堵塞块43及位于所述堵塞块43上方的握持杆44。所述第一固定块41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41的左端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上端与所述堵塞块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43呈圆台状,所述堵塞块43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框体31内,从而可以堵塞框体31。所述握持杆44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44的两端与所述堵塞块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管道装置5包括第一管道51、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1上的第一阀门52、位于所述第一管道51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5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53右侧的第三横杆55、位于所述第三横杆54右侧的第一支架54。所述第一管道5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5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311且与所述框体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51的内部与所述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5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51内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三支撑杆5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5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53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55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4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54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喷洒装置6包括储存框61、收容于所述储存框61内的第二过滤网62、位于所述储存框61右侧的第二管道63、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63上的第二阀门64、位于所述第二管道63上方的第一弯曲杆65、位于所述第二管道63右侧的喷洒斗66、收容于所述喷洒斗66内的海绵块67、位于所述海绵块67右侧的封闭板68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63下方的第二弹簧69。所述喷洒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上端与所述喷洒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3的下端与所述喷洒框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4的下端与所述喷洒框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洒框6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三通孔611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621,所述第三通孔611及第四通孔621呈圆形且与所述喷洒框61内相通,所述第一管道5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611且与所述喷洒框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51的内部与所述喷洒框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6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62的右表面与所述喷洒框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6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21且与所述喷洒框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63的内部与所述喷洒框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6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63内水的流量。所述喷洒斗66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喷洒斗66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6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喷洒斗66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管道6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弯曲杆65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6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管道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65的右端与所述喷洒斗66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67与所述喷洒斗6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67的右表面与所述封闭板6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68与所述喷洒斗6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68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681,方便将液体喷出。所述第二弹簧6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6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管道6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7包括电缸71、位于所述电缸71右侧的推动杆72、位于所述推动杆72右侧的活塞73、位于所述电缸71上方的第二支架74、位于所述第二支架74右侧的第四横杆7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74上方的第五横杆76、位于所述第五横杆76右侧的第三斜杆77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76左侧的第二弯曲杆78。所述电缸71与电源电性连接,为所述电缸71提供电能,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与所述电缸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72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72的左端与所述电缸7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71带动所述推动杆72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72贯穿所述喷洒框6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72的右端与所述活塞7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活塞73与所述喷洒框7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74的下端与所述电缸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4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75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7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7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75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77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7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7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77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78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78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76呈水平状,所述第五横杆76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斜杆77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7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78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杆44,将堵塞块43拔出,由于第一弹簧42的设置,可以防止堵塞块43的丢失,且可以使得堵塞块43稳固的堵塞框体31。然后将清洗液倒入到所述框体31内,然后将堵塞块43重新堵塞住框体31。然后待清洗液在框体31内沉淀一段时间后,杂质集中到所述分隔框34的外侧。然后杂质上方的液体经过第一过滤网35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分隔框34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51内,打开第一阀门52,使得清洗液进入到所述喷洒框61内。待喷洒框61内聚集一定量的清洗液后,关闭第一阀门52,启动电缸71,使得推动杆72向右侧移动,使得活塞73向右移动,进而将喷洒框61内的液体挤压到第二管道63内,且经过第二过滤网62的过滤,打开第二阀门64,清洗液进入到喷洒斗66内,然后经过海绵块67的过滤后穿过第五通孔681喷出,使用者可以握住第一弯曲杆65,使得喷洒斗66对准需要喷洒的电力设备进行清洗,待清洗完毕后擦干即可。使用者可以握住第二弯曲杆78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上,本发明具有清除杂质的作用。至此,本发明高效的电力设备用清洗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