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系统及反渗透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45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及反渗透纯水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有近1亿人口生活在高氟地区,并且这些地区其它重金属也相应超标,所以要解决这些地区安全健康的饮水问题,必须选用既能除去氟又能除去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反渗透纯水机。但氟及氟化物与水中的胶体结合后有很强的粘性,容易粘在反渗透膜的表面,导致反渗透膜表面迅速堵塞,降低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减短膜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系统及反渗透纯水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渗透膜的产水率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系统,包括超滤器、内置有载铝活性炭的预处理器、用于水路增压的增压泵、用于精滤的反渗透处理器以及内置有颗粒活性炭的后置处理器;所述超滤器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预处理器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对接;所述增压泵具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对接;所述反渗透处理器具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出水口对接;所述后置处理器具有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五进水口与所述第四出水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超滤器具有用于其清洗后供浓水排出的第一直流出水口,所述第一直流出水口处设有用于截流/导通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阀截流时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控制阀导通时截流的第二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处理器还具有用于浓水排出的第二直流出水口,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第二直流出水口处设有回流三通管,所述回流三通管具有第一回流管口、第二回流管口和第三回流管口,所述第一回流管口与所述第二直流出水口对接,所述第二回流管口与所述进水端口对接;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有前置三通管,所述前置三通管具有第一前置管口、第二前置管口和第三前置管口,所述第一前置管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对接,所述第二前置管口与所述出水端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流出水口处设有排水三通管,所述排水三通管具有第一排水管口、第二排水管口和第三排水管口,所述第一排水管口与所第一直流出水口对接,所述第三排水管口与所述第三回流管口对接;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直流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管口之间,所述第三排水管口与所述第三回流管口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阀截流时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一起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控制阀导通时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一起截流的第三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增压泵的低压开关,所述低压开关设置于所述超滤器与所述预处理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出水口处设有用于控制纯水截流/导通的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存储纯水的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具有水口,所述水口处设有后置三通管,所述后置三通管具有第一后置管口、第二后置管口和第三后置管口,所述第一后置管口与所述水口对接,所述第二后置管口与所述第五进水口对接,所述第三后置管口与所述第四出水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储水罐的高压开关,所述高压开关设于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后置管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用于防止所述储水罐内的纯水倒流至所述反渗透处理器内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后置管口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反渗透纯水机,包括如上述的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第一进水口通入原水,原水中的氟以及氟化物与原水中的胶体部分结合,形成大于0.02微米的颗粒物,而超滤器的超滤膜孔径通常在0.01微米以下,超滤器可有效拦截原水中附着于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在超滤器与反渗透处理器之间设有内置载率活性炭的预处理器,该预处理器可较好地吸附水中的氟及氟化物;经预处理器过滤的水流流到到增压泵,用以使水流水压达到反渗透处理器内的反渗透膜正常工作的工作压力,为反渗透处理器正常工作提供保障;经增压后的水流流至反渗透处理器,水流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掉,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最后,经过内置有颗粒活性炭的后置处理器,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使经过第四出水口输出的纯水甘甜可口。通过超滤器以及预处理器的设置,可有效拦截水流中附着于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缓解反渗透处理器内的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提高其通水量,提高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系统的示意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超滤器10预处理器20增压泵30反渗透处理40后置处理器50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进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第三进水口31第三出水口32第四进水口41第四出水口42第五进水口51第五出水口52第一直流出水口13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第二直流出水口43回流三通管60前置三通管70第一单向阀80进水端口81出水端口82第三控制阀3排水三通管90控制开关110低压开关100储水罐120水口121总控开关130高压开关140后置三通管150第二单向阀160第一回流管口61第一前置管口71第二回流管口62第二前置管口72第三回流管口63第三前置管口73第一排水管口91第一后置管口151第二排水管口92第二后置管口152第三排水管口93第三后置管口15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系统,包括超滤器10、内置有载铝活性炭的预处理器20、用于水路增压的增压泵30、用于精滤的反渗透处理器40以及内置有颗粒活性炭的后置处理器50;超滤器10具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预处理器20具有第二进水口21和第二出水口22,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对接;增压泵30具有第三进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2,第三进水口31与第二出水口22对接;反渗透处理器40具有第四进水口41和第四出水口42,第四进水口41与第三出水口32对接;后置处理器50具有第五进水口51和第五出水口52,第五进水口51与第四出水口42对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通入原水,原水中的氟以及氟化物与原水中的胶体部分结合,形成大于0.02微米的颗粒物,而超滤器10的超滤膜孔径通常在0.01微米以下,超滤器10可有效拦截原水中附着于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在超滤器10与反渗透处理器40之间设有内置载率活性炭的预处理器20,该预处理器20可较好地吸附水中的氟及氟化物;经预处理器20过滤的水流流到到增压泵30,用以使水流水压达到反渗透处理器40内的反渗透膜正常工作的工作压力,为反渗透处理器40正常工作提供保障;经增压后的水流流至反渗透处理器40,水流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掉,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最后,经过内置有颗粒活性炭的后置处理器50,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使经过第四出水口42输出的纯水甘甜可口。通过超滤器10以及预处理器20的设置,可有效拦截水流中附着于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缓解反渗透处理器40内的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提高其通水量,提高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使用寿命。具体地,过滤系统还包括PP棉滤芯,pp棉滤芯设置在预处理器20和增压泵30之间,PP棉滤芯具有第六进水口和第六出水口,第六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22对接,第六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31对接。PP棉滤芯的滤芯孔孔径为0.1微米,可再次吸附氟及氟化合物,进一步拦截水流中附着于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进一步提高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超滤器10具有用于其清洗后供浓水排出的第一直流出水口13,第一直流出水口13处设有用于截流/导通的第一控制阀1;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之间设有用于在第一控制阀1截流时导通而在第一控制阀1导通时截流的第二控制阀2。由于氟及氟化物在和原水中胶体结合后形成了大于0.02μm的颗粒物,而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1μm以下,从而有效拦截附着在胶体上的氟及氟化物。当第一控制阀1开启,第二控制阀2关闭时,实现超滤器10内的超滤膜冲洗,将超滤膜堆积的颗粒物冲洗掉,经第一直流出水口13排出,延长超滤器10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超滤器10因堵塞带来的系统压降的风险;当第一控制阀1关闭,第二控制阀2打开时,实现纯水制备。进一步地,反渗透处理器40还具有用于浓水排出的第二直流出水口43,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80,第一单向阀80具有进水端口81和出水端口82;第二直流出水口43处设有回流三通管60,回流三通管60具有第一回流管口61、第二回流管口62和第三回流管口63,第一回流管口61与第二直流出水口43对接,第二回流管口62与进水端口81对接;第一进水口11处设有前置三通管70,前置三通管70具有第一前置管口71、第二前置管口72和第三前置管口73,第一前置管口71与第一进水口11对接,第二前置管口72与出水端口82对接。具体地,第三前置管口73用于供原水流入。第二直流出水口43与第四出水口42皆位于反渗透处理器40的一端部,第二直流出水口43用于供留在反渗透膜内侧的浓水流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回流三通管60、前置三通管70以及第一单向阀80,使反渗透处理器40的第四出水口42与超滤器10的第一进水口11连通,并将反渗透处理器40内的浓水一部分经第一单向阀80反馈到第一进水口11,与原水混合在进入下一循环过滤进,实现水路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输出到外部,提高原水的利用率。进一步地,第一直流出水口13处设有排水三通管90,排水三通管90具有第一排水管口91、第二排水管口92和第三排水管口93,第一排水管口91与所第一直流出水口13对接,第三排水管口93与第三回流管口63对接;第一控制阀1位于第一直流出水口13与第一排水管口91之间,第三排水管口93与第三回流管口63之间设有用于在第一控制阀1截流时与第二控制阀2一起导通而在第一控制阀1导通时与第二控制阀2一起截流的第三控制阀3。当第一控制阀1开启,第二控制阀2以及第三控制阀3关闭时,实现超滤器10的冲洗流程;当第一控制阀1关闭,第二控制阀2以及第三控制阀3开启时,实现纯水制备。由于在制水过程中,超滤器10要承担原水和回用浓水中粘性很强的粘着有氟和氟化合物胶体,使用时间一长或过滤量达到一定数据,超滤膜就会被堵塞,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提高过滤系统的工作压力,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以及第三控制阀3皆为电磁阀,可实现超滤器10的全自动冲洗,提高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过滤系统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可靠性。将自动冲洗系统设置为每隔8-16小时工作一次,每次工作30秒,工作顺序设置为开3秒再关2秒,工作6个循环。具体工作方法是:第一控制阀1打开,第二控制阀2以及第三控制阀3关闭,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1流入超滤器10,通过水流冲击,将超滤器10内的超滤膜上的氟以及氟化合物粘结在一起的胶体冲洗至水流中,使水流变成浓水,浓水从第一直流出水口13流出,依次流经第一控制阀1、排水三通管90后,最终由第二排水管口92流出。经过6个循环基本将附着在超滤膜上的氟以及氟化合物粘结在一起的胶体冲洗出超滤器10。当然,冲洗系统工作时间、具每次工作的时间以及工作顺序设定时间并不仅限于此,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进一步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增压泵30的低压开关100,低压开关100设置于超滤器10与预处理器20之间。低压开关100是在原水水压过低的状态下,用于切断电源,以保障增压泵30不在空载状态下工作,确保增压泵30的工作安全,提高整个过滤系统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2设于超滤器10与低压开关100之间。进一步地,第五出水口52处设有用于控制纯水截流/导通的控制开关110。进一步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存储纯水的储水罐120,储水罐120具有水口121,水口121处设有后置三通管150,后置三通管150具有第一后置管口151、第二后置管口152和第三后置管口153,第一后置管口151与水口121对接,第二后置管口152与第五进水口51对接,第三后置管口153与第四出水口42对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处设有控制原水截流导通的总控开关130,总控开关130与控制开关110皆为球阀开关当控制开关110关闭、总控开关130打开时,过滤系统仍在工作,经反渗透处理器40过滤出来的纯水存储在储水罐120内,由于经反渗透处理器40过滤出来的水流量并不高,而利用过滤系统闲置时仍制备纯水,再使用时,只需将控制开关110打开,通过储水罐120内的气囊自动增压,将储水罐120内的纯水经后置处理器50过滤,吸附掉余下的挥发性有机物,经第五出水口52输出,而且,采用储水罐120内的纯水,还能提高第五出水口52的出水量,方便人们使用。进一步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储水罐120的高压开关140,高压开关140设于第四出水口42与第三后置管口153之间。当储水罐120内水已满的状态下,水路压力不断增大,为了避免造成水路断开的风险,断开电源,使过滤系统停止工作,确保整个过滤系统的安全。进一步地,过滤系统包括用于防止储水罐120内的纯水倒流至反渗透处理器40内的第二单向阀160,第二单向阀160设于第四出水口42与第三后置管口15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160设于第四出水口42与高压开关140的进水口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反渗透纯水机,包括如上述的过滤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反渗透纯水机内设置上述的过滤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反渗透处理器40内的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提高其通水量,提高反渗透膜的产水率和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反渗透纯水机的使用寿命。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