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63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中,压裂作业产生的废水组分复杂、性质独特,处理难度大,若不妥善处理,对井场附近的环境、土壤、植被和水源都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组分复杂,长期以来国内各油气田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回注,即将这些废液拉运至一些报废井或专门投资打回注井,将废液通过井筒通道注入地层;或在西部阳光充足地区建大池晾晒。这两种方法其根本弊病在于污染物均没有有效消除,回注,是将污染物转移到地下,长期回注会使地层污染越来越严重,且建回注井投资巨大;而晾晒处理周期长,效果也不明显。而现有技术中油气田的废水处理系统投资金额大,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做到彻底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以解决油气田勘探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返排井场、缓存罐、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和回用水暂存池;缓存罐通过泵与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连接,回用水暂存池通过泵与返排井场连接,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与固废暂存池连接。

优选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池、除硬池、絮凝沉降装置、介质过滤器和污泥处理装置。

优选地,氧化池中安装有催化氧化装置。

优选地,除硬池中安装有离子交换装置、隔膜分离装置或电去离子装置。

优选地,污泥处理装置中设有压滤装置。

优选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为撬装化可移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采用模块化智能污水处理方式,运输装卸方便,安装维护简单,无需挖坑俢池作业,只需简单地平整地面打混凝土即可,不长期占用土地,节省土地资源。

(2)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固液分离,产生的清水可用于工业回用水,或者进入低温蒸发阶段进行深度除盐,而产生的污泥絮体进行脱水处理,低温蒸发得到的清水可达标排放,产生的固体盐分可用于工业制盐,同时产生的固体废物可用作水泥厂的原材料。

(3)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采用撬装式移动处理设备,可用于偏远、零星井站、钻井现场的废水处理,可以进行拼接或拆卸,以满足不同水量要求,其搭建周期短,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控制简单,从根本上解决了油气田勘探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整套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并且达到资源化利用,而且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油气田废水平台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返排井场、缓存罐、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和回用水暂存池;回用水暂存池通过泵与返排井场连接,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与固废暂存池连接。

具体过程,返排井场将压裂返排液运送到缓存罐中进行暂时储存,待缓存罐中的压裂返排液达到一定的量和指标后通过泵将压裂返排液运送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达标的水运送到回用水暂存池中储存并通过泵运送到返排井场中,构成闭路水循环系统,实现废水回收与利用,同时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固体存放到固废暂存池中,再将废弃物运送至水泥厂,做为建筑原材料,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同时,对于分散、偏远和零星的勘探开发现场,采用本发明的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这种撬装式可移动设备进行处理,方便拼接和拆卸,也可以满足不同水量的需求,搭建周期短,成本低。

如图2所示,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池、除硬池、絮凝沉降装置、介质过滤器和污泥处理装置,压裂返排液经过氧化池,通过电磁处理或者氧化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污染物彻底氧化分解,进入除硬池,废水采用隔膜分离技术进行固液分离,通过絮凝沉降装置将产生的污泥与废液进行初步分离,最后进入介质过滤器和污泥处理装置将沉降处理分离出的絮体通过压滤装置进行脱水处理,降低其中含水率,做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产生的清水可用于工业回用水或者反送到返排井场进行循环利用,或者进入低温蒸发阶段进行深度除盐,而产生的污泥絮体进行脱水处理。其中低温蒸发得到的清水可达标排放,同时产生的固体盐分可用于工业制盐。整个系统不仅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并且达到资源合理化利用,而且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油气田勘探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